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小型玉璧的起源与演变_第1页
史前小型玉璧的起源与演变_第2页
史前小型玉璧的起源与演变_第3页
史前小型玉璧的起源与演变_第4页
史前小型玉璧的起源与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前小型玉璧的起源与演变

一、第三,景观和文化根据《周礼》的记载,玉培应该是肉的倍比好的圆形陶瓷,但在考古发掘的大量瓷器中,很少有人符合这一标准。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肉的大圆饼中的只要超过一个层次的玉石就被称为玉璧。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主要的器物之一,它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以来,历商周、汉直至明清均有发现。从地域上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北的红山文化、西北的齐家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及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中,均有发现,其中尤以良渚文化为最,许多大墓中常出土达几十件。如反山M23出土54件、M14出土26件、M20出土42件,寺墩M3出土24件。这些玉璧器形均较大,一般在10厘米以上,是良渚文化的主要重器之一。如此大量玉璧的出土,在当时应有其特殊的含意与功能,许多学者在提出了各自的假说,归纳起来有几种:礼天说、祭祀说、财富说、货币说、敛尸说等。1.成水说的“天”即高度510此种观点认为玉璧象征太阳在天上运行的轨迹,涵括了天与日的两个概念,璧的中孔应是表达了沟通,贯通之意。更有一部分学者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璧与琮已配合使用,组成成套的礼器。是祭祀天地的礼器。持此种观点的主要有邓淑苹、刘敦愿、周南泉等。然而从良渚文化墓葬中其他器物的出土位置看,它们往往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如玉梳背出土于头骨上侧,玉钺常与端饰等成组出土于手骨的一侧等,由此可见当时玉器的组合与使用均已有固定的方式,埋葬时也依生前的组合入葬,但是从目前的发掘资料看,所有的玉璧、琮均是分开使用的,未见有上璧下琮的组合情况,因此,玉璧象天并用于礼天尚有一定道理(这将在后文再述),但是要说琮璧组合使用的话则多属推测,没有多少实物资料的支持。2.关于玉德的功能财富说最早在反山发掘简报中所提出,认为玉璧是当时的显贵们一种财富的象征,王明达先生在以后还重申了此种观点,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认可,更有许多学者提出了玉璧是玉币的观点。然而所谓的玉币说,在论述时往往并无确指,主要是认为玉器在当时比较贵重,可能充当了交换物的作用,其中除玉璧之外的其它玉器均有此种功能。在史前,如果有交换物(略相当于货币),也不可能是玉璧或其它玉器,因为玉器在当时绝对是一种珍贵物品,并非一般人所能享用的,这一方面可以从良渚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大中型墓葬中可以得到证明,另一方面,在许多墓葬是常可见到玉器断裂后缀合再用及损破玉器改作它用的现象,它说明即使在显贵们当中,玉器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物品。而货币最主要的是充当大多数人的交换物(暂且不论当时是否已发展到此种地步),玉器特别是具有礼器性质的玉璧根本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所拥有,那么玉币也就无从谈起了。3.玉试验装又是玉敛葬?该学说主要是从张陵山、草鞋山、寺墩、高城墩、福泉山、反山等良渚文化贵族墓地中大量发现的玉璧及其他一些玉器而提出,然而许多学者只看到了这一种现象,提出是玉敛葬,但至于为何使用玉璧随葬,玉璧在墓葬中的功能及与其它玉器如琮、钺等的区别均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我认为玉璧如果是用于敛尸,这也不过是一种现象,其背后应有更深层的意义。不光是玉璧,琮等也同样遍布尸身,如果光从这一点上讲,则玉璧的敛尸说显得有点牵强,否则为何不说玉琮也是敛尸的呢?4.