机械行业2023年四季度策略: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_第1页
机械行业2023年四季度策略: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_第2页
机械行业2023年四季度策略: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_第3页
机械行业2023年四季度策略: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_第4页
机械行业2023年四季度策略: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1、周期:船舶、工业气体、工程机械、能源装备2、成长:半导体设备、人形机器人、钛合金产业链大盘价值:中国船舶、杭氧股份、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晶盛机电、北方华创、微导纳米、华测检测、精测电子小而美:罗博特科、上海沿浦、华培动力、华依科技、华特气体、和远气体、铂力特、东睦股份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技术更新放缓竞争格局恶化、基建及地产投资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能源供应风险等。23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船

舶工业气体工程机械推荐标的进入上行周期,集团整合可期价格拐点向上,行业整合提速行业逐步探底,期待国内改善中国船舶、杭氧股份、三一重工周期中的确定性成长:自主可控、创新迭代41、自主可控:半导体设备、大飞机产业链、机床刀具、电子特气;2)创新迭代:CPO、3C钛合金产业链、可控核聚变等新技术。关键指标:国产化率、新技术渗透率自主可控新技术迭代外贸出口叉车、挖掘机高空作业平台手工具、四轮车集装箱、港机、矿山设备…光伏设备锂电设备风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光模块设备、国防军工3C钛合金、折叠屏产业链科学仪器、机床刀具、超声水表可控核聚变电子特气、工业气体光伏钙钛矿设备、铜电镀设备、异质结设备复合集流体、

4680锂电池、海上漂浮式风电国内需求下游景气5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半导体设备国防军工新能源车零部件推荐标的成熟制程加速替代,先进制程不断突破订单拐点即将来临,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国产替代加速,品类拓展可期微导纳米、中航西飞、上海沿浦安全可控6锚定确定性:周期、成长中的结构性机会人形机器人光模块设备钛合金产业链推荐标的AI赋能应用,机器人加速渗透拥抱AIGC,设备先行钛合金、折叠屏:消费电子大趋势鸣志电器、罗博特科、东睦股份创新迭代截至2023/10/26,机械指数下跌0.75%,上证指数下跌3.27%,创业板指下跌20.07%;年初至今机械指数跑赢上证综指2.52pct,跑赢创业板指19.32pct。从行业比较来看,机械指数全年表现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9名。机械行业指数:2023年初至今,下跌0.75%7资料来源:Wind(申万指数)、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统计时间区间:2023.1.1-2023.10.2698 86442(1)

(1)(2)(3)

(3)(4)

(4)(6)(7)(7)(10)

(11)(13)(15)(15)

(17)(17)

(18)(21)(24)

(25)(30)

(30)(40)(30)(20)(10)010%3023202023年船舶产业指数涨幅12%,工程机械指数6%8资料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统计时间区间:2023.01.01-2023.10.26

