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方义辨析_第1页
《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方义辨析_第2页
《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方义辨析_第3页
《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方义辨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方义辨析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的方剂。若用之得当,对疑难杂病常获得显效。因其药味少、组方严谨,在其巨著中条文少,描述简,故其病机、方义、适应证等,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探讨的。1吴树立对吴两种病机的认识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所见有三,《金匮要略》中所见有二。兹录如下:《伤寒论》245条云:“食谷干呕属阳明,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377条云:“干呕吐涎沫,头疼者茱萸汤主之”。309条云:“少阴病,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8节云:“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第9节云:“呕吐涎沫头疼者,茱萸汤主之”。总其所论,吴茱萸汤所治之症有呕吐涎沫、胸满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从其所列症状分析,其所及脏腑,谓胃肠、肝、肺、脾、肾。其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胃阳不足,水谷内停;肺气不充,水道失调,则化生痰饮;寒滞肝脏,肝失疏泄,逆而上冲挟湿浊气,上壅清窍,则头疼;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根,养后天可二便。若肾阳不足,机体失煦,二便失固,则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从其阳虚阴盛,脏腑功能不足,可以测知其脉象当为沉细,舌质淡,舌体胖,苔白厚,或腻或滑等为其常理。2人参—吴茱萸汤的方义吴茱萸汤是吴茱萸一斤、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所组成。其煎服法为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方中吴茱萸为君药,其性味苦辛大热,归经肝胃脾肾,辛热可散寒回阳,苦温可燥湿降浊,阳回则寒自散,浊降则清阳自升。其功能为温脾胃暖肝肾,升清阳,降浊阴。人参性味甘温,归经肺脾,功能温中补虚为臣,生姜、大枣辛甘温,归经肺脾胃,辛甘化阳,以散阴寒,甘温补中,以助脾升清为使。合而用之,其功能温肝脾肾之阳,扶肺脾肾之气。阳复则寒气散,气充则湿浊自化,清阳升浊阴自降,脏腑各司所主,则诸证自愈。3浊阴内阻上犯从以上分析可知,本方的主要功能为温中、暖肝、益肾、散寒、降浊阴、止呕吐。凡病机属阳虚阴盛,浊阴内阻上犯者,皆可应用。就临床所见,举例说明如下。3.1血管扩张性嘴唇以消滞胃厥阴者肝和心包也,与胆三焦相表里。肝居右胁下,主藏血疏泄,性喜条达,其经脉起于拇趾外缘,沿腿内侧上行,抵少腹、循阴器入腹中,属肝络胆,贯膈布胁肋,沿喉咙,上行于督脉会于颠顶。心包为心之宫域,代心用事。若邪侵及厥阴,则肝失条达,心包受扰,心神不宁。因厥阴为阴尽阳生之地,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邪从寒化,证见颠顶痛,干呕吐涎沫等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证;或见四肢厥冷,脉细欲绝的血虚证候。或邪从热化,或邪热内陷等不同见证。厥阴头痛是临床常见之证,但却易忽视。其临证所见,与师书所载亦不尽然相同。2010年7月曾遇一例严重头痛呕吐的患者,刘,男,50岁,干部。自述2006年以来,每遇工作紧张或做报告后,即发生剧烈头痛、呕吐。头痛之始,多为心烦,继则头痛欲裂,呕吐清涎,终则痛位于两侧太阳穴(少阴经之循行线上),血压正常,血脂偏高,初期服用氨基比林、谷维素、维生素B6等止痛调节神经药物,其痛在一天左右即可缓解,后渐加重,在会议中每因头痛呕吐而终止会议。发作时间延长一周左右始可缓解,且在发作时,用一般镇静止痛药无效。后用杜冷丁亦不能止痛。因其头痛呕吐之性质怀疑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经脑CT、脑血流图及神经科医生协查后排除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血管扩张性头痛。细询之,经常有胸脘痞痛、气短、失眠、便溏。诊其脉弦滑有力、舌质嫩红、舌体胖、苔白腻。