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产保险合同判决书【篇一:关于审理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浙高法?2009?296号2009年9月8日)为正确审理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统一裁判尺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审判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一、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第一条投保人提出财产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财产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虽未出具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但已接受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险费的,一般应认定双方财产保险合同关系成立,但投保人与保险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二条财产保险合同约定以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作为合同生效条件的,投保人已交付部分保险费但未交足的,应认定合同已生效,保险人按已交保险费与应交保险费的比例承担保险责任。但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已书面通知投保人解除合同的除外。第三条投保人未按约定交付保险费,合同中也未对投保人拖欠保险费的后果作出约定的,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不能以投保人拖欠保险费为由免除其应承担的保险责任。第四条财产保险合同约定保险责任自保险费缴纳之日起计算,而投保人尚未支付保险费时,保险人以投保人未支付保险费为由主张其不承担保险责任的,应予支持。二、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第五条投保人询问内容不限于保险人在投保单中设置的询问内容,但保险人须对存在投保单中设置的询问内容以外的询问事项负举证责任。第六条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事实应为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主要指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等事实情况。保险人应对此负举证责任。第七条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内容不属保险事故发生主要原因,对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不具有决定性因果关系的,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尽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绝承担保险责任的,不予支持。第八条对保险代理人介入的情况下,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责任可因代理人对其行为的影响而消灭或减弱。在需投保人亲自回答问题场合,如保险代理人对内容不明问题以自己理解或解释来确定,或对投保人在回答时所产生疑问自动加以排除的,则投保人可免责。保险代理人代为填写告知书等保险凭证并经投保人亲笔签名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意思表示,但能够证明代理人误导投保人的除外。第九条投保人对保险人所询问的下列事项不作回答,不应认定为如实告知义务的违反:(一)为保险人所已知的;(二)依常理判断保险人已知的;(三)经保险人声明不必进行告知的。三、免责条款及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第十条保险人在投保单、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对免责条款有显著标志(如字体加粗、加大、相异颜色等),对全部免责条款及对条款的说明内容集中单独印刷,并对此附有“投保人声明”,或附有单独制作“投保人声明书”,投保人已签字确认并同时表示对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均已经明了的,一般可认定保险人已履行明确说明义务,除非投保人、被保险人能提供充分的反驳证据。涉及保险人是否履行说明义务争议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问题,可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第十一条下列情形,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可适当减轻但不得免除:(一)同一投保人签订二次以上同类保险合同的;(二)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中规定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免责条款,如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等。四、保险利益第十二条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不论保险人是否主张保险合同欠缺保险利益,法院可依职权判决保险合同无效。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适用该条款解决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管辖权问题有利于弱势者权利的保护。所以说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确定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管辖权,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由被保险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辖。(三)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人身虽是权利义务的客体和事故发生的本体,但由于人身不是物,不能称作保险标的物,而只能是保险标的。在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中,不存在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的问题。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管辖仅适用被告住所地法院。人身保险合同没有标的物。该观点认为人身保险合同中,纠纷的管辖应当适用——原告就被告的规定,人的寿命和身体作为保险合同的标的,但是作为保险对象的人的身体不是保险标的物,所以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只能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四)《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该条款对保险标的物的“物”与物权法规定的“物”有不同的含义。