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分析_第1页
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分析_第2页
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分析_第3页
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分析_第4页
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考研动机、选择与效果进行分类分析发现,除了希望通过考研进行深造的学生外,还有部分因为对自身或专业不自信以及个人兴趣与专业不匹配的学生也会选择考研,这部分学生考研目标不明确,考研选择模糊,考研成功率低。总体来讲,由于家庭、学校及自身因素,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总体对本学科的认知、研究生阶段收获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充分的认识,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考研全程数据库建立和实时研究生报考辅导等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考研目标,优化考研选择,提高考研效果。关键词:双非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动机考研选择考研效果1前言作为我国人才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培养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发明显,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入学人数也是屡创新高。伴随着考研热的兴起,双非高校学生的考研比例也是越来越高,根据某校2020年研究生报考数据来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给排水专业)报考研究生人数占到专业总人数的50%,但由于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能力差异,双非高校学生考研选择往往具有盲目性,考研效果也差强人意。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给排水专业学生研究生报考动机、选择和效果,研究双非学校学生研究生报考特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考研观,拓宽其发展道路。2给排水专业考研动机、选择与效果分析研究发现,给排水专业学生由于考研动机不同,其选择和效果也存在差异,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自我提高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同学对自我认定不清晰,专业选择不匹配等特点,本文根据学生考研动机将学生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群体考研选择和考研效果的差距。2.1增加专业学习深度,提高个人专业水平一部分学生考研目标明确,主要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学历水平,进而增加个人资本。这类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初期就确定了考研目标,即通过充分的准备,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这类学生具备突出的个人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这类学生往往在高中阶段学业成绩较好,本具有冲击重点高校的实力,但因为一些原因而进入普通本科学习;二是进入大学后,在专业上保持较好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突出。因此,这类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且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在本科阶段,一部分人由于成绩优异,成功保研到高校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另一部分则通过自身努力备考,他们在考研准备过程中,主要选择加强数学、英语的课程学习,并且针对考研目标专业有意识加强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在考研学校选择中,这类考生会拟定较高的目标,考研选择会偏向“211”、“985”重点高校,或是在专业领域排名靠前的高校,以给排水专业为例,许多学生会选择传统的“建筑老八校”,或是土木水利方面排名较高的“985”综合性高校。而考研专业选择,则会偏向于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在考研准备上,也更加偏重对基础学科如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准备。从考研效果来看,结合现有数据可知,这类学生考试分数较高,均超过国家线,且其中专业课分数较高。由于选择的学校复试分数较高,50%学生分数超过报考学校复试线,但分差较小,竞争力较弱,可其中仍有部分同学因为复试准备不充分而被刷下,因此考研成功率较低。2.2对就业信心不足,期待考研缓冲这类学生认为本科阶段学习以及能力累积不足以帮助自己在职场中获得满意工作,因此通过选择报考研究生来改变现状。按照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这类学生分成两类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自身信心不足,认为个人能力不足,或需要通过研究生学历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这类学生考研决策时间较短,一般在本科后半阶段,甚至临近毕业才决定考研;第二种情况是对专业信心不足,认为相比于其他工科专业,当前所学专业(给排水)就业面窄,且并没有学到适合职场的技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类学生考研选择也在本科后半阶段形成,但时常会面临就业和考研的权衡。总体来看,这两种情况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业成绩较好,部分同学学业成绩甚至名列前茅,但是在就业和考研中较为迷茫。在考研选择上,这两类学生由于其考研动机不明确,再加上对专业转换更加迫切,所以对学校综合实力要求较低,会选择一些给排水专业排名靠前的非重点高校,或者综合排名靠后的二区重点高校。而其考研选择没有具体方向,多选择自己较为熟悉,门槛较低的学科。从考研效果来看,由于这部分学生考研目标模糊,考研动力不足,考研准备不充分。再加上多选择跨专业考试,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均不牢固.其考研效果较差。大多数同学的分数超国家线不高,多在边缘波动。有的同学初试分数未达到考取学校复试线,这类同学大部分也未参加调剂,而是选择“二战”考研或直接就业。2.3对目前专业不满意,通过考研换专业第三类学生对当前所学专业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来选取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深造,这部分学生相比前两类群体,人数最少,但也十分突出,在考研人数中比例超过10%。