截至

2023/10/26,重点跟踪指数中,涨幅前5为:船舶产业(+12%)、汽车零部件(申万)(+10%)、汽车(申万)(+8%)、船舶制造(+7%)、长江工程机械指数(+6%)。1210876(3)(7)(8)(8)(8)(9)(9)(12)(14)(20)(20)(24)(25)(26)(26)(34)(40)(30)(20)(10)010%20【重点子行业估值】9资料来源:Wind一致预期,数据截止2023/10/26,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子行业名称2022年平均PE2023年平均PE2024年平均PEPB(平均)PS(平均)工程机械1120142.32.7船舶行业19448232.23.0工业气体3827203.54.2半导体设备5038295.19.8智能装备139321505.013.6光伏设备5023153.84.4锂电设备6120122.92.1风电设备3421142.33.8检测检验3331203.24.4消费升级5523162.52.7机械基础件3023182.93.8推荐:中国船舶、杭氧股份、三一重工、微导纳米、上海沿浦等10公司市值(亿元)2023EPS(E)2024EPS(E)2025EPS(E)2023PE2024PE2025PEPBROE(2022)北方华创13146.889.2411.783627216.213%三一重工12390.801.051.321814111.87%中国船舶11230.561.442.074517122.40.4%恒立液压7522.012.402.902823195.521%徐工机械6960.530.680.8611971.210%晶盛机电5503.604.515.3612984.433%杭氧股份3061.311.662.012419153.616%华测检测2490.650.790.972319154.418%精测电子2371.221.772.397048367.88%微导纳米1860.310.691.0413059409.24%铂力特1681.592.784.2766382510.06%华特气体781.922.583.413425194.914%罗博特科710.791.351.698147388.23%东睦股份760.330.490.643725192.96%上海沿浦461.452.864.164020144.04%和远气体391.061.813.02231383.06%华依科技321.262.143.273018123.08%华培动力270.090.19-9043-2.3-1%资料来源:Wind一致预期,数据截止2023/10/25,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大盘价值:中国船舶、杭氧股份、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晶盛机电、北方华创、微导纳米、华测检测、精测电子小而美:罗博特科、上海沿浦、华培动力、华依科技、华特气体、和远气体、铂力特、东睦股份23年1-9月基建投资增幅有所减弱,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环比1-8月收窄111-9月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8.6%,增幅略有减弱1-9月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滑9.1%,降幅环比持续扩大1-9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3.4%,降幅环比1-8月收窄1个百分点1-9月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7.1%,降幅环比持续扩大-303020100-10-20402018/52019/12019/92020/52021/12021/92022/52023/1

2023/9-20-10050403020102018/52019/12019/92020/52021/12021/92022/52023/12023/9-40-20020604080-602018/10

2019/6

2020/2

2020/10

2021/6资料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浙商证券研究所2022/2

2022/10

2023/6-10-50510152016/12

2017/11

2018/102019/92020/82021/72022/62023/5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仍显韧性,2023年1-9月增长6.2%12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1-9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2%,增速比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1个百分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023年1-9月同比增长6.2%-40-30-20-100102030405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2010-022010-062010-102011-022011-062011-102012-022012-062012-102013-022013-062013-102014-022014-062014-102015-022015-062015-102016-022016-062016-102017-022017-062017-102018-022018-062018-102019-022019-062019-102020-022020-062020-102021-022021-062021-102022-022022-062022-102023-022023-0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制造业:累计值(亿元,左轴)资料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浙商证券研究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制造业:累计同比(%,右轴)企业盈利空间逐渐改善;去库存周期或接近尾声13资料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8月份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约4.54%,环比7月回升约0.15个百分点,9月PPI降幅低于PPIRM(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企业盈利空间逐渐改善。8月工业企业存货同比增速开始回正,提升1个百分点至0.8%。去库存周期或在三季度接近尾声,在四季度转向主动补库,但在工业品需求弱修复情形下,或将呈现较弱的补库状态。去库存周期或接近尾声制造业投资动力有望回升01458(10.0)(5.0)0.05.010.015.020.02019-022019-042019-062019-082019-102019-122020-022020-042020-062020-082020-102020-122021-022021-042021-062021-082021-102021-122022-022022-042022-062022-082022-102022-122023-022023-042023-062023-08中国:PPIRM:当月同比(%,左轴)中国: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左轴)中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制造业:累计值(%,右轴)2(5.0)0.05.0310.015.0620.025.030.0735.02010-022010-082011-022011-082012-022012-082013-022013-082014-022014-082015-022015-082016-022016-082017-022017-082018-022018-082019-022019-082020-022020-082021-022021-082022-022022-082023-022023-08中国:工业企业:存货:同比(%)9月PMI为50.2%,重回扩张区间14资料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重回扩张区间。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望加快。9月PMI为50.2%,较8月提升0.5个百分点70.060.050.040.030.020.010.00.02005-012005-062005-112006-042006-092007-022007-072007-122008-052008-102009-032009-082010-012010-062010-112011-042011-092012-022012-072012-122013-052013-102014-032014-082015-012015-062015-112016-042016-092017-022017-072017-122018-052018-102019-032019-082020-012020-062020-112021-042021-092022-022022-072022-122023-05PMI(%)工程机械:出口与更新占主导,行业逐步筑底15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12%53%51%16%23%76%7%-3%-19%-35%