该条款中的“保险标的物”应该理解是指保险对象,即保险合同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财产保险合同所指向的财产及其有关权益,也包括人身保险合同指向的人身利益。所以,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由被保险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五)保险公司的内部营销模式有待改善。目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支公司承保的业务需向分公司报批,并加盖分公司公章备案,导致纠纷产生后分公司作为合同当事人。受益人到分公司住所地起诉,因保险业务实际由支公司办理,绝大多数情况下分公司会要求支公司派人应诉。这一模式既增加受益人作为原告的诉讼成本,也增加作为被告的保险公司的诉讼成本。所以,保险公司营销机构住所地应成为保险公司作为被告时的住所地来对待,保险单上应注明保险公司营销机构住所地,以此来降低诉讼成本,更有利于纠纷的调解。四、笔者对人身保险合同诉讼管辖权争议原因的进一步分析对于第一种观点,笔者认为关于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由于保险合同纠纷的特殊性,民事诉讼法规定,除被告所在地外,此类案件可以由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对于“保险标的物”的概念《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但没有明确人身保险合同标的物就是人的寿命和身体,对于“标的”与“标的物”概念。长期以来,理论与实务中对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在同时使用,其含义区别并不完全清楚。《民法通则》采用的是“标的”概念,其内容包括物、行为和具有财产内容的权利等;《合同法》同时使用了“标的”和“标的物”两个概念,但未作含义界定;依据物权法规定“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的内容看,人的寿命和身体不属于物的范畴;民事诉讼法没有采用“标的”概念,而采用“标的物”概念。对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属于对格式条款的解释问题。保险合同属于格式合同,对于格式合同条款的理解除依据《合同法》第115条的一般规定外,还应当依据《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除此之外《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是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对人身保险“标的”与“标的物”的理解并不是保险合同本身条款所争议的内容。对人身保险合同“标的”与“标的物”概念的解释不应当由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应当由立法界对“标的”与“标的物”概念予以明确界定。对第三种观点认为,在人身保险合同关系中,作为保险对象的人的寿命和身体不是保险标的物。人身不能成为诉讼标的物,也不能成为保险标的物。何谓保险标的物?“保险标的”不同于“保险标的物”。保险标的物,是指保险合同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客体,保险合同约定的事故只有发生在这些客体上,保险人才产生赔偿或履约的义务,受益人也才能产生相应的权利。财产保险中的财产,即是保险标的物。我国现有民法理论认为物是存在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而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人身虽是权利义务的客体和事故发生的本体,但由于人的寿命和身体都不属于物的范畴,不能称作保险标的物,而只能是保险标的。因此,在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中,不存在民法学理意义上的标的物,因此也就不存在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由“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的问题。对于保险合同纠纷管辖的这一特殊规定,仅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实际上《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仅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对于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法律没有对人身保险加以规定。《民事诉讼法》对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不能机械的理解为整个条款适用所有的保险合同纠纷,这样原则性的规定涉及对保险“标的”和“标的物”没做区分,造成概念混乱,对法律理解不一致,从而导致法律适用不统一等问题,影响司法权威。笔者赞同第四、五种观点,笔者认为:1、《民事诉讼法》和《保险法》的规定没有衔接,更没有解释何为“标的物”,何为“标的”。对“保险标的物”应理解为保险合同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财产和人身。2、“标的”相比“标的物”来讲是抽象概念,抽象的“标的”涵盖了人的寿命和身体,因此具体的“标的物”应该涵盖人身。3、《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合同的标的”是:人的寿命或者身体,这个规定在于阐述什么是人身保险,而不是把人身保险的管辖权从标的物所在地法院中排除掉。进一步讲,以实体法中“人身保险”的概念来否定程序法中管辖权的范围,是把“标的”和“物”的概念人为地分开的行为。4、贯彻保险法立法精神,加强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在实践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业务机构往往均在同一个法院辖区,因保单上加盖公章为上级机构,所以保险人为上级机构。因此,从诉讼成本和便于当事人诉讼方面考虑,确立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受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并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本意。5、从均衡法院诉讼资源上,管辖权的确定要考虑到不同地方法院受理案件的均衡。如果把被告住所地认定为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唯一管辖地,势必会产生被告住所地法院人身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件数量过多,负担过重。6、从保险公司订立的格式合同、推销保险的模式、特别条款的明确说明程度、理赔程序的繁琐、理赔态度消极等方面看,被保险人、受益人、投保人处于弱势地位。发生保险事故以后,让原告到被告住所地提起诉讼,对其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无疑是对原告的刁难,有违“司法为民、公平正义、保护弱者”的人本思想。五、结论鉴于人身保险合同诉讼管辖的争议给司法实务带来的困惑,使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始终处于管辖权不确定状态中。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管辖权纷争,保障诉讼各方的合法权益。