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安乡县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安乡县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安乡县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安乡县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安乡县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安乡县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酸的实验式:CH3COOH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羟基的电子式:D.甲醇的比例模型:2、下列物质因水解而显酸性的是A.NaHSO3 B.HClO C.NH4Cl D.NaHCO33、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①10mL2%H2O2溶液无②无③10mL5%H2O2溶液MnO2固体A.5mL2%H2O2溶液 B.10mL2%H2O2溶液C.10mL5%H2O2溶液 D.5mL10%H2O2溶液4、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5、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A.能燃烧生成CO2和H2OB.能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KMnO4发生氧化反应D.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ΔH=-293.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B.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C.1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D.1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7、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氯化钠 B.盐酸 C.氧化镁 D.氢氧化铝8、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其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并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其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9、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中断键的位置是()A.a B.b C.c D.d10、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A.v(A)=0.5mol·L-1·s-1 B.v(B)=3mol·L-1·min-1C.v(C)=0.9mol·L-1·s-1 D.v(D)=1.0mol·L-1·s-111、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量筒 B.坩埚 C.试剂瓶 D.容量瓶12、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A.苯的同系物 B.醇C.醚 D.芳香烃13、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A.液氨汽化 B.碳酸钙分解 C.铝热反应 D.化学键断裂14、氢氧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1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KOH B.KCl C.H2O D.H216、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160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用标况下4.48L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kJB.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ΔH<-574kJ·mol-1C.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不同D.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1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B.乙醚的分子式为:C2H6O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乙酸乙酯>苯酚18、在加热、催化剤作用下2SO2(g)+O2(g)2SO3(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该反应中分别用SO2和O2表示的v,数值不同,但该反应的快慢程度是一致的B.该反应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C.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常常在实际生产中,O2和SO2的投入量之比大于1:2D.在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lmolO2,反应结束时生成的2molSO319、下列说法错误的有()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⑤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时的温度与压强,如没注明则表示标准状况时的反应⑥等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的热量多⑦H2(g)+I2(g)2HI(g)ΔH=-QkJ·mol-1表示常温常压下,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当有1molH2和1molI2(g)反应生成2molHI时放出QkJ的热量⑧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A.2项 B.3项 C.4项 D.5项20、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其原理表示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测得氨水的pH为11:B.将通入水中,所得水溶液呈酸性:C.用、进行氢氧燃料电池实验,产生电流:D.恒温恒容时,平衡体系中,通入,平衡正向移动:通入后,体系中的值小于平衡常数K21、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2(g)+O2(g)=2CO2(g)+H2O(g)△H=-2b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22、要除去MgCl2酸性溶液里少量的FeCl3,不宜选用的试剂是A.MgOB.MgCO3C.NaOHD.Mg(OH)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根据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2)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②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4、(12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B___,C____,D___。(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4)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第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区。(5)写出D元素原子构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该分子中有___个σ键,____个π键。25、(12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苯溴溴苯密度/g·cm-30.883.101.50沸点/℃8059156水溶性微溶微溶微溶填写下列空白:(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有机物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后,可观察到D中溶液变红,E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D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3)反应2~3min后,在B中可观察到在溶液中出现红色絮状沉淀、底部有油状液体。生成红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B中分离出的油状液体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蒸发B.过滤C.蒸馏D.萃取(6)在A~F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有_________(填字母)。26、(10分)某同学在研究Fe与的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1)实验Ⅰ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实验Ⅲ中,加热试管A,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溶液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则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4)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___。②造成反应多样性的因素有________。27、(12分)(1)现有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物质:Ⅰ.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稳定性的相对强弱,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两组装置:请回答:①如甲图所示,分别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试管②中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稀H2SO4b.NaOH溶液c.Ca(OH)2溶液②如乙图所示,试管④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比NaHCO3的稳定性______(填“强”或“弱”)。