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等字;2、正确认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自然成诵。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读中悟情。3、品味苏轼比喻句的别致,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教学重点: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读中悟情。教学难点:品味苏轼比喻句的别致,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杭州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到西湖去游览一番。(课件播放西湖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说什么?是啊,西湖可真美!下面我们就跟随诗人苏轼的脚步去细细品味西湖的美。初读古诗出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谁来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是啊,苏轼在西湖上饮酒,起初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根据你的理解,谁能读好这个题目。2.初读古诗师:古诗里有一个多音字“抹”,在字典中它的读音和解释是这样的,学生齐读。课件出示练习:奶奶在抹()桌子。建筑工人在抹()墙。我在画纸上涂抹()颜色。所以在这里,我们读“淡妆浓抹”,意思是涂,擦。所以浓抹就是?那淡妆呢?看,“查阅字典”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查阅字典”)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谁来读?不仅读出了停顿,还能做到声断气连,古诗的味道自然就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通过读题目,我们发现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天气下的西湖:(学生回答:晴、雨)是啊,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教师板书)快速读读古诗,想一想,哪句描写的是晴天的西湖,哪句描写的是雨天的西湖呢?(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你喜欢哪种西湖呢?喜欢哪种就读哪句,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画面。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三、细读古诗赏美景师:先说说晴天的西湖吧。谁来说?A、晴天的西湖(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说画面。你从哪个词语读出了波光闪闪?(潋滟)你是怎么知道的?(注释中说的)你来读读!是啊,学习古诗,我们要学会借助注释(板书)(课件出示:水光潋滟图)看,同学们,这就是西湖潋滟的水光。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图中所见)师:这点点的波光就像什么?(天上的星星)风吹湖动,你看到这些星星在干什么?(在闪烁)这么美的景色谁能读出来?(课件出示“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仿佛真的看到了波光闪闪的水面呢!刚才你在读的时候,脑子里想着怎样的画面?是啊,想想画面可以让我们读得更好!想象着湖面的波光闪闪谁来读。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很好)是啊,苏轼也是呢!从哪里你体会到苏轼的好心情呢?“晴方好”(天晴的正好)天晴的刚刚好,多一分则嫌多,少一分则嫌少。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苏轼对西湖的喜爱)这样的西湖你喜欢吗?带着你的喜爱,谁来读?B、雨中的西湖师:那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说画面。师:看,这就是雨中的西湖。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的画面)预设:这些雾是浓雾吗?(不是,是薄雾)薄的像什么一样?(轻纱)在轻纱的笼罩下,周围的群山看起来(朦朦胧胧)同学们,这就叫山色空蒙。(课件出示“山色空蒙”)谁能读出这朦朦胧胧的感觉?看,“图文结合”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古诗。师:这空蒙的山色都因为一场雨的到来。(课件出示“雨亦奇”)关于“奇”,有这样几种解释(课件出示:奇怪,奇妙,奇幻)想想在这里该如何理解呢?学生回答。(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雨来的奇怪。)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应该说雨来的也奇妙。因为雨带来了奇妙的景色。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雨带来了奇幻的景色。说得真好!谁能读出这景色的奇妙?(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真的来到了这奇妙的景色里呢!我们一起来读。师:美丽的西湖,晴有晴的美好,雨有雨的姿态。2、品析赞美A、联系上下文和注释,学生自学,理解诗句意思师:这样的美景谁能不心动呢!于是,苏轼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宜在字典中的解释是:适合,适当。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联系上文,(板书“联系上下文”)试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学生自读理解。谁来说。预设:生1:学生可能会说“淡妆浓妆总是那么美”师:这里说淡妆浓妆合适吗?那应该是怎么说呢?(不管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总是那么美)生2:不管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总是那么美!师:是啊,这里的淡妆浓抹指的就是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教师相机板书“总相宜”不管是晴天的西湖还雨天的西湖总是那么美!让我们带着对西湖的赞美,一起来读。B、对比,品析“西湖比西子”师:把西湖比喻成西施,苏轼还是第一人。诗人杨万里也曾来到西湖,他这样赞美西湖——课件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同样是对西湖的赞美,你更喜欢哪一句呢?同位两人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预设:生1:我喜欢杨万里对西湖的赞美。