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铍是高效率的火箭燃料,已知:2Be(s)+O2(g)=2BeO(s)△H=-1087.2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用粉碎后的Be做原料,该反应的△H会减小C.当消耗3.2g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Be(s)的燃烧热△H=-543.6kJ·mol-12、将含有和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在一个电极上得到,则另一电极上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 B. C. D.3、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A. B. C. D.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证明任何非自发反应只要条件合适都能进行B.反应过程中,只有C—H键发生断裂C.状态①、②之间的能量差即该反应的焓变D.合适的催化剂可有效降低活化能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6、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生成Na2O的速率加快B向碳酸钠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都冒气泡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将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A.A B.B C.C D.D7、在农业上常用于辐射育种。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27 B.33 C.60 D.878、下列气体排入空气中,不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SO2 B.N2 C.NO2 D.NO9、属于短周期的一组元素是A.Al、Si、SB.Li、Mg、FrC.H、O、KD.Na、S、Br10、英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trans-Fe(DMeOPrPE)2的新催化剂在常温下合成氨,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法合成氨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可节约大量能源B.新法合成氨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断裂化学键C.传统合成氨方法的ΔH>0,新型合成氨方法的ΔH<0D.新催化剂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使平衡正向移动11、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A.B.C.D.12、将一小粒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B.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C.钠粒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动D.有气体产生13、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14、生活在某些山区的人,由于饮用的水和食物中缺碘,导致某些人患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A.身体消瘦 B.食欲旺盛 C.血糖浓度升高 D.甲状腺增生肿大15、已知有如下热化学方程式①2C(s)+O2(g)=2CO(g)ΔH1②2H2(g)+O2(g)=2H2O(g)ΔH2③C(s)+H2O(g)=CO(g)+H2(g)ΔH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ΔH3=(ΔH1+ΔH2)/2B.ΔH3=ΔH2-ΔH1C.ΔH3=(ΔH2-ΔH1)/2D.ΔH3=(ΔH1-ΔH2)/216、反应mX(g)+nY(g)pZ(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B.T1<T2,m+n<pC.m+n>p,正反应放热D.P1>P2,正反应吸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Ⅰ.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______(填标号)。a.HCl溶液b.H2SO4溶液c.氨水d.NaOH溶液(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II.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4)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2+Mg2+Fe3+开始沉淀时的pH11.99.11.9完全沉淀时的pH13.911.13.2(5)滤渣Ⅱ中含(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18、有机玻璃()因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图所示流程可用于合成有机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G→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E→F:__________;F→有机玻璃:_________。1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实验ⅰⅱⅲⅳ是否加入F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21、“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CO2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及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1)CO2催化加氢能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C2H4(g)+4H2O(g)。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曲线b表示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2)CO2和H2在催化剂Cu/ZnO作用下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A:CO2(g)+3H2(g)CH3OH(g)+H2O(g)反应B:CO2(g)+H2(g)CO(g)+H2O(g)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3时,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CO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①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的产率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②由图可知获取CH3OH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_,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的平衡转化率的有________(填字母)。A.使用催化剂B.增大体系压强C.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D.投料比和容器体积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A达到平衡的标志有_____A.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容器中气体颜色不再发生变化D.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4)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热分解系统”发生的反应为2Fe3O46FeO+O2↑,每分解1mol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重整系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题目详解】A.该反应的ΔH<0,为放热反应,故A项错误;B.反应物的状态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因此△H不变,故B项错误;C.3.2g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当消耗3.2g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故C项错误;D.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放出的热量,由2Be(s)+O2(g)=2BeO(s)△H=-1087.2kJ·mol-1可知,Be(s)的燃烧热△H=-543.6kJ·mol-1,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2、D【分析】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阴极上Cu2+先放电,然后H+放电,阳极上Cl-先放电,然后OH-放电,阴极发生Cu2++2e-=Cu,阴极产生0.1molCu,可知阴极得到0.2mol电子,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如果氯离子完全放电需要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1mol<0.2mol,还发生4OH--4e-=O2↑+2H2O,结合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等和电极方程式计算,由此分析。【题目详解】若在一个电极上得到0.1molCu,根据Cu2++2e-=Cu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2=0.2mol,根据2Cl--2e-=Cl2↑知,中,如果氯离子完全放电需要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1mol<0.2mol,根据Cl原子守恒得n(Cl2)=n(NaCl)=×0.1mol=0.05mol,所以阳极上还有氢氧根离子放电,根据4OH--4e-=2H2O+O2↑可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0.1mol电子时生成n(O2)=×0.1mol=0.025mol,混合气体体积的总物质的量0.05mol+0.025mol=0.075mol,V=nVm=0.075mol×22.4L/mol=1.68L,答案选D。3、D【解题分析】A、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级的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A不符合题意;B、基态原子的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上排布时总是优先分占在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违反了洪特规则,B不符合题意;C、2p能级的能量比3s能级的能量低,2p轨道没有排满不可能排3s轨道,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C不符合题意;D、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1s、2s、2p,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在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上排布时总是优先分占在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能量最低,D符合题意;答案选D。