辩证: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患者素有寒湿痰浊,烦劳则张,耗精伤气,清窍空虚、气机上逆,挟湿浊之邪,上壅厥阴之脉,经脉不畅,故心烦头痛,胃气随之而上逆,致使内蓄之湿饮浊邪外出上壅,故呕吐清涎。舌嫩红胖、苔白腻,皆阴寒内盛之症。总括其证为肝脾阳虚,湿浊内盛,浊邪上犯厥阴。其疼痛虽在两侧,但脏腑相连,经脉相通,治以厥阴。治则:温阳降浊、暖肝化饮。方以吴茱萸汤和暖肝煎加减:吴茱萸9g、党参9g、陈皮12g、半夏12g、枳实12g、枣仁14g、石菖蒲15g、上桂5g、沉香6g、西茴10g、生姜15g、红枣4枚,三剂、水煎服。服后其症基本消失。即效守方,连服九剂后,诸症皆愈。后嘱其就原方再进十剂,以善其后。近数月来,未再复发。3.2“温中散寒,化湿健脾”组方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阳虚,津液不布,五谷不化,独流大肠,则生泄泻;阳虚阴盛,气机不通,胃腑失养则胃脘痛;四肢失煦,则厥冷。究其病机,则为中阳不足,阴寒内盛,故可用本方治之。2009年12月曾遇一例。王,女,42岁,胃脘隐痛喜按,畏寒,肢冷,吐清水,口淡无味。入夜腹胀,大便溏泻,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已有数年,每年秋冬多易发病。此次发病已有两周,服用西药效果欠佳。经介绍而就诊。辩证: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阳不足,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寒浊;胃阳不足,则受纳无权;寒湿中阻,气机不畅,则胃脘隐隐作痛。四肢为诸阳之本,其脾阳不足,四肢失养,则四肢不温,中焦为气机升降之道,中阳不足,浊湿内停,胃气上逆。故口吐清水,口淡无味,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皆阳虚寒湿内阻之证。治则:温中散寒,化湿健脾。方以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9g、党参9g、贡术24g、川朴12g、香附12g、苍术9g、生姜15g、红枣5枚,三剂水煎服。二诊诉说:“此药服一剂后吐出清淡凉涎甚多,吐后脘部甚舒,其痛顿减,尽剂后,其愈十分有七。又二剂后,痛止食增,基本痊愈。因虑其久病体弱,中气初复,恐难持久,故用原方,配散常服,以巩固疗效。近年来随访,其病基本未发,既有胃痛,服两次西药即可,使原已丧失之体质基本恢复。3.3泻热治痰,上逆喘咳一证,多本于痰湿。痰湿之源,根于脾肾。脾失健运,肾失温化,痰湿内生,上储于肺,肺失肃降,气必上逆,喘咳即起。吴茱萸汤功能温阳降浊化饮,以绝生痰之源,源绝则流断,泛滥之灾自除。2008年曾治一例刘姓患儿,男,13岁。自六岁起患咳喘病,每遇气候剧变或至秋冬,其病即发。此次所见,咳喘不能平卧,吐白粘痰,发热恶寒,苔白厚浊,肢冷,时遗尿,脉浮紧。辩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患儿久患其病,其本于脾肾不健,痰浊内生,上壅肺气,肺失宣降,必上逆,咳喘乃作。肺为水之上源,外邪伏饮,留于肺中,肺气不宣,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故喘咳时小便自遗。其病机,本为脾肾阳虚,其标为肺气不宣;现则为外感风寒,引动伏饮。治则:解表化饮,止咳平喘。方以小青龙汤加吴茱萸。麻黄6g、白芍6g、五味子3g、干姜6g、炙草6g、桂枝6g、半夏5g、细辛3g、吴茱萸6g、二剂,水煎服。服后咳喘大减,亦能平卧。又两剂,病孩亦能上学。因其效佳,其家长求其根治之方。因思之:小儿为稚阳之体,阳气未充,脏腑未固,阴寒之邪最易侵犯;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根,元阳之宅。肾主水液,脾肾阳充,水湿自行,则痰饮无生,其病自除。吴茱萸汤功能温中暖肝肾,又能燥湿降浊,甚切病机,随以吴茱萸100g、太子参70g、苍术50g、川朴50g、补骨脂50g共为细末,炕饼常服,连服两剂,时近两年至此,喘咳未发,食增体胖。4方证特征—体会4.1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吴茱萸汤的应用并非限于《伤寒杂病论》中数条所列之症状,其吐涎沫亦并非必然,以予之见,所吐之物,凡为清淡、无异常臭秽,病机为虚寒者,用之皆可取效。其上病例,一为清涎、一为痰涎即为佐证。4.2本方所治之病机,为肝脾肾阳虚,凡因阳气不充、阴寒内盛为发病之本者,无论其易症、怪病、久病、难病,病发于何位,应用本方皆可获效。以上三例,均为难症痼疾,但就其根皆在肝脾肾,即本方之君药恰有此功,故能收效。4.3关于本方之脉舌,一般版本皆曰脉沉细、苔白厚。在实际临床中,除此之外,其脉弦滑、右洪大、左沉紧、舌嫩红、苔厚浮黄者,亦不乏见,此皆为阴盛于下、阳浮于上之象。故临床切不可被其假象所迷惑。此也许为医圣不列脉舌之因吧?在《伤寒论》中,仲景多以脉定证、处方,但也有例外。如少阴病提纲即如此:“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因病至少阴,为病之极,其脉可从其阳衰阴盛而见微细而迟,亦可因其残阳扰动而见微细而数,但其本质为阴盛阳衰。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