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钱谦益与汪汝谦交游始末考
王如谦是钱谦益和刘汝谦之间最重要的婚姻关系人物。陈怡在《刘汝谦传》第四章中详细考察了刘汝谦与王汝谦的关系。然而,关于钱谦益和王汝谦之间的友谊,有很多问题和错误的地方。汪汝谦作为钱谦益与柳如是姻缘关系之最重要人物,其与钱谦益过往应十分频繁,交情应颇为密厚。但从现存钱、汪二人所作诗文来看,钱谦益诗文集中关乎汪汝谦的,只《牧斋有学集》卷三有诗《留题湖舫》两首,卷三十二有文《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一篇,及《苦海集》有诗《为汪然明题宛仙女史午睡图》一首;而汪汝谦诗文集中并没有关乎钱谦益的篇章,但上述钱氏所作诗文在汪汝谦诗文集中皆有附录,然而多有出入。本文将对钱谦益与汪汝谦过往之始末情况进行勾勒考证,并进一步分析二者隐微关系之所在。一、钱汪以汪氏集后所藏本是否为其生三年而孤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三十二《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云:“崇祯癸未,余游武林之西溪,然明偕冯二云将,访我绿萼梅树下,酌酒谈燕,欢若平生……”(P1154)从中可知,钱谦益与汪汝谦初次会面的时间当是崇祯癸未年,即崇祯十六年。然而,《丛睦汪氏遗书》中所收汪汝谦《遗稿》后所附录的此篇墓志铭曰:“崇祯辛巳……欢若平生……”崇祯辛巳即崇祯十四年,同样一篇墓志铭,所提及的钱、汪初次会面的时间却相差了两年。对照《武林掌故丛编》中所收汪汝谦《西湖韵事》后所附录的此篇墓志铭,亦云:“崇祯辛巳……”。《丛睦汪氏遗书》乃汪汝谦子嗣所整理之家族诗文总集(《丛睦汪氏遗书》最初为汪师韩于乾隆年间刊行,其后汪贤衢又于道光初年续刻,此后因战火侵扰,加上族人不断分散迁徙,汪氏家族文献“失而得,得而失,失而复得”,汪簠多方搜求,于光绪十二年再行刊刻,而“《春星堂诗初集》悉因其旧”。)所收汪汝谦著作多为家藏刊本及钞本(汪师韩于《春星堂诗集》后云:“师韩……尝于故旧家及旧书肆先后得《听雪轩集》、《绮咏前集》、《后集》、《梦草》、《游草》、《西湖韵事》、《闽游诗纪》七种,皆刊本,合以家藏刊本《不系园集》、《随喜庵集》及钞本《遗稿》一编……”即为例证。)所以汪汝谦著述应当多为其生前亲自整理结集的,其中信息也较为可靠。就这篇墓志铭而言,钱氏集中所收录的与汪氏集后所附录的,出入还有多处:钱氏集中有云:“然明……祖某,周府审理。父某,万历丙子乡进士”(P1154)而汪氏集云:“然明……祖珣,周府审理。父可觉,万历丙子乡进士”后者明确提及了汪汝谦祖父以及父亲之名。钱氏集中有云:“然明生十三年而孤……事其母……九十年如一日……”(P1154)而汪氏集云:“然明生三年而孤……事其母……七十年如一日……”一曰“然明生十三年而孤”,一曰“然明生三年而孤”;一云“事其母……九十年如一日”,一云“事其母……七十年如一日”。钱氏集中有云:“然明生万历丁丑八月,卒己未七月,年七十有九……”(P1155)而汪氏集云:“然明生万历丁丑八月,卒顺治乙未七月,年七十有九……”汪汝谦之卒年当为顺治乙未年,钱氏集云“卒己未七月”应为排版刊刻错误。综上所引之材料,汪汝谦之生卒年及其父母去世时间都应遵从汪氏集后所附录的墓志铭中所述时间,应是汪汝谦“生三年而孤”,“事其母……七十年如一日”,“生万历丁丑八月,卒顺治乙未七月,年七十有九”。以上所述汪汝谦生卒年及其父母去世时间考证情况,以及其父辈姓名是否著录情况皆已说明钱氏集中所收《墓志铭》乃是钱谦益后来追忆涂改之作,不足为信,当以汪氏集后所附之《墓志铭》为准。此外,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第四章中已有此疑问,云:“颇疑牧斋于崇祯十四年二月在杭州,或与然明会见,在杭盘桓游赏之后,二月末即往游黄山。三月廿四日过钓台,复经杭州嘉兴返常熟……检《春星堂集》四《闽游诗纪》有《夏前一日至闽浙分疆》七律。据郑氏《近世中西史日表》崇祯十四年辛巳三月廿十六日立夏。综合钱汪两氏游踪之时日先后推计……若牧斋游黄山前,得遇然明于杭州之假定,果为事实,则牧斋必请然明力为劝说河东君,而然明亦欲在未赴闽之前,了此一重公案也……”(P1299-1302),可见陈寅恪先生慧识敏达。综合陈寅恪先生所考,钱、汪二人初次会面时间当为崇祯十四年二月间。另外,钱、汪二人此时之过往情况,还可以参照《牧斋初学集》卷十八《东山诗集·一》(起庚辰十一月,尽十四年辛巳三月)《西溪永兴寺看绿萼梅有怀,梅二株蟉虯可爱,是冯祭酒手值》诗题与《墓志铭》中“崇祯辛巳,余游武林之西溪,然明偕冯二云将,访我绿萼梅树下……”之语相印证。