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论选读》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单选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20分)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体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
)A、能够转移本身的价值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C、能够发明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能够发明出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资本积聚是指(
)A、个别资本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B、个别资本靠兼并其它资原来扩大资本规模C、个别资本靠剥夺小生产者来扩大资本规模D、个别资本靠组织股份公司来扩大资本规模3、从资本主义简朴再生产能够看出,可变资本是(
)A、资本家腰包里掏出来的
B、工人活劳动的吸取器C、工人前一生产过程所发明的
D、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品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流通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预付资本5、假定出现Ⅰ(1600V+1600m)>Ⅱ3000C,这时社会资本(
)A、只能进行简朴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既不能进行简朴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再生产只能在萎缩状态中进行6、资本流通的公式是(
)A、G—G
B、W—W
C、W—G—W
D、G—W—G′7、多个经济时代的区别在于(
)A、劳动者
B、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C、劳动对象
D、生产什么8、在几个社会制度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C、按劳分派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9、资本主义工资之因此掩盖了剥削,由于它(
)A、体现为劳动的价值
B、是劳动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值
D、是工人必要劳动发明的价值10、在资本的多个具体形态中,全部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1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B、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C、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1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工人劳动发明的全部价值
B、不变资本的产物C、可变资本的产物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
)提高为条件A、个别劳动生产率
B、社会劳动生产率
C、部门劳动生产率
D、资本有机构成14、绝对地租产生的因素是(
)A、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土地全部权的垄断C、土地的等级差别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15、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
)A、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发明的剩余价值
B、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发明的价值C、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实现的剩余价值
D、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实现的价值16、《资本论》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在(
)A、第一卷
B、第四卷
C、第三卷
D、第二卷17、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商品价值等于(
)A、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
B、旧价值+新价值
C、旧价值+剩余价值
D、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剩余价值18、下述论断哪个是对的的?(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有价值
B、有价值的东西都有使用价值C、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有价值
D、价格的变化都反映价值的变化19、简朴劳动和复杂劳动(
)A、不能比较
B、在发明价值的数量上没有区别C、前者能够还原为多倍的后者
D、后者能够还原为多倍的前者20、价值增殖过程是超出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一定点是指(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工作日
D、个别劳动时间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10分)1、《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2、教室讲台前摆放的桌子是商品。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技术前提是整个社会技术水平提高。4、平均利润与利润相比,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5、资本周转时间是劳动时间与流通时间之和。6、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总公式矛盾解决的核心。8、在农业生产中耕牛的劳动发明了价值。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中的“平均”是经济学上的“大致”之意。10、自然条件是剩余价值的社会基础。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累计15分)1、普通等价物:2、资本3、土地价格4、资本积累5、超额利润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本题累计18分)1、简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2、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体现形式。3、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五、计算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8分,本题累计13分)1、假定某纱厂的工人一天的工资6元,劳动8小时可纺棉纱40斤,由此消耗棉花40斤,价值40元,消耗纱锭、纺纱机等劳动资料价值8元,每小时发明的新价值3元。棉纱按价值出售。计算:(1)每小时劳动平均转移的旧价值是多少?(1分)(2)每斤棉纱的价值是多少(1分)(3)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分别是多少?(3分)2、甲、乙两个资本主义公司,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公司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80%,使用寿命为;乙公司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40%,使用寿命为5年;甲公司流动资本年周转10次,乙公司流动资本年周转15次,资本有机构成为9:1,剩余价值率为100%。计算:(1)两个公司的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多少?(4分)(2)两个公司的预付资本每年分别周转多少次?(4分)六、叙述题(每小题12分,本题累计24分)1、试述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2、试述货币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的内容和质、量关系。B卷一、 单选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20分)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B.普通社会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下列表述中不对的的是A.多个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B.多个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体现着社会分工C.多个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3、在相似的时间内,复杂劳动因此能发明更多的价值是由于A.复杂劳动是简朴劳动的倍数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C.复杂劳动的需求不不大于简朴劳动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A.简朴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普通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发明过程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A.无关B.不存在拟定性关系C.成正比D.