在交流中发现,部分同学对本科专业(给排水专业)选择存在盲目性,志愿填报主要由家长或高中老师推荐或代选,进入大学阶段发现自己对本专业缺乏兴趣,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考研动机,因此考研确定时间不定,有些同学在进入初期,便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与专业不匹配,迅速转移学习兴趣,开辟其他专业学习;另一些同学是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并努力让自己接纳目前专业但效果不佳后,选择通过考研来转换自己的专业。这类学生在本科学习中也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即在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不佳,甚至较差,但对其他专业或实践具有较大兴趣。在考研选择中,往往会选择自己理想专业排名较高的学校,这类学校排名较高,多为重点高校(“211”、“985”高校);而专业会选择自己偏好的专业,也会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其考研效果较差,由于本科阶段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备考过程往往不充分,公共课程如数学、英语等基础较差,再加上跨专业考试和所选学校复试分数线较高等原因,考研效果并不理想。这类学生主要通过调剂达到研究生学习目的,或者通过考研“二战”来实现自己的专业愿望。3考研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发现,双非高校给排水专业学生考研动机和选择虽然可以分为三类,但是考研效果却均不甚理想,通过对考研学生家庭背景、学习轨迹和学习情况可以发现,双非高校学生农村学生较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差,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存在不自信的表现,再加上其可参照的成功考研目标和案例较少,在考研专业选择和考研策略上存在盲目性,导致部分学生考研目标不清晰,考研选择与自身不匹配,考研效果差,考研成功率较低。4关于提高双非高校学生考研效果相关建议通过对考研学生情况和考研效果进行梳理,学校和老师可以从开展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建立考研案例信息搜集平台、动态了解学生职业观变化以及加大对考研学生专业帮助力度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得确立考研目标,提高考研成功率。4.1展开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现在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一般课程规模较大,对学生个体关注不够,学生也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效果不佳。学校可以缩减课程规模,进行必修+选修的课程设置,邀请资深的专业教师和就业辅导教师结合上课。在必修课程中,针对学生普遍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同时增加对于专业在社会应用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学习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能力的提升,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学习。针对部分对专业和个人生涯规划存在困扰的学生,提供选修课程,课程规模以小规模为宜,并能够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问题解答。同时也可以常设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渠道,实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择业、考研过程中的困惑,帮助学生确定专业兴趣,提升对专业和自身认同感。4.2建立考研案例信息搜集平台,加强对考研学生的追踪和反馈辅导员作为连接各届考研学生,掌握考研情况的主要群体,可以利用掌握的各年考研情况建立考研成功案例库。其设计主要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为总体情况,如对当年考研人数、复试分数线进行汇总整理。第二部分为考研动机、考研方法、考研选择路径,考研动机要说明其考研决定形成和行动时期及决定因素。考研方法和选择主要介绍对报考专业和学校选择的原因,即基于什么样的因素选择相关专业,确定相关院校。第三部分为重点心得总结,主要记录考研成功学生的一些重要经验和考研心得,包含但不限于主观和客观的一些对考研成功起到较为重要作用的必然或偶然因素,供未来报考学生参考。当然也可以搜集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习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如导师选择、专业研究和学习等经验,帮助后期报考成功学生更好的适应研究生学习与生活。4.3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考研学生的辅助力度许多考研学生在考研选择和备考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和课程辅导等形式加强对考研学生的辅助。在研究生报考初期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考研基本背景、历年考研情况及一些通用性经验和问题,帮助学生对考研的风险和机会、成本和收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另外,也可以关注学生在考研中的心态变化,一般而言,越临近考试,学生压力越大,部分同学因为压力过大会产生放弃或其他消极的心态,学院可以关注学生心态变化,帮助学生释放和疏导考研压力,帮助学生调整考研过程中的不良情绪。5结语通过对双非高校给排水专业学生考研动机、选择和效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存在三类考研动机,且不同动机下对应学生不同的考研选择和效果。相比于主动提高专业深度、积极备考的同学,因为对专业和自身学习不自信和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考研选择较为盲目,考研难度大,考研效果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习习惯未更新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家庭、学校和自身等因素使得学生没有摸清自己的专业兴趣,不了解社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相互关系。这需要培养者通过考研信息共享和对学生从人生观、事业观的了解和引导,帮助学生合理确立考研动机,帮助学生平衡自身实力、需求和考研专业和学校的关系,并最后通过专业辅导的引入,帮助学生提高考研成功率,为双非高校学生通过考研进一步提高学历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张理政,王珊珊.本科生考研动机影响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学经管类专业为例[J].民营科技,2018(07):195-196.刘莉,孙丽,朱陈欣.基于全过程工科学生考研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295-296.王亚栋,王兰珍,冯艺佳.报考农林类院校硕士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