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1.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2.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3.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c23e9db594630d5a35f320eb270e5a50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2011版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第一课时,书本第87—88页。二、我的思考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并结合学情分析情况,我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1.选择合适的情境
学习情境的选择十分重要,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投篮是学生所熟知的,能自发的让学生展开数学的思考。2.重计算还是重理解
学生听说过平均数就表示他知道了吗?会计算就表示学生理解了吗?这节课我们重计算还是重理解?3.理解要源于学生原有认知
学生对于平均数并不是一无所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又有自己的片面或错误认识。课上应该要帮助学生打破原认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从统计的角度认识平均数,体会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2.在理解平均数含义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3.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从对数据的个别关注到整体关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1.谈话引入导语:同学们,学校举行投篮高手PK赛,AB两队各投了3轮,老师想请你们裁判一下哪个队成绩更好。可以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地参与讨论学习。】2.感受整体水平,为什么要学平均数①知道一样多的数能代表整体水平过渡:首先来看第一轮,(图1)身为裁判的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信息?生:每个队都有4个队员。还想知道每个人分别投中几个球?生:每个人都一样多,A队比B队整体水平要高。【设计意图: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要让学生感悟到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从一个数据关注多个数据,故特意先选择都一样的数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作出选择。】②认识求和比较和用平均数比较第二轮比赛与第一轮有什么不同?能判断哪个队投得更准一些吗?为什么?生:把总数加起来:9+7+6+6=28,8+10+5+9=32第三轮比赛,该如何判断呢?(每人投的不完全相同,参与人数不同,进球总数也不同)提问: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进行比较呢?(这个数要基本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揭示课题:平均数。你对平均数了解多少?如果学生说到平均分的例子,板书算式。如16个苹果平均分个2个人,每人分8个。【设计意图:问题产生与解决中,不断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对表达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平均数的需要。】二、讨论探索,理解平均数(一)直观操作,移多补少讲述:我们以A队的成绩为例来研究平均数是多少?出示象形统计图,同桌讨论。演示:通过移多补少,得出每人都同样多。板书:移多补少。归纳:通过移动后得到的平均数画线,明确7是5、9、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提问:得到的平均数“7”表示什么含义?你觉得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数?这个平均数“7”与A3队员的“7”有什么不一样?【设计意图:由于有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显示,再加上数据不大,让学生首先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得平均数。】(二)抽象思考,列式计算提问:还可以怎样算出平均数呢?学生讨论并尝试后得出:5+9+7=21(个),21÷3=7(个)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和再平均分?板书:求和平分。课件动态显示5、9、7个小球合并起来,再均分成3份。(三)联系对比,感悟意义提问:用移多补少与求和平分的方法都能求平均数,你觉得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四)迁移类推,解决问题提问:要求B队的平均数,你想用什么方法?要求:先在两个统计图上画出表示平均数的一条虚线,再直观比较。提问:B队平均数6个,没有哪个队员投中6个呀?提问:你觉得平均数是什么样的数?(代表整体水平,不是真实存在的)比较平均分与平均数。6是4、8、5、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刚才16÷2=8中,8就不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而是平均分,表示每人分得实实在在的8个苹果。(四)估计推理,明确范围估一估,小刚在五位评委中得到的平均数会是几。结合课件搞清平均数的虚线在最大的数据和最小数据之间,代表整体水平。并且虚线上多出的部分要刚好能补足虚线下的部分。【设计意图:如果说移多补少是从直观层面理解平均数,那么列式计算则是从抽象意义上理解平均数。在学生抽象运算之后,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再次回到直观,让学生理解先求和再均分的原理,从算法角度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然后把移多补少与数据运算的方法进行对比,沟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与优劣,帮助学生积累策略性知识。同时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通过估平均数确定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三、巩固练习,应用平均数1.说一说生活中的平均数是什么意思。(1)一次考试,全班的平均分数90分。(2)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72岁。(3)据统计,某小区平均每个家庭有2.5人。2.看一看如果把一组数据画成右边条形统计图,横线代表平均数所在位置。哪幅图正确?3.辨一辩(1)知道小组每个同学的身高,就能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2)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45cm,就能算出小组10人身高的总和。4.猜一猜有4个人:甲、乙、丙、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0岁,猜一猜,四个人分别是几岁:甲(
)岁
乙(
)岁丙(
)岁
丁(
)岁学生可能出现多种可能
……让学生说说上面的情况为什么都有可能?你是怎么猜的?小结:平均数10能代表很多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但是却不能让我们知道甲、乙、丙、丁到底是几岁。看来平均数有优势,也有劣势。5.算一算先由学生计算两位选手在比赛中的得分(1号9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化管理在生产现场的挑战与对策
- 现代音乐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路径
- 13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Unit 1 Playtime Lesson 3(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001
- 25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 统编版
- Unit1 London is a big city(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说课稿3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2 Being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Exploring and Us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重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挖掘机劳动合同范文
- 2025门面租赁合同解除协议书简易模板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月检查记录表
- 演示文稿国库集中支付总流程图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含答案和答题卡)
-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
- 建院新闻社成立策划书
- GB/T 19675.2-2005管法兰用金属冲齿板柔性石墨复合垫片技术条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三章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 2023年春节后建筑施工复工复产专项方案
- 电梯设备维护保养合同模板范本
- 叉车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