玉试验织物的形制及其制作许多学者认为玉璧不光有一种功能,而是应有多种功能,如林华东认为玉璧是先民用以献祭神明的礼器、也是敛尸的法器,同时是财富的象征,可能也是一种原始货币。王明达认为玉璧除了是财富的象征外,应该还具有礼器的功能,邓淑苹认为除了祭天外还象征着财富。总之多种功能说未能超出前面的几种功能说,是将前面几种功能说的综合。除了以上主要几种认识外,俞为洁认为玉璧起源于纺轮,由纺轮演进为早期的一些璧形小佩饰,再逐渐大型化,而之所以会从一种工具演化为礼器,这中间主要是为了借用纺轮旋的神力,把玉璧送给墓主,希冀璧的旋力能有助于墓主灵魂的飞升,所以多堆叠放于墓主脚下,以增加旋托力。璧的颜色多青碧色也正可说明这一点,青碧是象征天的颜色,在古人的观念中,灵魂是在心中的,所以背部很重要,放在这部位的几件玉璧往往是最精致的。图案以鸟与祭坛为主,鸟是引灵,并表明祭坛所在,鸟是天地间的使者,是引魂升天的最好引路人。但从本质上说,随葬璧主要是为了取其旋升之神力,因此,质地的好坏或有无花纹是其次。玉纺轮无论是在器形、钻孔技术还是其埋葬位置,均与崧泽文化及早期良渚文化诸遗址中发现的小形玉璧有很大区别,此种区别可能是最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两种器物外形可能有些相似,但完全是两种器物,这一点将在后文详述。在玉璧的起源上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是来源于石斧,石斧与纺轮应存在相似的问题。总之,史前玉璧无论是其起源还是其功能,均是一个相当繁难的问题,无论是礼天说、财富说还是殓尸说,均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还可以增加一点,那就是玉璧主要是仿太阳而出现的,其造型是对浙江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与跨湖桥文化中太阳纹的继承。由于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它代表了灵魂的一种重生与永恒,随葬时放置于墓主人的头、尸身下、脚下端,正是借助太阳东升的力量,帮助灵魂上天。二、剖面形状图1玉璧在东北地区、环太湖地区及整个黄河流域均有发现。各地的玉璧共可分成四型。A型,孔径较小,可分成两个亚型。Aa型,器形厚薄均匀,剖面基本呈扁长方形;Ab型,器壁厚薄不均,多数为外缘薄而内孔缘较厚,有的外缘甚至成一刃形。B型,孔径较大,近似瑗形,但肉较瑗要宽。也可分成两个亚型,变化与A型的两个亚型一致。C型,圆形,孔径较大,带有圆形小钻孔,少者一个或两个,多者达八个,一般位于外缘一侧或内外缘的周围。D型,外缘呈方圆形,内缘呈圆形,内外侧边缘略薄,孔径较大,大多数在器体一侧有圆形钻孔。1.d型,胡头沟、牛河梁、pb-Bb型,大甸子发现1件,M829:2,孔径较大,外径4.2厘米,内径1.4厘米,厚0.2厘米。牛河梁第二地点21号大墓1件,M21:4,出于头骨左侧,上斜压勾云形玉佩,淡绿色,不甚圆,近缘有一小孔,直径5.7厘米,孔径2.4厘米,厚0.4厘米。D型,胡头沟发现1件,乳白色,近方圆形,边薄似刃,璧面钻一小孔,直径4厘米,孔径1.4厘米,厚0.2厘米。牛河梁发现较多,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M1)发现2件,出于头部两侧,M1:1,质呈黄绿色,近方圆形,最大外径12厘米,内孔径3.9厘米,厚0.6厘米,一侧并列钻有两个小孔。第二地点21号大墓发现9件,其中6件直径在8厘米以下,外缘呈刃形,穿孔一至三个不等,以两个为主。出土位置分别位于头骨右侧、头骨右侧颌下、左小臂内、右手下端、左手下端、左股骨外侧等部位,玉质有淡青色、碧绿色、灰白色、青灰色、灰白色等。牛河梁第二地点二号冢M7发现2件,白色,外缘呈刃状。M7:2,外径11.3厘米,内径4.9厘米,厚0.45厘米,置于骨架之上。M7:3,外径11.5厘米,内径4.7厘米,厚0.5厘米,近外缘处钻两小孔。2.玉试验器as良渚文化大中型墓葬中,除瑶山外,均有玉璧的发现,部分中小型墓也有发现。大墓中玉璧常达到惊人的地步,少者几件,多者可达几十件之巨。这是中国史前发现玉璧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是Aa、Ba两型玉璧,玉料主要是透闪石—阳起石系列,多呈青、绿色,可能用锯切割与线切割剖料成型,器形呈规整的圆形,表面虽经抛光,但多留有切割留下的弧形痕,钻孔常用两面对钻。Aa型:福泉山M40:111,透闪石,青白色,边沿内凹似滑轮,器面抛光,双面钻孔,直径22.8厘米,孔径4.6厘米。