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莆田九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九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九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九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莆田九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莆田九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B.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C.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2、分析如图所示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确定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A(g)+B(g)=2C(g)ΔH=+akJ·mol-1B.2A(g)+B(g)=2C(g)ΔH=-akJ·mol-1C.A(g)+B(g)=C(g)ΔH=-akJ·mol-1D.2C=2A+BΔH=+akJ·mol-13、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B.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C.室温下,由pH=1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D.常温下,在pH=8的NaA溶液中:c(Na+)-c(A-)=9.9×10-7mol/L4、已建立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④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减小;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④⑥5、为了使Na2S溶液中c(Na+)/c(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A.适量盐酸 B.适量NaOH C.适量H2O D.适量KHS6、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xA(g)+yB(g)zH(g)达到平衡后,A、B、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和hmol。已知x+y=2z,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平衡不移动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B的体积分数减少 D.amol/L<c(A)<2amol/L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B.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腐蚀C.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D.原电池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8、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He B. C.1s2 D.9、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c(CO-)>c(H2CO3)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2c(H2CO3)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c(CO-)>c(HCO)>c(OH-)>c(H+)D.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一定存在:c(Na+)=c(CH3COO-)=c(CH3COOH)>c(H+)=c(OH-)10、水是一种弱电解质,水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Z线上任意点均表示溶液呈中性B.图中T1>T2C.M区域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Fe3+、Na+、Cl-、SOD.将M区域的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11、有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8H8,其键线式分别表示为X:,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互为同系物B.Y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C.X、Y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Y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ΔS>0 B.ΔH>0,ΔS<0C.ΔH<0,ΔS<0 D.ΔH<0,ΔS>013、下列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是()①锌银钮扣电池②氢氧燃料电池③铅蓄电池④锌锰干电池A.① B.② C.③ D.④14、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C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2O(g)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15、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C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C2-+2e-→C,B-2e-→B2+则A、B、C、D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D B.A>B>D>CC.D>C>A>B D.D>A>B>C16、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所使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B.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分多次将NaOH倒入盛HCl的小烧杯中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再用标准盐酸润洗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洁净锥形瓶中,再加少量的蒸馏水进行滴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2)B中官能团名称_______。(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5)检验C中官能团的方法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6)B与D制取乙酸乙酯需要三种药品①浓硫酸②乙酸③乙醇,加入三种药品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18、(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属于非电解质是_____。①硫酸氢钠固体②冰醋酸③蔗糖④氯化氢气体⑤硫酸钡⑥氨气⑦次氯酸钠(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醋酸:______。次氯酸钠:______。(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1、0.1mol•L-1,则c(OH﹣)甲:c(OH﹣)乙________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19、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时,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单质铜。如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实验1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g、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实验2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m4g、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L。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圆底烧瓶和______________。(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1和实验2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或相关化学方程式写在下表的空格中。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制备原理实验1A氢氧化钙、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实验2②______;浓氨水、氢氧化钠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③_______________。(4)实验1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列式子,不计算结果)(5)实验2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实验2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和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0、某小组拟用含稀硫酸的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弱酸)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表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mol/LH2C2O4溶液、0.010mol/L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物理量编号V(0.20mol/LH2C2O4溶液)/mLV(蒸馏水)/mLV(0.010mol/LKMnO4溶液)/mLM(MnSO4固体)/gT/℃乙①2.004.0050②2.004.0025③1.0a4.0025④2.004.00.125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上述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___;(3)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_。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4)实验③中加入a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观察紫色褪去,草酸与高锰酸钾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n(H2C2O4):n(KMnO4)最小为:_____________。