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节选)》孤独像瘟疫一样附在每个人身上,并延续了百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2.把握全文的情节,了解布恩迪亚、乌尔苏拉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及主旨。学习目标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

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2014年4月17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作者简介作品简介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的影响30多年来,没有任何一部外国名著能超过《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余华、韩少功、贾平凹等作家的小说中都有《百年孤独》的影子。“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那之后十几年,我一直在和马尔克斯‘搏斗’”。——莫言e7d195523061f1c0c989bbdf341b111e769f2ee359bd8df638E53E9931A62DC22263A6E1A75FFBC630BB5D77BA969D9175F253EB94D93A1189E24A7D909BAD0376573965191318DE1FD009565C070D073BB9699A615072F33A2D7F2042825409E74418739478CCFE042368A9978AAA8C0D69BECA006E016AFCFD402FEC3B700C5AEC73BEFFE372DE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莫言《红高粱》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当时我已经睡了,我是那么小巧,就像玩具似的被放在床上。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马尔克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百年孤独》题目解说

“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

“孤独”指拉丁美洲长期愚昧、落后、保守、僵化。

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为了躲避在决斗中被他杀死的普鲁邓西奥的鬼魂的纠缠,带着妻子乌尔苏拉和他的朋友及家人,离开故土里奥阿查,经过将近两年的跋涉,在一个荒僻的河滩边建立了村庄——马孔多。晚年时他因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栗树下,几十年后在天降花雨中默默死去。第二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丽贝卡结婚,被赶出家门,最后在家中被枪杀;次子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小就有预见事物的本领,他一生发动过32次武装起义,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行刑队的枪决,终于厌倦内战,签订停战协定后开枪自杀未遂,回到马孔多,每天在孤寂的作坊里制作小金鱼,一直到死;女儿阿玛兰坦终身未嫁,一直织着那永远织不完的寿衣。故事梗概第三代阿尔卡蒂奥,成为马孔多从未有过的暴君,最后被保守派军队枪毙。第四代,俏姑娘蕾梅黛丝抓着床单,乘着微风冉冉上升,永远消失在高邈的空间;阿尔卡蒂奥第二参与香蕉公司工人大罢工,遭到大屠杀,从满载工人尸体的火车车厢里逃脱后遇到暴雨,这场雨下了4年11个月2天,回来后他将自己关在房里,专心钻研吉卜赛人留下的羊皮卷,一直到死。第五代何塞·阿尔卡蒂奥,从小被送往罗马神学院学习,回家后靠变卖家产为生,后来发现乌尔苏拉藏在地窖里的7000多个金币,从此过上放荡的生活,不久被抢劫金币的歹徒杀死。第六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与姨妈阿玛兰坦·乌尔苏拉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婴儿,这位第七代继承人一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了。最后,马孔多被飓风刮走,从世人记忆中消失。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图写作背景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马尔克斯其他一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它立足于拉美现实,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将拉美的现实生活与神魔鬼怪等幻想融为一体,往往写得晦涩难懂。它在拉美兴盛,又接受欧洲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又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其中的传说、深化、巫术、幻觉、怪诞成分为作家所吸收。原则: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特点:①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

②具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

③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的习

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

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在描写现实、叙述故事时,总是插入离奇怪诞的情节和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将现实与幻象、常人与鬼魂交织于一体,使作品带有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

在技巧方面,大量使用象征、比喻、借代、暗示、渲染等手法,常常使作品显得玄奥诡秘,变幻莫测,甚至隐晦艰涩;结构上多采取“戏中戏”手法,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具有多层次特点;有时也突破时间顺序,采用意识流手法,使情节颠倒、跳跃,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百年孤独》情节分析

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经济发展:市镇、商店,来了外国人。火车开来了,带来了外部的文明,电灯使人们惊奇,电影使人们痛苦。殖民入侵: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坐小汽车的美国经理,镇压农民起义的屠杀消亡:马孔多镇消失——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的消失代表着一种反动落后的意识形态的消失。