寺墩M3:65,制作精美,圆孔对钻而成,直径26.2厘米,孔径3.6厘米,厚1.0厘米,与同样精美的M3:64置于骨架的胸腹部。反山出土大量的玉璧,直径13.3~20.5厘米不等,器形规整,孔单面或双面钻,少量制作精美,器表光亮[20。Ba型:福泉山M109:12,透闪石,淡青色,孔从两面钻,孔璧中间留有凸脊,直径10.3厘米,孔径4.3厘米。此外,该地区还发现一种较小的玉璧,主要发现于崧泽文化与早期良渚文化时期,器形也主要是Aa、Ba两型,规则圆形,外形、制作、钻孔与大型玉璧基本相同,仅器形较小。Aa型:江苏省句容城头山遗址出土的史前玉器主要是小玉璧,共发现5件,2件残,完整3件。M24:3,直径4.6厘米,厚1.0~1.3,孔径一面0.6厘米,一面0.7厘米,孔内留有管钻的台痕,玉色呈牙黄色间绿色,不透明,通体打磨抛光。M24:2,直径4.5厘米,厚0.3~0.5厘米,孔径一面0.3厘米,一面0.4厘米,玉色呈黄绿色,上有白色沁,半透明,通体打磨抛光,一面留有未打磨掉的弧形切割线。M37:3,直径4.7厘米,厚0.2~0.4厘米,孔径一面0.7厘米,一面0.4厘米,玉色呈鸡骨白间有少量黄绿色,不透明,通体打磨抛光,一面留有未打磨掉的弧形切割线。张陵山发现1件,原报告称一式玉环,圆饼形,也较小,一侧有半个钻孔,单面钻。剖面近梯形。直径约3厘米,孔径0.7厘米。置于人骨左上臂外侧。崧泽中层出土2件,出自第三期,M65:10,黄绿色,直径4.1厘米。两面对钻而成,似乎一面深一面浅,孔较大,几成瑗形。另1件原报告称琀,璧形,M82:4,墨绿色,直径3.7厘米。上海福泉山遗址崧泽文化时期发现1件,扁平圆形,圆孔用管钻,单向钻透,M24:5,透闪石,直径4.5厘米,孔径1.95厘米,发现于头骨左前方一堆杯、盆、壶等陶器的南侧,部位与崧泽遗址所见M65相似,似属礼仪用器。孔较大。此一时期还发现石纺轮1件,扁平圆形,中心以尖锥钻从单面钻一孔,T42⑦:10,砂岩,直径6.3厘米,厚0.9厘米,孔较小,外孔径约1.6厘米,内孔径约为0.8厘米。草鞋山崧泽文化时期1件,M35:2,直径3.5厘米,孔径1.1厘米,厚0.4厘米,透闪石软玉。Ba型,福泉山良渚文化时期5件,原报告称Ⅱ型玉环,边较宽。M60:17,透闪石,青黄色,孔系单向钻透,器的一面有多道弧线形旋痕,直径4.7厘米,孔径2厘米。黄河流域情况较复杂,主要分为上游与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主要是齐家文化,器形多呈不规则的圆形,孔径较大,单面钻孔,剖面呈扁长方形。中下游地区则主要发现龙山文化时期。总体特点是玉璧不甚规则,以孔径较大的Ba型玉璧为主,孔单面钻,剖面近孔厚而外缘薄。Ba型:下靳墓地M145:2,白色,扁平体内厚外薄,断成两半,经复合,单面钻孔,直径16.4厘米,好径6.1厘米,厚0.2~0.6厘米。石峁SSY41,黄烟玉,器甚薄,外径恰好是内径的一倍,外形呈近椭圆形。延安芦山峁村发现1件,规则的圆形,色浅绿,间有黄色斑纹,直径17.8厘米,孔径7厘米,厚0.3厘米。黄河下游地区还发现了少量小型玉璧,主要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玉器,器形可分成Aa、Ab、Ba三型,规则圆形,单面钻孔,边缘薄,有的成刃状。Aa型,三里河遗址中原报告称为耳饰,M103:1,扁圆形,直径1.1厘米,孔较小。此外在邹县野店、景芝镇、大汶口等遗址中也均有发现。三、玉组合、形貌及位置东北地区的玉器出现时间,在中国是较早的,早在兴隆洼文化就已经开始出现玉器,并且是真玉。当时的玉器类型主要是工具与装饰品,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时期,玉礼器逐渐取代工具与装饰品成为主流。玉璧是最主要的器物之一,除大型玉璧外,它还有一种玉璧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10厘米以下,东北地区的小型玉璧也主要发现于红山文化中,以圆角方形的D型玉璧最为常见,体侧常见有圆形小钻孔,与大型玉璧无多大区别。红山文化应是在辽西地区的原始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该地区的早于红山文化的诸遗址如兴隆洼与查海遗址中均未发现有玉璧,相反,在东北的另外两个省吉林与黑龙江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中却发现了玉璧。黑龙江距今7500~7000年的饶河小南山、距今6000~5000年的鸡西刀背山、杜蒙李家岗、泰来东翁根山等遗址,吉林的距今7500~6500年的聚宝山[32:、腰井子遗址均有玉璧发现,此一时期玉璧特点是器形多呈圆角方形或不规则的圆形,截面呈扁棱形或内外呈尖状的扁尖形,体侧不见钻孔。