冯祭酒就是冯梦祯,而冯二云将即冯梦祯仲子冯鹓雏(《牧斋初学集》卷五十一《墓志铭·二》《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中所述尽详。)《西溪永兴寺看绿萼梅有怀,梅二株蟉虯可爱,是冯祭酒手值》此诗后紧接着的诗篇题《二月九日再过永兴看梅,梅花烂发,仿佛有怀……》,这样,可以进一步确定钱、汪初次会面时间为崇祯十四年二月上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月九日再过永兴看梅,梅花烂发,仿佛有怀……》一诗后有两首诗题《横山汪氏书楼》、《二月十二日春分日横山晚归作》,皆可作为钱、汪二人此时过往的材料。就《横山汪氏书楼》一诗而言,今所见皆题为《横山江氏书楼》,不知陈寅恪先生在何处所见题为《汪氏书楼》之材料。但就诗歌内容而言,此诗所述之书楼确为柳如是所借居的汪汝谦之别墅。此点,陈寅恪先生也已经作了分析(可以参看《柳如是别传》第379页。)“江氏”与“汪氏”之别,是否为钱谦益后来涂改所致,还是为刻工误刻所致,今已无法作出判定,仅附于此,以兹参考。二、《为汪然明题沈理念调查也非《梦香楼集》《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有云:“乱后,客从武林来,数问然明起居,皆曰:‘然明阴藉高华,宾从萃止,徵歌选胜,狎主诗酒之盟。微然明,湖山寥落,几无主人矣’。已而重游湖上,如客之云,与然明握手一笑。又数年,然明即世,余往吊之,则墓有宿草矣……”从中可以看出,钱谦益所述其与汪汝谦于初次会面后仅再见了一次,而时间是汪汝谦去世的前几年(汪氏于顺治十二年去世,见《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篇尾)。《牧斋有学集》卷三《庚寅夏五集》有诗《留题湖舫》两首,题下自注“舫名不系园”(P88),此为钱谦益于顺治七年庚寅夏五月路过杭州憩于不系园中所作(《留题湖舫》诗后紧接一诗《西湖杂感》之序有曰:“憩湖舫凡六日……”(P89))。今检湘刻《丛睦汪氏遗书》中《不系园集》后所附此诗,却题为《寄题》(《武林掌故丛编》中所收《不系园集》后附录此诗也题为《寄题》,但下有署名“蒙叟”)。“留题”与“寄题”之别,当亦有待发之覆。钱、汪二人此时有可能有过会面,如若题为《留题湖舫》则应是钱氏留憩不系园中当即所题,若题为《寄题》则可能是后来所补题,抑或是涂改所致。此问题今亦已无法作出判定,仅附于此,以兹参考。钱谦益《苦海集》有《为汪然明题宛仙女史午睡图》(82)诗一首(《牧斋外集》中此诗题曰《为汪然明题沈宛仙女史午睡图》(590)。)检汪汝谦《梦香楼集》,此诗题为《眉史春睡歌》,题下题名“虞山”,全诗云:“卧君沉檀之方床,嗅君夹栈之名香。钗挂袖拂罗带驰,文簟玉枕齐铺张。腰苏欲融倚无力,黛消曼睩图褪黄。杨花燕子相勾引,栩栩一梦随春阳。护惜依然守穷绔,寱呓谁敢褰罗裳?阳台云雨无处所,横陈何意留君旁?留君旁兮魂周章,我所思兮在高堂。身外有身君不见,梦中说梦谁能详。床头侍女莫相妒,妾身自遇楚襄王。”两诗相较,“钗挂袖拂罗带驰”,《苦海集》作“钗挂袖拂罗带地”,当为“驰”;“横陈何意留君旁”,《苦海集》作“横陈何以留君旁”,当为“意”;“我所思兮在高堂”,《苦海集》作“我所思兮在高唐”,当为“唐”。此诗在钱谦益所有可见之诗作中算得上最艳丽的了,就是与梁陈“宫体诗”相比,艳丽之气也照样不落下风,全诗充满挑逗意味,把汪汝谦比作楚襄王,“罗带驰”、“腰酥欲融”、“阳台云雨”、“横陈君旁”、“所思高唐”皆引向床帏之间,巫山云雨之事。汪氏《梦香楼集》中,除了钱氏所题之诗外,还收有很多其他名人雅士的唱和之作。钱氏《牧斋初学集》卷九《崇祯诗集·五》有诗《读汪三遗民诗集》云:“柳老莺残笑白颠,长干游迹尚依然。闲寻旧句如藏谜,细读新诗当纪年。世事懵腾中酒后,交情约略看花前。晓来频嚏缘何事,应为衰迟缀此编。”诗后自注“汪诗多列贵游,余亦附名其间,故有此谑。”(P299)从中可以看出,钱氏对于与此种诗篇“多列贵游”之人相交往是十分不屑的,彼此交情也只是“约略看花前”。检《牧斋初学集》卷八《崇祯诗集·四》有诗《长干行》附录,诗前有序曰:“万历己酉十月,偕计吏过临清,新安何周无党邀谷、范两名姬置酒,胜流歙集,燕赏淋漓。明日,同席者传写其稿,乃录而藏之箧中……”(P244-245),《读汪三遗民诗集》所说之“长干游迹”应即为此游。《长干行》全诗吟咏“长干女儿”妖娆之姿,但相对于《眉史春睡歌》,此篇所描之妖娆艳丽之气也相差甚远。难怪,宛仙唱和之作中有云“风韵何如半野堂”(半野堂乃钱谦益所居之所,也是柳如是曾经初访钱氏所至止之处,可见宛仙此句微妙殊甚。)从此段描述可见钱氏在汪氏之处游赏情状之大概,而何时有此一游,接下来将作考证分析。