Ⅱ.欲鉴别两种固体物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Ⅲ.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快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假设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元素结构、性质等信息A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BB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D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1)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半径:B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A。(3)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为________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________形。(4)D-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D的氢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取17.2gTiO2样品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并还原为Ti3+,将溶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0.5mol/L的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其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B的正确读数为________。(2)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4)滴定到达终点时,共用去0.5mol/L的NH4Fe(SO4)2标准溶液40.00mL,则原样品中TiO2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5)判断下列操作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_______。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题分析】考查关于有机物的化学用语辨析,属于基础题。【题目详解】A项:实验式即最简式,表示分子中原子数目的最简整数比。乙酸的实验式为CH2O,A项错误;B项:结构简式是结构式的简写,仍能体现原子的连接顺序。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B项错误;C项:羟基是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C项正确;D项:比例模型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和原子的空间位置。选项给出的是球棍模型,D项错误。本题选C。2、C【题目详解】A.亚硫酸氢钠中的亚硫酸氢根离子能水解能电离,因为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故错误;B.次氯酸为酸,不能水解,故错误;C.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故正确;D.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能水解能电离,因为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故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含弱酸阴离子或含弱碱阳离子的盐能水解,且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存在电离和水解两种平衡,分清电离和水解的程度大小,才能分清溶液的酸碱性。3、C【分析】实验目的是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①和③中因为有两个不同条件:双氧水浓度和催化剂,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理,①和③两组实验无法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只能是②和③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和②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据此进行判断双氧水的浓度和体积。【题目详解】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已有数据中,①和③两组实验有两个反应条件不同,二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实验②和③中,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实验②中双氧水浓度和体积必须与③相同,即10mL5%H2O2溶液;实验①和②中都没有使用催化剂,可以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10mL5%H2O2溶液;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4、C【题目详解】A项,增大SO42-浓度,抑制硫酸钡的溶解,但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不可能变成b点,A不正确;B项,在蒸发过程中,Ba2+、SO42-浓度都增大,B不正确;C项,d点溶液中c(Ba2+)·c(SO42-)<Ksp(BaSO4),溶液没有达到饱和,所以不可能生成沉淀,C正确;D项,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a和c两点对应的温度是相同的,所以溶度积常数相同,D不正确;答案选C。5、D【题目详解】A.乙烯、乙烷、乙炔燃烧都生成CO2和H2O,故A不符合题意;B.乙烯、乙炔都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如:都能够使溴水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C.乙烯、乙炔都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D.乙烯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烷,乙炔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乙烷能与HCl不反应,所以乙炔性质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6、C【题目详解】A、因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所以1mol固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mol-1,故A错误;B、因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要吸收热量,所以1mol气体S单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mol-1,故B错误;C、因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故C正确;D、因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故D错误;故选C。【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变也存在能量的变化。根据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由液态转变成气态要吸收热量以及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来分析。7、A【分析】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题目详解】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A;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属于酸,故不选B;氧化镁是由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不选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故不选D。8、C【题目详解】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A.不能把pH试纸放入溶液,会污染试剂,A错误;B.不能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B错误;C.符合测定溶液pH的方法,C正确;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无法测定该溶液的pH,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9、B【题目详解】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去羟基,断裂的化学键为C-O键,即从图示中的b位置断裂,故选B。10、C【分析】把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再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选项。【题目详解】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A.=0.25mol·L-1·s-1;B.=3mol·L-1·min-1=0.05mol·L-1·s-1;C.=0.3mol·L-1·s-1;D.=0.25mol·L-1·s-1;故反应速率:v(C)>v(A)v(D)>=v(B),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的理解及应用,此类习题的解题方法是: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注意单位是否相同。11、B【题目详解】A.量筒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A不符合题意;B.坩埚用于灼烧固体物质,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B符合题意;C.