21、在一定温度下,有下列物质的溶液:a.HClb.H2SO4c.CH3COOHd.NaHSO4。(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分别放入足量的锌,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2)同体积、同c(H+)的四种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3)同体积、同c(H+)的四种溶液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A.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产生白烟,故A错误;B.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铜,产生棕黄色烟,故B正确;C.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故C错误;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易溶于水,可形成酸雾,烟是固体小颗粒,故D错误。故选B。2、B【题目详解】由图象可知,2A(g)+B(g)的能量大于2C(g)的能量,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能量守恒,如果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2A(g)+B(g)═2C(g)时该反应放出能量,△H<0;如果C为反应物,A、B为生成物,2C(g)═2A(g)+B(g)时该反应吸收能量,△H>0;反应的能量变化和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图象中物质是气体,所以要标注物质聚集状态,才能标注反应热;综上所述分析得到,B正确;答案为B。3、D【解题分析】根据共存因素对水解、电解程度的影响以及水解、电离过程的主次进行判断。【题目详解】A项:0.1mol/L的NaHA溶液中,有NaHA=Na++HA-。因pH=4,必有电离HA-H++A2-,可能有水解HA-+H2OH2A+OH-,且HA-电离程度大于HA-水解程度。故c(A2-)>c(H2A),A项错误;B项:NaHCO3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2c(CO32-)+c(HCO3-)+c(OH-),物料守恒有c(Na+)=c(CO32-)+c(HCO3-)+c(H2CO3)。两式相减得质子守恒c(H+)+c(H2CO3)=c(CO32-)+c(OH-)。B项错误;C项:pH=1的CH3COOH溶液中有CH3COOHCH3COO-+H+,pH=13的NaOH溶液中有NaOH=Na++OH-。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时,两者充分反应后,醋酸有大量剩余使溶液显酸性,得c(CH3COO-)>c(Na+)>c(H+)>c(OH-)。C项错误;D项:NaA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A-)+c(OH-)。常温pH=8时,c(H+)=10-8mol/L,c(OH-)=10-6mol/L。故c(Na+)-c(A-)=c(OH-)-c(H+)=9.9×10-7mol/L。D项正确。本题选D。4、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于不能确定改变的条件,所以当平衡正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一定增加,但产量一定是增加的。同样反应物的转化率也不一定增大,反应物浓度也不一定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而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点评: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一个因素,平衡总是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5、D【分析】在硫化钠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离子,硫离子水解,导致硫离子浓度会减小,要使c(Na+)/c(S2-)减小,需根据硫离子水解平衡移动来分析。【题目详解】在硫化钠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硫离子,硫离子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要使c(Na+)/c(S2-)减小,需使硫离子水解平向逆方向移动即可,所以加适量KHS溶液,c(HS-)增大,硫离子水解平向逆方向移动,c(S2-)增大,c(Na+)/c(S2-)减小,选项D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盐的水解平衡移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易错点为选项B,应该注意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均增大,钠离子增大的程度更大,氢氧根离子抑制水解使硫离子浓度增大的程度较小。6、C【题目详解】A.已知x+y=2z,证明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故A错误;B.混合气体密度等于混合气体质量除以体积,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体积不变,质量增大,混合气体密度增大,故B错误;C.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平衡正向移动,B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正确;D.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不考虑平衡移动,A的物质的量为原来的2倍,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A的物质的量小于原来的2倍,即A的物质的量应为amol<n(A)<2amol,不知道体积,无法确定浓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C。7、C【解题分析】A.在日常生活的金属腐蚀中,以电化学腐蚀更为普遍,故A正确;B.金属腐蚀的条件:和水、空气接触,钢铁在干燥空气里因为没有水而不易腐蚀,故B正确;C.金属铁和铝形成的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铝为负极,更易被腐蚀,金属铁被保护,故C错误;D.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故D正确。故选C。8、D【题目详解】A项只能表示最外层电子数;B项只表示核外的电子分层排布情况;C项具体到亚层的电子数;D项包含了电子层数、亚层数以及轨道内电子的自旋方向;D项描述最详尽,答案选D。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NaHCO3溶液显碱性,水解大于电离,所以c(Na+)>c(HCO)>c(H2CO3)>c(CO-),错误;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2c(H2CO3),正确;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剩余碳酸氢钠,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越弱越水解,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则c(HCO)>c(CO-)>c(OH-)>c(H+),错误;D.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中若c(H+)=c(OH-),说明为中性溶液,一定没有CH3COOH,错误;选B。考点: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10、A【题目详解】A.X、Z点的c(H+)=c(OH-),所以XZ线是c(H+)=c(OH-)的线,线上任意点均是c(H+)=c(OH-),表示溶液呈中性,故A正确;B.Kw只与温度有关,T1时的Kw=10-7mol·L-1×10-7mol·L-1=10-14(mol·L-1)2,T2时的Kw=10-6.5mol·L-1×10-6.5mol·L-1=10-13(mol·L-1)2,因温度升高,Kw增大,所以T1<T2,故B错误;C.M区域对应的溶液c(OH-)>c(H+),为碱性区域,在碱性环境中Fe3+会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M区域为碱性区域,加水稀释,碱性减弱,c(OH-)减小,温度不变时,Kw不变,由c(H+)=,c(H+)增大,故D错误;答案为A。11、D【分析】注意多环烷烃属于饱和烃,不与溴水或高锰酸钾反应。【题目详解】A.同系物指两种有机物属于同类物质,且分子式之间差CH2的整数倍。X、Y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B.Y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但是取代基可以旋转,不一定共面,B错误;C.X、Y都能发生氧化反应,但是X属于饱和多环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Y分子中有碳碳双键,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其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为D。12、C【分析】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则为熵减的反应;【题目详解】根据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情况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ΔH<0该反应发生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则为熵减的反应,ΔS<0。故选C。13、C【解题分析】锌锰干电池、锌银钮扣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属于不可充电电池,完全放电后不能再使用,属于一次电池,铅蓄电池属于可充电电池,可以反复充电放电,属于二次电池,故选C。14、A【题目详解】A.C是固体,增加C的量,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A正确;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等效于增压,体积减小,各物质浓度增大,则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C.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2O(g),即增加了H2O(g)的浓度,则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等效于减压,体积增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答案选A。15、D【分析】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活泼金属作负极,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以此分析。【题目详解】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则金属活泼性为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则金属活泼性为D>A;B与C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C2-+2e-→C,B-2e-→B2+,B失去电子,则金属活泼性为B>C;综上所述,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为:D>A>B>C。