4、D【分析】从历程图中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过渡态,从而判断反应过程中断键情况及催化剂的作用原理。【题目详解】A.该反应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和甲烷在一定温度下、有合适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乙酸,不能证明任何非自发反应在合适的条件下都能发生,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在CH4+CO2→CH3COOH过程中,断裂了C—H键和C=O键,故B错误;C.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①→②过程是形成C-C键,而不是整个反应的能量变化,故C错误;D.根据图示,催化剂的参与有效降低了活化能,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5、D【分析】没有外加电源,所以该装置是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锌作负极,锌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质量减少;活泼性较差的铜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铜片上,所以铜片质量增加;电子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题目详解】A、铜是正极,铜片上有铜析出,选项A错误;B、铜片质量逐渐增加,选项B错误;C、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选项C错误;D、铜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铜片上,选项D正确;答案选D。6、A【题目详解】A.钠在空气中发生了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不仅生成氧化钠,还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时,生成过氧化钠,故A不能得出相应结论;B.向碳酸钠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都能生成CO2,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KI与FeCl3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I-+2Fe3+=I2+2Fe2+,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7、A【题目详解】原子结构中,元素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即符号中的27指的是质子数;答案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元素符号角标的含义,元素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右上角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为微粒的原子数目。8、B【分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题目详解】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故A错误;B.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中有的气体是氮气,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C.二氧化氮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故C错误;D.一氧化氮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故D错误;故选B。9、A【解题分析】A.Al、Si、S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选项A正确;B.Li、Mg分别为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Fr为七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B错误;C.H、O分别属于第一、第二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K为第四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C错误;D.Na、S均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Br为第四周期元素属于长周期元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A。10、A【题目详解】A.新法合成氨使用新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可节约大量能源,A正确;B.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新法合成氨仍然需要断裂化学键,B错误;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途径和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故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新型合成氨方法的ΔH<0,传统合成氨方法的ΔH<0,C错误;D.新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但由于催化剂能同等幅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不移动,D错误;故答案为:A。11、C【题目详解】试题分析: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的浓度增大,与图像不符,错误;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与图像不符,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减小,该反应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图像相符,正确;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不符,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分析12、B【解题分析】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生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观察到现象是钠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有气泡冒出,没有铜析出,故B正确。13、B【题目详解】A.合成氨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温度对吸热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所以对该反应来说,对逆速率影响更大,A项错误;B.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平衡正向移动,B项正确;C.减小反应物浓度,使正反应的速率减小,由于生成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逆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误;D.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逆反应速率改变的倍数相同,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同,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D项错误。本题选B。【题目点拨】。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反应进行快慢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本身性质决定,在物质不变时,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物质的颗粒大小、溶剂、光、紫外线等也会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的,反应进行程度大小可以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就越大,外界条件会影响化学平衡,遵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要会用平衡移动原理来分析解决问题。工业合成氨是两种理论综合考虑的结果。14、D【题目详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原料,由于水和食物中缺碘,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就不足,通过反馈,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就增加,从而促进了甲状腺代偿性的增生,以扩大吸收碘的面积,这种病叫做甲状腺增生肿大。故选D。15、D【解题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将①/2-②/2,可得C(s)+H2O(g)═CO(g)+H2(g),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题目详解】2C(s)+O2(g)=2CO(g)ΔH1①2H2(g)+O2(g)=2H2O(g)ΔH2②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2,可得C(s)+H2O(g)═CO(g)+H2(g),则ΔH3=(ΔH1-ΔH2)/2;综上,本题选D。16、C【分析】根据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题目详解】相同温度T2下,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P1>P2,压强越大,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越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计量数增大,所以m+n>p,相同压强P1下,根据温度对Z浓度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升高温度,Z的含量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综上,则A.T1>T2,P1>P2,选项A错误;B.T1>T2,m+n>p,选项B错误;C.m+n>p,正反应放热,选项C正确;D.P1>P2,正反应放热,选项D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确定温度、压强的相对大小,再结合温度、压强与生成物Z物质的量的变化确定反应热及气体的计量数变化,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d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H)3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Mg(OH)2、Ca(OH)2H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与化学工艺流程。I.(1)由易拉罐制备明矾,则需要通过相应的操作除去Fe、Mg,根据金属单质的性质可选择强碱性溶液;(2)根据(1)中选择的试剂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3)Al在第一步反应中生成AlO2-,在第二步中加入了NH4HCO3,NH4+和HCO3-均能促进AlO2-水解生成Al(OH)3沉淀;II.浸取过程中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再加入NH3·H2O调节pH至8,由表中数据可知,滤渣I为Fe(OH)3,再将滤液调节pH至12.5,由表中数据可知,滤渣II为Mg(OH)2和少量Ca(OH)2,再加入H2C2O4,可除去Ca2+,再进行后续操作制备出BaCl2·2H2O,据此分析作答。【题目详解】(1)根据铝能溶解在强酸和强碱性溶液,而铁和镁只能溶解在强酸性溶液中的性质差异,可选择NaOH溶液溶解易拉罐,可除去含有的铁、镁等杂质,故选d项;(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3)滤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后,电离出的NH4+和HCO3-均能促进AlO2-水解,反应式为NH4++AlO2-+2H2O=Al(OH)3+NH3·H2O,生成Al(OH)3沉淀。Ⅱ、(4)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研磨将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5)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分析加入NH3·H2O调节pH至8,由表中数据可知,可除去Fe3+,滤渣I为Fe(OH)3,再将滤液调节pH至12.5,由表中数据可知,可完全除去Mg2+,部分Ca2+会沉淀,滤渣II为Mg(OH)2和少量Ca(OH)2,再加入H2C2O4,可除去Ca2+,若加入过量的H2C2O4,易发生Ba2++H2C2O4=BaC2O4+2H+产生BaC2O4沉淀,导致产品的产量减少。18、2-甲基-1-丙烯CH2ClCCl(CH3)2NaOH溶液,加热加成反应消去反应CH2=C(CH3)COOH+CH3OHCH2=C(CH3)COOCH3+H2On【分析】根据题给信息和转化关系A→B为加成反应,则B为CH3ClCCCl(CH3)2;B→C为水解反应;C→D为氧化反应,则D为HOOCCOH(CH3)
