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新解
周云之同志在《哲学研究》1983年出版的一篇题为《先秦名家与两骗子运谈的基本理论》的文章中提出了这一点。在此之前,周在另外两篇文章《公孙龙关于名(概念)的逻辑思想——“白马非马”纯属诡辩吗?》、《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问题》中也谈到同一问题(以下简称周文)。周文认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真根本不是割裂个别与一般的‘离坚白’诡辩命题,而是一个充分论证个别中包含一般、一般又包括个别、个别又不等于一般的辩证命题”。这样公孙龙变成了一个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者。我认为周文赖以论证自己观点的三个根据是站不住脚的。一异黄马非马的主观期望和中心精神周文的第一个根据是“‘非’即‘异’”。“非”和“异”不是二名一实的同义词。“异”是“同”的对应词,它的本质内涵是区别性质的“不同”;“非”是“是’”的对应词,它的本质内涵是具有否定性质的“不是”。二者都有排它性,但互有质的区别和不同的应用功能。《白马论》中同时出现“非”“异”二字,这本身就说明在公孙龙时代这二字已有区别。屈志清同志说:“非”字“似同‘?’。据《说文解字诂林》:‘?,别也’”。根据与一个偏字的“似同”来孤立地证明“?即非”——“非即别”——“非即异”——“白马非马”即“白马异马”,这是没有说服力量的。《白马论》本身对“非”的内涵有一个重要的限定:“非”即“无”。与公孙龙对话者所理解的“非马”是“无马”——“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公孙龙也是把他的“非马”理解、规定为与“有马”相对应的“无马”的——“不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非以白马为有马”。“非马”、“无马”作为同一个方面和“有马”构成对立。“非”的内涵被“无”所限定着,“非马”即“无马”。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所讨论的不是“白马异马还是同马”的问题,而是“白马无马还是有马”、“白马非马还是是马”的问题。公孙龙讲的“白马非马”就是“白马没有马”、“白马无马”。公孙龙限定在“无马”意义上的“非马”与周文所理解的“异马”是很难相容的。“无马”(没有马)、“非马”(不是马)何以能和“异马”(异于马)贯通起来?周文为证明“非即异”提出了内证和旁证。屈志清、杨俊光同志也同持此证立论。先看内证。周文说:“《白马论》也十分明确地指出:‘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这就是说‘非’即‘异’也”。周云之等同志以为公孙龙的“黄马路线”(有马——异马——非马)可以反导出“白马路线”(非马——异马——有马)来,以为公孙龙铺垫“黄马路线”是为了让白马从绝对分离主义的悬崖上辩证地走回来,因此坚持认为“白马非马”的“原意”和中心精神是“异”而不是“非”。这恰恰与公孙龙的“原意”相悖。在混同“异”、“非”的主观愿望上,周文和公孙龙正好是相反的上下两个方向。周文想把白马从“非”下降、落实到“异”,进而通过“异”这个桥梁导向“有”——“白马有马”——“白马是马”;公孙龙正相反,他并不想把白马从“非”降到“异,来给白马造成通向“有马”、“是马”的任何可能(公孙龙全部论证的目的就是为这种可能千方百计的设置重重障碍!),他把黄马从“异”上升到“非”,只是想实用主义地获得“以黄马为非马”的口实,来否定“以白马为有马”。“异”在这里只是一个临时被借用工具具。周文希望用黄马路线来证明“白马有马”(白马是马),公孙龙则用黄马路线来证明“白马无马”(白马非马)。两厢异愿了。再看旁证。周文说:“公孙龙也许正是为了避免有人对他‘白马非马’的曲解,还直接说明他的‘白马非马’即是‘白马异于马’的意思。据《迹府》篇记载,公孙龙曾明确把自己的‘白马非马’等同于孔子的‘异楚人于所谓人’这一命题。”在《迹府》篇中,公孙龙和孔穿的唇枪舌战中确实曾用“异白马于所谓马”来表述他的“白马非马”命题,但这完全是为了对付论敌、胜人之口的一种实用主义的权宜之计。面对孔门之后的讽刺挖苦,公孙龙在辩言中灵活机智地把“白马非马”改为“白马异马”来和孔子的“楚人异人”对应起来,以期获得“白马非马乃仲尼之所取”的口实来进行反击。一字之改,使公孙龙在相互揶揄中变得大为有利,通过“白马非马一—白马异马——楚人异人——仲尼所取”的推演,把孔穿挖苦的对象变成孔穿老祖宗赞同的东西,进而把“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的罪名扣在孔穿头上,搞得孔穿狼狈不堪、“无以应焉”。其实孔穿在《迹府》篇中的狼狈形象很可能完全是公孙龙的弟子们做的笔下文章。