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湛江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湛江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湛江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湛江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第1次月考(9月)生物试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罗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糖类和脂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都是CO2和H2OC.细胞中可能同时存在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只能为DNAD.给植物提供含15N的无机盐,15N可能会出现在蛋白质、核酸、纤维素中【答案】C【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含有N、P。【详解】A、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人体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A错误;B、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等,磷脂的组成元素中有P,因此脂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不全是CO2和H2O,B错误;C、细胞中可能同时存在DNA和RNA,但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RNA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正确;D、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中均含有N,但纤维素的组成元素为C、H、O,不含N,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依靠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人的成熟红细胞依赖无氧呼吸供能C.蓝细菌的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肺炎链球菌在细胞核中转录出mRNA【答案】B【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2、原核细胞无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仅有核糖体。【详解】A、病毒为非细胞生物,因此没有核糖体,显然新冠病毒不能依靠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A错误;B、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需要依赖无氧呼吸供能,B正确;C、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其中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D、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其在拟核中完成转录mRNA的过程,D错误。故选B。3.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遭受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推理或分析不合理的是()A.细胞液浓度增加使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下降B.植物体内细胞代谢水平降低C.此过程中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D.该现象可能与细胞内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植物在遭受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的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提高细胞渗透吸水能力,避免干旱和盐碱导致植物死亡。【详解】A、细胞内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增加,提高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A错误;BC、细胞内的可溶性单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是水解的过程,需不断消耗水,因此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植物体内细胞代谢水平降低,BC正确;D、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因此细胞内淀粉酶、蛋白酶等酶的活性会增强,D正确。故选A。4.细胞代谢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能量的变化,下列关于细胞代谢中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大于糖类,因为脂肪分子中H多O少B.1分子ATP完全水解释放的能量,要大于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C.细胞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有能量的释放和ATP的形成D.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ATP的产生【答案】A【解析】【分析】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2870KJ的能量,能形成32mol的ATP分子。【详解】A、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质量相同的糖、脂肪分解,脂肪耗氧多,释放的能量比糖原多,A正确;B、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形成32个ATP分子,由此可见,1分子ATP完全水解释放的能量小于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B错误;C、细胞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有能量的释放和ATP的形成,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能量的释放,因此没有ATP的产生,C错误;D、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ATP的产生,暗反应没有ATP的产生,D错误。故选A。5.“鲜花吐蕊,绿叶葱茏,抑或花瓣凋落,枯叶飘零。”展示着个体的生命现象,折射出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鲜花吐蕊,绿叶葱茏”中,花和叶的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B.“鲜花吐蕊,绿叶葱茏”中,花和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成它们细胞体积的大小C.“花瓣凋落,枯叶飘零”中,花和叶的衰老是组成它们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D.“花瓣凋落,枯叶飘零”中,花和叶的凋零是基因、激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2、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2)多细胞生物:①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②两者之间的联系: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详解】A、花和叶的形成是因为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所以“鲜花吐蕊,绿叶葱茏”中,花和叶的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B、“鲜花吐蕊,绿叶葱茏”中,花和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成它们细胞数目的多少,B错误;C、植物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所以“花瓣凋落,枯叶飘零”中,花和叶的衰老是组成它们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正确;D、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所以“花瓣凋落,枯叶飘零”中,花和叶的凋零是基因、激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压片有利于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来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解离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压片使细胞分散开,A正确;B、低倍镜视野宽,便于找到分生区,而高倍镜更容易看清染色体,B正确;C、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观察到的细胞大多为间期,这时观察到的是细长丝状的染色质,C错误;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由于分裂期时间短,只有了解有丝分裂日周期性猜便于在分裂期观察,D正确。故选C。7.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答案】C【解析】【分析】1、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有多个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2、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细胞外钾离子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4、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详解】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A正确;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内外离子浓度差,静息电位是由于细胞内外一定的K+浓度差导致的,B正确;C、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是K+外流,内环境K+浓度升高,K+顺浓度梯度外流减少,膜电位差减小,C错误;D、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有谷氨酸、一氧化氮、肾上腺素等,都可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C。【点睛】8.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需要借助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输液时,血管中的药物随血液进行运输后可直接进入淋巴液C.给某些组织水肿患者静脉输入无机盐或血浆蛋白可以缓解水肿症状D.