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A.HF、HCl、BaSO4 B.NH4Cl、CH3COONa、Na2S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3、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A. B. C. D.4、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铜 B.石墨 C.二氧化硅 D.聚乙烯5、下列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Cu﹣Zn原电池 B.粗铜的精炼C.铁片镀锌 D.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6、N2+3H22NH3的正反应速率为v1,逆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7、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马口铁(镀Sn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被氧化形成保护膜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保护层D.在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几滴CuSO4溶液,可加快H2的产生8、下列物质或指定物质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明矾Al2(SO4)3•12H2O B.漂白粉CaClOC.纯碱NaHCO3 D.水煤气CO、H29、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在海水中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电极的反应:Fe−2e−=Fe2+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铁电极的反应:2H++2e−=H2↑10、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产量 B.合成纤维的产量 C.乙烯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和判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终将枯竭,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是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储存B.节日燃放的焰火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C.生活中常用的肥皂和洗涤剂既含有亲水基团,也含有疏水基团D.夏天当厕所里比较刺鼻时,用大量水冲洗可避免其气味,利用了气体的相似相溶原理。12、下图所示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电解质是H2SO4溶液。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PbO2+4H++2=2PbSO4+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K与N相接时,H+向Pb电极区迁移C.K与M相接时,所用电源的a极为正极D.K与M相接时,阳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1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6.0kJ.mol-1,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1容器2容器3应温度T/K700700800反应物投入量2molSO2、1molO24molSO32molSO3平衡v正(SO2)/mol•L-1•S-1v1v2v3平衡c(SO3)/mol•L-1c1c2c3平衡体系总压强p/Pap1p2p3反应能量变化放出aKJ吸收bKJ吸收cKJ物质的平衡转化率αα1(SO2)α2(SO3)α3(SO2)平衡常数KK1K2K3A.v1<v2,c2<2c1 B.K1>K3,p2>2p3C.v1<v3,α1(SO2)<α2(SO3) D.c2>2c3,α2(SO3)+α3(SO2)<1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淀粉、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③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15、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y及该原子3p能级上的电子数分别为()A.18、6、4B.20、8、6C.18、8、6D.15~20、3~8、1~616、已知氧化性:Au3+>Ag+>Cu2+>Pb2+>Cr3+>Zn2+>Ti2+。现有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X为Ti,则Y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能是Zn-2e-=Zn2+B.若X为Cr,则Y可以选Zn或TiC.若Y为Cu,则X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能是Cr-3e-=Cr3+D.若Y为Pb,则Xn+(aq)中阴离子数会减少17、图中的4条曲线,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是A. B.C. D.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过程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一定伴有热量的变化D.物质发生燃烧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19、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压强增大B.体积缩小一半C.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积增大D.升高温度20、0.096kg碳完全燃烧可放出3147.9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2ΔH=-393.49kJ·mol-1B.C(s)+O2(g)===CO2(g)ΔH=+393.49kJ·mol-1C.C(s)+O2(g)===CO2(g)ΔH=-393.49kJ·mol-1D.C(s)+1/2O2(g)===CO(g)ΔH=-393.49kJ·mol-121、在一定温度下,CO和水蒸气分别为1mol、3mol,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H2O(g)CO2+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75mol,再通入6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A.1.2mol B.1.8mol C.2.5mol D.1.5mol22、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B.CaCO3(s)加热分解生成CaO(s)和CO2(g),△S<0C.将容器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D、F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1mol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会消耗________molNaOH。(4)写出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24、(12分)已知卤代烃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烯烃,通过以下步骤由制取,其合成流程如图:

