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_第1页
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_第2页
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_第3页
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_第4页
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文件编号CQH-80-02A-QCZ237作业单元名称磁粉探伤产品型号名称DZ1型转向架编制17-10-18校对17-10-18会签17-10-18原则化17-10-18审核17-10-19批准17-10-19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共11页第1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1范畴1.1本规程规定了RF2型车轴荧光磁粉探伤检查办法、检查部位、探伤设备、检查规则及质量原则。1.2本规程合用于工厂采购的DZ1型转向架RF2型车轴的磁粉探伤检查。1.3该工序属“八防”特殊工序防断裂。2编制根据2.1中国铁路总公司TG/CL224-《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2TB/T2945-1999《铁道车辆用LZ50钢车轴及钢坯技术条件》3.术语3.1裂纹:在工艺过程中,使金属的持续性破坏而形成缺点。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特性普通为线性锯齿形,两端呈尖角状,磁粉聚集的图像不规则,但清晰、密集。3.2发纹:是由原材料中的微小气孔、针孔、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等,经锻轧而形成的原材料缺点。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特性呈直线或微弯的细线状,磁粉聚集的图像规则呈细长、平直。3.3横向裂纹或横向发纹: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的延伸线与车轴轴线的夹角不不大于或等于45°。3.4纵向裂纹或纵向发纹: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的延伸线与车轴轴线的夹角不大于45°。4人员规定4.1探伤人员近距视力(或矫正近距视力)应≥5.0、非色盲;理解货车车辆构造,掌握货车轮轴基本知识;新上岗人员应含有高中及以上学历。4.2探伤人员应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委员会颁发的对应磁粉探伤技术资格证书。4.3持2级及以上探伤技术资格证书的探伤人员,须经工厂(公司)考核合格获得上岗证,方可上岗独立从事探伤工作。4.41级探伤人员应在2级及以上人员的指导下从事有关的探伤工作,指导人员须在探伤统计上确认并签章(签字或盖章)。4.5应保持探伤人员的相对稳定,1级人员调动应通过本单位主管领导同意,2级人员调动应通过本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3级人员调动应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同意。5.环境规定5.1探伤作业应在独立的工作场地进行,探伤工作场地应整洁明亮、照度适中、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30℃范畴内。5.2探伤工作场地应远离潮湿、粉尘场合;探伤设备所用的电源应与大型机械动力电源线分开并单独接线。6.探伤设备、器材管理6.1探伤工艺装备及仪器、试块、磁粉符合有关规定并检定或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2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6.2磁粉探伤机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修6.3大型探伤设备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值不不不大于4Ω。超声波探伤与磁粉探伤的工作场地须保持适宜的距离,避免互相干扰。7.探伤设备及器材技术规定7.1采用CJW-3000Z型车轴荧光磁粉探伤机。7.1.1车轴荧光磁粉探伤机应含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含有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复合磁化和自动退磁功效。7.1.2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含有下列功效:a.能有效地对探伤设备的周向磁化电流、纵向磁化电流(或磁势)等重要技术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统计,并设有紧急停机按钮;b.能对探伤机性能校验和探伤统计进行存储、打印、查询;7.1.3.磁粉探伤机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a.周向额定磁化电流应不不大于3000A,纵向额定磁化磁动势应不不大于24000AT,并持续可调。b.紫外线波长范畴应在320nm~400nm内,中心波长为365nm。检测区域白光照度与紫外线辐照度对应关系以下:荧光探伤时,工件表面探伤区域紫外线辐照度与白光照度须符合下列关系:v≤20时,u≥800;20<v≤1670,u≥11.637v+567.26。