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学科新教材省级培训会-教学实例剖析_第1页
2023年高中物理学科新教材省级培训会-教学实例剖析_第2页
2023年高中物理学科新教材省级培训会-教学实例剖析_第3页
2023年高中物理学科新教材省级培训会-教学实例剖析_第4页
2023年高中物理学科新教材省级培训会-教学实例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普通高中人教版物理学科新教材省级培训会基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实例剖析2023.7.14基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例剖析(一)单元教学设计的实例剖析(二)课堂教学新授课的实例剖析(三)练习题设计的实例剖析

(四)物理实验创新的实例剖析(一)单元教学设计的实例剖析——必修一“相互作用和力”单元一、从教材地位看本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二、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本单元知识框架三、落实素养目标的具体教学要点的设计四、全面布局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外练习题五、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本单元内容1.《课程标准》必修1的内容要点(共8条)(1)物理实验的作用(2)质点、物理模型(3)匀变速直线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5)重力/弹力/摩擦力、胡克定律(6)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7)牛顿运动定律(8)国际单位制2.本单元在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中的地位运

动相互作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本单元是“相互作用”的核心内容;是运动与相互作用关系的纽带,是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的最关键内容。一、从教材地位看本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本单元下单元上单元本单元二、本单元基于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1.确定本单元内容要点选择受共点力作用的平衡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及其方向列出各个力的合力等于0的计算式解出答案并对答案进行讨论用“共点力的平衡”分析问题的思路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本单元的内容要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2.确定本单元的内容线索和结构(5个主题)相互作用重力与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力的计算工具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本单元按“相互作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内容线索,安排5个教学主题。二、本单元基于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三、根据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教学要点设计1.正确设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目标(1)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受力计算的工具。是等效替换的一种计算方法。不属于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的核心知识。(2)不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直接求解物体的受力,计算三角形支架受力等问题不在这里出现。(3)分力的方向不是由力的作用效果确定的,而是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新授课时,分力方向由题目告知。(4)把“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合并为一节课。称为“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分解2.强化关于“相互作用”的教学(1)从以下七个方面认识一个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产生原因、作用效果。以此贯穿着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教学。(2)提前学习牛顿第三定律。(3)在牛顿第三定律后面增加“物体受力分析”的教学内容。(4)提升对有关概念的认识。如:动摩擦因数是同一接触面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受力的比值。三、根据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教学要点设计3.把“运动与相互作用”分析思路作为核心目标●通过例题分析,渗透分析问题的思路三、根据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教学要点设计3.把“运动与相互作用”分析思路作为核心目标三、根据核心素养目标的具体教学要点设计四、全面布局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外练习题(略)五、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评价内容和方式(略)(二)课堂教学的实例剖析一、课标要求的实例剖析——必修一:质点二、规律教学的实例剖析——必修二:向心力三、概念教学的实例剖析——必修三:电容17版: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03版: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