检汪汝谦《梦香楼集》序有云:“《梦香楼集》为眉史宛仙而成也……忆壬辰于鸳水遇之……拈四绝以订之,别后杳然……今夏,宛仙有意外之虞,来武林,予为解之……予一日拉同人雅集不系园,致使声名益噪……时多戎马,恐名花为之摧残,可惜也。仲夏,过予朱萼堂,时炎歊为虐,花气熏蒸,觉其神情倦怠,予为设清供下榻,宛仙深入梦香。时属谢文侯写照《海棠睡未足》,《未足》擬也,遂拈四绝,借物写神,名曰《梦香楼集》……因聊纪之。乙未花朝松溪道人汪汝谦书于梦香楼。”此序乃汪汝谦于顺治乙未十二年花朝追忆之作,叙述自己于顺治壬辰九年与宛仙相识,其间几经转折,宛仙于某年仲夏拜访自己于朱萼堂,然后有了为其设供下榻、写照咏诗这段风流韵事。宛仙也作诗唱和,诗前有序曰:“予昔于鸳水遇然明先生,先生有诗订游西湖,于兹三年,始得践约,六月十九过朱萼堂,琴尊书画,雅集名流,予时倦暑……亦一时佳话云,云间张宛”。两相对照,可知此次雅集韵事乃发生于顺治十一年六月十九日,雅集之名流之中当即有钱谦益,因宛仙所和之诗有云“风韵何如半野堂”,半野堂乃钱谦益所居之所,前面已有论述。再检钱氏《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有云:“已而重游湖上,如客之云,与然明握手一笑。又数年,然明即逝,余往吊之……”。钱氏所言“重游湖上”应是此次雅集,但又云“又数年,然明即逝”,汪汝谦于顺治十二年七月卒,与此次雅集咏唱风流韵事才相距一年,可知,“又数年,然明即世”之言实为不妥,不知钱氏是因误记时日,还是因有所讳避才有此之言。综上所述,钱谦益诗文集中所收其为汪汝谦所作之墓志铭与汪汝谦诗文集后所附之此篇墓志铭内容出入较大,不仅关乎钱、汪二人初次会面之确切时间,还涉及到二人后来交往之真实情况。对于初次会面之时间出入问题,钱谦益是否为规避柳如是与汪汝谦之关系才有此一举?(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就提及汪汝谦为柳如是所作之《无题》诗“或者原题亦非如此,今题殆复为后来然明所讳改耶?”(P356)之语;又提及“袁思亮君题高野侯藏河东君《与汪然明尺牍》及《湖上草》《念奴娇词》后附记云:‘柳如是《与汪然明尺牍》及《湖上草》各一卷。如是归钱牧斋后,然明刊之,以数十册寄牧斋,牧斋拉杂摧烧之,并求其板毁焉。’”(P378)之说,此虽为异说,但也绝非空穴来风。)而对于后来之过往情况,钱氏也难圆其说,其中缘由可能即为上文所述,钱、汪二人之交情也只是“约略看花前”而已。明清之际,商人的社会地位虽然已大大提高了,与士人交往也更加紧密了,但关系却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道路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3篇
- 2025版智能锁具五金配件销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水陆联运货物运输赔偿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清洁与护理服务合同标准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专利权质押连带担保协议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合作协议4篇
- 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
- 二零二五年度全国销售业务合同范本(电子版)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房屋建设合同附件清单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版水井施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合同3篇
- 高速公路巡逻车司机劳动合同
- 2025中国大唐集团内蒙古分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充血性心力衰竭课件
- 挖掘机售后保养及维修服务协议(2024版)
- 职业分类表格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项目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 体检科运营可行性报告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薪酬战略与实践
- 答案之书(解答之书)-电子版精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