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方言古语词的承传与演变
许多广东省的口语是直接继承前通语的。本文所谈及的词语,曾经都是古代常用的词语,在现代汉语的共同语里,由于口语用词发生了变化,这些古代通语的用词有些成为构词成分,有些则走向消退。而它们至今仍活跃在广州人的日常口语里,是广州方言词汇系统里极具方言特色的承传词。1.走突出走《说文.走部》:“走,趋也。”《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128“走”在上古汉语是“跑”,“趋”是快跑,故王力先生列为同源字,并引证之:“吕氏春秋期贤:‘若蝉之走明火也。’注:‘走,趋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在位者比反走辟。’注:‘走,疾趋也。”196又逃是要快跑的,“走”自然有“逃跑”义。《左传·定公十年》:“魋惧,将走,公闭门而泣之,向魋泣以留之。目尽肿。”1582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把“跑、逃跑”并列为“走”的第一项。广州话仍保留古汉语的用法:走唔起(跑不动),走衡啲(跑快点),走雨罅(趁两场大雨间歇时赶路),走埠(跑江湖),走水客(跑单帮),走白地(逃跑),冇鞋挽屐走(比喻快跑),走夹唔敨(拼命跑),走趯(奔波),人饿唔怕丑、鸡饿赶唔走。有时相同意思的往往有不止一种说法,如:“走鸡”、“走甩鸡”或“走甩身”是逃脱之义;“走命噉走”或“走难噉走”都是比喻急跑时的狼狈相。2.扶摇曰之清孔山子《说文·犬部》:“猋,犬走貌。《广韵》解作:“群犬走貌”。由犬奔貌或群犬奔貌引申出奔跑之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犬部》:“猋,引申为凡走之称。”又暴风来势猛烈而急速,因而,猋也就有此一义项。《尔雅·释天》:“扶摇谓之猋。”《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郑玄注:“回风为猋。”279此义也作“飙”。《说文·风部》:“飙,扶摇风也。”段玉裁按:“尔雅月令用古字。陆云、字林作飙。”“猋”“飙”只是古今字之别。今多写作“飙”,如“飙升”、“飙车”(开快车)。广州话仍保留古代词义,例如:都仲未够钟,猋咁快做乜(还没到时间,跑那么快干什么);一有人叫佢出去玩,猋到唔知几快(一有人喊他出去玩,就跑得飞快的)。3.“诈”“装”“诈”《说文·言部》:“诈,欺也。”《尔雅·释诂下》:“诈,伪也。”两本词典的不同注释表明,“诈”在当时就已有两个义项:其一指欺骗,如:《左传·宣公十五年》:“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769(《广雅释古二》:“虞,欺也。”)又杨伯峻注:“虞,欺也。此谓两不相欺也。”781《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论语正义》曰:“及病少差,知之,乃责之,言子路久有诈欺之心,非今日也,故云‘久矣哉,由之行诈也!’”131《史记·楚世家》:“楚王欲盟,秦欲先得也。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1728其二指假装,如:《史记·陈涉世家》:“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950这两个义项在广州话的留存情况有别,前者主要用于书面语,如诈骗、诈取(钱财)等,后者则大量见用于口语。《史记·孝文本纪》:“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433《汉书·佞幸传·董贤》:“即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诈死,有司奏请发贤棺,至狱诊视。”