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1.gif)
![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2.gif)
![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3.gif)
![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4.gif)
![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a6d5fbe59bdb1dd9e6a2940c48e1f64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C.④代表突触前膜 D.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2.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它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免疫器官都可以生成免疫细胞,并让其成熟或集中分布B.抗原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不能以游离形式存在C.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及癌细胞,发挥的是免疫自稳的功能D.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B.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条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会患遗传病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4.下列人体内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5.某种螺捕食多种藻类,将该螺移走后玻璃缸中甲、乙、丙三种藻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丙藻之间互利共生关系B.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J”型增长C.第15天时甲藻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D.螺的捕食喜好可能是丙藻>乙藻>甲藻6.某人大脑受损,不能看懂文字的含义,则损伤部位位于大脑皮层的A.W区 B.V区 C.S区 D.H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多效唑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CK表示对照组)。请回答下列问题:多效唑浓度(mg·L-1)根长/cm株高/cm茎粗/cmCK19.1823.850.3820026.0310.420.5140027.1410.010.5580028.219.90.65(1)多效唑是一种_____(填“人工合成”或“植物合成”)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因变量是_____(3)该实验的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多效唑具有抗倒伏的作用,判断理由是_____(4)多效唑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增产剂,在大豆盛花期向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显著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大豆的收获对象是种子)。请设计实验验证多效唑对大豆具有增产作用:_____。8.(10分)如图为人体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_______的控制。(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起_______(填Na+或Cl-)内流。(3)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________区参与。9.(10分)有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可以在机体的细胞内存活、繁殖,并在细胞间传播,称为胞内感染。研究人员为了探讨机体对这些胞内感染病原体的免疫作用,用小鼠做了下表所列的实验。分组处理A幼年时被切除胸腺,成年后让其接受某种胞内感染病原体的感染B幼年时(1)①(2),对成年后小鼠处理同A组C幼年时被切除胸腺,成年后注射来自同种小鼠的T细胞并接受胞内感染病原体的感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的病原体相当于抗原,抗原是指_________________。(2)A组小鼠成年后体内抗体水平下降、从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B组中小鼠幼年时的处理①是_________________。(4)C组小鼠处理后,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填“只有细胞免疫”或“只有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恢复正常。(5)对上述三组小鼠进行异体器官移植,移植物更易在_________________组小鼠体内存活。10.(10分)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含油废水处理。为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灭菌方法错误的是_____(填编号)。编号①②③④物品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皿涂布器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火焰灼烧干热臭氧(2)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制备成菌悬液,经_____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_____个。(3)在分离纯化酵母菌种时,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凝后通常需要_____,以免造成平板污染。与扩大培养时相比,此时配制的培养基还需加入_____。(4)为了进一步提高酵母菌产酶能力,对分离所得菌株,采用射线辐照进行_____育种。将辐照处理后的酵母菌涂布在以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按照菌落直径大小进行初筛,选择直径_____的菌落,纯化后获得A、B两突变菌株。(5)在处理含油废水的同时,可获得单细胞蛋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为评价A、B两菌株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应选择菌株_____进行后续相关研究,理由是____。11.(15分)某山区于25年前发生森林火灾,焚毁了所有林木,此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某生态学者对该地进行生态抽样调查,得到结果如下表(注:表内数字为各树种不同年龄段的平均株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赤杨0258122025191494栎树21151075420000松树00057111310532杜鹃22313341321(1)火灾后,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整个过程中,生物种类、数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提高。(2)严重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还可使森林深处有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利于植被生长。(3)目前此森林中杜鹃、栎树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此森林中的最大优势树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A正确;反射过程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而②传递到①只是兴奋由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B错误;图中④是突触前膜,释放了神经递质,C正确;⑤是突触间隙,含有的液体是组织液,D正确。2、D【解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详解】A、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且只有骨髓能分化生成免疫细胞,A错误;B、抗原并不是只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细胞上,菌体外可能也存在抗原,如外毒素,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发挥的是免疫自稳的功能,但癌细胞的识别和清除是免疫监视功能的体现,C错误;D、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完成的,即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免疫系统,D正确。故选D。3、A【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又分为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和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详解】A、染色体变异也会引起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症不携带遗传病基因,也属于遗传病,A正确;B、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B错误;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Aa个体是正常的,C错误;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抽样调查,D错误。故选A。