试剂瓶用于储存试剂,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不符合题意;D.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只能在规定的温度下使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2、B【题目详解】A.中不含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属于环烷烃,故A错误;B.是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属于醇,故B正确;C.含有羰基,属于酮,故C错误;D.含有苯环,除了C、H两种元素外,还含有Cl、N元素,属于芳香烃的衍生物,故D错误;故选B。13、C【解题分析】A、液氨汽化是由液体吸收热量转化为气体,故A是吸热过程,则A错误;B、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C、铝热反应属于高温下的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C正确;D、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热量的,所以是吸热过程,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14、B【题目详解】A.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正确;B.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反应生成水,KOH不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不变,故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B不正确;C.电池反应式与氢气燃烧方程式相同,为2H2+O2═2H2O,故C正确;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阳极反应为2Cl--2e-=Cl2↑,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即0.1molCl2,有0.2mol电子转移,D正确;故选B。15、A【题目详解】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A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B中含有离子键,C中含有极性键,D中含有非极性键,答案选A。16、C【解题分析】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NO2(g)===N2(g)+CO2(g)+2H2O(g)ΔH=-867kJ·mol-1,所以若用标况下4.48L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kJ,故A正确;气态水变为液态水放出热量,所以CH4(g)+4NO2(g)===4NO(g)+CO2(g)+2H2O(l)ΔH<-574kJ·mol-1,故B正确;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都是8mol,故C错误;反应①②焓变都小于0,均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17、A【题目详解】A.2-乙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CH2CH3)-CH=CH2,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均省略后得键线式,故A正确;B.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分子式为C4H10O,故B错误;C.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故C错误;D.室温下,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苯酚微溶于水,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故D错误;答案选A。18、D【题目详解】A.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所以在相同条件下,该反应中分别用SO2和O2表示的v,数值不同,但该反应的快慢程度是一致的,A正确;B.使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正确;C.增加氧气的量,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变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增大廉价、易得的物质的投入量,使其它物质转化率提高,故O2和SO2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大于1:2,C正确;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在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SO2和lmolO2,反应结束时生成的量小于2molSO3,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9、C【题目详解】①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生成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因此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①正确;②有的放热反应反应发生时也需要加热条件下才可以进行;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②错误;③物质的燃烧反应需要加热,但反应为放热反应,③错误;④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就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因此都存在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④正确;⑤热化学方程式表明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由于物质含有的能量不仅与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还有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因此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反应时的温度与压强,如没注明则表示常温常压时的反应,⑤错误;⑥等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液态水,由于气态水含有的能量比液态水多,所以前者放出的热量少,⑥错误;⑦H2(g)+I2(g)2HI(g)ΔH=-QkJ·mol-1表示常温常压下,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当有1molH2(g)和1molI2(g)反应生成2molHI时放出QkJ的热量,⑦正确;⑧同温同压下,同一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H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⑧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①④⑦⑧,共四项;故合理选项是C。20、C【题目详解】A.若氨水中一水合氨是完全电离的,常温下0.1mol/L氨水的pH为13,而实际测得为11,说明一水合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故A原理表示正确;B.将通入水中,所得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故B表示原理正确;C.用、进行氢氧燃料电池实验时,是通过原电池装置使反应是的电子定向移动的,并不是通过燃烧,故C原理表示不正确;D.在平衡体系中,通入I2(g)后,C(I2)增大,减小,体系中的值小于平衡常数K,平衡正向移动,故D原理表示正确;答案选C。【题目点拨】在判断可逆反应平衡的移动方向时,可由反应混合物的浓度熵与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来分析,若在一定条件下,Qc=K,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K,则反应逆向移动;Qc<K,则反应正向移动。21、B【题目详解】根据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碳元素守恒可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说明乙炔为0.5mol,根据物质的量和热量的对应关系分析,2mol乙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bkJ。故选B。2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于除杂时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C中引入钠离子,不正确,其余选项都能降低溶液的酸性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且不再引入新杂质,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除杂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考查。学生只需要明确除杂额最基本原则,即不难得分。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取代反应,消去反应+NaOH+NaCl+H2O+Br2→+2NaOH+2NaBr+2H2O【分析】由合成路线可知,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所以A为,反应②为卤代烃发生的消去反应,反应③为环己烯的加成反应,则B为,反应④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环己二烯,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题目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环己烷,其结构简式为为,故答案为:;(2)反应①为取代反应,②为消去反应,反应②是一氯环己烷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H2O,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NaOH+NaCl+H2O;(3)反应③为环己烯的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Br2→,反应④是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的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OH+2NaBr+2H2O,故答案为:+Br2→;+2NaOH+2NaBr+2H2O。