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两版本对质点的知识要求是相同的。但17版增加了:●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建构)●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应用)一、课标内容要求的实例分析——质点1.17版课标和03版课标对质点教学要求的差别(1)经历质点模型建构过程的教学实例2.“质点”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剖析想一想:你绘图时有什么体会?在绘制这列车在此段路程上的运行图时,要考虑它的大小和形状吗?做一做:现有一动车由武汉开往上海,列车长200m,请按比例在该铁路线上某位置画出这辆列车。武汉到上海铁路长810km,假设为直线,用以上线段表示。武汉上海一、课标内容要求的实例分析——质点想一想:火车时刻表都是以“分钟”作为时间最小单位的,制定火车时刻表时要考虑火车的大小吗?做一做:如果上述列车运行平均速度是200km/h,该车以此速度前进200m(列车长度)花了多少时间?(3.6s)剖析:传统教学把质点教学的目标锁定在“了解意义”、“认识特点”等知识上,老师通过讲解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新课标要求经历该模型的建构过程,在模型建构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认识理想模型和现实原型的关系,从而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课标内容要求的实例分析——质点2.“质点”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剖析(1)经历质点模型建构过程的教学实例(2)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教学实例: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所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同一个物体,由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2019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一、课标内容要求的实例分析——质点2.“质点”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剖析解答题目:一辆汽车以72km/h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进隧道时手表示数是8点12分12秒,出隧道时是8点18分52秒。①汽车车轮边缘上某A点在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等于多少?②汽车车轮边缘上该A点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吗?体会:能否看成质点是由研究问题决定的,同一情境中的同一物体,有的问题可以看成质点,有的却不能。说明:第①问考虑的是位移,可视车轮为质点;第②问考虑的是路程,为此要考虑A点的运动轨迹,不能把车轮视为质点。(2)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一、课标内容要求的实例分析——质点2.“质点”新授课教学设计及其剖析二、物理规律教学实例分析——向心力应用1.关于“火车转弯”问题的教学实录内、外轨等高时,测量火车转弯时的侧压力和线速度等计算向心力并跟侧压力比较,说明由侧压力提供向心力学生计算:如果避免产生侧压力,外轨需要垫高多少?按计算结果来垫高外轨,用传感器实验检验侧压力的值视频:老师在铁路弯道上现场调查。与技术员交流信息内、外轨等高时,测量火车转弯时的侧压力和线速度等计算向心力并跟侧压力比较,说明由侧压力提供向心力学生计算:如果避免产生侧压力,外轨需要垫高多少?按计算结果来垫高外轨,用传感器实验检验侧压力的值视频:老师在铁路弯道上现场调查。与技术员交流信息课堂练习:按现实中数据计算弯道外轨需要垫高的高度视频:技术员现场测量外轨垫高高度检验学生计算结果课堂练习:如果火车速度大于或小于规定速度会如何?视频:技术员的回答跟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答案完全吻合2.对“火车转弯”教学实例的分析●用实验证明水平铁轨转弯向心力由侧压力提供

——科学思维:能使用证据证明物理结论●用实验检验理论计算的内外轨道高度差

——科学本质:认识科学结论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利用视频带学生去现场,用现实数据编写练习题

——物理观念: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技术员的回答来检验学生练习的答案

——科学态度:有成就感,产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内在动机二、物理规律教学实例分析——向心力应用(1)方案1:用电子钟半定量演示●用一节干电池对4700μF电容器充电,随后用充电后的电容器作为电源,对电子钟供电,电子钟工作一定时间后停下来,记录工作的秒数;●用两节干电池对该电容器充电,给同一电子钟供电,电子钟工作的时间约为两倍。●认为电子钟工作时电流是一定的,2倍时间意味着通过的电荷量是2倍。即电容器的电荷量和电压成正比。三、物理概念教学实例分析——电容1.关于形成电容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案V2CV1+-+-+-+-+-+-+-+-(2)方案2:用数字电压表定量实验用两个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相同大容量电容器的电压,一个电容器带电,另一个不带电。三、物理概念教学实例分析——电容1.关于形成电容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案让两电容器并联。发现两个电容器电压都是原带电电容器电压的一半。V2CV1+-+-+-+-+-+-由于两相同的并联电容器电荷量相等,并联后,原带电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均变为原来一半。可见Q