3739“诈病”、“诈死”就是“装病”、“装死”,至今仍是广州话的口语词。沿用“诈”的“假装”义构成的口语词极多,例如:诈谛(假装)、诈傻扮懵(装糊涂)、诈颠扮傻(装傻充愣)、诈呆诈吽(装愚笨)、诈假意(假惺惺)、诈颠纳福(懒惰而又装傻以占得便宜)、诈生赖死(装死撒赖)、诈鬼诈马(装神扮鬼)……这些口语词的“诈”对译成普通话要说“装”。所以,装穷、装嫩、装懂、装聋作哑……,广州话要说成诈穷、诈细、诈识、诈聋扮哑。4.第三,“日化”以实同一词为主《广韵》平声肴韵胡茅切。《玉篇·女部》:“姣,淫也。”《左传·襄公九年》:“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晋杜预注:“姣,淫之别名。”唐孔颖达疏:“服虔读‘姣’为放效之‘效’。言效小人为淫。淫自出於心,非效人也。今时俗语谓淫为姣,故以姣为淫之别名。……弃夫人之德位,而与侨如淫姣,不可谓之贞也。”999今广州音[hao11],普通话读xiáo。这条词语在共同语早已消退,即使在古籍中,其用例也不多,号称收词约达37万条的《汉语大词典》,“姣”xiáo字条目下就无词例,但却极为珍贵地存留在广州方言里。广州地区的一些资料就有用例。例如:都算家山有福、遇着你个姣婆、今日掟了个煲、唔慌重噲好过。34咪估话坐上灯头、如似鬼火。姣尸趸笃、叫句情哥。34例中的“姣婆”指骚货,“姣尸趸笃”是卖弄风骚。翠蓝色在广州话里俗称“姣婆蓝”,就因其色彩鲜艳,穿在身上显得过于妖冶就被冠之以其名。口语还说:姣气(放荡的情感),发姣(举止轻佻),姣嘢(淫荡女人或风流韵事),姣婆遇着脂粉客(臭味相投者),姣婆点守寡(放荡的女人不可能安分),又姣又怕痛、见人生仔又眼红。香港还有“姣荡(lewd;unchaste;morallyloose.Coll.)”,320据笔者调查,此词罕见用于大陆粤语区,但构成此词的两个语素表明“姣”与“放荡”同义。又姣jiāo,《广韵》上声巧韵古巧切。《说文·女部》:“姣,好也。”《集韵·巧韵》:“姣,好也。或从人。”《诗·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朱熹《诗集传》:“皎,月光也。佼人,美人也。”83陆德明释文:“佼,字又作姣。”王力按:“‘佼、姣’实同一词。”206《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月夜,有艳女窥窗。心知非鬼即狐,爱其姣丽,亦不畏怖。”18姣、佼两字在现代汉语主要用作书面语,如:庸中佼佼、相貌姣好。此字广州音读[kao35],与表示“淫荡”义的“姣”[hao11]只是同形而已。5.“合也”含义“水”《广韵》入声合韵古沓切:“佮,并佮,聚也。”《说文·人部》:“佮,合也。从人,合声”王筠释例:“佮下云合也,从人合声古沓切,是合、佮义同音异。佮音如蛤。通力合作、合药及俗语合伙,皆佮之音义也。今无复用佮者。”字又作“敆”。《尔雅·释诂上》:“敆,合也。”《说文·攴部》:“敆,合会也。从攴,从合,合亦声。”段注:“今俗云敆缝。”徐灏注笺:“合、敆古今字。”如《搜神记》卷十七:“(陈)便诣师卜。卜云:‘此大怪,应灭门。便归大作械,械成,使置门壁下,坚闭门在内。有马骑麾盖来扣门者,慎勿应。乃归,合手伐得百余械,置门屋下。”75又《警世通言》二十四卷:“玉姐说:‘冤屈!分明是皮氏串通王婆,和赵监生合计毒死男子,县官要钱,逼勒成招’。”371-372今广州方言音义俱存。例句中“合计”、“合手”的“合”,广州话均合古音。与人合得来广州话说“佮得嚟”;其他还有:唔佮(合不来)、佮钱(凑钱)、佮档(合作)、佮手佮脚(通力合作)。6.《史记先韵》载骨酸,“,骨酸也。”《广韵》平声先韵乌玄切。《玉篇·疒部》:“疒,骨节疼。”又《集韵·先韵》:“疒,骨酸也。”广州人骨中酸痛就说“疒”:行得路多,两只脚好疒。再如:手疒、脚疒、疒疒痹痹(酸麻的感觉)。因此字不常用,故粤语区人常写同音字“渊”。7.原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国内。”