→A→B→→C→。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酯化反应(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3)A→B所需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4)→C→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滴定法是化学常用来定量测定物质浓度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在食品工业、药品制造、化妆品行业等等都被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水通入A的进口为________。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B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2)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3)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g·L-1。(4)该测定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H2C2O4溶液H2O0.2mol/LKMnO4溶液3mol/L稀硫酸13.02.02.03.04.023.03.02.02.05.233.04.02.01.06.4(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2)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X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H2C2O4溶液H2O0.2mol/LKMnO4溶液3mol/L稀硫酸43.02.02.03.0t固体X是_______。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时间t_______4.0min(填>、=或<)。(3)为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同学准备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继续进行实验,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该实验方案设计_______。27、(12分)POC13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实验室制备POC13并测定产品含量的实验过程如下:I.实验室制备POC13。采用氧气氧化液态PCl3法制取POC13,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略)如下图:资料:①Ag++SCN-=AgSCN↓Ksp(AgCl)>Ksp(AgSCN);②PCl3和POC13的相关信息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其他PCl3-112.076.0137.5两者互溶,均为无色液体,遇水均剧烈反应生成含氧酸和氯化氢POC132.0106.0153.5(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POC13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温度要控制在60~6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测定POC13产品的含量。实验步骤:①制备POC13实验结束后,待三颈瓶中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29.1g产品,置于盛有60.00mL蒸馏水的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00mL溶液。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0.00mL3.5mol/LAgNO3标准溶液。③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④以X为指示剂,用1.00mol/LKSCN溶液滴定过量AgNO3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10.00mLKSCN溶液。(5)步骤④中X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6)步骤③若不加入硝基苯,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7)反应产物中POC13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滴定终点,读取KSCN溶液俯视刻度线,则上述结果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8、(14分)[2017江苏]铁氮化合物(FexNy)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某FexNy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1)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丙酮()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1mol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3)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4)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5)某FexNy的晶胞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图−2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9、(10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

(填选项).A.t0~t1B.t1~t2C.t2~t3D.t3~t4E.t4~t5F.t5~t6(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

;t3时刻________

;t4时刻________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填选项).A.t0~t1

B.t2~t3C.t3~t4

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此时正向速率________逆向速率(填大于、小于、等于),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不移动)。(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分析】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即溶于水的部分或者熔融状态时,可以完全变成阴阳离子的化合物,一般是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与少数盐,据此即可解答。【题目详解】A、HF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所以弱电解质,故A错误;

B.NH4Cl、CH3COONa、Na2S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完全电离的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

C、一水合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所以弱电解质,故C错误;