-38%25%100%45%16%39%5%-24%-26%-60%-40%-20%0%20%40%60%80%100%12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挖机行业销量(台)yoy10%50%51%18%30%76%6%-38%-2%-19%-40%24%107%41%13%40%-6%-45%-43%-60%-40%-20%0%20%40%60%80%100%12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国内销量(台)yoy出口与更新需求将占据主导,拉动挖机行业销量逐渐触底向上,工程机械行业有望筑底。2023年1-9月挖机行业销量同比下滑26% 按挖机8年更新高峰期测算,2023年国内更新需求触底工程机械:出口与更新占主导,行业逐步筑底16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2023年Q2龙头公司业绩修复显著,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为81%、29%、52%,盈利能力总体改善明显。随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占比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上,龙头公司业绩拐点或已现。近年来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后,2023年出口增速有所放缓 自2018年开始,挖机出口销量占比整体持续提升46%91%50%-4%-68%76%54%75%-7%-21%-3%28%32%39%30%97% 97%60%1%-80%-60%-40%-20%0%20%40%120%100%80%6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出口销量(台)yoy5%

7%8%

8%7%2%2%

3%7%7%

7%10%10%7%9%

11%11%20%42%54%0%10%20%30%40%50%60%出口销量占比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整体承压、叉车国内外销量均提升明显17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1044321450255781877216809

157661260613105

14283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9月

10月

11月

12月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2017 2018 2019 2020 20212022

202342.575104.2

100.2100.190.288.890.90204060801001201401601月 2月

2018201920202021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11月

12月2022

20232023年9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4283台,同比下降32.6%,下滑幅度较8月扩大5.1pct。其中国内6263台,同比下降40.5%,下滑幅度较8月扩大2.8pct;出口8020台,同比下降24.8%,下滑幅度较8月扩大7.6pct。出口销量占比56.2%,连续5个月保持55%以上。2023年1-9月,共销售挖掘机148812台,同比下降25.7%;其中国内68075台,同比下降43.3%;出口80737台,同比增长0.5%。国内销量下滑主要是由于下游需求修复程度不及预期,开工率仍承压,叠加国外各区域情况表现不一,出口市场短期有所下滑,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向上趋势。2023年8月小松开工小时数90.9小时,同比下降5.3%。9月挖掘机单月销量同比下降32.6%(单位:台) 8月小松开工小时数同比下降5.3%(单位:小时)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整体承压、叉车国内外销量均提升明显18资料来源:Wind,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2023年9月叉车销量同比增长16%,其中国内增长19%,出口增长11%。2023年1-9月,共销售叉车876075台,同比增长8%;其中国内销量580624台,同比增长8%;出口销量295451台,同比增长10%。2023年9月销售叉车99946台,同比增长16%,其中国内销量66279台,同比增长19%,增长幅度较8月扩大4pct;出口销量33667台,同比增长11%。国际化、电动化持续共振,叠加国内需求复苏,驱动行业持续上行。2023年9月叉车销量同比增长16%,累计同比增长8%71,373126,05690,45386,58495,67284,93183,74185,95381,32482,64876,08158,124103,483123,10199,950100,265100,57892,97197,65799,94612%71%0.3%-22%-16%-7%-10%-15%-6%-3%-6%-6%-30%45%-2%10%16%5%9%17%

16%12%83,151

33%16%4%-1%-2%-3%-4% -5%-4%-5% -5%-30%5%1%4%6%6%6%8%8%-40%-20%0%20%40%60%8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叉车当月销量(台)同比累计同比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整体承压、叉车国内外销量均提升明显19资料来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9月叉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11%,累计同比增长10%-60%-40%-20%0%20%66,279

40%60%80%1000009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23/92023/82023/72023/62023/52023/42023/32023/22023/12022/122022/112022/102022/92022/82022/72022/62022/52022/42022/32022/22022/19月叉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9%,累计同比增长8%叉车当月国内销量(台) 同比 累计同比11%10%50%34% 40%30%20%10%0%-10%-20%33,667