24、SiNaPNHNO3NaOHNeF26四Ⅷd12【分析】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由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A的原子序数为14,故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题目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Si、B为Na、C为P、D为N;(2)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Si,酸性最强的是HNO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最强,碱性最强的是NaOH;(3)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e,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4)E为Fe元素,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核电荷数是26,Fe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Ⅷ族,在周期表中处于d区;(5)D为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故氮气的电子式为:,该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题目点拨】本题重点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本题的突破点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推出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25、取代反应浅黄色沉淀除去HBr中混有的溴蒸气HBr=H++Br-Fe3++3OH-=Fe(OH)3↓干燥苯CDEF【解题分析】(1)A中是苯和液溴发生反应的装置,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取代反应;(2)装置A中产生溴苯液体,HBr气体,同时还有未反应的溴蒸汽,故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HBr中混有的溴蒸气,D装置的作用是检验HBr气体,E装置的作用是除去HBr气体,反应开始后,可观察到D中石蕊溶液变红,E中产生AgBr浅黄色沉淀,D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HB显酸性,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为:HBr=H++Br-;(3)反应2~3min后,在B中可观察到在溶液中出现红色絮状沉淀为Fe(OH)3,生成红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4)B中分离出的油状液体为溴苯,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吸水,干燥;(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苯,应用蒸馏的方法进行提纯;(6)在A~F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有DEF,DE装置中,导管均未伸入液面以下,故可以防倒吸。点睛:实验题中,必须准确的知道每一个装置的作用,尤其是产生气体的实验,要知道哪一个装置是气体产生装置,除了产生的气体外,还有什么杂质,这有助于判断后面装置的作用。26、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吸收,防止污染环境+1价的氢元素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分析】(1)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和。(2)在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3)铁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会污染环境。(4)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稀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1价的氢元素上;反应物的浓度、温度会造成反应多样性。【题目详解】(1)实验Ⅰ中,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和,其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接触时,会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故答案为: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3)实验Ⅲ中,加热试管A,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溶液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铁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因此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会污染环境,因此C的作用是吸收,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防止污染环境。(4)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1价的氢元素;故答案为:+1价的氢元素;故答案为:+1价的氢元素。②常温下,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造成反应多样性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故答案为:反应物的浓度、温度。【题目点拨】注意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条件,浓度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温度不同,发生的反应也不相同。27、cNaHCO3强CaCl2(或BaCl2)溶液NaHCO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甲2NH3+H2SO4=(NH4)2SO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解题分析】(1)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以判断是否分解;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里面装的是碳酸氢钠,大试管加热温度较高,里面装的是碳酸钠,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连接小试管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连接大试管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可证明Na2CO3较稳定。(2)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与浓硫酸反应。【题目详解】(1)Ⅰ.①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以判断是否分解,而硫酸和氢氧化钠不能鉴别二氧化碳,现象不明显,故答案为C;②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如能分解,可证明NaHCO3不稳定,而Na2CO3加热温度较高,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连接小试管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连接大试管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可证明Na2CO3较稳定,故答案为NaHCO3;③连接小试管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连接大试管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故答案为Na2CO3比NaHCO3的稳定性强;Ⅱ.鉴别两种固体物质可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因为CaCl2(或BaCl2)溶液和Na2CO3产生白色沉淀,和NaHCO3不反应,故答案为CaCl2(或BaCl2)溶液;Ⅲ.与盐酸反应时,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CO2↑+H2O,加NaHCO3的试管反应更剧烈,故答案为NaHCO3;(2)①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氨气是碱性气体,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与浓硫酸反应被吸收了,故答案为甲;2NH3+H2SO4=(NH4)2SO4;③氨气是碱性气体,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可以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由于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产生氯化铵(白色固体),有白烟现象,所以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故答案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和氨气的制取与性质,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28、1s22s22p63s1第三周期第ⅢA族小于3p哑铃NaOH+Al(OH)3===NaAlO2+2H2O3HCl+Al(OH)3===AlCl3+3H2O【分析】A.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可知A是N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为Al;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氨气作制冷剂,故C为N;D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D为Cl。【题目详解】根据题中表格信息可推出:A为Na,B为Al,C为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