与红山文化相比,其器形变化相对较大,原始性不言而喻。而红山文化除了一方面继承了它的圆角方形的器形外,体侧出现了钻孔,形成了一种相当固定的式样,应是玉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熟形态。可见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其原始文化并非是独自封闭而是互相交流的,红山文化的玉璧可能是受吉林等地早期玉璧的影响而出现的,并在红山文化中晚期反过来影响该地区。东北地区玉璧中,小型玉璧占相当的比重,而大玉璧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多在13厘米以下,在红山文化中晚期,大玉璧出现后,并非是取代小玉璧,而是两者共同使用,小玉璧与大玉璧除单独出现于墓葬中外,在一些大的墓葬中,大小璧还组合使用,器形基本一致,但大小有序,形成类似于商周时期的编钟的组璧。这也是东北地区玉璧的主要特点之一。圆角方形的D型玉璧除了主要发现于红山文化中外,在北面的黑龙江与吉林、南面的山东等地区也有少量发现,但它们显然是受红山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特别是山东地区,除了该型玉璧外,其双连璧、三连璧、方形璧形器均具有浓厚的红山文化特点。因此红山文化玉璧,它不仅来源于本地区,且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无论其器形还是其埋葬位置,均与其他文化有所区别,是东北地区自成体系的一种器物,代表了东北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面貌。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崧泽文化与早期良渚文化中的小型玉璧,主要为Aa、Ba两型及少量的似纺轮形器,似纺轮形器与A、B、C、D等型玉璧区别较大,剖面多呈梯形,中间孔小,体厚,在墓葬中的位置较为固定,与同一时期的陶、石纺轮在墓葬中的位置大至相同,许多人认为是玉纺轮,并且Aa、Ba两型玉璧可能来源于此型玉纺轮或其他质地的纺轮,如陶纺轮、石纺轮,从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查海等早期遗址,环太湖的马家浜等早期文化中玉质生产工具均占较大的比重等情况看,玉纺轮作为当时的一种较为常用和具有代表性的工具出现在随葬品中,也是可能的。然而从玉纺轮向玉璧形器的转变,可以说是一种突变,不仅在器形上,更重要的是在意识上。Aa、Ba两型玉璧形体薄小,但一般通体磨光,器形规整,呈规则的圆形,基本不见东北地区的方形、圆角方形,少见不规则圆形,剖面呈扁方形,中间钻孔可分成两种,一种一头大一头小呈喇叭形的单面钻,另一种是中间小两头大的腰鼓形的两面钻。而玉纺轮一般体较厚,中间的钻孔为单面钻成。小型玉璧体厚往往不足0.5厘米,单面钻孔纯粹从技术上看应比双面钻为容易,而玉纺轮较小玉璧体厚,却使用单面钻,因此这从技术上是无法解释的,两者只能是存在某种意识上的差别。从出土位置看,小玉璧基本出土于墓葬中,但位置并不固定,普安桥M11:1出土于盆骨附近,M11:17出土于右手腕部。句容城头山遗址M24中2件均出土于北端一侧,M22侧置于北端1件大陶罐的上方。福泉山M24发现于头骨左前方一堆杯、盆、壶等陶器的南侧,部位与崧泽遗址所见M65相似,福泉山M101:39串饰中原报告称为玉环的4件器物,应分别是Aa、Ba型玉璧,出土于头骨右侧。崧泽M82:4出于口中。因此其功能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单独位于手腕部位的,系挂饰可能性较大,而成组出现的,则应是一种项饰,此两种均应是装饰品。出土于口中的,无疑是一种琀,出土于头部一侧及盆骨附近的,也应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此两种用途已经可以看到了礼制的影子了。纺轮则与陶器一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一般位于头端或脚端,不见身体中间部位,更不见于口中。可能与陶器一样,只是作为一种实用器的冥器而已。良渚文化时期贵族墓葬中常见成组的玉璧、玉琮、玉钺,应反映了一种较为成熟的礼仪制度,其中玉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种礼制用璧,在崧泽文化及良渚文化早期的小璧上其形态、钻孔方式、用途等方面均已显露出来了,这此特点在玉纺轮上均不具备,因此两者应存在本质的区别。