式中:u—紫外线辐照度,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μW/cm2),v—白光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紫外线辐照度与白光照度对应关系以曲线表达时如图1所示。图1紫外线辐照度与白光照度曲线图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3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c.整机绝缘电阻≥2MΩ;d.退磁效果:车轴剩磁≤0.5mT(5Gs)。7.2试片应配备A1-15/50型原则试片7.3磁粉探伤用材料及磁悬液7.3.1磁粉探伤用材料磁粉探伤用材料的性能应满足规定方可使用。7.3.2油基磁悬液a)油基磁悬液的载液为磁粉探伤专用溶剂油,闪点(闭口)≥94℃,酸值≤0.2mgKOH/g。运动黏度≤3.0mm2/s(40℃)、≤5.0mm2/s(20℃)。7.3.4磁悬液体积浓度荧光磁粉磁悬液体积浓度为0.2mL/100mL~0.6mL/100mL。7.3.5磁悬液的更换周期根据工作量、季节变化及磁悬液清洁程度等因素拟定磁悬液的更换周期,但油基磁悬液最长更换周期不应超出3个月。7.4其它7.4.1探伤工作间和探伤作业场地应配有必备的办公用品,探伤人员应配备紫外线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7.4.2探伤现场应配备天平秤或电子秤、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锥形长颈沉淀管、磁强计等专用器具7.4.3天平秤(电子秤)、磁强计、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电流表(或磁动势表)、电压表裂纹测深仪应按照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有检定标记。8性能校验探伤设备性能校验分为日常性能校验和季度性能检查8.1日常性能校验8.1.1规定8.1.1.1每班上、下午及夜班开工前应对探伤设备进行日常性能校验。8.1.1.2日常性能校验由探伤工、探伤工长、质检员、验收员共同参加。检查完毕,由探伤人员填写或打印《磁粉探伤机日常性能校验统计表》(辆货统-424)》,参加校验的人员应共同签章。8.1.1.3探伤设备发生故障,检修后投入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日常性能校验并做好统计。8.1.2常规检查全方面检查探伤设备各部状态,设备各部动作性能良好,无端障。天平秤或电子秤、磁强计、电流表、电压表、白光照度计、紫外线辐照计检定但是期。8.1.3磁粉及磁悬液检查a.探伤用荧光磁粉颗粒粒度目数应不不大于320目。磁粉应放置在带盖容器内保存,受潮结块严禁使用。磁粉、分散剂、消泡剂和防锈剂超出质保期严禁使用。b.磁悬液体积浓度测定:将磁悬液充足搅拌均匀后,用锥形长颈长颈或梨形沉淀管接取从喷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共11页第4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嘴喷出的磁悬液100mL,静置沉淀,油基磁悬液静置40min~45min,然后观察锥形长颈沉淀管底部的磁粉容积值。c.体积浓度不符合规定时应重新调配,调配后的磁悬液,应按上述操作办法再次进行体积浓度测定。8.1.4照度检查检查被探测表面白光照度和紫外辐照度,符合7.1.3b的规定。8.1.5季度性能检查每季度由单位主管领导组织,轮轴(探伤)专职、设备专职、验收员、质检员、探伤工长、探伤工和设备维修工共同参加,检查探伤机及附属设备技术状态,并按日常性能校验的内容进行检查。检查完毕,由探伤人员填写填写或打印《磁粉探伤机季度性能检查统计》(辆货统-428),参加检查的人员应共同签章。9磁化规范9.1采用湿法持续法复合磁化;周向磁化电流:I=1900-2300A;纵向磁化电流:I=1700-2900A。(式中:I——电流,A。)9.2系统敏捷度校验9.2.1粘贴试片(见图2)a.将A1-15/50型原则试片粘贴在车轴易发生裂纹或磁场强度较单薄的部位。车轴粘贴部位:车轴中央部位、轴颈根部、轮座部位。b.粘贴试片部位应干净,无锈蚀、油污及灰尘,露出基本金属面并保持干燥;c.粘贴试片时,试半晌槽面应与实物表面密贴,“+”字刻槽应有一条刻线与工件轴线平行。试片粘贴应平整、牢固。粘贴物不得遮盖试片的刻槽部位。d.试片发生锈蚀、褶皱等现象,影响使用性能时均不得使用。9.2.2磁痕分析在工件磁化的同时,应观察试片上磁痕显示状况,A型试片沟槽应显示清晰、完整。9.2.3退磁检查退磁后,应使用磁强计检查其退磁效果。在距探伤机4m以外,用磁强计在车轴两端中心孔处测量,车轴剩磁应不超出0.5mT(5Gs)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5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1—中心孔;2—轴端螺栓孔;3—轴颈;4—轴颈根部或卸荷槽;5—轴颈后肩;6—防尘板座;7—轮座前肩;8—轮座;9—轮座后肩;10—轴身;图2:车轴粘贴试片示意图10探伤部位精加工车轴各部位(车轴左、右轴颈、左、右防尘板座及左、右轮座部位)。11探伤工艺11.1探伤部位表面状态规定车轴被探测表面须露出基本金属面,并擦拭干净,须无油污、锈垢、毛刺和纤维等杂物。11.2喷淋及磁化11.2.1.车轴磁化前,先对探伤部位表面喷淋磁悬液,磁悬液应缓流、均匀、全方面覆盖探伤部位。11.2.2磁化时,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化磁势应符合磁化规范规定。磁化的同时喷洒磁悬液,磁化时间2s~3s,磁化结束前停止喷洒磁悬液,停止喷淋磁悬液后再磁化1次~2次,每次磁化时间1s~2s11.2.3夹持装置夹紧车轴时,须确保两电极与车轴两端面(或轴承前盖螺栓)可靠接触,避免打火现象发生。