第42页《说文·面部》:“面,颜前也。”段玉裁注:“颜者,两眉之中间也。颜前者,谓自此而前则为目、为鼻、为目下、为颊之间,乃正乡人者。”现在共同语说的“脸”上古是说“面”。《墨子·非攻中》:“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於水而镜於人。镜於水,见面之容;镜於人,则知吉与凶。”669《战国策卷二十一·赵四》:“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386广州话就说“面”。“面”不仅单用,还能构成许多的词和熟语。例如:面巾、面盆、面坯(脸形)、面珠墩(脸蛋儿);面左左(脸带愠色)、面青面黄(面有饥色,喻过苦日子)、面红面绿(形容人在气极之时脸色的变化)、燶起块面(黑着脸)、面懵心精(表面愚笨,内心精明)等。8.猪的脊肉、“肉”《说文·肉部》:“脢,背肉也。”《广韵》:“脢,脊侧之肉。”“背脊”广州话说“背脢”,猪的脊肉为“脢肉”。又因“脢”是僻字,当地人常写成同音字“枚”或“梅”,如:枚肉、枚柳(条状嫩肉)、枚叉(用脢肉腌制烧成的烤肉)。9.泥、碎、虾裂渗《广韵》去声鑑韵蒲鑑切:“深泥也。”广州话指烂泥。如:泥湴、烂湴、一身湴、湴氹(烂泥坑)。以“湴”作比喻的熟语有:跌咗落湴(喻犯错误,被人连累)、烂湴须防有刺(喻要小心提防)、蠄蟝落湴之容,八月秋瓜之貌(喻人貌丑)。10.“雨毛”“落雨下东南角、雨毛毛雨”《说文·水部》:“小雨也。”段注:“溦,今人槩作微。广韵集韵皆曰溦,小雨。”广州人说:落雨溦(下小雨)、雨溦溦(毛毛雨),又叫“雨溦毛”。“溦”,本调为阳平,口语则以高平55变调为常。5211.聚合山白云寺《说文·禾部》:“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广州话就称“稻子”为“禾”,“嘉禾”是生长茁壮的禾稻。屈大均《广东新语》记录了肇庆鼎湖山的白云寺,“寺右溪向产嘉禾,每粒双米,不垂穗已三十年矣。”88以“禾”为主要语素构成的词语极多:禾田(稻田)、禾青(水稻幼苗)、禾秧(水稻秧苗)、禾尾(稻穗)、禾秆头(收割后稻子的根部)。与“禾”相关的农具和物品都带上“禾”。例如,禾镰(镰刀)、禾尾扫(扫帚,用除去谷粒的稻穗制作)、禾塘又称地塘(晾晒谷物的晒场)、禾杈(用来挑翻稻草的木制杈子)、禾桶(旧时手工打稻子用的大木桶),而“禾船”并非指船,而是盛秧苗用的木盆。12.“铋”的语音《广韵》入声铎韵胡郭切,《说文·金部》:“镬,鑴也。”《淮南子·说山训》:“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曰鼎,无足曰镬。”镬和鼎都是古代的烹肉之器,区别在于鼎有足而镬是无足的。“镬”在广州方言仍读入声,除了口语常说的铁镬、饭镬、镬盖、镬头(大铁锅)、镬黸(锅底上的黑灰)、镬气(炒菜火候恰当),还有不少生动的熟语:一镬熟(一锅端,喻指全死光)、一镬泡或一镬粥(喻一塌糊涂),开大镬(做大锅饭)、一镬撬起(喻指失败或所剩无几)、大镬(喻惹上大麻烦或事态严重)、孭镬(背黑锅)、初嚟甫到,唔知镬灶(初来乍到,人地生疏)、落镬生虾——跳死,唔跳亦死(喻指再努力也无法逃脱失败结局)。这个口语词还入诗文:“樱桃黄颊鲥尤美,刮镬鸣时雪片轻。每到九江渐落后,南人顿顿食鱼生”。13.古汉语词,例2所见2所初称“”、“”和“”《尔雅·释诂下》:“朝,早也。”《说文·人部》:“朝,旦也。”例如,《南史·儒林传·沈洙》:“朝晚二时,同等刻数,进退而求,於事为衷。”这里的“朝晚”广州话至今仍说,还经常出现在地方报上。例如:朝七晚五12节课,累坏学生哥。广州话“早上”说“朝”,今朝(今早)、听朝(明早)、朝朝(每天早上)、成朝(整个早上)。另外还有一条同义语素构成的方言词“朝早”或“朝头早”,或“朝头”,如:“朝头晚夜”。熟语还有:朝朝一碗粥,饿死医生一屋(喻指喝粥的好处);朝鱼晚肉,唔及饭一熟(大鱼大肉比不上日常米饭香);朝见口,晚见面(喻常见面者);朝食晚洗,晚食老鼠洗(喻懒惰者);朝勤晚勤,晏昼唔见人(喻学习不努力者);朝种树,晚鎅板(喻急于求成)。