成反比7、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省劳动的目的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8、下列表述中不对的的是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办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办法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出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因此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9、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0、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剩余价值B.社会进步C.增加就业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11、相对过剩人口是A.资本积累的产物B.工资提高的产物C.工资减少的产物D.工人人口绝对增加的产物12、“重新建立个人全部制”中的“个人全部制”指的是A.劳动者个体全部制B.股份制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全部制D.个体私有制13、商品的成本价格是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C.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所费资本赔偿价值的转化形式。14、利息是A.平均利润的一部分B.公司利润的一部分;C.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D.超额利润的一部分15、股票价格是A.股票价值的货币体现B.等于股票票面额;C.股息收入的资本化D.股权收入。16、经营优中档土地的农业资本家A.只须缴纳级差地租B.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C.拥有土地全部权D.不须拥有土地经营权垄断。17、产业资本的最根本特性是()A.能够给它的持有者带来利润B.发明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C.通过买卖活动获得利润D.雇用工人来发明剩余价值18、产业资本的循环中采用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借贷资本、商业资本、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C.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19、社会资本是A.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全部个别资本的总和B.许多个别资本的总和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D.各生产和流通部门资本的总和20、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阐明A.剩余价值的来源B.个别资本循环所必需的内部条件C.剩余价值率如何才干提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二、 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10分)1、在商品的价格形式中,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存在商品拜物教。3、每一次卖同时就是买,因此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卖的平衡。4、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5、资本家是为了减少劳动力价值而致力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6、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就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7、工资是劳动的价格。8、资本就是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9、工资是自变量,资本积累是因变量。10、资本规模的扩大只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收入与资本的比例。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累计15分)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剩余价值3、借贷资本4、市场价值5、商业利润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本题累计18分)1、为什么W到G的转化对资本家来说是最困难的?2、简述资本集中的内涵、手段。3、成本价格对资本主义公司有何实际意义?五、计算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8分,本题累计13分)1、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根据经验统计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亿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每元贬值了多少?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2、设:产业部门预付的不变资本为19,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2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可变资本2,000万元;剩余价值率200%。设:商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耗资本相等,剥削生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预付资本的状况是:购进商品资本1,200万元;保管费用400万元(其中:300c,100v);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400c,100v);纯正流通费用200万元。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是多少?(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4)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六、叙述题(每小题12分,本题累计24分)1、叙述第二卷第三篇第十八章有关货币资本是新开办公司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以及在预付货币资本量一定的状况下扩大再生产能力的理论。2、试述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A卷参考答案单选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20分)12345678910DACCBDBBAC11121314151617181920DDBBCDBBDA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10分)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累计15分)1、普通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体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成果。历史上,普通等价物曾由某些特殊的商品承当,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合执行普通等价物职能的货币。2、资本:能够在运动中增殖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增殖体现为获取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物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土地价格:土地出售时的价格,实质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4、资本积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5、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出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工人发明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本题累计18分)1、(1)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看,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如何的变化,相似时间长度内生产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都不变;(3分)(2)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看,劳动生产率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两者成反比。(3分)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分)(2)不同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2分)价值规律的体现形式:在供求和价格的互相作用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Ⅰ(v+△v+m/x)=Ⅱ(c+△c);(2分)(2)Ⅰ(c+v+m)=Ⅰ(c+△c)+Ⅱ(c+△c);(2分)(3)Ⅱ(c+v+m)=Ⅰ(v+△v+m/x)+Ⅱ(v+△v+m/x)。(2分)五、计算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8分,本题累计13分)1、解:(1)每小时劳动平均转移的旧价值=(40+8)÷8=6(元)(1分)(2)每斤棉纱的价值=(40+8+3×8)÷40=1.8(元)(1分)(3)由: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可得: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新价值×劳动时间=(3×8-6)÷(3×8)×8=6(小时)(2分)必要劳动时间=8-6=2(小时)(1分)2、解:(1)甲公司的M′=M÷v×100%=〔100%×(100×1/10)×10〕÷(100×1/10)×100%=1000%(2分)乙公司的M′=M÷v×100%=〔100%×(100×1/10)×15〕÷(100×1/10)×100%=1500%(2分)(2)甲公司的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100×80%÷10+100×20%×10)÷100=2.08(次)(2分)乙公司的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100×40%÷5+100×60%×15)÷100=9.08(次)(2分)评分阐明:只有得数,没有计算环节不得分;环节对的,得数错误给二分之一分六、叙述题(每小题12分,本题累计24分)1、答:①由于各部门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等客观因素不同,其利润率的高低也各不相似。