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1.朗读整组诗作,理解诗歌内容。2.找准诗歌的意象,理解意象的内涵与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3.分析诗歌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提高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任务一文本知识解读一、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剧作家、诗人。

郭沫若一生著述颇丰,诗歌与历史剧的创作成就最大,主要有诗集《女神》《星空》《瓶》等,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以自由诗的形式写作的诗人和诗歌流派相继出现。郭沫若满怀激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作出《凤凰涅槃》《炉中煤》等名诗,并于1921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女神》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具有开创性,为现代新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闻一多(1899—1946),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代表诗作有《慈航》《划呀,划呀,父亲们!》等。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文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热爱人类、自然,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主张改革。

雪莱写了很多优秀的抒情诗,体现了他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所作抒情诗音调协和,节奏明快。他的代表作品有《西风颂》《云》《致云雀》等,它们堪称抒情诗中的极品。二、探究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心中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力,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红烛》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诗人昌耀登山时的感悟。峨日朵雪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峨堡”在当地的发音是“峨日朵”,作者在诗中借称这座山为“峨日朵雪峰”。

《致云雀》是雪莱写于1820年的一首抒情诗。据雪莱夫人回忆说,这首诗是他们在黄昏散步时偶然听到云雀的叫声,雪莱突发灵感一气呵成的。诗中的云雀用歌声和飞翔摆脱大地的约束,正是诗人的内心对自由欢乐的向往和追求。三、结构脉络四、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新诗革命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新文化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由体新诗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蕴丰富。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云雀

云雀是一种黄褐色的小鸟,形如麻雀而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栖息于草地、干旱平原、沼泽等地。云雀在地面筑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经常被诗人作为讴歌的对象。你搜集的内容:任务二基础知识积累自查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一、识记字音怒涌(yǒng)

哟(yō)

蜡炬(jù)脂膏(zhī)

耕耘(yún)

铆钉(mǎo)揳(xiē)

罅隙(xià)

犀利(xī)晨曦(xī)

甘霖(lín)

花蕾(lěi)醇酒(chún)

山峦(luán)

明澈(chè)倦怠(dài)

真挚(zhì)

炽热(chì)··················

()慰藉()树荫藉荫

()狼藉()荫庇jiè

jíyìnyīn

二、辨识字形

(fēi)芳

(sī)

(fēi)心

(sī)

(fēi)

闻(sī)马

(shuò)闪

(qū)

(lì)石

(ōu)

歌(lì)

(ǒu)

吐菲

嘶烁

栎躯

三、词语积累1.分辨·分辩辨析“分辨”指区分辨别,倾向于用眼睛看,用脑子思考“分辩”带有一种辩解、争论的意思,倾向于用嘴说填空①事情的结果已经证明你错了,你还

什么?②这明明就是假货,你

不出来吗?

分辨分辩2.霞蔚云蒸:

3.瞻前顾后:

4.酣畅淋漓: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形容非常畅快。多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或抒发感情很充分。1.朗读这组诗作,找准每首诗的意象,分析各个意象的

特点。篇目意象特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雄伟、壮丽、有力量《红烛》红烛红红的、燃烧自我、流泪《峨日朵雪峰之侧》太阳、雪峰、蜘蛛凝重、壮美(太阳)《致云雀》云雀酣畅淋漓的叫声、不断地飞翔2.结合助读资料,说说同为“五四”时期的作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红烛》在小节安排及韵律、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篇目小节安排及韵律语言风格不同的原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诗句或长或短,形式自由。2.节奏感很强。随着作者感情的层层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1.多用直抒胸臆的词语,如诗中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对力的赞歌,力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所以,诗歌句子或长或短,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红烛》1.每节都以“红烛啊”开头,形式整齐。2.诗句长短错落,有节奏美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重复使用抒情的感叹词1.诗人要借助“红烛”表达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2.闻一多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新诗有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他的这首《红烛》意象古典,格式整齐,节奏押韵,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3.象征手法是概括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手法。《红烛》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致云雀》一诗中的“云雀”也是诗人理想的化身。请你以《舍弃与自由》为题,学习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只有有所舍弃,才能获得自由。舍弃对物质的贪婪追求,舍弃对名利的无尽欲望,以淡泊宁静之心对待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的自由和美好。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这段歌词很好地唱出了自由与舍弃的关系。只有舍弃功名利禄,舍弃俗情杂念,才能体会自在逍遥,独占世间潇洒,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化作自由的莲花,呼吸清新的空气,沐浴清风细雨,让那莲花开得更灿烂、更绚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插田歌(节选)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误,根据第三句“田塍望如线”可知,田埂一眼望去如线般笔直,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白水波光闪烁。

答案:B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初中教材的内容,同时也是高考指定背诵篇目,这首诗运用典故,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而本诗截然不同,诗歌采用民间俚曲的表现手法,语言通俗易懂,清新流畅,勾勒出了田野风光和农民的劳动场面。