60%7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23/92023/82023/72023/62023/52023/42023/32023/22023/12022/122022/112022/102022/92022/82022/72022/62022/52022/42022/32022/22022/1叉车当月出口销量(台)同比累计同比当月出口占比2023年9月叉车销量同比增长16%,其中国内增长19%,出口增长11%。2023年1-9月,共销售叉车876075台,同比增长8%;其中国内销量580624台,同比增长8%;出口销量295451台,同比增长10%。2023年9月销售叉车99946台,同比增长16%,其中国内销量66279台,同比增长19%,增长幅度较8月扩大4pct;出口销量33667台,同比增长11%。国际化、电动化持续共振,叠加国内需求复苏,驱动行业持续上行。船舶:克拉克森新船报价指数同比+8.1%,新船造价指数维持高位20截至2023年9月,克拉克森新船报价指数报收175点,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8.1%,较2022年底上涨8.1%。资料来源:克拉克森,浙商证券研究所克拉克森新船报价指数同比上涨8.3%,新船造价指数维持高位250200150100500300Jan-2005Jun-2005Nov-2005Apr-2006Sep-2006Feb-2007Jul-2007Dec-2007May-2008Oct-2008Mar-2009Aug-2009Jan-2010Jun-2010Nov-2010Apr-2011Sep-2011Feb-2012Jul-2012Dec-2012May-2013Oct-2013Mar-2014Aug-2014Jan-2015Jun-2015Nov-2015Apr-2016Sep-2016Feb-2017Jul-2017Dec-2017May-2018Oct-2018Mar-2019Aug-2019Jan-2020Jun-2020Nov-2020Apr-2021Sep-2021Feb-2022Jul-2022Dec-2022May-2023新造船价格指数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指数油轮新船价格指数散货船新船价格指数LNG船新造船价格指数船舶:克拉克森新船报价指数同比+8.1%,新船造价指数维持高位21资料来源:中国船舶报,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细分船型看,截至2023年8月底,23000TEU较2020年底累计涨幅59%,VLCC较2020年底累计涨幅47%,其余多款细分船型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新船造价指数维持高位。细分船型价格,自2020年底以来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单位:万美元)日期油

船(VLCC)干散船(好望角型)集装箱船(23000TEU)集装箱船(13250TEU

)集装箱船(10500TEU

)集装箱船(6600TEU

)集装箱船(2750TEU

)集装箱船(1100TEU)2020年底8550465014200970087507200300018002021年12月1120060501890014150128508350400023502023年

1月1200060502150013800128008600420023752023年

2月1200061002150013800128008700420023752023年

3月1200061502150013800128008700420023502023年

4月1220061502175013880128508800420023502023年

5月1260063002250014200129509100425024002023年

6月1260063502250014250129509100425024302023年

7月126006350225001450013100-425024502023年8月126006400226001460013200-42002450相比2020年底累计47.37%37.63%59.15%50.52%50.86%%-40.00%36.11%涨幅船舶:截至9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同比增长30.6%22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2023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0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6%,其中海船为3058万载重吨(1129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7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6.7%,其中海船为5667万载重吨(2161万修正总吨)。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33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6%,其中海船为13309万载重吨(5797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3%。1-9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8.7%、68.5%和54.7%,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6.0%、63.5%和50.2%,均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前三季度,造船产业集中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4.3%,新承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2.5%,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1.2%。4000000035000000300000002500000020000000150000001000000050000000Jan-2005May-2005Sep-2005Jan-2006May-2006Sep-2006Jan-2007May-2007Sep-2007Jan-2008May-2008Sep-2008Jan-2009May-2009Sep-2009Jan-2010May-2010Sep-2010Jan-2011May-2011Sep-2011Jan-2012May-2012Sep-2012Jan-2013May-2013Sep-2013Jan-2014May-2014Sep-2014Jan-2015May-2015Sep-2015Jan-2016May-2016Sep-2016Jan-2017May-2017Sep-2017Jan-2018May-2018Sep-2018Jan-2019May-2019Sep-2019Jan-2020May-2020Sep-2020Jan-2021May-2021Sep-2021Jan-2022May-2022Sep-2022Jan-2023May-2023Sep-2023全部船型新接订单 集装箱船新接订单资料来源: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克拉克森,浙商证券研究所油轮新接订单干散货船新接订单LNG船新接订单其他船新接订单机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与消费国,市场规模超千亿供给端: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数据,2022