D、HClO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所以弱电解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2、D【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表示为吸热反应。【题目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错误;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正确;故选D。【点晴】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高考高频考点,侧重反应类型判断的考查,注意化合价角度及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分析。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部分分解反应,NH4Cl固体与Ba(OH)2•8H2O固体的反应,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炭与水蒸气的反应,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的溶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水解反应等;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部分化合反应。3、C【题目详解】A.该装置电极材料不能和电解质溶液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铜上没有气泡产生,A错误;B.该装置电极材料不能和电解质溶液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铜上没有气泡产生,B错误;C.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产生气泡,C正确;D.没有形成原电池,Zn表面产生气泡,Cu表面无现象,D错误。答案选C。4、C【解题分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项正确。5、D【解题分析】A、此原电池中锌电极应插入到ZnSO4溶液中,铜电极应插入到CuSO4溶液中,故A错误;B、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故B错误;C、电镀时,待镀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即锌作阳极,故C错误;D、根据电流的方向,碳棒作阳极,铁作阴极,装置的左端产生氢气,且溶液变红,右端产生氯气,碘化钾淀粉溶液显蓝色,故D正确。6、A【题目详解】升高温度时,体系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活化分子数将增大,同时活化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频率将增加,因此正逆化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故答案为A。7、D【解题分析】属于原电池反应,说明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题目详解】A.铁、锡和电解质溶液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则形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作负极,锡作正极,铁不能被保护,故A错误;B.铝在空气中,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薄膜,该反应中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发生的不是原电池反应,故B错误;C.红热的铁丝和水直接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属于化学腐蚀,故C错误;D、在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几滴CuSO4溶液,铁与CuSO4反应生成少量铜,铜、铁、硫酸形成原电池,可加快H2的产生,故D正确。故选D。8、D【解题分析】A、明矾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故A错误;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还含有氯化钙,化学式分别为:Ca(ClO)2、CaCl2,故B错误;C、纯碱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C错误;D、水煤气是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故D正确。故答案选D。9、B【解题分析】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此时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铁为正极,金属铁被保护,可减缓铁的腐蚀,故A正确;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此时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铁为正极,氧气在该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此时金属铁为阴极,铁被保护,可减缓铁的腐蚀,故C正确;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X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电极为阴极,水电离的H+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D正确。故选B.10、C【题目详解】乙烯可以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的产量,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故选C。11、A【分析】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是开发新能源;节日燃放的焰火是原子由激发态到基态发生的电子的跃迁引起的;肥皂、洗涤剂是最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憎水基团;氨气是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氨气易溶于水。【题目详解】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是开发新能源,故A说法错误;节日燃放的焰火是原子由激发态到基态发生的电子的跃迁引起的,故B说法正确;肥皂、洗涤剂是最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憎水基团,故C说法正确;氨气是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氨气易溶于水,厕所里比较刺鼻时,用大量水冲洗可避免其气味,利用了相似相溶原理,故D说法正确。12、D【分析】K与N相接时,为原电池反应,放电时,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二氧化铅得电子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SO42-+2e-+4H+═PbSO4+2H2O,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K与M连接时,为电解池装置,电解池中的Pb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阳极是PbO2,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题目详解】A.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Pb做负极,PbO2做正极,能量变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Pb做负极,PbO2做正极,氢离子移向正极,故B错误;C.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电解池中的Pb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故C错误;D.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阳极是PbO2,电解方程式为PbSO4+2H2O-2e-=PbO2+SO42-+4H+,阳极附近的pH逐渐减小,故D正确;故选:D。13、D【题目详解】A项、将I容器中的反应极限化时产生2molSO3,Ⅱ容器是以4molSO3起始,整体来讲Ⅱ容器的物料浓度高于Ⅰ容器中的物料浓度,所以v1<v2,Ⅱ容器相当于Ⅰ容器加压,若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平衡时有c2=2c1,但加压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所以c2>2c1,故A错误;B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K1>K3,容器中,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容器Ⅱ是4molSO3起始反应,容器Ⅲ极限化时生成2molSO2,容器Ⅱ相当于容器Ⅲ加压,若平衡不发生移动,则有c2=2c3,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容器Ⅱ和容器Ⅲ的温度不等,容器Ⅲ的反应温度高于容器Ⅱ的反应温度,则c2>2c3,而压强关系为==>,故B错误;C.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v1<v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容器Ⅰ中SO2的平衡转化率更高,所以α1(SO2)>α3(SO2),故C错误;D项、容器Ⅱ是4molSO3起始反应,容器Ⅲ极限化时生成2molSO2,容器Ⅱ相当于容器Ⅲ加压,若平衡不发生移动,则有c2=2c3,但加压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并且容器Ⅱ和容器Ⅲ的温度不等,容器Ⅲ的反应温度高于容器Ⅱ的反应温度,则c2>2c3,若容器Ⅱ不是相对于容器Ⅲ加压,且两容器温度相同,则有α2(SO3)+α3(SO2)=1,但加压有利于反应向减压方向进行,则α2(SO3)减小,温度升高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则α3(SO2)减小,因此最终α2(SO3)+α3(SO2)<1,故D正确;故选D。14、C【题目详解】①淀粉在无机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故正确;

②分子式中聚合度n不同,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③食用油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石蜡油属于烃类,故正确;

④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⑤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葡萄糖含有醛基,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故正确;

①③⑤正确,故选:C。1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1层:22层:283层:2884层:281885层:28181886层:281832188以上的数都是最大的数,处于该层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大,其余层都是最大数(仅限IA~VIIA族,B族元素不全符合),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符合最大数。y="8"x=201s22s22p63s23p63d(0-10)4s2,因出现4S,所以3p能级上的电子数肯定是6。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的知识,题目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16、C【分析】