这部神奇的小说,“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既充满魔幻色彩,又有着惊人的真实。在《番石榴飘香》一书中,马尔克斯曾说过,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就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作者的根本目的不是将魔幻当成现实来写,而是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马孔多小镇建立、兴盛、衰落乃至消失的百年历史和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河经历,真实地再现了拉丁美洲百年沧系的历史和人们经历的种苦难。小说中保守党和自由党之间的内战,美国公司到马孔多开办香蕉园,掀起一阵“香蕉热”.香蕉工人大罢工以及300多人的大屠杀,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这些事件是“完全真实的"。都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的特点。布恩迪亚家族所有人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失败,最后一个个都以不同的方式陷人更深沉的孤独之中,无法摆脱“百年孤独”的循环命运。马尔克斯在解释人物的孤独性时说:“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揭示人物孤独的精神状态,是为了寻找出路,摆脱孤独。作者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香蕉公司工人罢工“是我们历史上要求解放,寻求联系,获取沟通的一种努力”。他以积极的心态思考着拉丁美洲“百年孤独”的原因和结束苦难的途径,正如作家莫言所说:“加西亚·马尔克斯是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他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充满同情地鸟瞰纷纷攘攘的人类世界。”《百年孤独》的主题

百年——它总结了拉丁美洲充满压迫、暴力、痛苦和灾难的历史,愤怒地抨击了独裁统治的残暴和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奴役和剥削。

寓意哥伦比亚一百年的孤独,一百年的徘徊,一百年的荒废,一百年等于零。零既是个圆圈,圆圈又是这一百年时间轨迹,时间的轮回正是配合了内容和创作意图的需要。孤独——小说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思索和冷峻的民族反省。孤独——哥伦比亚(甚至整个拉美大陆)的概括,也就是“贫穷”、“落后”、“与世隔绝”、“毫无出路”的代名词。初读课文,思考问题1.划分文章结构层次;2.选文中出现哪些主要人物?

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第一部分(1-5)

介绍马孔多的环境闭塞落后,介绍了马孔多的创始人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第二部分(6-7)

写丽贝卡到来,突出她的吃土的习惯以及乌尔苏拉给她改变这一习惯的做法。第三部分(8-14)

丽贝尔将失眠症带给马孔多。失眠症席卷马孔多,人们开始健忘失忆,但他们在努力改变这一切。结构层次品味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马孔多的居民失眠症蔓延之后都失眠了,不久又患上了健忘症,连日常用品的名字都忘了,于是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信息。可是遗忘仍然以一种不可挽回的状态蔓延下去。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的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失忆。患者会慢慢习惯无眠的状态,然后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是耐人寻味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作者在这里通过对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暗指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孤独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的遗忘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思考①:小说中所写的下面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如奥雷里亚诺的预言,他仿佛能够看到未来的事情,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如人们得了失眠症之后,“在这种清醒的梦幻中,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梦中的形象,还能看到别人梦见的景象。一时间家里仿佛满是访客。丽贝卡坐在厨房角落里的摇椅上,梦见一个和自己相貌极其相似的男人,他身着白色亚麻衣裳,衬衫领口别着一粒金扣,给她带来一束玫瑰。陪伴他的还有一位女士,用纤细的手指拣出一支玫瑰簪在她发间",这些奇幻的因素与真实的描写水乳交融,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增添了许多神秘气氛和拉丁美洲的地域色彩。品味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思考②:阅读文本,哪些情节表现魔幻的特点?主要人物介绍布恩迪亚家族的首要人物,是他和他的妻子乌尔苏拉创建了马孔多镇。他也是一个幻想家、实践者和发明家,他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包括他的子孙们,因此他成就了这部布恩迪亚家族史。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有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从文中看,布恩迪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身材健壮、智慧过人、想象力丰富、极富号召力和超人的探索精神的男人。

(1)布恩迪亚做事情执着而有魄力。他是村子里富有富于进取心、具有事业心的男人。他规划全村的布局和街道的设计,带领大家共同建设马孔多,让马孔多成为幸福的村庄。

(2)布恩迪亚极有责任心。意识到失眠症已经侵入镇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长,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症情形讲给他们听,并且将疫病控制在村镇之内。