11.2.4观察磁痕11.2.4.1磁化结束后,用标记笔在轴身靠轮座部位作起始观察标记“-”确保转动检查一周以上(见图3),全部探伤部位不漏检。探伤观察时依次按轴颈、防尘板座、轮座次序观察(1人观察左侧,一人观察右侧),每次观察的范畴要重叠,确保观察到探伤的各个部位。11.2.4.2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缺点磁痕时,应标出缺点磁痕位置,并具体统计缺点磁痕的位置、方向和尺寸大小。11.2.4.3缺点磁痕有疑问时,应抹除磁痕,退磁后重新磁化,再次进行确认。当缺点磁痕再次显示,且位置、方向和尺寸大小与第一次显示的磁痕基本相似时,方可鉴定为缺点磁痕。11.2.4.4一次磁化并观察、确认磁痕结束后,应根据起始标记“-”,转动车轴按d、e、f、g规定二次磁化,检查一次磁化时的滚轮与轮座接触部位磁化盲区。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6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观察标记图3:标记、观察示意图观察标记12.退磁退磁后,在距探伤机4m以外,用磁强计在车轴两端的中心孔附近测量剩磁,剩磁测量比例应不少于当天探伤工作量的四分之一,车轴剩磁≤0.5mT(5Gs)(见图4)。图4:剩磁检查剩磁检查剩磁检查13质量原则13.1车轴不得存在裂纹和横向发纹,各圆弧处、轴肩不得存在发纹。13.2车轴表面纵向发纹程度以下:13.2.1轴颈:单条发纹长度不不不大于6mm,全部发纹总长度不不不大于50mm;13.2.2防尘板座:单条发纹长度不不不大于10mm,长度为5mm~10mm的发纹总长度不不不大于50mm;13.2.3轮座:单条发纹长度不不不大于10mm,长度在5mm~10mm的发纹总长度不不不大于100mm;13.2.4轴身:单条发纹长度不不不大于10mm,任意300mm长度内周向全表面上,长度在5mm~10mm的发纹总长度不不不大于40mm。14统计及探伤标记14.1《磁粉探伤机(器)日常性能校验统计》(辆货统-424)。14.2《磁粉探伤机(器)季度性能校验统计》(辆货统-428)。14.3每条车轴探测结束后,合格品须使用粉笔或标记笔等在轴身上标出明显的磁粉探伤标记“TD”;发现缺点时,应注明缺点性质和位置。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7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14.4车轴探伤结束后,探伤人员应具体填写下列探伤统计:14.4.1《轮轴卡片》(车统-51D);按所探测部位在对应栏签章。 14.4.2《车辆轮对(车轴)超声波(磁粉)探伤发现缺点统计卡》(车统-52A);探伤过程中发现缺点,均须具体填写或打印此卡片,注明车轴缺点性质、缺点深度、缺点部位及发现手段,并做出分析。定性为缺点的车轴应由有关人员共同参加鉴定,参加鉴定人员均须在卡片上14.4.3《铁路货车轮轴(轮对、车轴、车轮)超声波(磁粉)探伤统计》(车统-53A);车轴探伤结束后,应具体填写或打印此统计,并在探伤者栏签章。14.5已判为超出质量原则的车轴,应填写《不合格品解决单》按程序文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办理。14.6探伤统计的填写应符合程序文献《统计控制程序》的规定;规定内容填写应完整、规范、真实。笔迹清晰、工整,不得涂改,只允许划改,划改后应在更改处或其附近加盖划改人印章。(不需要填写的内容处应划“/”).1.4对于喷淋系统、磁化电路和照明系统等发生故障时,还须追溯设备发生故障前当班全部探伤车轴。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8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工艺办法湿法持续法被探测物磁化方式磁粉厂家磁粉颜色磁粉粒度目磁悬液浓度mL/100mL周向磁化电流A紫外辐照度uW/cm2磁悬液更换日期试片(试块)显示剩磁强度探伤工探伤工长质检员验收员备注辆货统一424磁粉探伤机日常性能校验统计单位名称:年月日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9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辆货统-428磁粉探伤机季度性能检查统计表单位名称:年月日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制造单位1.探伤机及其附属设备技术状态2.综合检查项目被探测物磁悬浮性mm探伤工艺方法湿法持续法磁粉颜色磁吸附性磁化方式复合、周向、纵向试片/试块)规格磁粉粒度目磁悬液浓度mL/100mL周向磁化电流A试片(试块)显示磁粉厂家磁悬液更换日期纵向磁化电流或磁势A剩磁强度mTGS磁粉使用期紫外辐照度μw/cm2白光照度Lx3.检查人员签章主管领导探伤(轮轴)专职设备专职维修工质检员探伤工长探伤工备注

编制17-10-18会签17-10-18校对17-10-18原则化17-10-18标记处数修改文献号签名日期审核17-10-19同意17-10-19

共11页第10页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业指导书文献编号RF2车轴磁粉探伤工艺规程CQH-80-02A-QCZ237车统—52A铁路货车轮轴(轮对、车轴、车轮)超声波(磁粉)探伤发现缺点统计单位名称:年月日被探测物名称探测办法探伤工轴型轴号车轴制造时间单位轮对初次组装单位轮对末次组装单位故障名称:裂纹部位详细记录(单位:㎜)轴端方位轮座部位轴颈(轴身)部位车轮内侧辐板孔备注裂纹距车轴端面裂纹长裂纹深裂纹距车轴端面裂纹长裂纹深左右内侧外侧内侧外侧内侧外侧轴颈轴身轴颈轴身轴颈轴身裂纹长裂纹长左右缺点简图示意: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