公孙龙即使改“非”为“异”也是不能口胜孔穿的,因为孔穿有充分的逻辑可能性来进行反击。孔穿可以讲:“白马异马”对应“楚人异人”,这当然“乃仲尼之所取”;但“白马非马”并不对应“楚人异人”,这何以“乃仲尼之所取”?!——公孙龙对此将何以作答?如果公孙龙按周云之等同志的意见进行辩解:“非即异”,那孔穿先生会讪笑不已:先生的“白马非马”原来就是“白马异马”,那先生的“白马非马”论可以休矣,只讲“白马异马”论就可以了。二周文的第二个根据是:《白马论》中“直接提出了‘马固有色,故有白马’(即‘白马是马’)的论断”。这是周文的一个最强有力的辩护证据,它对于以往认为“白马非马”是诡辩命题的论家们来讲的确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但我认为,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分析法,是不难认识“马固有色,故有白马”八个字在整篇《白马论》结构中的有限的局部的逻辑意义,它对整个命题的基本性质来说是没有根本性地改变力量的。(1)“马固有色”一语暴露了公孙龙的“马”概念的内在矛盾:作为整体基调的方面,“马”是一个只“命形”而排斥色的纯形概念;作为局部意义的方面,“马”是“固有色”的色形概念。周文的辩护方法是在矛盾中夸大局部意义来修改整体性质。(2)“马固有色,故有白马”根本导不出“‘白马是马’的论断”。这句话强调的是“色”(“有色,故有白马”),而不是形(不是“有马,故有白马”)。“故有”连接的是色的关系(“有色”,“故有”“白马”之“白”),而不是形的关系(“有马”,“故有”“白马”之“马”)。公孙龙这八个字的真意是只想给具体白色提供一般色的前提,并不想给具体白马提供一般马的前提。当公孙龙在应对论敌讲这八个字的时候,是从绝对分离主义逻辑的天空偶然地停落到常识逻辑的实地,但还未站稳他又起飞了:“使马无色,有马如己耳”——“马”是无色的马形——又恢复了“马”的纯形概念的基调而坚决否定了“马固有色”这一临时出现的矛盾。(3)周文在公孙龙的诡辩罗网中迷惑得最深的是:公孙龙确实有承认白马是“马”的意思。但公孙龙只、是承认“白马”是这样一种“马”——“白马”、“白色马”、“白色的马”,一句话,只承认“白马”是“白马”(仅仅“此此止于此”!),公孙龙从来没有承认,而且处处想方设法不承认“白马”是“一般马”的“马”。退一步来讲,我们依周文的观点认为这八个字可以推演出“白马是马的一部分”,但这对于《白马论》整个诡辩逻辑结构的性质来讲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这八个字能够决定四百九十多个字所构成的内在基本性质?三种马“不可致”是致“马”的,这是一个“两求两致”周文的第三个根据是:公孙龙的两个论证(“有无去取于色”、“两求两致”)不是否定“白马是马”,而是强调“白马”和“马”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等同。先看内涵。周文说:“有无去取于色”的论证,既“把‘白马’与‘马’的内涵区别开了”,又“肯定了‘白马’包括了‘马’形的内涵”,“更加证明‘白马’与‘马’……都具有‘马’形的共性”。这在原文中找不到一点点可靠的根据。有规定色的“白马”和无规定色的“马”在色的内涵上的区别,怎么能证明“白马”必然具有“‘马’形的内涵”、“‘马’形的共性”呢?色的关系何以证明形的关系呢?实际情况是:在《白马论》中公孙龙只承认黄马、黑马“包括了‘马’形的内涵”,但坚决不承认白马也“包括了‘马’形的内涵”;不但如此,公孙龙还用“无去者非有去也”的判断命题把有具体色的“白马”和无具体色的“马”在色内涵上绝对地对立、割裂开来,没有任何充足的理由可以证明这是为了在形内涵上肯定二者具有什么共性。恰恰相反,公孙龙通过色内涵的割裂在客观上是为了进一步来证明形内涵的割裂。再看外延。周文说:公孙龙只是,“从外延上强调‘白马’与‘马’是不能等同的”,“并没有说‘马’肯定不包括白马”,“白色、黄色、黑色都是包括在‘无去取于色’的各色之中的”。周文认为“马”(属)中包括“白马”(种),这无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但公孙龙并非如此。(1)在全篇《白马论》中,公孙龙强制性地在黄黑马和白马之间僵硬地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是“形的共性”还是“色的共性。”都不能在这道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让白马走到黄黑色一边来。公孙龙象欧洲童话中那个偏心的后娘,处处优待黄、黑二马而独独歧视白马为“灰姑娘”。黄、黑马可以突破“命色者非命形也”和“无去者非有去也”的框框去享受“马形的共性”、“马色的共性”的待遇而戴上“马”的花环,唯独白马被归入另册,锁在“命色者非命形也”、“无去者非有去也”的厨房里,拒之于“马”的舞会大门之外。