(3)布恩迪亚易于接受新事物“他着迷于眼前的现实,认为这比自己广袤的幻想世界更为神奇”是因为马孔多的新气象;为了避免遗忘,奥雷里亚诺为器物贴标签,布恩迪亚先在家中实行,而后推广到全镇。从文中看,布恩迪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乌尔苏拉

乌尔苏拉拥有普通妇女中最为优秀的品质,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儿女中的好母亲,家族中默默奉献不辞劳苦的人。她操持家务并且经营有道,亲自率领木匠泥瓦匠修建家园,把房子刷成白色,规划漂亮迷人的秋海棠长廊,即使遭受战乱也依然坚持重建家园。她教育后代果敢有方,鞭打暴戾的孙子,痛斥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不仁。她收养说不清亲属关系的丽贝卡视如己出,改掉她吃土的恶习。她招待儿子的死敌在家里吃饭,只因为那人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爱家族中所有的人,独自去寻找出走的大儿子而迷失回家的路,她说阿玛兰妲是最温柔的人……她一生操劳而没有任何怨言,而家族正是在她死后陷入加速的灭亡中,如果说她的丈夫以极大的魄力开创了马孔多,乌尔苏拉则以全部的心力经营了整个家族,从这一点来说她一点也不比丈夫逊色。本文塑造的乌尔苏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并概括。

她为孩子们的“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感到痛心。她的身上有着一种维持家族生存下去的顽强毅力,体现着人性的光辉和母爱的伟大,表现出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她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是远道而来的、孤独多病的远方表亲丽贝卡。然而伟大的母爱在冷漠的现实、沉重的孤独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正当她哀叹自己命不好,认定儿女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时,奥雷里亚诺眼神定定地望着她,令她感到一阵茫然”。这种生活使她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一个伟大的孤独者。

阿玛兰妲不乏追求者,却孤独一生。她处心积虑一次次阻挠丽贝卡和皮艾特罗成功之后,却对皮埃特罗的求婚视而不见?她折磨情敌,伪造信件、蛀穿嫁衣,为了爱情她甚至可以毒杀无辜的蕾梅黛丝。对爱情执着的她并不缺乏勇气,但皮埃特罗在她面前单膝跪地时,她却退缩了。对侄子奥雷利亚诺少年狂热的追求,她惊恐地只能用堂皇的辈分差距将他斥走。可其实,她沉寂多年的处女之身早就叫他撩拨地蠢蠢欲动。对赫利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的温婉,她实在找不出什么好理由,只好呜咽道:“我们都老的不适合谈这种事了。“可一转身,她又把自己关在房中为自己注定孤苦的命运悲叹。在孤独静养中的母亲有个惊人的顿悟,她突然意识到,阿玛兰妲那些绝情的行为并非如人所想的那样,而是“都出于无穷的爱意与无法战胜的胆怯之间的殊死较量,最终胜出的是毫无理由的恐惧。恐惧的对象是她自己饱受折磨的心灵。”母亲读出了她的胆怯恐惧,但是终究未能探究到源头。阿玛兰妲(布恩迪亚的女儿)

