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科学-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科学-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科学-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科学-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PAGE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构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学校的花坛的土壤,带回一些土壤样品。2、分组实验材料:土壤、烧杯、水、筷子、牙签、放大镜、镊子、实验记录单。3、ppt图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1:课前观察1、让学生观察学校花坛中的土壤中有什么?2、按要求取土样。3、教师课前观察,采集典型的土壤样品。一、情景导入1、用课件展示出图片,让学生说出共同点及形成原因。2、用课件展示出岩石风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风化变沙,最后有可能变成了土壤。再让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引出今天探究的课题《土壤中里有什么》。(板书课题)活动2:猜想假设1、提出问题:土壤里面有什么?2.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的猜想。3.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合理的验证方法:观察、实验、查资料活动3:自主探究1.分发实验用具,提出活动要求:a.用肉眼观察,看看土壤中有什么?b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挑选出几种物质。c.将土壤放入有水的烧杯中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有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1)自主探究土壤中的水分用肉眼来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把看到的写在记录单上。(2)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土壤中有水分)(3)你还有哪些方法来观察?(手摸、用纸等)3.了解土壤颗粒的分类。发放放大镜,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干的土壤颗粒分开,并鼓励学生尝试描述。发现有大的沙砾,枯枝烂叶等。4.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土壤中有空气、腐殖质、沙砾、沙、黏土等。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干燥的土壤进入水中发生的现象。等待土壤沉淀分层。播放教师课前录制好检验土壤中盐分的实验视频。(本段视频在等待沉淀的时间进行,以便进行后面的观察)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学生同桌交流。指名汇报:从视频中你知道土壤中有什么?(土壤中有盐分)板书:盐分5.小组交流后,再汇报:(1)、干燥的土壤进入水中时有什么发生?证明土壤中有什么?(2)、搅拌后有什么发生?(3)、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几层?实验报告单土壤里有什么方法我在土壤里看到的肉眼放大镜倒入水中6、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空气、腐殖质、黏土、粉沙、沙、沙砾活动4:课堂小结小结:综合认识到土壤是混合物1、通过观察和实验可知土壤的成份有哪些?2、学生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小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而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活动5:小组内交流1、在小组内说说土壤与生命的关系。2、小组内交流下面3个问题:(1)、土壤分为哪几层?(2)、这些生物是怎样生活的?(3)、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说说你的看法。4、教师用课件展示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生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活动6:情感教育情感教育1、用课件展示人类的一些活动(过度放牧、乱倒垃圾、水的污染、乱砍滥伐)给土壤带来破坏。让学生认知到土壤受到破坏会威胁到地球上的生物的生存,从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存亡。2、小组内讨论如何保护土壤?每个人应该怎样做?

板书设计土壤中有什么植物动物微生物水空气沙小石子腐殖质学情分析我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周边的小区,还有部分农村的孩子,对土壤都很熟悉。学生非常爱上科学课,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四年级的孩子年龄大部分在10岁左右,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届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的,经过三年级一年和四年级一学期的科学学习,科学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已经学会仔细的观察,并记录详细的观察记录。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在实验前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计划,进行实验验证的初步探究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还有待训练提高。因此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记录观察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效果分析本课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的来源以及土壤与生命的关系。本节课教师教材把握准确,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处理到位,实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结合和统一;注意渗透环境保护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性强。教学过程设计了问题引领,小组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与人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喧宾夺主,在实验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整节课课堂容量合适,节奏紧凑,课件使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教材分析本课是《土壤与植物》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组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岩石的风化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土壤进行学习了解。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来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成分,初步学会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结果与同学交流,构建对土壤是混合物的认识,达到课标中让学生愿意亲近自然,意识到土壤与植物的密切关系,意识到土壤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性,落实课标中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价值观念。评测练习一、填空。1、土壤是由()、()、()、()、()和()等物质的混合物。2、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从小到大是()、()、()和()。二、选择。1、颗粒直径大于2mm的是()。A、砂砾B、黏土C、沙2、燃烧土壤,会闻到焦臭的气味,是因为土壤中有()。A、盐分B、腐殖质C、水分三、判断。1、把干燥的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3、不同的地方,土壤的颜色是一样的。()四、说说我们该怎么保护土壤?课后反思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力求课堂活动的设计结构合理,教学环节连贯,有逻辑,争取做到详略得当。在本课中我设计了多个活动,力求让学生感到有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在课前亲自采集土壤样本,对土壤产生初步的认知了解;课堂上引导根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提出探究性问题,并进行大胆推测和猜想。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感性经验,激发发散性的思维。在学生实验中,我主动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己合作分工、讨论动手实验,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回想本课的教学,存在一下不足:1.教师教态缺乏精神气,感觉精神很疲倦。2.教师语言缺乏激情,语调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语气平淡。3.学生在总结实验发现的过程中,教师爱重复学生的话语,讲解的也较多。这些问题对我而言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攻克的难题,希望我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更好的服务同学。课标分析本课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形成一般的科学探究的技能,知道土壤是由砂,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