∝U,即C=Q/U

C等于单位电压所储存的电荷量写成等式:Q=CU继续这样操作。电压仍然等分。(2)方案2:用数字电压表定量实验三、物理概念教学实例分析——电容1.关于形成电容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案(3)方案3:作电容器放电I-t图像测电荷量RCES12A用一个大容量电容器配合一个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以延长电容器的放电时间。实验小组三个人分工合作:报时、读数、记录,各司其责,用手工方式作出放电曲线,计算电容器所储电荷量。换用不同电压充电,研究同一电容器的电荷量与电压的关系。三、物理概念教学实例分析——电容1.关于形成电容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案(4)方案4:用电压、电流传感器得到充、放电图像三、物理概念教学实例分析——电容1.关于形成电容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案RCES12电流传感器接计算机电压传感器接计算机4U/VI/A0.10.2t/s06842210121416在同一坐标系中得到放电过程的U-t图像和I-t图像。蓝色图块面积表示电容器电压由4V放电至2V过程中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绿色图块面积为2V至放电结束放出的电荷量,测得两块面积相等,说明电容器的电荷量与两极板电压成正比。(4)方案4:用电压、电流传感器得到充、放电图像三、物理概念教学实例分析——电容1.关于形成电容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案RCES12电流传感器接计算机电压传感器接计算机方案特点方案1电子钟半定量实验器材生活化;电压、电量的情景很具体,通俗易懂;现象饶有兴趣,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方案2数字电压表是库仑实验“电荷量等分”方法的一次体验;原理简单;现象直观;也可以只用一只电压表。方案3测电荷量获得放电过程的直观认识;经历用图像计算电荷量的过程;体会到科学探究中合作的重要性。方案4U-t、I-t图像是对证据的创造性解释,思维有深度;增强对图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深化对电容器放电的认识。不同方案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三、物理概念教学实例分析——电容2.各种教学方案特点的比较(三)练习题设计的实例剖析Ⅰ.正确认识练习题Ⅱ.练习题设计的基本原则Ⅲ.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练习题举例Ⅰ.正确认识练习题一、以“提升素养”为目标的练习题跟以“应用知识”为目标的练习题大不相同二、练习题的跟考试题大不相同●学会应用某个知识,是编写练习题的直接目的;通过解答练习题,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是编写练习题的根本目的。一、“提升素养”跟“应用知识”的练习题大不相同1.编写练习题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直接目的”是显性的,题目应用的哪个知识,一般师生都能看到,这常常是教师选择练习题的关注点;“根本目的”是隐性的,题目体现的是哪条核心素养,达到什么水平,不是谁都能看出来的,但它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有关键作用,如何编写这类题目,对学科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两个都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测量列车加速度的练习题,所用的物理规律完全相同,但编写思路不同:下一页左边练习题的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会知识的应用,这是通常练习册中的题目;下一页右边练习题,是以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应用为载体,题中隐含着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这是2019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创编的章后练习题。一、“提升素养”跟“应用知识”的练习题大不相同2.两种不同编写思路的练习题设计举例知识应用如右图所示,地铁列车在起动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悬吊在车上的重垂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

等于30°,请计算此时地铁加速度的大小,并判断加速度的方向。θ提升素养(新教材题)

某人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上端固定在地铁竖直扶手上。地铁起动后的某段加速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请根据照片估算此时地铁加速度大小,并判断加速度方向,写明解答过程。2.两种不同编写思路的练习题设计举例一、“提升素养”跟“应用知识”的练习题大不相同●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2.两种不同编写思路的练习题设计举例一、“提升素养”跟“应用知识”的练习题大不相同●对两道练习题特点的分析:2.两种不同编写思路的练习题设计举例一、“提升素养”跟“应用知识”的练习题大不相同物理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增强证据意识。科学态度与责任:务真求实、联系实际。科学探究:提升设计方案、数据解释能力。1.试题与习题的功能不同二、练习题跟考试题大不相同试题设计思路:考你会不会?习题设计思路:怎样让你会?相互割裂地设问,让你不会做。相互关联地设问,让你学会做。(1)试题(高考、中考题)的功能●甄别(招生选拔)●引导(指导教学)(2)习题的功能●建构(建立概念规律,构筑知识框架)●培养(培育各种能力、养成良好态度)一个好的试题未必是一个好习题(如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第21题)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A.M与N的密度相等B.Q的质量是P的3倍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D.Q下落中弹簧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这是一个情境新颖的优秀试题,若把它作为习题,则有以下缺点:(1)主题太多,缺乏重点目标;(2)内容散乱、无序,没有启发性的的思维线索,很难做到“学会做”;(3)能力跨度太大,缺乏循序渐进,能力难以提升。改为练习题:在星球M上一轻弹簧竖直固定于水平桌面,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由静止释放,其加速度a与弹簧压缩量x的关系如图P线所示。另一星球N上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过程,其a–x关系如Q线所示。

(1)同一物体在M星球上的重力是在N星球上的几倍?3a00axa0x02x0PQR(2)P、Q的质量大小之比是多少?(3)M星球上物体R由静止做加速度3a0的匀加速运动,通过x0位移后速度多大?(4)图中P、Q下落的最大速度之比是多少?全题围绕着提升学生的“图像素养”进行设计:●根据题意,理解图像纵坐标轴上点的意义;(第1小题)●根据题意,理解图像横坐标轴上点的意义;(第2小题)●根据题意,理解图线下方这块面积的意义;(第3小题)●学会利用图像分析变加速运动v与a、x