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一成不变的【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三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草履虫为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必需的物质,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A错误;B、血浆可以直接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进入淋巴液,故血浆不可直接进入淋巴液,B错误;C、给某些组织水肿患者静脉输入无机盐或血浆蛋白可以增大血浆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回流到血浆中,从而缓解水肿症状,C正确;D、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D错误。故选C。9.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将画有滤液细线的滤纸条没入层析液中层析C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的特性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取样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2、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在丰富度统计时采用有两种统计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需加入双缩脲试剂,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不能将画有滤液细线的滤纸条没入层析液中,B错误;C、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的特性,应该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不能用碘液,C错误;D、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D正确。故选D。10.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能结合二者的优良性状且能缩短育种周期B.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其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C.单倍体育种可获得aaBB,其育种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1、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2、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方法:杂交→自交→选优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3、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4、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详解】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杂交育种能结合二者的优良性状但育种周期一般较长,A错误;B、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正确;C、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aaBB,首先让基因型aabb与AABB杂交得AaBb,然后取AaBb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aB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aB,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变成可育的二倍体aaBB,在此过程中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A。1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B.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果实发育中都起作用C.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调节细胞分裂时起协同作用D.脱落酸和赤霉素对种子萌发起的作用是相反的【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作用是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的作用是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的作用是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解】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在促进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B、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B正确;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它们在调节细胞分裂时有拮抗作用,C错误;D、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对种子萌发起的作用是相反的,D正确。故选C。12.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用酒精消毒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方进行C.只有在5区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答案】D【解析】【分析】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详解】A、进行平板划线操作之前,以及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不能用酒精消毒,A错误;B、平板划线操作应在火焰旁进行,不能在火焰上进行,B错误;C、由题图可知,5区域是最后一个区域,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故有可能在5区域获得所需要的菌落,其它区域也有可能得到所需要的菌落,C错误;D、在1、2、3、4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一区域的末端,在1区域前灼烧是为了杀死杂菌,在5区域后灼烧灭菌,是防止接种环上的细菌污染环境,D正确。故选D。13.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让纯合的黄毛大鼠与黑毛大鼠进行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毛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B.F1与黄毛亲本杂交,后代有2种表型C.F1和F2中的灰毛大鼠均为杂合子D.F2黄毛大鼠与米毛大鼠杂交所得后代中出现米毛大鼠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设控制大鼠毛色的基因是A、a和B、b两对基因,根据F2中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可知A、a和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_B_灰色;aabb米色;A_bb或者aaB_表现黄色或黑色,F1灰色基因型是AaBb,亲本大鼠基因型是AAbb和aaBB。【详解】A、根据分析,黄色个体可以表示为A_bb或者aaB_,故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A错误;B、F1灰色基因型是AaBb,与黑色亲本(AAbb或者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_Bb和A_bb,或者AaB_和aaB_,有两种表型,B正确;

C、F1灰色基因型是AaBb,为杂合子,F2灰色大鼠基因有AABB、AaBB、AABb、AaBb,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C错误;D、F2中黄色大鼠中纯合子(假设为aaBB)所占比例为l/3,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不会产生米色大鼠,杂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2/3,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D错误。故选B。14.研究小组将水稻叶置于一密闭、恒温的透明玻璃容器内,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测得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A点后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增加B.在B点时,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停止,密闭容器内氧气量不在增加C.5-15min区间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的限制因素是CO2的浓度D.0-15min区间水稻叶片呼吸速率稳定则其光合作用产生6×10-7mol氧气【答案】B【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前5分钟无光,水稻叶只进行呼吸作用,玻璃容器内氧气量减少;图中5分钟之后有光照,水稻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且5-15分钟,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强,导致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的释放速率会减慢。【详解】A、A点开始有光照,光反应会加快,产生的[H]和ATP会增多,C3的还原会加快,暗反应速率短时间内不变,故C5会增多,A正确;B、B点时,达到了最大的光合速率,光合作用未停止,B错误;C、5-15分钟,随着光合作用的增强,导致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故氧气的释放速率会减慢,C正确;D、识图分析可知,根据前5分钟氧气的变化量是1可知呼吸速率是1/5×10-7mol/min,5-15分钟净光合速率是(8-4)÷10=0.4×10-7mol/min,故氧气的产生速率是(1/5+0.4)×10-7mol/min=0.6×10-7mol/min,10分钟的产生量是0.6×10×10-7=6×10-7mol,D正确。故选B。15.下图是人体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示意图,①~③代表场所,甲~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转化成CO2和乙物质,还需要H2O的参与及相关酶的催化B.甲、乙、丙分别表示[H]、丙酮酸和乳酸C.场所①②③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D.