笔者建议:立法机关应对人身保险合同纠纷诉讼管辖权进行修改、完善或作出立法解释。确定为:“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保险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参考文献:[1]民事诉讼法/杨荣馨主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7[2]保险原理与实务/吴定富主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2[3]保险法律评论/2010年.第1集/胡晓柯,陈飞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4]保险法/李玉泉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5]我国《保险法》受益人制度研究及其完善/罗小兰,2007[6]保险法/孙积禄主编,—台湾:三民书局,2007篇三: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心支公司与符乃虎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管辖权异议民事裁定书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心支公司与符乃虎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管辖权异议民事裁定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信中法立民终字第35号民事裁定书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心支公司。法定代表人程显山,该公司经理。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符乃虎,男。原审被告臧涛,男。上诉人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心支公司因与被上诉人符乃虎保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河南省淮滨县人民法院(2009)淮民初字第844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称:根据被上诉人在起诉状中所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本案属于保险合同纠纷,而非道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的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为提交郑州仲裁委员会处理,因此,被上诉人的起诉依法应予驳回。请求撤销原裁定,驳回被上诉人的起诉。本院经审查认为,符乃虎在起诉状中的诉求是判令被告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心支公司支付保险金62184.95元,其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性质为保险合同,因此,本案案由应为保险合同纠纷。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在保险单中约定保险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为提交郑州仲裁委员会处理,该条款对仲裁事项及仲裁机构均约定明确,且不违背法律规定,故该仲裁条款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守仲裁协议。河南省淮滨县人民法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原审裁定不当,应予撤销。上诉人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项、第一百五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六条之规定,裁定如下:一、撤销河南省淮滨县人民法院(2009)淮民初字第844号民事裁定;二、驳回符乃虎的起诉。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王永宏审判员邰本海审判员黄共田二o一?年八月五日书记员吴孔玉【篇三:秦xx保险合同纠纷案成功案例】秦xx保险合同纠纷案成功案例秦xx保险合同纠纷案成功案例作者:郭xx律师时间:2013-09-24摘要:本案是典型案例中的特例。秦xx是实际车主,是分期付款购买的重型自卸型货车,并将该车挂靠到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雇佣刘xx为司机。由于秦xx出款交于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该公司以被保险人的身份,与xx保险公司签订了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单,约定了主险(运输公司与xx保险公司已处理过)及附加可乘人员责任险(即座位险)。每人责任限额1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8万元,医疗责任限额2万元。该车辆与2010年12月16日发生交通事故与刘xx当场死亡,后被保险人xx运输公司及实际车主秦xx多次找被告xx保险公司索赔未果。而司机家人又向实际车主秦xx要求赔偿座位险8万元。秦xx将8万元赔偿给司机刘xx家后,在xx保险公司再次拒赔的情况下,依法起诉状告xx保险公司。本案的关键是:实际车主秦xx是否具备原告主体资格?大货车是货运而参加的是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是否合法?签订保险合同时被告是否做了明确的告知义务?本律师认为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与被告之间的保险保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有效合同,应受法律保护。原告作为实际车主对本案中的事故车辆享有保险利益,并且被保险人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已同意把本次事故的保险理赔款支付给原告,原告秦xx是本案中适格的原告,本次交通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并且属于保险责任。承运人责任险条款中约定被保险人或其雇员的人身伤亡,保险人不予赔偿。对该责任免除条款被告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进行明确说明,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其已向被保险人作出了明确说明,故该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法院采纳了本律师的代理意见,全部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金民二初字第5622号原告秦xxx,男,汉族,1987年9月29日出生,住址河南省开封市xx区xx农场xx村三组。委托代理人郭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住所地郑州市xx路xx号。代表人xx,总经理。委托代理人陈xx,河南xx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段xx,河南xx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秦xxx,诉被告中国xx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郭永军、被告委托代理人段xx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2010年3月4日,原告为新购的发动机号为09217060967(后上牌为豫ag0809)的重型自卸车辆向被告购买一份车辆座位险,按照双方约定因事故造成司机死亡的,被告应当赔偿保险金80000元,保险期间为:自2010年3月5日零时起至2011年3月4日24时止。