他说,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跟其他几个季节不同的。师:是啊,听他这样一说,让我们特别想去看看呢!生2:我喜欢苏轼对西湖的赞美。因为他把西湖比喻成西施,表现西湖的美。师:人们都说西湖美,但是到底美在哪,似乎谁也说不清。苏轼把西湖比喻成西施,使我们提到西湖,就联想到了(西施)怪不得人们称赞苏轼的这个比喻写尽了西湖美景!把西湖的美景装进你的心里,我们一起来读。品析苏轼诗中的比喻A、课外拓展,品读比喻句师:在苏轼的诗里经常会用到比喻,这首诗就是苏轼另一首关于西湖的诗。(课件出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己读一读,画出其中的比喻,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学,全班交流。预设:黑云比喻成墨。教师引导:你感受到什么?(黑沉沉的乌云在天空中翻滚,大雨之前那种紧张的气氛)雨点比喻成珠子。教师引导:这珠子跳到了船里,感受到雨点的大。水如天,水就像天。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水天一色的画面)师:水如天,天如水,呈现出水天一色的景象。就像这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们这样评价道:课件出示: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学生说说对该句的理解。B、再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品比喻的妙处师:能把比喻写得这么深入人心,想必一定是把这美景融入了心里。同学们,让我们把这样的美景也装进心里,一起来读——(全班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业同学们,苏轼的一生写了大约有4000多首诗词,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来读读,找出你喜欢的比喻句,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它们写在你的摘抄本上。《古诗三首》学情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三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在字音的把握、古诗诵读的节奏上没有问题的。但是,结合注释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诗人情感的体会等方面都是难点。 一、理解诗意有难度本诗中“潋滟”“空蒙”两个词语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结合学生已有的古诗学习经验,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义,但是光理解了词意还是不够的,学生还要把词语放到句子中,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这时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图片支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这样由词到句再到图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古诗的含义。二、品析比喻有难度比喻句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个新鲜事物,他们能准确的辨析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并能自己独立写作比喻句。在本诗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他们能明确把西湖比喻成西施,但是要品味这个比喻的妙处在哪里,对孩子们来说是有难度的。首先,通过对比杨万里对西湖的赞美,感受这种说法的别致。课外拓展“水如天”感受这个比喻的巧妙,传神,借助其他诗人对本句的评价,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品味“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妙处,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古诗三首》效果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1.诵出了诗味古诗又称“诗歌”,既然是歌,就要读出歌的韵律和美感——即诗的味道。要想把诗的味道读出来,首先要把字音读准,进而读出停顿,停顿处要做到声断气连。目标的层层递进,有助于化解朗读的难度,目标的达成自然水到渠成。2.赏出了山湖美景在诗歌的理解上,让学生通过对难懂的词语的准确理解进而提高到对诗句的准确理解,又结合图片,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诗里描绘景色,这样既遵循了语文学习由词到句的规律,又克服了多次反复朗读造成的学生枯燥乏味感。下面是其中一个教学片段:师:“潋滟”是什么意思?生:波光闪闪的样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注释上说的。师:请你来读一读注释。看,这就是西湖潋滟的水光。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了阳光洒在湖面上。生2:我看到这些阳光就像星星一样。师:风吹湖动,他们竟然在水里跳起舞来。这样的美景,谁来读?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想必这样的美景已经装进了他们的心里。3、品出了诗人情怀诗歌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重要载体。这首诗,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湖光山色,禁不住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湖光山色比喻成美女,喜爱这美景就像钦慕美女一样,喜爱之情尽情流露。难怪以后的诗人在描写西湖时,竟搁笔望叹“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可见这个比喻的深入人心。若不是把这样的美景装进了心里又怎能写得这样的深入人心,足见苏轼对西湖的喜爱。通过对这个比喻句的理解,感受苏轼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断:师:水如天,天如水,呈现出一片水天相接的景色。就像这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们这样评价道:课件出示: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1:除了淡妆浓抹这句话,又有什么话能来写西湖呢?生2:除了淡妆浓抹这句话,又有什么话能写出西湖的美呢?师:是啊,除了淡妆浓抹这句话,又有哪句话能写出西湖的美呢?能把句子写得这样深入人心,想必西湖的美景已经融入了作者的心里。