黄、黑马是“有去”者,但可以算是“无去者”(马),白马也是“有去”者,但却不能算是“无去者”(马)一—公孙龙的逻辑法庭是多么的不公平!公孙龙处处剥夺白马的“马”权,周文却处处去恢复白马的“马”权;公孙龙在“马”权问题上搞种族主义(歧视白种!),周文在“马”权问题上提倡不分色种的马一律平等。(2)周文说:“公孙龙根本没有说过一句‘白马不属于马’这样的话”。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且不说《白马论》的基本精神是切割“白马”于“马”之外的,在直接文字上就有多处明证。公孙龙在《白马论》中肯定地讲了三次“白马非马”、一次“白马之非马”、一次“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而且非常肯定地讲了“不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这不是在明确肯定地说“白马不属于马”吗?!相反,公孙龙倒是从来没有讲过一句“白马属于马”、“白马是马”的话。(3)如果公孙龙的“两求两致”论证的真正目的是“外延区别”,而不是“外延割裂”,那他这样写将会更加明确:“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黄马,黑、白马不可致;求黑马,白、黄马不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一—这不是非常精彩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外延区别论吗?!但公孙龙很清楚,有了“白马可致”,那“白马之非马”也就“审矣”不了了,“龙之所以为名”的理论也只有收摊了事。(4)“两求”的“第一求”求的是属(马),“第二求”求的是种(白马),“两求”确实是“不一”的。在“第一求”时,白马是完全“可致”的,“白马乃马”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白马乃马”根本不会导致“所求一也”(不会导致求属等于求种),公孙龙这是在故意制造否定“白马乃马”的借口。(5)公孙龙认为“白马乃马”会导致“求马等于求白马”,这也反映了他的绝对主义思想方法。在公孙龙看来,承认“白马乃马”,就会造成“白马”=“马”、求种=求属、种=属。极端的绝对分离主义必然地要导致极端的绝对等同主义,一切中介联系都被切断了。属种(一般和个别)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公孙龙看来,不是绝对的分离就是绝对的等同,这哪里是在强调“外延区别”和“内涵区别”?这哪里是在“充分论证个别中包含一般,一般又包括个别,个别又不等于一般”?!周文认为“白马非马”是“辩证命题”的三大辩护是难以成立的。周文进行辩护的主要方法是抓住某些局部和整体的矛盾,扩大局部方面的意义来否定整体方面的意义。“白马非马”到底是诡辩命题还是辩证命题,不能孤立地根据一句话或一个局部来定性,必须联系地根据整体结构关系所具有的本质内容来定性。不能从某种意义上来定性,必须从整体结构的本来意义上来定性。屈志清同志与周文的方法是一致的,是主观地排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领导者在冲突中的调解技巧计划
- 信阳师范大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32-T 4723-2024 石墨烯材料包装储运通.用要求
- 西华大学《Java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简笔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平面构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10.2+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环烯烃共聚物(COC、COP)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起重指挥手培训课件
- 农商银行信贷客户经理管理办法
- 人才公寓建设实施计划书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2)(全国一等奖)
- 《自信主题班会》主题班会ppt课件完整版
- 2024传染病预防ppt课件完整版
- 病理性跳楼的心理咨询技巧与方法
- 2024年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神疾病护理常规课件
- 2024年中煤平朔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