的关系。(第4小题)2.试题与习题的编排不同二、练习题跟考试题大不相同(1)试题(高考、中考题)的编排(2)习题的编排●以题型为线索●同一题型中各小题,内容混杂编排,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应以内容为线索,按内容逻辑关系的编排有利于知识的建构●以内容为线索编排下,不同的题型并不影响对知识的建构3.试题与习题的题型有所不同二、练习题跟考试题大不相同(1)试题(高考、中考题)的题型以物理高考题为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大约各占一半,体现既重视知识也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并兼顾阅卷的客观和快捷。(2)习题的题型选择题具有客观、快捷、知识覆盖广的特点,是一种很好试题题型,但不适宜作为练习题的题型。当前练习册中选择题有很大弊端,它导致“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倾向,已经在教学中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4.试题与习题的难度不同二、练习题跟考试题大不相同高考具有选拔功能,因此高考题难度设计要满足选拔功能的要求。习题是让学生“学会做”,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习题不需要有甄别功能,把经过总复习后用来甄别的高考题作为新授课的练习题,是不恰当的。(2)习题的难度(1)试题(高考题)的难度Ⅱ.练习题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关于知识二、关于素养三、关于综合性四、关于难度五、关于份量六、关于题型七、关于编排八、关于编写程序1.节后题是根据本节知识点进行布局的,在布局时确保本节所有的重要知识点都不遗漏。一、关于知识人教社高中物理新教材上的练习有共三个层次:节后题;章后A组题;章后B组题。节后题是每一节新授课后用于巩固本节课内容的基础题,章后题是用于全章复习的练习题,其中B组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更高一些。2.节后题的题目设计,注重题目内容和知识的的紧密贴合,是课文知识点的直接应用,避免其他因素对知识贴合的干扰。3.章后题的知识内容,侧重围绕着本章内容进行,可以涉及已学过的其他知识,但要避免喧宾夺主。4.习题的总体设计不局限于仅提升纸笔测验能力。二、关于素养1.以练习题的情境和知识为载体,把高中物理学科科核心素养融在题中,完整、系统地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2.把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要素”上,以“要素”的水平描述设计题目的情境和解题条件,运用练习题,把核心素养的要求全面落地。3.把“解题素养”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是学科核心养素养中可纸笔测验评价的部分,把这些素养有机、合理地布局在各层次练习题中,把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总目标和提高考试成绩的现实目标结合起来。三、关于综合性1.为避免综合性问题对节后练习题功能的干扰,节后练习题不花精力用于知识的综合应用。2.章后练习题可以在本章范围内进行适当的综合应用,但一般不进行有意识的跨章综合。3.章后练习题可以涉及一些原来学过的本章以外的知识,但这些知识不是题目的核心内容,也不是题目的主要难度因素。2.每一章中练习题的难度分为三个层次:节后题、章后A组题、章后B组题。章后B组题尽量以《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的要求进行编写。但节后题、章后A组题的难度不一刀切,也有意安排少量有思考性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中能有进一步思考。四、关于难度1.不把高考难题作为新授课从练习题。这是因为:(1)高考是高中学生经历了三轮教学过程才达到的水平,新授课只是学生第一轮学习的开始;(2)高考体具有选拔功能,不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而新授课的练习题,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五、关于份量1.为适应《课程标准》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和等级考)的要求,新教材的习题份量比现行教材有显著的增加。2.同时,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确保知识和素养在有足够覆盖的情况下,对练习题总量做了合理控制,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仔细审题和深入分析,为此,教材对练习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杜绝简单重复的机械训练题进入教材。六、关于题型1.题型是指答题行为,不同题型具有不同的答题行为,而不同的学习行为对应着不同能力的形成,新教材的题型设计注重培养全面的能力:有计算、有说理,有作图,有设计,有操作,学生在完成解题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2.新教材拒绝了选择题,选择题是很好的考试题类型,但把它作为练习题,助长了师生“重结果、轻过程”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对于确实很好的选择题选项,把它改造成简答题,不仅要学生判断结果,还要有说理过程。七、关于编排1.同一“节后题”和“章后题”,按知识内容的逻辑编排,不考虑题型。因为只有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顺序依次完成对作业的思考,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2.不同章节,重视素养水平的循序渐进,促进能力发展的合理进阶;3.同一知识内容,通过前后呼应、螺旋上升、深度伏笔,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八、关于编写程序1.对每一节课文后的练习题,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布局,规划本节练习题的内容框架,确定需要编写几个题目,每个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和典型情境,制订《练习题内容框架表》。2.根据《练习题内容框架表》,优选符合要求的练习题编入教材。3.如果没有和内容框架表十分贴切的题目,则根据一些题目素材进行改编。4.如果没有合适的改编题目,则根据内容框架表的要求,进行原创性设计。必修第12章A组题正确理解图像中有关斜率的意义。●提升物理图像素养的练习题7.左图中,R1