年全球机床行业产值约803亿欧元(约合RMB6247亿元),2002-2022年CAGR

约4%,我国机床产值约257亿欧元(约合RMB2040亿元),占比约32%,2000-2022年CAGR约13%。23资料来源: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Gardner,浙商证券研究所,右图2022年为VDW数据换算为美元绘制,汇率为欧元:美元=1:1.10,欧元:人民币=7.78-40%-30%-20%-10%0%10%20%30%4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全球机床产值(亿欧元,左轴)YOY(右轴)-30%-20%-10%0%10%20%30%40%50%60%050100150200250300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产值:机床:中国(亿美元,左轴)YOY(右轴)2002-2022年全球机床行业产值CAGR约4%2000-2022年中国机床行业产值CAGR约13%机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与消费国,市场规模超千亿需求端:根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数据,2022年TOP5全球机床国消费约808亿欧元(约合RMB6286亿元),同比增长约15%,我国机床消费额约260亿欧元(约合RMB2023亿元),同比增长约10%,

2000-2022年CAGR约10%。中国,

32%美国,

12%日本,4%德国,

6%

意大利,7%其他,

38%2000-2022年中国机床消费额CAGR约10%2022年中国机床消费占比全球约32%-30%-20%-10%0%10%20%30%40%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24资料来源: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Gardner,浙商证券研究所,左图为VDW数据欧元换算为美元绘制,汇率为欧元:美元=1:1.10,欧元:人民币=7.78中国机床消费额(亿美元,左轴)YOY(右轴)半导体设备:2023年Q2,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下降2%25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1245亿美元,同比下降17.3%。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半导体销售额368亿美元,同比下降24.4%。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公布2023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58亿美元,同比下降2%。资料来源:SEMI,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2023年Q2全球半导体销售同比下降17.3%(单位:亿美元)2023年Q2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下降2%(单位:亿美元)-40-30-20-10010203040040020060012001000800140016001800半导体:销售额:全球:当季值半导体:销售额:全球:当季同比半导体:销售额:中国:当季值半导体:销售额:中国:当季同比-100%-50%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06-032006-112007-072008-032008-112009-072010-032010-112011-072012-032012-112013-072014-032014-112015-072016-032016-112017-072018-032018-112019-072020-032020-112021-072022-032022-11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合计:当季值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合计:当季同比工业气体:零售气体价格转正拐点出现,有望持续改善26资料来源:卓创资讯,浙商证券研究所1,5001,00050001月2月3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元/吨2,0002023年9月综合气体价格为635元/吨,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5%4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5001,0001,500元/吨元/吨2,00010月第3周液态氧、氮、氩价格YoY分别为-2%、-7%、+19%,MoM分别为-3%、-0.8%、+6%液氧价格液氮价格液氩价格(右)电子特气:高基数效应将过去,看好周期底部企稳复苏27资料来源:特气头条,浙商证券研究所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高纯氖气出厂均价及市场价(元/立方米)10月19日高纯氖气出厂价均价170元/立方较年初下跌76