答案选D。16、B【解题分析】A.测定中和热实验中,若所使用的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稍大于稀盐酸,保证盐酸完全反应,则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不变,故A错误;B.将NaOH溶液分多次倒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会使热量损失,造成中和热测量数值偏小,故B正确;C.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中,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一定要洗涤,洗涤时,先用蒸馏水洗,再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故C错误;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洁净锥形瓶中,再加少量的蒸馏水,对NaOH的物质的量没有影响,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加成反应羟基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③①②【分析】由转化可知,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为CH3CHO,B与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可知D为CH3COOH,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后加乙酸,提高乙酸的利用率。【题目详解】(1)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是,碳碳双键转化为-OH,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2)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3)C的结构简式为;(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5)检验C中官能团醛基的方法是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后加乙酸,提高乙酸的利用率,则加入三种药品的先后顺序为③①②。18、②③⑥CH3COOHCH3COO-+H+NaClO=Na++ClO-小于丙>甲=乙【分析】(1)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2)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次氯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lO-和Na+;(3)相同溶质的弱电解质溶液中,溶液浓度越小,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4)在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根据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对水电离平衡影响,等浓度的H+、OH-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题目详解】(1)①硫酸氢钠固体属于盐,熔融状态和在水溶液里均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②冰醋酸溶于水后能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属于弱电解质;③蔗糖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里均不能导电,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④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⑤硫酸钡属于盐,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⑥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⑦次氯酸钠属于盐,是你强电解质;故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②;属于非电解质是③⑥;(2)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次氯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lO-和Na+,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O=Na++ClO-;(3)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氨水的浓度越大,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越小,浓度越小,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越大。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的浓度的10倍,根据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可知甲瓶氨水的电离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小于10;(4)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c(OH-)=0.1mol/L;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c(H+)=0.1mol/L,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由于醋酸是一元弱酸,主要以醋酸分子存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所以该溶液中c(H+)<<0.1mol/L,在三种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加入的酸电离产生的H+或碱溶液中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水电离程度就越小,水电离产生的H+或OH-浓度就越小,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甲=乙>丙,则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丙>甲=乙。【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判断、非电解质的判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等知识点,清楚物质的基本概念进行判断,明确对于弱电解质来说,越稀释,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越大,水电离程度就越小。19、长颈漏斗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微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B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和增加氢氧根浓度均促进NH3+H2ONH3·H2ONH4++OH-;向逆方向移动,使更多的氨气逸出8V1:11.2(m1-m2)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碱石灰(或氧化钙等)干燥管(或U型管)【分析】根据装置的特征确定仪器的名称并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方法;结合反应原理选择实验装置和书写反应方程式;结合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氢和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解题。【题目详解】(1)仪器a名称是圆底烧瓶、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微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3)实验1: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实验2:浓氨水是液体,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气挥发放出气体,故选B装置;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使氨气溶解度降低,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O⇌NH3•H2O⇌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4)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应后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m2g,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1-m2,根据原子守恒,则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两倍,因此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2=mol,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则氮气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mol;因此氮氢原子个数比为mol:mol=8V1:11.2(m1-m2);(5)实验2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因此在洗气瓶D前的位置应增加了一个装有碱石灰(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氧化钙等)的干燥管(或U型管)只吸收水,减小误差。【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及氨气的组成测量,利用了氨气的还原性,能准确测定反应中生成的水和氮气的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2的易错点是硫酸吸收了水和氨气,导致误差增大。20、5H2C2O4+6H++2=10CO2↑+2Mn2++8H2O温度1.0t(溶液褪色时间)/s催化剂得③中高锰酸钾浓度与②中高锰酸钾浓度相同,草酸浓度,2.5【分析】(1)根据H2C2O4与KMnO4在H2SO4作用下反应生成MnSO4、CO2和H2O书写离子方程式。(2)实验①②是温度不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要使得混合后高锰酸钾浓度相同,草酸浓度不同。(3)要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则需要褪色后所用时间,上述实验②④每个物理量都相同,应该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4)根据混合后溶液体积要相同才能使得高锰酸钾浓度相同。(5)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得到草酸与高锰酸钾初始的物质的量比值。【题目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