以上所论及的13条留存在广州方言里的古汉语词,还用于其他方面的命名。例如,“湴”和“镬”就见用于粤语区的地名。广州天河区沙河镇长湴村,因地势低洼,逢雨天积水,烂泥过膝而名。22增城县派潭镇湴汾村,其得名也是缘自于低洼之地,四处泥土粘稠。47番禺榄核镇的湴湄围,当年围垦建村,水深泥烂,所挖的水塘又形似人之眉毛,于是命名为“湴眉村”;后因村子四周环水,加水旁成“湄”,“湴湄围”就是现在的村名。50阳江市海陵镇就有两个带“镬”的地名:大镬岛和二镬岛。称大镬岛的是因其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形状如同一大铁锅,南北两处突起形似锅耳,故名“大镬岛”;面积小些的则称“二镬岛”。984“禾”还用于鸟虫的命名上。“黄胸鵐”是秋天由北方飞到广东的一种候鸟,因正值水稻扬花灌浆时期,故名“禾花雀”。广州人说的“禾虫”,其实是沙蚕的一种,秋季由海上溯河口或至近海稻田中生殖,故名之“禾虫”。《广东新语·虫语》:“禾虫,状如蚕,长一二寸,无种类。夏秋间,早晚稻将熟,禾虫自稻根出。潮涨浸田,因乘入海,日夜浮沈”555广东人视为美味,常采集食用。这些古汉语词,在古字书、韵书上有记载,文献上有用例,都曾经是古代汉语常用的词语。在语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些词语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汉语方言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1.引起词语的替换其一,有的由词变成了语素,如:走、诈、飙、面、朝、禾等,它们只能作为语素参与组词而不能参与造句;其本义往往也只作为语素义而存用。由于面、朝、走等词原先所表示的概念依然存在,因而在词汇的演变中还引起词语的替换,如“脸”替换了“面”,“早”替换了“朝”,“走”则被“跑”所取代。其二,有的词语走向了消亡,如:脢、湴、溦、镬、姣、佮、疒等,其中只有“镬”仍被收入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仅列词语一条,并注明是方言词。2.广州方言和闽南方言构词特点的分歧有些是三种方言都说的,例如:面、走;有些是只存于广州话而其他两种方言是不用的,如:姣、湴、溦、疒。相比较而言,客家方言和广州方言相同的较多,但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车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乡村园林出售合同范本
- 别墅大门购买合同范本
- 医疗旅行合同范本
- 仓库分租协议合同范例
- 分包非标工程合同范本
- 劳动配送合同范本
- 上牌购车合同范本
- 公寓栏杆维修合同范本
- 农垦铺面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12月重庆大学医院公开招聘医生岗位2人(有编制)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主题班会:新学期 新起点 新期待
- 披萨制作流程
- 2024 河北公务员考试(笔试、省直、A类、C类)4套真题及答案
- 厦门2025年福建厦门市公安文职人员服务中心招聘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 》
- 不同产地筠连红茶风味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 DB50 577-2015 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生态安全课件
- 消防风道风管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