是可变电阻,R2

是定值电阻,电源内阻不计。实验时调节R1的阻值,把得到各组电压表和电流表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拟合,作出U-I

图像如右图AB

所示。(1)右图中a、b、AB

的斜率各等于多少?(2)结合左图,说明a、b、AB的斜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B组题3.某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出几组摆长l和和周期T的数据,作出l-T

2

图像,如右图。(1)利用A、B

两点的坐标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2)本实验用l-T

2

图像计算重力加速度,是否可以消除因摆球质量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测量误差?请说明道理。如果实验得到一条不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可能是测量摆长的系统误差原因。用AB的斜率计算重力加速度可以避免该误差,这是因为两个成正比的物理量,它们的比值与它们变化量的比值相等。正确理解图像中有关斜率的意义。●提升物理图像素养的练习题选择性必修三第2章第二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用图像解释数据的价值及图像与公式的关联。●提升物理图像素养的练习题选择性必修三第2章第二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用图像解释数据的价值及图像与公式的关联。●提升物理图像素养的练习题序号空气柱压强p(105Pa)压强变化量Δp(105Pa)空气柱体积V(cm3)

空气柱体积倒数V-1(1/cm3)体积倒数的变化量ΔV-1(1/cm3)10.99840.3S0.02481S-121.02439.8S0.02513S-11.024×39.8=40.760.998×40.3=40.22p1V1≈p1V1(1)公式计算:(2)作p-1/V