2010年12月16日22时30分许,原告雇佣的司机刘xx驾驶豫ag0809重型自卸货车沿s223道由南北行驶至s223道57km+800m处时,与前边同向行驶的张xx驾驶豫ah1515重型货车相撞,造成两车受损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致使司机刘xx小柱当场死亡。后于2010年12月23日,新郑市公安局作出编号为(2010)第00479号事故认定书,认定原告的车国内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向刘xx爱人共赔偿了85000元,事后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座位险80000元,双方发生纠纷。原告无奈何,故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被告赔偿原告保险金80000元。原告向本院提供证据如下:第一组证据:1、座位险保单复印件一份;2、通顺运输有限公司证明一份;3、秦xx证明一份,证明原告是被保险人,保险费是原告个人所交,原被告之间存在保险合同关系。第二组证据:1、交通事故认定书复印件一份;2、机动车行驶证复印件一份;3、司机刘小柱驾驶证复印件一份;4、尸检报告复印件一份;5、居民死亡医学证明复印件一份;6、王庄村委死亡土葬证明复印件一份;7、刘xx户口注销证明复印件一份;证明该事故的发生导致司机刘xx重伤死亡,被告依法应当赔偿原告的座位保险金。第三组证据:1、死者刘xx妻子崔xx收到原告赔偿座位险赔偿款85000元收条一份;2、判决书、调解书各一份,证明原告已将赔偿款全部给刘小柱家人,被告依法应当赔偿原告所支付的保险金。被告辩称,1、原告不具备申诉权,原告不是合同相对人、被保险人。2、本案应当追加被保险人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参加诉讼,本案的审理与其有利害关系。3、保险车辆豫ag0809在被告投保有交强险等险种,没有查询到在被告处投保有司机座位险或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险。4、退一步讲,即使投保有承运人责任险,保险公司赔偿也是以被保险人承担的法律行为前提,而开封市中级法院认定的损失为64059.39元,以此为限。5、如果保险车辆保有道路客运人责任险且投保附加险,承运人司乘人员行保险条款,保险公司才承担责任,未投保附加险,受害人作为司机雇员,依据保险条款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被告也不承担赔偿责任。被告向本院提交证据如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条款》,证明如投保有本险及附加险,被告以被保险人承担责任为前提,未投保有附加险,被告不承担司机损失,客运车国内才能投保本保险。经审理查明:2010年3月4日,河南顺通运输有限公司与被告以河南顺通运输有限公司为被保险人就发动机号码为091217060967的货车签发了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单,约定了主险及附加司乘人员责任险(每人责任限额1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8万元、医疗责任限额2万元),保险期间自2010年3月5日零时起至2011年3月4日24时止等。当月9日上述货车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其中货车的号牌号码为豫ag0809,行驶证上载明的所有人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2010年12月16日22时30分许,刘xx驾驶豫ag0809重型自卸卸货车沿s223道由南往北积载地驶至s223道57km+800m处,与前边同向行驶的张xx驾驶豫ah1515重型货车相撞,造成豫ag0809重型自卸乘车人秦xx受伤,刘xx死亡,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效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原告秦xx向死者刘xx家属赔偿85000元。此后原告向被告申请理赔,因双方对于赔偿数额达不成一致意见,酿成诉令。另查明,原告秦xx是豫ag0809号车辆的实际车主,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险的保险费也由原告所交,被保险人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同意就本次事故的保险理赔偿款支付给原告。刘xx是原告雇佣的司机。本院认为: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与被告之间的保险保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有效合同,应受法律保护。原告作为实际车主对本案中的事故车辆享有保险利益,并且被保险人河南xx运输有限公司已同意把本次事故的保险理赔款支付给原告,原告秦xx是本案中适格的原告,被告辩称原告不具有诉权的答辩意见不应支持。本次交通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并且属于保险责任。承运人责任险条款中约定被保险人或其雇员的人身伤亡,保险人不予赔偿。对该责任免除条款被告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进行明确说明,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其已向被保险人作出了明确说明,故该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本次交通事故司乘人员的行限80000元,刘xx作为司乘人员已在本次交通事故中死亡,并且原告已向其家属支付了85000元,故被告应赔偿原告保险金80000。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四款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原告秦xx保险金8000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800元由被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一式十份,上诉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于上诉之日起七日内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缴纳上诉费,并将缴费赁证交本院查验,逾期视为放弃上诉。审判长:华伟人民陪审员:杨巧云人民陪审员:李仁义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章)二○一三年六月四日代理书记员:梁晓航原告覃小凤诉称,原告覃小凤与被告黄伟系表亲关系,被告长期从事矿产生意。2003年12月23日,被告的生意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向原告借款人民币20万元,且口头承诺每月向原告支付3000元的借款利息。被告于借款当日向原告出具了一张借条,双方未对还款日期进行约定。2012年底,原告向被告提出归还20万元借款本金及支付所拖欠的借款利息,但被告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推诿。