,创2022年以来新低-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55,00050,000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氪气出厂价(元/立方米)氙气出厂价(元/立方米)右轴氪气:10月19日出厂价均价655元/立方【船舶】营收利润持续上行,期待下半年整船制造厂业绩逐步释放28船舶行业:中报业绩持续增长,未来有望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选取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海防、中国动力及亚星锚链6家整船制造及配套厂商作为代表公司。2023H1,船舶板块共实现营收771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12.45亿元,同比增长1853%。行业上一轮周期从2003年开始,2006-2007年新船订单达到高点,按照船舶15-20年寿命估算,预计2023-2026年将迎来新一轮新船订单高峰。民船:箱船订单开启、油轮干散接力,置换为主、新增及环保共同驱动行业进入上行的景气周期需求持续上行:1)产业链传导模式:集装箱运价上涨—箱船船东大幅盈利—箱船船东资债表改善---上游造船业大幅下单;同理,油轮因航线拉长、环保降速促油轮需求提升,导致运价上涨,船东盈利后加速下单;后期干散货船作为存量最大的一种主力船型,受制于产能船位有限,存在抢占产能而提前加速下单的预期,行业指数有望持续上涨。供给现状:1)供给收缩:与上一轮周期相比,供给端大幅出清,产能持续向中韩转移,向头部企业转移,尾部产能显著出清,集中度提升;中国占全球造船业份额从上一轮周期约15%提升至本轮约50%;

2)行业不断向头部集中(近十年CR10从40%提升至70%);3)扩产周期长,新增供给难度大,龙头公司2023-2027年格局稳定。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船舶央企受益一带一路、中特估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协议金额达210多亿元,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市场持续打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船舶制造央企随着盈利能力正逐渐进入上升区间,率先受益于“一带一路”、“中特估”。军船:“内生”中国蓝军建设装备大发展,“外延”资产整合打开发展天花板内需:我国海军由近海防御向远洋护卫持续转型,打造先进舰队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基础保障。公司作为我国军用船舶最重要制造基地之一,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军现代化建设;外贸:海军舰船出口预期乐观,看好军贸长期发展空间。板块标的:中国船舶、中国海防、亚星锚链、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动力、中船科技、中船应急、海兰信等风险提示:全球船舶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空分气体:四季度基数较低,逆周期政策加码,需求有望改善;杭氧股份并购盈德气体掀开行业整合序幕四季度复苏预期向上:期待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复苏发挥作用,四季度需求有望触底回升。去年基数较低:2023年空分气体(氧氮氩)价格同比逐步回升,10月第3周零售气价同比4%,转正拐点出现。工业气体行业整合有望提速:杭氧股份间接控股股东杭州资本拟并购浙江盈德,并承诺将推动与上市公司的重组。工业气体市场空间大,有望诞生大市值公司:中国工业气体约2000亿元市场,增速快于GDP增速。成长路径:1)行业自然增长、2)第三方外包比例提升、3)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4)零售业务占比提升、5)向高盈利特种气体延伸。电子特气:库存周期底部,集成电路需求持续改善;电子特气行业有望从进口替代到走向全球库存周期底部: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6.8%,跌幅持续收窄。持续进口替代:面板、光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而集成电路国产替代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重视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空间较国内更大、且下游先进制程占比更高、电子特气产品的盈利能力好于国内。投资建议:强者愈强,看好龙头;看好电子特气推荐工业气体龙头杭氧股份、特种气体先行者华特气体、电子特气新星和远气体、工业气体“西南王”侨源股份、光刻气龙头厂商凯美特气、压缩机龙头陕鼓动力、空分设备领军企业福斯达,看好中船特气、广钢气体、昊华科技、金宏气体、雅克科技、南大光电、至纯科技、正帆科技、蜀道装备、中泰股份、中巨芯等。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及市场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外延并购不及预期风险29【工业气体】看好气体需求反转,关注行业整合进程【工程机械】逐步触底、复苏三部曲,龙头业绩逐步拐点向上工程机械:2023-2024年行业渐行触底,龙头公司盈利有望逐步拐点向上复苏三部曲:出口(海外市占率提升)、内需(稳增长预期提升、期待开工率上行)、更新(国内更新触底,开启更新周期)周期筑底:2023-2024年国内挖机更新需求触底,更新需求与出口将占据主导,拉动挖机行业销量逐渐筑底向上。挖掘机:国内新增需求放缓,更新需求占据主导,预计2023-2024年逐步触底,出口竞争力持续提升。起重机销量与挖机销量强相关性,随着出口比重提升,更新需求凸显,预计2023-2024年销量见底。泵车与搅拌车周期性相近,2021年为更新需求高点,随着出口需求提升,预计2023年销量企稳修复。业绩拐点:随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占比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有望上行,龙头公司业绩释放空间较大,有望拐点向上。长期看好国际化、电动化、数字化,龙头公司逐步迈向全球。持续推荐龙头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立液压叉车:国内需求修复改善,国际化与电动化持续共振,驱动行业向上国内制造业、物流业需求边际改善;海外需求持续旺盛,2023年有望维持较快增长;电动叉车替代内燃叉车逻辑性强,趋势较确定,有望显著增厚行业收入与业绩。预计叉车需求量2022-2025年CAGR为10%,2025年规模约687亿。国内双寡头竞争格局,持续推荐杭叉集团、安徽合力。高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租赁服务商>制造商对标欧美国家,国内保有量提升空间大,经济性与安全性优势推动高机板块长期成长,2022-2025年国内制造商销量CAGR25%,租赁收入规模CAGR26%;国内租赁服务商竞争环境好于制造商,租赁服务商推荐华铁应急,制造商推荐浙江鼎力投资建议:考虑到业绩释放周期,边际改善弹性,重点推荐:低估值地方国企:徐工机械、中联重科、安徽合力;民企龙头: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杭叉集团、华铁应急。持续推荐:三一国际、诺力股份、浙江鼎力、中铁工业。风险提示:基建、地产投资不及预期;制造业、物流业恢复不及预期,海外出口增速不及预期30【半导体设备】看好资本开支+国产化率双提升31半导体周期复苏渐进,头部晶圆厂资本开支向好。2023年全球半导体处于下行周期,预计2024年迎来周期复苏。SEMI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从2023年874亿美元回升至1000亿美元。中芯稼动率环比回升,预计国内头部Fab厂扩产提速。中芯国际23Q2月产能75万片(折合8英寸),产能利用率78.3%,环比提升10.2pct。中芯京城、临港、天津、深圳合计规划产能达