细胞呼吸时,①②③处的反应均伴随着大量ATP的产生【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为细胞质基质,无膜结构,含有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及无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化学反应所需酶,②为线粒体基质,含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化学反应所需的酶,③是线粒体内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详解】A、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甲物质(丙酮酸)转化成CO2和[H],还需要H2O的参与及相关酶的催化,A正确;B、甲表示丙酮酸,乙表示[H],丙表示乳酸,B错误;C、①为细胞质基质,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及无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的场所,②为线粒体基质,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③是线粒体内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C错误;D、只有③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伴随着大量ATP的产生,①②处为少量ATP,D错误。故选A。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在初次接受某种抗原的刺激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B.人体免疫系统清除自身物质的过程即是自身免疫病的表现C.HIV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一旦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根据过敏反应的概念可知,过敏体质的人在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才会引起过敏反应,A错误;B、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是自身免疫病,但是免疫系统清除自身衰老细胞、癌细胞等过程是免疫系统正常的清除功能,B错误;C、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C错误;D、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的疾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7.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将其放入25℃恒温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置于户外一昼夜,测得容器中CO2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中Ⅰ、Ⅱ、Ⅲ、Ⅳ、Ⅴ表示该植物某细胞内的生理过程,a、b、c、d、e代表相应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图1曲线中,该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____,净光合速率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昼夜后,该植物有机物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恒温密闭玻璃容器内温度设置为35℃,其余条件相同,重复此实验,则B点应向______________方移动。(4)图2中c、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符号作答)。【答案】①.B、D②.C③.增加④.一昼夜后CO2含量下降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有机物净积累⑤.右上⑥.CO2⑦.ATP、[H]⑧.I、II【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1)图1曲线中,该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B、D,净光合速率最大的点是C。

(2)一昼夜后CO2含量下降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有机物净积累,该植物有机物的含量增加。

(3)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ºC和35ºC,将其放入25ºC恒温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置于户外一昼夜,测得容器中CO2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该恒温密闭玻璃容器内温度设置为35ºC,其余条件相同,则光合作用速率减慢,呼吸速率加快,重复此实验,则B点应向右上方移动。

(4)图2中c代表的物质是CO2、d代表的物质是ATP、[H],大量产生ATP的过程有Ⅰ光反应、Ⅱ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18.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a。(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MB、Mb,则达到平衡后MB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b。(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____,由____(填数字)组成。图2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____。【答案】(1)小于(2)等于(3)①.原生质层②.1、3、5③.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放入清水中质壁分离自动复原。2、图1中半透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图2中1为细胞膜,3为液泡膜,5为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们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小问1详解】图1中如果都是蔗糖溶液,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因为有大气压强的存在,漏斗内的液面不能无限上升,故仍然是Ma>MA。【小问2详解】图2中细胞不再进行吸水和失水时即渗透平衡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是相等的,即达到平衡后MB等于Mb。【小问3详解】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由1、3、5组成;图2液泡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9.2020年全球发生了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了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之间由于存在____而属于不同的物种。(2)2020年肆掠非洲的蝗灾,其罪魁祸首是一种栖息在沙漠中的短角蝗虫——沙漠蝗。决定沙漠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跳蝻为沙漠蝗的幼虫,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经常采用____法。(3)下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其中牧鸡位于第____营养级。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____g。(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问题。【答案】(1)生殖隔离(2)①.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②.样方(3)①.三、四②.12800(4)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3、据图分析,图示食物网中水稻和草属于生产者,其余生物都属于消费者;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草→沙漠蝗→蜘蛛→牧鸡→狼、草→沙漠蝗→牧鸡→狼、草→沙漠蝗→蛙→牧鸡→狼、水稻→沙漠蝗→蜘蛛→牧鸡→狼、水稻→沙漠蝗→牧鸡→狼、水稻→沙漠蝗→蛙→牧鸡→狼。【小问1详解】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小问2详解】决定沙漠蝗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出率、迁入率;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小问3详解】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草→沙漠蝗→蜘蛛→牧鸡→狼、草→沙漠蝗→牧鸡→狼、草→沙漠蝗→蛙→牧鸡→狼、水稻→沙漠蝗→蜘蛛→牧鸡→狼、水稻→沙漠蝗→牧鸡→狼、水稻→沙漠蝗→蛙→牧鸡→狼,其中牧鸡处于第三或四营养级;根据题意分析,牧鸡要增加20g体重,结合题干比例计算可知,来自沙漠蝗的有20×40%=8g,来自蜘蛛的有20×40%=8g,来自蛙的有20×20%=4g,则通过沙漠蝗这条食物链最多需要水稻和草8÷10%÷10%=800g,通过蛙这条食物链最多需要水稻和草4÷10%÷10%÷10%=4000g,通过蜘蛛这条食物链最多需要水稻和草8÷10%÷10%÷10%=8000g,因此一共需要最多水稻和草12800g。【小问4详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能够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点睛】本题以生活实践情境为切入点,以蝗灾及其防治为载体,考查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的相关知识,主要是考查知识获取能力群和思维认知能力群中的理解能力,落实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20.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①抗体②.A、D③.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④.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⑤.发作迅速、消退较快【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及过敏反应的有关知识。抗原进入体内,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传递给T细胞,T细胞一方面会发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会攻击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方面,T细胞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效应B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抗原(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免疫异常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综合征。【详解】(1)抗体、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引发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