在浙江新石器时代较早的河姆渡与跨湖桥等遗址中均发现了太阳纹,如跨湖桥T202②:9彩陶片,太阳纹为一粗线条,中间一圆点,外侧为放射线。此种造型在2001年与2002年的第二、三次发掘中均有出土。河姆渡遗址T224③B:82和T226③B:79的2件二期的象牙蝶形器的中间部位,均有一太阳纹,由数圈构成主体,中间为一圆点,外侧为放射线。该两种造型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由一个圆圈构成主体,中间为一个圆点,外侧为放射线,由此我们可以想像,主体粗线条是玉璧的肉,中间的圆点是好,外侧为放射线则由璧体上精细的抛光代替,光滑的璧体可以产生一种夺目的反光,与太阳光有某种相似之处。而且小玉璧的出土位置多位于墓主的头与上躯干部位,少见或不见于盆骨以下的下半身,因此我们可能推测玉璧是由仿太阳而来,由于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代表了一种向上与新生的力量,因此人死后用它来随葬,放置于墓主人的头与上躯干处,以帮助死者胸中的灵魂向上升起并进入天堂,从而进入下一个轮回。因此,我认为小玉璧是由仿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而来,代表了灵魂的一种重生与永恒。当然其造型上可能部分借鉴自较其早出现的纺轮,但是两者无论是造型还是象征意义,均有着本质的区别。到了良渚文化早期,玉璧的形体逐渐变大,已经超出了10厘米,但仍不足15厘米,如张陵山早期良渚文化墓地中,M4发现的4件玉璧,均为扁平圆环形。M4:04为深蓝色带褐斑透闪石,直径11厘米,孔径5.3厘米,厚0.7厘米。M4:017,黄绿色阳起石,直径11.2厘米,孔径5.3厘米,厚0.7厘米。到良渚文化中晚期,玉璧形体进一步加大,常见20厘米以上者。与早期小型玉璧一样,主要可分成肉较宽、好较小的Aa型与肉较窄、好较大的Ba型两型,器形为规整的圆形,剖面基本为扁长方形,器表经抛光,多光素无纹,孔仍包括双面钻与单面钻两种,以双面钻为主。基本出自墓葬中,除主要放置于头、胸、腹部外,亦出现了脚端也有放置,包围整个尸骨的玉殓葬。良渚文化中晚期的大型玉璧无论其型体、钻孔方法还是埋葬位置,均与早期的小型玉璧一脉相承,应是从早期小型玉璧发展而来并逐步取代它成为主流。这一点与东北地区的玉璧有很大的不同,东北地区在红山文化时期,除了使用较大型的玉璧外,还继续沿用早期的小型玉璧,并形成自小到大的组璧。因此崧泽文化及良渚文化早期的小璧是由仿太阳而来,历良渚文化早期器形逐渐变大,到了中晚期常见直径超过20厘米的大型玉璧,取代了小型玉璧而成为了主流。环太湖地区的小型玉璧,向北已影响到了岱海地区,其中在两地之间的淮海地区,在薛家岗遗址中除了发现Ba型玉璧外,还在凌家滩遗址中发现了C型玉璧,该型玉璧外形与Ba型玉璧相似,但在外圈钻有小圆孔,凌家滩遗址时代较薛家岗文化迟,地域上也离环太湖地区更远,此型玉璧应是在向北的传播过程出现的一种变体。黄河流域情况较为复杂,其中上游地区,主要发现于齐家文化中,不仅时代较晚,而且从器形上看,多呈不规则的圆形,外缘常见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磨面与磨棱,开料形成的截口呈直线形,中间钻孔多为单面钻。玉质多为青玉质,且见有较大量的石璧。这些特点不仅与良渚文化不同,也与红山文化相异,应是自成体系的,目前其来源不是太清楚,推测应是本地起源的。该地区的玉璧及其它一些玉器,既无法与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相比,更无法与良渚文化大墓动则几十上百件的尊玉习俗相较,在该文化中,玉器器类相对较简单,数量少,技术亦欠发达。黄河中游地区,在仰韶文化龙岗寺、南郑及早于该文化的贾湖等遗址中,所出土的璧形器,从严格意义上讲还均不能算玉璧,其一,其质地多为绿松石而非玉类,其二,形体极小,不足3厘米,且体较厚,与小型玉璧有较大的区别,作为坠饰的可能性较大。到龙山文化时期,虽然在安阳后岗发现了小型玉璧,但数量极少,更大量的是大型玉璧。黄河下游地区,主要是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玉器中出现的小玉璧,一种是边缘成刃状的Ab型玉璧,另一种是剖面呈扁长方形的Aa型玉璧,前者一般只见于东北地区,而后者则更多地见于环太湖地区。大型玉璧其孔径的大小、璧体近孔厚而外缘薄的作法,也应介于红山文化D型璧与良渚文化Ab、Ba两型璧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