4、D【解析】A、血红蛋白和氧气分子的结合发生在红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A错误;B、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B错误;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中,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生理生化反应,C错误;D、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5、C【解析】题干分析,某种螺捕食多种藻类,将该螺移走后玻璃缸中甲藻数量增加,乙藻藻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详解】A、据图可知,乙、丙藻之间是竞争关系,A错误;B、据图可知,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C、据图可知,第15天时甲藻的增长率为0,说明甲藻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正确;D、据图可知,在移走螺之前(第0天)丙藻的数量>乙藻>甲藻,移走螺一段时间以后,甲藻的数量>乙藻>丙藻,说明螺的捕食喜好可能是甲藻>乙藻>丙藻,D错误。故选C。6、B【解析】试题分析:W区受损,不能写字,A错误。V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B正确。S区受损,不能讲话,C错误。H区受损,不能听懂话,D错误。考点:人脑的高级功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人工合成(2)①.多效唑的浓度②.玉米幼苗的根长、株高、茎粗(3)①.能②.多效唑能够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秆长高,同时促进茎秆变粗(4)选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大豆植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盛花期向甲组叶面喷施一定量的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向乙组叶面喷施等量的蒸馏水,再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至大豆收获,并分别对两组实验的种子进行称重(发现甲组种子的重量比乙组的重)【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由表格数据分子可知,多效唑能够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秆长高,同时促进茎秆变粗。【小问1详解】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小问2详解】该实验研究的是多效唑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多效唑浓度,因变量是玉米幼苗的根长、株高和茎粗。【小问3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多效唑能够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秆长高,同时促进茎秆变粗,具有抗倒伏的作用。【小问4详解】欲设计实验验证多效唑对大豆具有增产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多效唑,因变量是大豆种子的产量,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思路为选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大豆植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盛花期向甲组叶面喷施一定量的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向乙组叶面喷施等量的蒸馏水,再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至大豆收获,并分别对两组实验的种子进行称重(发现甲组种子的重量比乙组的重)。【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意在考查学生对表格数据的处理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8、(1)①.脊髓②.大脑皮层##高级中枢(2)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②.抑制③.③受体④.Cl-(3)S(或运动性语言中枢)【解析】识图分析可知,图甲中:②→③→①为膝跳反射,④→⑥→⑦为缩手反射。图乙为突触的结构组成图:①突触小泡、②突触前膜、③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④突触后膜、⑤突触间隙。小问1详解】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它的神经中枢是脊髓;人脑中的高级中枢对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因此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这说明膝跳反射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小问2详解】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因为抑制释放甘氨酸导致肌肉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③]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Cl-内流,静息电位加强,导致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小问3详解】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区参与,也就是S区。【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9、(1)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2)切除胸腺后的小鼠体内缺少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从而使抗体水平降低(3)被施行类似切除胸腺的手术,但不切除胸腺(4)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5)A【解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2、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小问1详解】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小问2详解】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A组小鼠幼年时被切除胸腺,则T细胞的数量减少,而T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因此A组小鼠成年后体内抗体水平下降、从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原因是切除胸腺后的小鼠体内缺少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从而使抗体水平降低。【小问3详解】由表格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胸腺和是否注射来自同种小鼠的T细胞,因变量为抗体水平等免疫情况,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合,三组都进行了手术,因此B组幼年时应被施行类似切除胸腺的手术,但不切除胸腺。【小问4详解】C组成年后注射来自同种小鼠的T细胞,T细胞数量正常,因为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了细胞免疫,因此C组小鼠处理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恢复正常。【小问5详解】异体器官是抗原,会引起体内的免疫反应,免疫功能越弱的越有利于器官移植,对比三组实验,因为A组被切除了胸腺,且成年后没有注射来自同种小鼠的T细胞,因此A组小鼠的免疫功能越弱,则移植物更易在A组小鼠体内存活。【点睛】本题考查了机体免疫调节以及相关实验设计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对进行判断,在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10、①.④②.梯度稀释③.4.6×105④.平板倒置⑤.琼脂⑥.诱变⑦.脂肪⑧.较大⑨.B⑩.该菌株增殖速度快,单细胞蛋白产量高;降解脂肪能力强,净化效果好【解析】灭菌指用强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胞.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微生物接种时的金属接种工具和试管口可以用灼烧灭菌。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程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详解】(1)培养基一般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可用火焰灼烧灭菌,培养皿一般通过干热灭菌,涂布器应该用酒精引燃灭菌;故①②③正确,错误的是④。(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样品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然后涂布到平板上。称取1.0g某土壤样品,转入99mL无菌水中,制备成菌悬液(该过程中已经稀释了100倍),经梯度稀释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菌悬液。分别取0.1mL菌悬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其中10倍稀释的菌悬液培养后平均长出了46个酵母菌落,则该样本中每克土壤约含酵母菌46×100×10÷0.1=4.6×105个。(3)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以免造成平板污染。扩大培养使用的是液体培养基,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材料进口物流合同样本
- 矿产开采用地中介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包装机械远程监控与维修服务合同
- 家禽养殖合同禽类采购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详情
- 农业工程综合实施方案
- 软件技术服务合同书
- 国际酒店服务管理手册
- 工程监理规范实务手册
- 牛羊肉供货协议书
- 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与单词字帖 手写体可打印
-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 抖音房产直播敏感词汇表
- 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蔚来用户运营分析报告-数字化
- 中学生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 游泳池经营合作方案
- 擘画未来技术蓝图
- 基于情报基本理论的公安情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