34

万片/月,合计投资金额

264

亿美元。上半年国内晶圆厂扩产主要在小厂,随着周期复苏,头部晶圆厂稼动率回升,预计国内头部晶圆厂扩产加速,带动设备需求环比提升。外部管制靴子落地,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继22年10月美国对华先进半导体管制以来,今年7月、9月日本、荷兰半导体设备管制政策正式实施,今年10月17日美国继续出台政策细化半导体设备管制细节。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持续加大研发,除光刻机外,其他重点环节均实现28nm制程突破。外部制裁下国内晶圆广积极向设备厂商开放各个工艺环节验证机会,设备验证、调试机会大大增多,推动性能指标、稳定性逐步提升,我国半导体设备从成熟迈向先进制程的节奏有望提速。随着美日荷先进设备管制落地,制裁担忧情绪逐步消弭,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中报业绩持续增长,板块历经调整估值处于底部。2023上半年11家半导体前道设备公司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49%。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124%,合同负债179.6亿元,较2022年底+17.6%,存货390亿元,较2022年底+27%,合同负债及存货增长,为未来业绩延续增长提供保障。受外部制裁升级担忧及国产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影响,半导体设备板块23M5-M9下跌22%,处于历史底部位置。目前板块悲观情绪逐步消化,外部利空政策靴子落地,在资本开支及国产化率提升驱动下,板块有望逐步修复。投资建议:2023年5月至今长达五个月的调整,目前板块悲观情绪逐步消化。从基本面看,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周期复苏,带动国内扩产逐步加速,叠加关键国产设备逐步突破后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国产设备需求向好;同时国内政策有望强化支持力度。当前时点强烈推荐半导体设备板块。强烈推荐半导体设备板块,投资方向:1)平台型:北方华创;2)细分环节龙头:微导纳米、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精测电子、芯源微、华海清科。关注长川科技、万业企业、至纯科技等。风险提示:国产化进程低于预期风险、下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风险。【人形机器人】聚焦“具身智能”,产业化提速AI赋能+特斯拉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AI催化:人形机器人或将是AI的终极形态之一,AI进步提供产业化技术支撑;巨头进展: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加速产业化进度。人形机器人:具备通用性、可使用工具等属性,极大拓宽了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国内外科技巨头齐发力。应用场景:中短期(3-5年)——工商业场景有望率先应用;中长期(5-10年后)——个人场景应用空间大。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领先厂商:特斯拉