【题目详解】根据装置图可知,X电极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Y电极是正极,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判断;A.若X为Ti,由于Y电极是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A不正确;B.若X为Cr,则Y电极的金属性要弱于Ti的金属性,Zn或Ti的金属性强于Cr的金属性,则Y不能选Zn或Ti,可以选择铜或Pb等,B不正确;C.若Y为Cu,由于X是负极,则X电极的金属性要强于Cu,所以可以选择Cr,因此负极电极反应式可能是Cr-3e-=Cr3+,C正确;D.若Y为Pb,由于X电极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Xn+(aq)中阴离子数会增加,D不正确;答案选C。17、A【分析】胃酸是盐酸,呈酸性,稀释前pH<7,稀释后无限接近7,但不可能大于7变成碱。【题目详解】A、胃酸是盐酸,呈酸性,稀释前pH<7,稀释后无限接近7,但不可能大于7变成碱,故A正确;B、胃酸是盐酸,呈酸性,稀释前pH<7,故B错误;C、稀释后无限PH接近7,但不可能大于7变成碱,故C错误;D、胃酸是盐酸,呈酸性,稀释前pH<7,故D错误;故选A。18、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项中,物理变化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错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部分燃烧反应;故B错误;C项中,化学反应中一定伴有能量的变化,注意是能量并不是热量;D项则是正确的。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燃烧反应。点评:该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容易,但是考生很容易错选C,注意是能量并不是热量。所以做题要细心。19、A【解题分析】反应中有固体参加,改变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如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而浓度、压强、温度以及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题目详解】A.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压强增大,与反应有关的物质浓度不变,速率不变,故A正确;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升温。反应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注意把握固体的特点,易错点为A、C,注意惰性气体的影响。20、C【解题分析】0.096kg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3147.9kJ的热量,则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能放出393.49kJ的热量,所以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ΔH=-393.49kJ/mol,所以A正确;B选项是ΔH的符号错了,C选项没有指明物质的状态,D选项的生成物应该是CO2,所以D错了。本题正确答案为A。21、B【解题分析】在一定温度下,CO和水蒸气分别为1mol、3mol,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H2O(g)CO2+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75mol,则H2的物质的量也是0.75mol,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1.5mol。向体系中再通入6mol水蒸气,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会有所增大,但一定小于极限值2mol,所以可能为B,本题选B。点睛: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向任何一个方向进行到底。2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若平衡不移动,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由于压强增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则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原先的2倍,A错误;B.CaCO3(s)高温分解为CaO(s)和CO2(g),反应方程式为:CaCO3(s)CaO(s)+CO2(g),反应生成气体,是熵值增加的过程,则△S>0,B错误;C.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由于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会移动,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乙醇乙酸乙酯+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CH3CH2OHCH2=CH2↑+H2O消去反应2【分析】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酯,根据E的结构简式,推知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其结构简式为:;D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结合D的分子式可推知D是乙醇;C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则F为CH3COOC2H5,B和C、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则A的结构简式为:。【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名称是乙醇,F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其名称是乙酸乙酯,故答案为乙醇;乙酸乙酯;

(2)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乙醇在浓硫酸、170℃下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故答案为+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CH3CH2OHCH2=CH2↑+H2O;消去反应;

(3)A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再酸化生成B、C、D,1mol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会消耗2molNaOH。故答案为;2;