丽贝卡不知来自何方,被一封莫名其妙的信送到布恩迪亚家,成为这家的养女,有着吃土的怪病和吮吸拇指的习惯,她给马孔多带来了几乎让全村覆灭的失眠症。她与阿玛兰妲争斗了一生,二人到老也不肯先于对方死去。长大后,她爱上钢琴技师,与他的婚期被阿玛兰妲摧毁,在心如死灰的日子里度过了很多年。当失踪多年的家族长子归来后路过她房门的那一刻与之相爱,并且不顾乌尔苏拉的反对双双出走另立门户,一生再也没有回过布恩迪亚家。当她老的家族后人都不再知道她是谁,女仆向政府申请强行撬开她三日未开的房门,她瘦小干瘪的尸体已经在床上躺了三天,仍保持着幼年时的习惯:拇指还放在口中。丽贝卡丽贝卡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理解丽贝卡吃土的情节?(1)丽贝卡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小女孩。她带着父母的骨殖来到布恩迪亚家里,孤僻、美丽的外表下包裹着充满欲望的内心。她带来过差点让整个村子覆灭的失眠症,她在内心充满渴望与孤独时疯狂的吃着土。她像乌尔苏拉一样倔强、坚强,能够把苦难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2)“土”就是丽贝卡孤独的代表,对吃土有所执念的丽贝卡,并不喜欢混着蚯蚓的湿土味道,但却戒不掉这种味道。丽贝卡喜欢吃土,却不喜欢与人交流,“吃土”正是她孤独的表现,她通过这种行为来抗拒孤独。当她内心感到孤独时,苦涩的土的味道是唯一能够排解她痛苦的良方。主要人物介绍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乌尔苏拉的次子)

年少时,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和父亲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起制作小金鱼。后来他成为自由派军官,为反对保守派,南征北战,共打过大小三十二次战役,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又回到马孔多制作小金鱼,直至死在自己的实验室里。

他的真正的妻子是蕾梅黛丝,当时蕾梅黛丝只有十四岁。他在战争期间,共与十七个女人生下十七个儿子,后来被保守派一一暗杀。

他曾与庇拉尔•特尔内拉有染,生下奥雷里亚诺•何塞,由蕾梅黛丝认为长子。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魔幻主义的主题表达方式

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主题探究主题探究观点一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偶尔外面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观点二

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普赛人,而这些吉普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观点三

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人员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主题探究

本课节选的这部分写的是马孔多历史的一个抉择点——这个偏远、闭塞而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作者通过描写马孔多人患上了“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巨大冲击。作者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拉丁美洲大陆的历史。主题探究表层主题:孤独深层主题:摆脱孤独表层主题:

孤独

书中描写的孤独来源有很多,比如得不到爱、得不到理解、时光流逝、社会变迁、朋友不在、亲人逝去、家族衰落等等。这些人的经历都不同寻常,但是孤独是他们的共性,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们都是在孤独、困惑与无聊中度日。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结尾处写道:“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孤独,虽然使个体得以苟延残喘,但对整个人类命运来说,孤独注定带来覆灭。”主题探究

《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主要是表现“拉丁美洲的孤独”。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主题探究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同时也是马尔克斯其他一些作品的主题,比如《家长的没落》《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孤独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些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美地区的民族通病。主题探究深层主题:

摆脱孤独

《百年孤独》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号召拉美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愚昧、落后、野蛮,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主题探究表现手法探究“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真”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且栩栩如生的世界。

(1)“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表现手法探究

(2)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为了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作家充分发挥想象,置现实于神话氛围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张、渲染,增强了作品艺术感染力。比如,在丽贝卡要来马孔多之前,奥雷里亚诺未知未觉,“‘我不知道是谁,’他坚持道,‘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

(3)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马孔多居民患上失眠症,之后开始失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把日常用品贴上标签注明用途。人们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忘记了马孔多的过去和现在。作者对失忆的描写,表现出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了巨大冲击,包含了作者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真”文本金句1.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2.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3.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4.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5.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文本金句6.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7.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8.正因为当初对未来做了太多的憧憬,所以对现在的自己尤其失望。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9.当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观者的眼泪,“愚者”自我表达的切肤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唤起被愚弄者群体深刻反省的客观效果。10.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一切只不过是为了别把我们的房子涂成蓝色。11.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痛苦,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慢慢化解。曾经爱过,伤过,痛过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对痛苦无能为力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那些痛苦慢慢走远。忘掉刻骨铭心的伤痛,忘掉痛彻心扉的感情,你才会在拐角处遇见幸福。12.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13.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

2014年4月18日,《百年孤独》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逝世,享年87岁。马尔克斯不仅因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还以深刻独到的美学追求著称于世,请参照示例为他写一段墓志铭,对其作品或成就进行评价。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示例】: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志铭: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