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优必选

Walker

X、小米

Cyberone、敏捷机器人

Digit等。发展趋势:科技巨头领衔研发,与AI互促共进,通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一体化、专用化降低生产成本,市场逐步下沉。核心零部件:以特斯拉技术路线为例,关注价值量占比高、国产化空间大的环节行星滚柱丝杠:价值量占比约19%。国内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海外进口依赖度高,核心设备磨床仍需日、德进口。空心杯电机:价值量占比约8%。行业龙头为瑞士Maxon、德国Fauhalber等,批量制造难度大,国内厂商技术指标逐步提升。减速器:价值量占比约13%。目前减速器行业日系厂商占主导,国内厂商关键技术已攻克,在工艺经验积累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无框力矩电机:价值量占比约16%。行业龙头为美国科尔摩根,国内无框力矩电机厂商众多,已具备一定竞争力。传感器:预计力传感器价值量占比约11%,惯导imu价值量占比或达2%。海外传感器龙头历史悠久,国产品牌研发加码。核心标的:重点关注价值量占比高、国产化空间大、毛利率高的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等环节电机:关注鸣志电器、汇川技术、伟创电气、江苏雷利、禾川科技、步科股份、拓邦股份、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丝杠:推荐恒立液压、五洲新春、长盛轴承,关注贝斯特、日发精机、秦川机床、鼎智科技、华辰装备、等;减速器:推荐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关注中大力德、上海机电、汉宇集团、国茂股份、大族激光、昊志机电、精锻科技等;传感器:推荐华依科技,关注柯力传感、汉威科技、芯动联科、奥比中光、奥普光电、欧菲光等;集成: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机器人整机:推荐埃斯顿,关注博实股份、天奇股份、新松机器人、晶品特装等。风险提示:中美贸易冲突超预期,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数据测算偏差风险。3233【钛合金】消费电子大趋势,聚焦产业链机会什么是钛合金?——高强度、轻量化的最佳选择,重点关注下游需求应用打开钛合金在航天航空、工业、化工、医疗等应用广泛。供给端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重点期待需求端钛合金在3C消费电子应用加速,打开成长空间。为什么3C行业要用钛合金、行业趋势如何?——顺应3C电子轻薄大趋势,催生折叠屏产业化提速为什么用钛合金?相比传统不锈钢(硬但不轻)、铝合金(轻但不硬),钛金属能做到又轻又硬、满足3C轻薄需求。行业趋势如何?2023年起苹果、荣耀、三星、华为等均在旗舰机型开启导入钛合金材料,强化钛合金材料导入确定性。未来如钛合金材料进一步在各3C消费电子品牌、及产品类型(手机—手表—Pad—笔记本电脑)中逐步渗透,成长空间有望持续打开。将催生折叠屏手机需求加速:

2023年7月荣耀发布折叠屏Magic

V2手机,重量、厚薄与传统直板机进一步看齐,钛合金解决折叠屏手机更重、更厚、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催生需求提升。2022年折叠屏占比手机份额仅1.2%、未来提升空间大,期待钛合金与折叠屏手机共同成就、刺激需求。3C钛合金将催生行业带来哪些机会?——重点关注3D打印/精加工/MIM件,市场空间有望加速打开由于钛合金材料特性,使得加工环节价值量更高(磨抛精加工占据大头)、耗材消耗量更大。(1)3D打印:是钛合金成形方式之一、开始大规模产业化;(2)研磨抛光(精加工环节):价值量有望大幅提升,我们中性测算3C手机钛合金加工未来百亿级市场潜力可期。(3)MIM:折叠屏铰链由多个金属零件组成,其中精密金属零件制造工艺为MIM、有望受益折叠屏需求提升。国内东睦旗下上海富驰与精研科技为国内双雄。投资建议:聚焦3C行业钛合金+折叠屏趋势下的产业链机会【3C钛合金】关注3D打印、磨抛、

MIM件环节的设备+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