(4)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说明含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邻位,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说明含有醇羟基和羧基,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不含酚羟基,所以其同分异构体为,有3种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体推断,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的推断,注意根据题给信息确定含有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从而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24、b、c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分析】采用逆向推断法可知上述合成的最终产物可由与Cl2加成得到,而是卤代烃经消去反应得到的,可由与Cl2加成而得,是经消去反应得到的,可由与H2加成得到,A为B为C为,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bc正确,故答案为:bc;(2)氯苯通过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得到A,A的结构简式为A为,故答案为:A为;(3)A→B的反应为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4)到C的反应为消去反应:;C到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题目点拨】在有机物合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25、冷凝管b酚酞当滴入最后一滴烧碱溶液时,溶液变红且半分钟不褪色0.24盐酸的挥发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解题分析】根据仪器A特点书写其名称,为了充分冷却气体,应该下口进水;根据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及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选用正确的指示剂;根据关系式2NaOH~H2SO4~SO2及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再计算出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根据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判断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选用非挥发性的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减去盐酸挥发的影响。【题目详解】(1)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可知,仪器A是冷凝管或冷凝器。冷凝时冷却水的流向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即水通入A的进口是b。(2)滴定终点时的pH=8.8,说明溶液显碱性,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碱性条件下,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所以选择的指示剂是酚酞;滴定终点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烧碱溶液时,溶液变红且半分钟不褪色。(3)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1/2×(0.0900mol/L×0.025L)×64g/mol=0.072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0.72g/0.3L=0.24g/L。由于盐酸是挥发性酸,挥发的酸消耗氢氧化钠,使得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改进的措施为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的组成、测量物质的含量的方法,涉及了二氧化硫性质、中和滴定的计算,掌握探究物质组成、测量物质含量的方法,明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及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26、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H2SO4浓度反应速率增大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MnSO4<试管中取与实验1(或2、3)完全相同的试剂,放在热水中加热后混匀试剂,测褪色所需时间小于实验1(或2、3)中的褪色时间【题目详解】(1)从表中数据可知改变的条件是H2SO4浓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H2SO4浓度,反应速率增大。(2)①由图2可知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说明生成物中的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②与实验1作对比实验,则控制的条件是有无硫酸锰,且其它条件必须相同,所以加入的少量固体为MnSO4。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则反应速率加快,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4min。(3)为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温度来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取与实验1(或2、3)完全相同的试剂,放在热水中加热后混匀试剂,测褪色所需时间小于实验1(或2、3)中的褪色时间。27、长颈漏斗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POCl3+3H2O=H3PO4+3HCl温度过低,反应速度太慢温度过高,PCl3易挥发,利用率低Fe(NO3)3偏高52.7%偏低【解题分析】A装置中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通过加入双氧水的量,可以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氧气中含有水蒸气用浓硫酸除去,所以B装置中装浓硫酸,装置B中有上颈漏斗,可以平衡装置内外的压强,起安全瓶的作用,纯净的氧气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POCl3,为了控制反应速率且要防止三氯化磷会挥发,反应的温度控制在60~65℃,所以装置C中用水浴,为防止POCl3挥发,用冷凝管a进行冷凝回流,POCl3遇水均剧烈水解为含氧酸和氯化氢,所以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汽进入装置,同时吸收尾气,因此在装置的最后连有碱石灰的干燥管。I.(1)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2)B中所盛的试剂是浓硫酸,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3)POC13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OCl3+3H2O=H3PO4+3HCl;(4)反应温度要控制在60~65℃,原因是温度过低,反应速度太慢温度过高,PCl3易挥发,利用率低;II.(5)以硝酸铁作为指示剂,可以与过量的KSCN发生特征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变为红色;(6)加入少量硝基苯可以使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离开溶液,如果不加硝基苯,在水溶液中部分氯化银可以转化成AgSCN,已知Ksp(AgCl)>Ksp(AgSCN),使得实验中消耗的AgSCN偏多,根据(7)的计算原理可知,会使测定结果将偏低;(7)利用关系式法计算百分含量;若滴定终点,读取KSCN溶液俯视刻度线,会造成读取消耗硫氰化钾偏少,则上述结果偏低;【题目详解】I.(1)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正确答案:长颈漏斗。(2)B中所盛的试剂是浓硫酸,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正确答案: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3)POC13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OCl3+3H2O=H3PO4+3HCl;正确答案:POCl3+3H2O=H3PO4+3HCl。(4)反应温度要控制在60~65℃,原因是温度过低,反应速度太慢温度过高,PCl3易挥发,利用率低;正确答案:温度过低,反应速度太慢温度过高,PCl3易挥发,利用率低。II.(5)以硝酸铁作为指示剂,可以与过量的KSCN发生特征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变为红色;正确答案:Fe(NO3)3。(6)加入少量硝基苯可以使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离开溶液,如果不加硝基苯,在水溶液中部分氯化银可以转化成AgSCN,已知Ksp(AgCl)>K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