(1分)②由于各部门的利润率不同,必然引发部门之间的竞争,重要体现为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总是把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高的部门转投。(2分)其成果: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资本减少,生产能力下降,会造成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利润率高的部门,则由于资本增加,生产能力增强,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直至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化即形成平均利润率时,资本转投才会暂停。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成果。(3分)③平均利润率(Pˊ)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预付总资本之间的比率,其公式为:Pˊ=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2分)④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利润也就转化为平均利润(P),即各部门预付总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2分)⑤平均利润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发明的剩余价值在量上不一定相等,从而使利润是资本产生的假象最后完毕,利润的本质和真正源泉被进一步掩盖。平均利润的转化过程,实质上是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和规定,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2分)2、答:
(1)G-W是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即购置阶段。
(2)G-W阶段购置的内容涉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主客观条件。
(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质的区别:第一、它们属于不同的生产要素;第二、它们属于不同的市场。
(4)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量的比例关系第一、首先取决于剩余劳动量。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必要劳动量以及它所能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是一定的,但劳动者的剩余劳动量确是可变化的。因此,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劳动量越多,吸取剩余劳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数量也就越多。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量的比例要适宜。如果生产资料数量多于劳动者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需要的,就会出现生产资料闲置;反之则会出现劳动力闲置。B卷参考答案单选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20分)12345678910CDAAACDDDA11121314151617181920ACDACBDBAD判断题(每小题1分,本题累计10分)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累计15分)1、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纯熟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分)2、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发明的价值超出劳动力赔偿价值的价值余额,体现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3分)3、指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获得利息而临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3分)4、市场价值,首先,应看作是一种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首先,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3分)5、指通过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3分)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本题累计18分)1、普通地说,在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2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卖的困难(1分);能够实现多少,能够以什么价格卖出都取决于市场状况(2分);关系到剩余价值的实现和预付资本的收回问题(1分)2、内涵:资本集中,是指资本吸引资本的规律,是已经形成的各资本个体独立性的消亡,是许多小资本转化为少数大资本。(3分)手段: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它们随着资本积累的进程而发展。(3分)3、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经营活动含有重要实际意义:它的赔偿是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确保;(2分)它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资本家经营盈亏的分界限;(2分)它的高低是资本家竞争成败的核心。(2分)五、计算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8分,本题累计13分)1、解: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1分)当年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14000+4000-3500-2500)÷8=1500亿元(2分)纸币贬值后每元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发行货币量1500亿元÷亿元=0.75元(1分)1元-0.75元=0.25元(1分)2、解:(1)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发明的剩余价值+商业部门生产性工人发明的剩余价值-纯正流通费用)/(产业予付资本总额+商业予付资本总额)(1分)=[2,000×200%+(100+100)×200%-200]/(19,200+2,000+1,200+400+500+200)=17.87%(1分)(2)产业平均利润=(19,200+2,000)×17.87%=3,789万元(2分)(3)商业平均利润=(1,200+400+500+200)×17.87%=411万元(2分)(4)出厂价格=(19,200-15,250)+15,250×1/5+2,000+3,789=12,789万元商业售卖商品生产价格=出厂价格+商业利润+保管费+运输费+纯正流通费用=12,789+411+400+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过滤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传记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练习粤教版必修1
- 2025年科研项目年度总结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第6节示波器的奥秘学案粤教版选修3-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6章章末复习课教案含解析鲁科版选修1-1
- 2025年自动人行道铝合金踏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性能测试板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固体废物处理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研战略研究报告
- 锂电池导电涂层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纸浆乳胶密封件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高中校长在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202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春季开学第一课(人教版) 2024-2025学年 典型例题系列(2025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课件
- 1.2 男生女生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民政局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官方模板4篇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名校真题 期末考试综合检测卷
- 2025年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工作计划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册
- 存款代持协议书范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