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诗意速通:山冈上花草整齐,燕子飞东又飞西。远望田埂笔直如线,稻田白水波光闪烁。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父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好似《竹枝词》。[解题方法]1.注意诗歌中用意象表现的场景,从意象的类别和场景的大小等角度把握诗歌的基本风格,如田园诗多风格清新,边塞诗多风格苍凉。2.把握诗歌遣词造句的特色,如口语多平实,整句多严谨,句式参差多悲慨。3.熟记和语言风格相关的常用术语,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浑厚雄壮、明白如话等。4.了解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放飘逸。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与步骤[解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绚丽飘逸、简洁明快、雄浑壮丽、粗犷豪放、沉郁顿挫、悲壮慷慨、缠绵哀怨等)。

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风格。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绚丽飘逸、简洁明快、雄浑壮丽、粗犷豪放、沉郁顿挫、悲壮慷慨、缠绵哀怨等)。第二步,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风格。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美文赏析用奋斗姿态成就无悔芳华

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这样激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们要重温初心,坚定信念,立志用奋斗姿态成就无悔芳华。

蓄积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激情。“奋斗”这个词本身就充满着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为我们点亮希望之灯,燃起星星之火,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乘风破浪、一往无前。鲁迅有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几句话跨越时空,醍醐灌顶:奋斗不一定是开天辟地的壮举,也不一定是为国献身的牺牲,但一定是“心里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一定是活在当下、执着付出。黄大年曾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也要有这么一股“有我足矣”的荣誉感与使命感,自觉担负历史重任,信奉“人生能有几回搏”,“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奋斗中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涵养直面困难、无惧挫折的担当。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沙堆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危险就会消失。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完全是出于逃避现实的心理,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更是遇到困难不敢担当的具体表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官员自称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自认为无愧于鬼神。有人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他人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便是过。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人生之路,困难与挑战不可避免,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要拒绝“鸵鸟心态”,更要树立“无功便是过”的奋斗姿态,披荆斩棘、无惧无畏,挑起时代大梁。

坚定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意志。“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里,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讲述了自己年轻时艰苦求学的故事:无书则抄书,无师则求师,无食则忍饥,无衣则受冻,日复一日,不敢懈怠,终有所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无论求学,还是做事,青年都应明白,人间万事出艰辛。1936年,毛泽东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艰苦奋斗”的概念,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共产党人正是凭着建党时的奋斗精神,在危难中力挽狂澜,于困顿中顽强拼搏,自斗争中成就辉煌。艰苦奋斗再创业,广大青年对奋斗精神应再延续、再回归,用咬定青山的韧劲、愚公移山的付出,来开创新的伟业。

文章以火热的激情颂扬了青春,颂扬“五四”精神。文章层次清晰,主体部分从“怎么做”的角度,运用“蓄积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激情”“涵养直面困难、无惧挫折的担当”“坚定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意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激励读者,富有气势!二、素材积累

努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努力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努力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在江西省于都县特殊教育学校里,有一对聋哑教师夫妻程洋、陶艳萍,他们用无声的温暖传递着对聋哑学生特别的爱。多年来,从批改作业到日常交流,从律动舞蹈到插花学习……在无声的世界里,程洋和陶艳萍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培养的孩子在篮球、绘画、舞蹈等许多方面屡获佳绩。许多学生表示,程洋和陶艳萍比父母更能帮助自己,理解自己。程洋、陶艳萍夫妇就用自己特殊的经历,书写了“没有翅膀也要飞翔,没有声音也要歌唱”的人生答卷。品读提示

身为聋哑人,程洋和陶艳萍的世界万籁俱寂,但他们没有害怕,更没有怨天尤人、悲伤失望,而是坦然面对、笑对生活、乐观坚强。正是凭着坚强的意志,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学习,他们才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这种乐观、坚强和坦然的人生态度,本就值得我们学习。把生活的苦变成人生的甜,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人,只要努力生活、热爱生活,终能撑开一方晴空。

(选自2018年4月12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黄克智院士是我国著名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弹塑性力学、薄壳理论和塑性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长达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教书育人、耕耘不辍。投身石油页岩气领域研究,92岁高龄时每天仍坚持工作六七个小时。对他而言,“这一辈子我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科学和祖国”。70余年坚守科研岗位,矢志攀登科学高峰;40余载桃李满天下,一颗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不改。人的一生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度过,如何才能过最有价值的人生?黄克智院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成就出于勤奋,这是我一辈子遵循的法则。”在苏联进修期间,夜以继日奋发学习,让导师赞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努力的学生”;了解到我国石油页岩气开采产业与世界领先技术仍有差距,85岁时投入到石油页岩气领域研究;年逾九旬一直坚持清晨4点半起床,每天长时间工作,“从不浪费点滴时间”……为研究奋斗一生,黄克智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