苏轼对西湖的热爱,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古诗三首》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单元主题解读《古诗三首》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文章:《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抓住难懂的词语,理解诗句的含义。文本解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这一天,阳光明媚,苏轼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看到了阳光倾泻在湖面,微风吹动,湖面波光粼粼,心情甚是美好。后来天气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可是,在苏轼的眼中,晴有晴的美好,雨有雨的姿态,眼前的这朦胧缥缈不也是奇幻美妙吗?从“潋滟”“空蒙”二词所传递出的意境里细细品味,若不是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又怎能推敲出这样两个词呢?从“晴方好”和“雨亦奇”的赞评中,我们读到“天晴的刚刚好”“雨来的也奇妙”,其实又何来刚刚好呢,刚刚好的不过是诗人刚刚好的心情罢了。此时的苏轼正任杭州通判,他疏导了西湖,灌溉了千亩良田,心情十分惬意。好心情又恰遇这样的好景色,景色看起来也格外美!所谓境由心生想必就是如此吧!在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继续描写湖山山色,而是用了一个空灵又贴切的比喻,不仅赋予西湖美,而且赋予了西湖以生命,可谓新奇别致。人人都知西施美,但是非要说出西施的美,似乎谁也说不出,这种美只能在每个人的心里。而西湖美景不也是如此吗?这个贴切的比喻,被宋人赞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苏轼的诗里总不乏这样的比喻,他的比喻总能深入人心,若不是把现实中的美景融进了心里,又怎能写出如此传神的句子呢?学习这首诗,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意境及诗人通过诗句所传达的情怀——对大自然的热爱。《古诗三首》评测练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内容评价标准1、熟练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确流利读出停顿读出感情2、能用自己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参考:天气晴朗,阳光洒在湖面上,水面波光闪闪。傍晚下起雨来,群山就像笼罩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我)想要把西湖比喻成西施,(因为)不管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总是那么美。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3、积累古诗中的比喻句。1、2、3、至少积累3句《古诗三首》课后反思——《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视频,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接着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明确诗人从“晴”“雨”两个方面写了西湖的美景。接下来,在教学重点环节——理解“晴西湖”“雨西湖”的美景上,“潋滟”“空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先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出示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天的西湖迷茫缥缈的画面,学生借助画面感受词语描写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在读的时候,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心情等各种朗读方法,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读促进对古诗的理解,从而更好的了解古诗的含义。通过前面的学习感悟,学生已经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意境中,所以对于后面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的。这个贴切的比喻被认为是“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通过与杨万里对西湖赞美的对比,体会比喻的含蓄美。最后我通过苏轼的另一首《望湖楼醉书》来拓展延伸,进一步感受苏轼诗中新奇别致的比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个比喻的贴切和深入人心,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我觉得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1、以读代悟,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浅入深,有层次性。图文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仓库经理年度述职报告
- 智慧教室装修方案
-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孕期糖尿病饮食和护理
- 老年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 龋齿病的发展过程图解
- 2.3.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0有理数的除法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全章整合与提升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深度学习及自动驾驶应用 课件 第9、10章 生成对抗网络及自动驾驶应用、强化学习理论及自动驾驶应用实践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学习教案
- 脑梗塞临床路径
- 苏教版数学 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 机读答题卡模板 英语
- 工程项目专项监督检查表
-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及收敛分析
- LightGuideing导光柱设计指南
- 甘蔗汁褐变抑制研究
- 海康威视枪机摄像机检测报告精编版
- 强化沸腾传热的方法
- 《小红帽》绘本故事PPT课件6164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