图像:由得得若Δp很小实验创新Ⅲ.基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练习题设计举例一、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和水平划分二、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练习题举例和分析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质疑创新科学论证科学推理模型建构交流解释证据问题社会责任科学态度科学本质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维度要素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形成观念解决问题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质疑创新科学论证科学推理模型建构交流解释证据问题社会责任科学态度科学本质解决问题形成观念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链:水平描述维度要素二、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练习题举例(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3)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理想模型(4)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科学推理过程(5)用证据表达观点和证明物理结论(6)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乐于发明(7)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检验猜想(8)合理设计研究方案(9)用恰当形式对事实进行解释(11)正确认识物理学,增强掌握科学知识的责任感(10)学会对科学探究“证据”和“解释”的表达(一)(二)(三)(四)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能用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现象、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物理观念”的关键要素。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把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进行关联。高中物理的练习题设计,应把物理知识跟与实践情境的关联作为重要的目标,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物理学的视角观察周围世界。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必修第一章A组题:以下对话,其含义是指时刻还是指时间间隔?写在括号内。问:这车什么时候开?()答:过一会儿就要开了。()问:我离开一下,10min就赶回来,行不?()答:你不能晚过车票上的开车时间。()例①物理知识和日常语言的关联必修第11章第一节“电源和电流”3.右表标明了某手机的产品规格。请估算:(1)该手机待机电流有多大?(2)说明书还标明,用该手机播放视频的时间是17h,请估算播放视频的电流大约是待机电流的几倍。例②物理知识和产品规格的关联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AB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空调外机对其中一个三角形支架的压力恰好作用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上,大小为200N。横梁AO水平,斜梁BO跟横梁的夹角为37°,sin37°=0.6。求:(1)横梁所受拉力和斜梁所受压力有多大?(2)如果把斜梁加长,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水平,这时横梁和斜梁所受的力如何变化?O必修第3章B组题例③物理知识和家庭装修的关联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2.上图是一种“强力吸盘挂钩”照片,下图是工作原理图。如左图,向右按锁扣把吸盘压在墙上,吸盘中的空气被挤出,但还残留了一些空气,这时盘盖是松弛的。使用时要把锁扣板下如右图,锁扣以盘盖为依托把吸盘向左拉出,增大残留空气体积,锁扣在拉起吸盘的同时,对盘盖施加压力,使盘盖以很大压力压住吸盘(如红箭头),防止吸盘和墙面之间有空气渗入吸盘,达到耐久工作的目的。请解释:为什么锁扣板下后,盘盖对吸盘会产生很大压力?物理知识和生活用品的关联例④选择性必修三第2章B组题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必修第5章A组题1.中国象棋棋盘相当于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标有数字,纵坐标标有字母。利用它可以记录各棋子的位置和位移。例如,棋子“帅”的位置可以简述为J5;“象”从A3的位置运动到y5的位置,就可以简述为A3C5。物理知识和文体活动的关联例⑤(1)刚开局,甲方的马在J2和J8位置、炮在H2和H8的位置,请你在棋盘上标明这四个棋子的位置。(2)甲方开局用“当头炮”,即H8H5,而乙方应变是“马来跳”,即A2C3。请你用带箭头的线段画出这两个位移,这两个位移的有多大?已知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3cm的正方形。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2.某环保人员在一次检查时发现一根排污管正在向外满口排出大量污水。这根管道水平设置,管口离开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在环保人员只有一根卷尺,请问需要测出哪些数据就可大致估测该管道的排污量?写出测量每秒钟排污体积的表达式。必修第5章B组题物理知识和节能环保的关联例⑥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右图是某市喷泉群中的一个主喷泉喷出水柱的场景。从远处看,喷泉喷出的水柱超过了40层楼的高度,从近处看,主喷管的直径约为10cm。由此请你估计:用于给主喷管喷水的电动机输出功率至少有多大?物理知识与旅游观光的关联必修第8章第四节“机械能守恒”例⑦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三、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练习题举例(1)完善知识构建,为形成物理观念奠定基础(2)引导知识与实践关联,以物理视角剖析实际问题(3)认识物理模型特点,会把现实原型转换为理想模型(4)经历多种思维形式的科学推理过程(5)用证据表达观点和证明物理结论(6)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乐于发明(7)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检验猜想(8)合理设计研究方案(9)用恰当形式对事实进行解释(11)正确认识物理学,增强掌握科学知识的责任感(10)学会对科学探究“证据”和“解释”的表达(一)(二)(三)(四)解释:图像(四)创新物理实验的实例剖析一、关于提升物理观念的实验创新剖析二、关于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实验创新剖析三、关于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实验创新剖析四、关于培养科学态度的实验创新实例剖析高中物理课程目标:1.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2.……因此,提升物理观念的实验创新思路是:1.如何通过实验,形成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相关知识及其结构的认识;2.如何把物理知识与实践情境进行关联,从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一、关于提升物理观念的实验创新通过实验形成对滑动摩擦力的正确认识◆手持测力计拉着木块前进的缺点△手很难保持匀速△运动的测力计不容易观察读数◆改进的实验方案△用电动玩具方式保持木块匀速运动△把测力计固定不动△测力计水平测量容易产生误差(调零;摩擦)△保持测力计竖直测量状态通过实验形成对滑动摩擦力的正确认识体验性实验例:通过实验领悟“静摩擦力方向跟相对运动趋势相反”FABC问题:图中物体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但所有物体都静止,试问各接触面之间是否存在着摩擦力?方法:假设AB之间是光滑的,看AB面是否打滑;再假设BC之间光滑,看BC之间是否打滑。通过体验性实验:获得感受,理解知识,增强实践意识。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四个要素中,物理实验应该在培养学生质疑创新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思维”素养,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四个要素。二、关于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实验创新换向器的教学演示:没有换向器的“电动机”。解释:线圈无法持续转动的原因。比较:两种电动机结构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