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浙江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1页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浙江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2页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浙江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3页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浙江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4页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浙江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提升训练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古代埃及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西亚北非地中海文化圈的文化强国之一,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文明成果与古埃及相关的有()①莎草纸②《罗摩衍那》③太阳历④金字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列是小王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我是法老,太阳神之子B.神授我法律,严惩社会犯罪C.我是国王,无权制定法律D.神予我象形文字,嘱我修订法律3.有学者研究表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人们把金、银、铜块按照不同的重量储存起来。如果一方想买卖牛,另一方想买卖谷物,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他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货物的商业价值,但是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物物交换这一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A.借贷形式日益普遍B.金属货币开始出现C.契约意识逐渐增强D.商业发展水平有限4.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根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5.下列对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古代西亚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B.《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C.阿拉伯人创造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D.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制6.古代埃及人对尼罗河的最初崇拜对象是河水,后来奥西里斯神和哈比神成为古埃及人民心中重要的河神。这一变化说明古埃及人()A.敬畏尼罗河的泛滥B.认识水平的提高C.感恩尼罗河的馈赠D.摆脱神灵的崇拜7.下表体现了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及其发明时间。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中国公元前4千纪末约公元前3500年商周时期A.文字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B.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C.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D.古代文字都起源于象形并独立发展8.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文化典籍正是通过阿拉伯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以矫正和保存。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A.兼收并蓄 B.独自创新C.全盘西化 D.完全否定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尊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萨遗址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版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段,大部分得以补缺。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下图为石柱上部的浮雕。——摘编自叶志宏《外国著名法典及其评述》材料二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汉谟拉比法典》(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浮雕中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念?(3)石柱和其他泥版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4)材料二中该法典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于约公元前18世纪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A.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王国相当完善C.古巴比伦王国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2.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3.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①创造世界上古老文字②普遍使用人首飞牛石雕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①④4.“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图2图2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1)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的角度对两幅图片进行解读。(2)根据图片信息,你认为研究建筑或雕塑史料有何历史价值?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解剖学、化学、物理、地理、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的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启迪,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唤醒了沉睡的欧洲思想界,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提升训练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古代埃及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西亚北非地中海文化圈的文化强国之一,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文明成果与古埃及相关的有()①莎草纸②《罗摩衍那》③太阳历④金字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史诗;古埃及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因此,①③④与古埃及相关,C项正确;②不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排除A、B、D三项。2.下列是小王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我是法老,太阳神之子B.神授我法律,严惩社会犯罪C.我是国王,无权制定法律D.神予我象形文字,嘱我修订法律答案:B3.有学者研究表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人们把金、银、铜块按照不同的重量储存起来。如果一方想买卖牛,另一方想买卖谷物,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他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货物的商业价值,但是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物物交换这一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A.借贷形式日益普遍B.金属货币开始出现C.契约意识逐渐增强D.商业发展水平有限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把金、银、铜块按照不同的重量储存起来……衡量货物的商业价值”,可知当时埃及商业有所发展,根据题干材料“但是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物物交换这一现象还很普遍”,可知当时埃及商业发展水平有限,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不是借贷关系,排除A项;此时的贵金属只是起到了价值尺度的作用,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排除B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契约意识,排除C项。4.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根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项。5.下列对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古代西亚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B.《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C.阿拉伯人创造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D.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A项错误;《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故选B项;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C项错误;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D项错误。6.古代埃及人对尼罗河的最初崇拜对象是河水,后来奥西里斯神和哈比神成为古埃及人民心中重要的河神。这一变化说明古埃及人()A.敬畏尼罗河的泛滥B.认识水平的提高C.感恩尼罗河的馈赠D.摆脱神灵的崇拜答案:B解析:古埃及人对尼罗河的崇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对象由最初的河水到后来的奥西里斯神和哈比神,反映了人们在治理尼罗河过程中认识到人的力量,说明古埃及人认识水平的提高,故B项正确;A、C两项无法解释古埃及人崇拜对象的变化,故排除;崇拜对象的变化不能说明“摆脱神灵的崇拜”,故D项错误。7.下表体现了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及其发明时间。恩格斯说,人类社会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中国公元前4千纪末约公元前3500年商周时期A.文字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B.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C.古埃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D.古代文字都起源于象形并独立发展答案:A解析:文字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记录人类社会的文化,故A项正确;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三个地区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C项错误;“古代文字都起源于象形”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8.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文化典籍正是通过阿拉伯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以矫正和保存。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A.兼收并蓄 B.独自创新C.全盘西化 D.完全否定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古代印度、希腊、波斯与罗马的文化典籍正是通过阿拉伯科学家和学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其得以矫正和保存”,这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发展起到兼收并蓄的作用,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尊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萨遗址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版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段,大部分得以补缺。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下图为石柱上部的浮雕。——摘编自叶志宏《外国著名法典及其评述》材料二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汉谟拉比法典》(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2)浮雕中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念?(3)石柱和其他泥版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4)材料二中该法典的规定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1)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政治观念:君权神授。(3)文字:楔形文字。(4)问题: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于约公元前18世纪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A.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王国相当完善C.古巴比伦王国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答案:D2.史诗《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可知史诗体现了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3.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①创造世界上古老文字②普遍使用人首飞牛石雕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①④答案:A解析: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分别创制了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①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②不符合古代埃及,④不符合古代西亚,排除B、C、D三项。4.“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可知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这是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图2图2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法典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1)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的角度对两幅图片进行解读。(2)根据图片信息,你认为研究建筑或雕塑史料有何历史价值?参考答案:(1)图1: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宗教的影响较大。埃及人把大量精力和财富用于埋葬死者上,高大雄伟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征着古代埃及法老死后仍要维持其权威。图2:《汉谟拉比法典》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处罚措施,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奴隶主贵族需要依靠严酷的法律来巩固其统治,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2)价值:建筑史料具有直观的特征,是凝固、物化和有形的历史,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人类经历的大事件,从建筑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