原告认为,原、被告双方之间已形成合同关系,被告作为债务人,有义务向原告偿还借款及支付利息。因此,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一、判令被告归还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币20万元及所欠借款利息人民币8.6万元;二、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被告黄伟辩称,借钱是事实,但双方没有约定利息,且被告于2007年至2009年期间分四次将20万元汇给原告,其已还清借款。针对被告黄伟的答辩意见,原告覃小凤承认已经收到了被告的25万元(其中2007年至2009年期间被告分四次汇给原告共计20万元,2011年4月2日汇给原告5万元),但认为2007年至2009年期间共收到的20万元系用于归还另一笔借款:在2003年12月23日之前,原告曾于2003年5月7日往赵霞的银行卡打入20万元用于出借给被告黄伟,所以被告于2007年至2009年期间支付的20万元其实是用于归还2003年5月7日通过赵霞账户所得的20万元借款,而被告于2011年4月2日支付的5万元则是归还2003年12月23日的20万元借款的利息。被告黄伟则称其确实收到赵霞转交的20万元,2003年12月23日其向原告覃小凤出具的20万元借条实际上是对2003年5月7日所借之款进行确认,并非收到原告的两笔借款,且该借款其于2007年至2009年期间已全部还清。因原告曾借予他20万元,因此原告自称困难时,其于2011年4月2日汇给原告5万元,该5万元并非利息。【审判】南丹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原告覃小凤要求被告黄伟归还借款本金20万元及利息8.6万元的事实依据为一张借款金额为20万元的借条,但被告黄伟提供证据证明其于2007年至2009年期间已分四次汇给原告覃小凤人民币共计20万元,且认为该20万元系用于归还本案诉争的借款,双方对借款未约定有利息。被告黄伟的举证责任已经完成。现原告主张被告黄伟已经支付的20万元系用于归还另外的一笔20万元的借款,则其应当对存在两笔借款(即一笔为2003年5月7日的20万元,一笔为2003年12月23日的20万元)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本案中,原告仅凭一张借条及一张银行存款回单主张其对被告享有两笔共计40万元的债权,法院对此不予认可,理由有二:一是原告于2003年5月7日将200000元人民币汇给一个她根本不熟悉的人(赵霞),再由赵霞转给被告,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长期从事生意经营的人,原告将巨额款项存入一个自己并不熟悉之人的银行账户内再转给被告,却未要求被告出具借条有悖一般交易习惯。二是原告庭审中称在2003年5月7日其通过赵霞银行账户转给被告200000元至2003年12月23日被告出具借条期间,被告黄伟对第一笔借款分文未还。在被告对原告所述的第一笔借款分文未还的情况下,如果原告又借予被告200000元并出具有该200000元的借条,那么原告未要求被告对之前的借款补写借条的做法也不合常理。在原告覃小凤未能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与被告黄伟于2003年期间存在两笔借款的情况下,其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对被告黄伟关于2003年12月23日向原告覃小凤出具的200000元借条实际上是对2003年5月7日所借之款进行确认,其2007年至2009年期间汇给原告的200000元系用于归还本案诉争的200000元借款的辩解,法院予以采信。至于利息方面,原、被告双方对是否约定有利息存在争议,而借条上并未载明有利息约定,原告亦无其他证据佐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关于被告黄伟于2011年4月2日汇给原告的5万元人民币如何处理的问题,法院认为,原告提供的银行明细单仅能证明原、被告的银行账户之间有5万元的金钱往来,在原告未能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证实该款属20万元借款利息的情况下,法院对该5万元的性质不予确认,由原、被告双方自行协商解决。综上,法院认为,被告黄伟已经偿还了本案诉争的20万元借款,原告在未能对其主张的双方于2003年存在40万元借贷关系及双方对借款约定有利息的事实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予以佐证的情况下,再行要求被告黄伟偿还20万元本金及8.6万元利息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故判决驳回原告覃小凤的诉讼请求。【评析】本案中,原告在第一次庭审中提供了一张借条作为主张权利的依据。凭该借条,原告足以主张其权利已经产生,此时其举证责任已经完成。除非被告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原告的权利已经消灭或者妨碍的事实,否则被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现被告提供了20万元的还款凭证,且原告自己也承认已经收到了这些钱。故被告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其已经还清了借款,也就是说可以证明原告的权利已经消灭。庭审中,原告主张双方之间曾存在多笔借贷关系,该20万元不是用于归还本案诉争借款,系用于归还另一笔20万元的借款。因被告系当庭提供证据,且双方对事实争议较大,本案依法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在第二次庭审中,原告提供了一张2003年5月7日向他人(赵霞)银行账户内存入20万元的银行存款回单,用于证明该20万元系借给被告的另一笔款、其2003年实际借给被告40万元的事实,综合全案证据并结合双方的庭审陈述,笔者认为处理本案关键在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2003年原告覃小凤借给被告黄伟的是20万元还是40万元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对于本案证据的采信和事实的认定,不仅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证据原则,还应当适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予以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付国外佣金合同范本
- 化妆品广告合同范本
- 丰田汽车合同范本
- 光伏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农户辣椒种植合同范本
- 优惠仓库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冷冻海鲜销售合同范本
- 农村购买坟地合同范本
- 中石油员工业绩合同范本
- 会务定金合同范本
- 2024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
- 2024年2个娃儿的离婚协议书模板
- DB11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1 智能建造施工概论
- 单词连连看答题闯关游戏课堂互动课件1
- 物理学家伽利略课件
- 《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课件-1. WPS初级-文字
- 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2022年广东广州中考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必考题库附含答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