2;E→F为酯化反应,则F为CH2=C(CH3)COOCH3,G→H为加成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A的结构简式,A的名称为2-甲基-1-丙烯;B的结构简式为CH3ClCCCl(CH3)2;(2)B→C为卤代烃水解生成醇类,反应条件为NaOH溶液、加热;G→H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D为HOOCCOH(CH3)
2,D→E的反应过程中,D中的羟基上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3)E→F为CH2=C(CH3)COOH和CH3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2=C(CH3)COOCH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C(CH3)COOH+CH3OHCH2=C(CH3)COOCH3+H2O;F→有机玻璃为CH2=C(CH3)COOCH3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有机玻璃,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19、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CD△H1=△H2<△H3-51.8kJ/mol【解题分析】(1)为了保证酸或是碱中的一方完全反应,往往需要保证一方过量;(2)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分几次倒入,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3)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时,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4)H+(aq)+OH-(aq)═H2O(l)△H=-57.3kJ•mol-1;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5)根据中和热计算公式Q=cm△t中涉及的未知数据进行计算。【题目详解】(1)为了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故答案为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C;(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故选D;(4)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放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H3,故答案为△H1=△H2<△H3;(5)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后温度为:23.4℃,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后温度为:23.6℃,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50mL的0.50mol/L盐酸与5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12958J=1.2958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8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8kJ×=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故答案为-51.8kJ/mol。【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注意掌握测定中和热的正确方法,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氢氧化钙为强碱,完全电离;难度为(5),要注意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判断。20、溶液变黄色否Cr2O72-(橙色)+H2OCrO42-(黄色)+2H+正向是吸热反应,若因浓H2SO4溶于水而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为黄色。而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橙色加深,说明橙色加深就是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减小大于Cr2O72-+6I-+14H+=2Cr3++3I2+7H2OCr2O72-+6e-+14H+=2Cr3++7H2O阳极Fe失电子生成Fe2+,Fe2+与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3+,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Fe2+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分析】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对比实验;注意从图中找出关键信息。【题目详解】(1)由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及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以减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试管c和b(只加水,对比加水稀释引起的颜色变化)对比,试管c的现象是:溶液变为黄色。(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我认为不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故填否。理由是:Cr2O72-(橙色)+H2OCrO42-(黄色)+2H+正向是吸热反应,浓H2SO4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溶液会变为黄色。但是,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的橙色加深,说明上述平衡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橙色加深只能是因为增大了c(H+)的结果。(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溶液的pH增大,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而增大,故减小。(4)向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加入过量稀H2SO4后,溶液变为墨绿色,增大氢离子浓度,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rO42-转化为Cr2O72-,Cr2O72-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而在碱性条件下,CrO42-不能将I-氧化,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大于CrO42-;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I2+7H2O。(5)①实验ⅱ中,Cr2O72-在阴极上放电被还原为Cr3+,硫酸提供了酸性环境,其电极反应式是Cr2O72-+6e-+14H+=2Cr3++7H2O。②由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示意图可知,加入Fe2(SO4)3溶于水电离出Fe3+,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故Fe3+更易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Fe2+,Fe2+在酸性条件下把Cr2O72-还原为Cr3+。如此循环往复,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Fe2+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由此可知,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是:阳极Fe失电子生成Fe2+,Fe2+与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3+,Fe3+在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合同担保及质量监督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木托板环保认证与市场准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员工特殊贡献奖励借款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家具设计与全球供应链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石料运输与保险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技术转让的具体协议3篇
- 2025年金融产品居间推广委托合同3篇
- 2025版环保企业兼职环保工程师服务协议3篇
-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国际经济法律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合同
- 静脉治疗输液工具的选择2024课件
- 2024年压疮管理制度范本(六篇)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高等数学基础》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期末家长会(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数字化供电所题库练习试题附答案
- 数字政府建设课件
- 2外汇风险对企业的潜在影响
-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社群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GB/T 18029.8-2024轮椅车第8部分:静态强度、冲击强度及疲劳强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