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甲图表示某种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乙图表示植物体内两种生理活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a点之前(不含a点)表示光照太弱,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与乙图所对应的状态是甲图中的a点C.在10℃时,限制甲图b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再增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D.温度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有影响是由于温度影响了有关生理活动中酶的活性2.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吞噬细胞 B.皮肤 C.体液中的溶菌酶 D.淋巴因子3.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色泽鲜艳、肉脆水足、口感极佳,果核部分糖分堆积呈透明状,形成了独有的冰糖心,其含糖度达到18~21%,远远超过普通苹果的13%,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冰糖心苹果汁和斐林试剂混合后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B.苹果储藏期间有可能因缺少氧气使得果肉中积累乳酸C.阿克苏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积累D.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能有效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4.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中不能进行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图中的()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①⑤5.黑桫椤为木本蕨类植物,如图为某山低地雨林与山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的年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小于直接价值B.低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C.采用样方法调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时,密集处取样D.雨林群落是由生活在该区域的全部动物和植物组成的6.图是某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曲线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B.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C.K值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时,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为有效防治田鼠,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K/27.下列物质,不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有氧呼吸酶 B.抗体 C.递质 D.Na+8.(10分)如图表示某人从早餐开始后到12点血糖浓度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早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受到抑制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只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C.10点到11点血糖低于正常值,此时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增加D10点左右,机体通过调节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二、非选择题9.(10分)教材原话填空(1)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__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交叉互换:一对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3)____________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5)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____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10.(14分)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人体体温调节学说是: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一个调定点,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如图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体的体温调定点为37.5℃,因此正常人的体温________(填“稳定不变”或“处于动态平衡”),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2)ab段由于病毒感染,体温调定点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过程中,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_增多,使细胞代谢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结果导致产热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散热,此过程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3)bc段人体持续高热,此阶段患者的产热总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基本等于”)散热总量。11.(14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引起全球关注,加之冬季季节因素等导致周边国家疫情输入我国风险增加。疫情防控不能松懈,接种新冠疫苗仍是目前有效的防控手段。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2)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清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康复病人的血清中含有_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这种现象可能是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__________。(3)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对疫情进行有效防控,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三针(加强针)全面接种工作,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__________。接种疫苗的人仍然可能会患新冠肺炎,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12.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根,生产上常用的是其类似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体内,生长素是由_____________(填氨基酸名称)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2)幼根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α-萘乙酸(NAA)是常用的生长素类调节剂,为探究其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表:NAA/()050100200300平均根数/条9.6311.7018.3317.258.33平均根长/cm13.5215.4917.2416.957.53预实验的结果说明,NAA对该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探究α-萘乙酸溶液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将幼苗横放,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则弯曲向下生长。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淀粉—平衡石假说”是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并根据假说绘制了解释模型图如下:分析模型图,根向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①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__________;②该重力信号引起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③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导致生长素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浓度生长素促进远地侧根尖生长,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分析图解:图甲中,a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不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即为光补偿点;b点表示在10℃条件下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图中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图乙中,叶绿体光合作用为线粒体提供氧气,线粒体有氧呼吸为叶绿体提供二氧化碳,此时可以理解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详解】A、在甲图a点之前(不含a点)表示光照太弱,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因此不需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A错误;B、图乙中,叶绿体光合作用为线粒体提供氧气,线粒体有氧呼吸为叶绿体提供二氧化碳,此时可以理解为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对应图甲中的a点,B正确;C、在10℃时,b点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甲图b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再增大的环境因素包括二氧化碳浓度,C正确;D、温度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有影响是由于温度影响了有关生理活动中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A。2、B【解析】AC、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因此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C错误;B、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正确;D、淋巴因子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错误。故选B。3、C【解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冰糖心苹果汁中有还原糖,故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B、苹果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储藏期间有可能因缺少氧气使得果肉中积累酒精,B错误;C、阿克苏地区光照充足有利于苹果的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积累,C正确;D、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错误。故选C。4、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②表示DNA转录形成RNA的过程;③表示RNA的自我复制,发生在某些RNA病毒的增殖过程中;④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⑤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只能发生于某些RNA病毒的增殖过程中。【详解】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可以发生DNA的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但是其RNA不是遗传物质,所以RNA不能自我复制,也不能逆转录形成DNA,所以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包括①②④,正常情况下不能进行的是③⑤过程。故选C5、B【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种群的年龄组成:增长型:幼年个体数目最多,老年个体数目最少;稳定型:各年龄结构数目比例适中;衰退型:老年个体数目偏多,幼年个体数目偏少。【详解】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直接价值指的是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旅游、美学价值等,因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错误;据图可知,低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因此其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如果在密集处取样,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C错误;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因此雨林群落是由生活在该区域的全部生物组成的,D错误。【点睛】本题以柱形图为素材,考查了与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及稳定性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需要学生掌握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再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准确判断各选项。6、D【解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2、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详解】A、该图中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A正确;B、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受气候、食物、天敌等条件影响,会在K值附近波动,B正确;C、K值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C正确;D、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蝗虫等有害生物的数量应该控制在K/2以下,因为种群数量为K/2时,其增长速率最大,D错误。故选D。7、A【解析】A、有氧呼吸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不可能成为内环境中的成分,A正确。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B错误;C、递质存在于组织液中,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C错误;D、Na+可能存在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A8、B【解析】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两者相互拮抗,早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受到抑制,A正确;B、胰岛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B错误;C、血糖的来源有三个,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10点到11点时主要是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C正确;D、10点左右时机体血糖浓度较低,通过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浓度分泌减少,不再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配子②.同源③.非姐妹染色单体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⑤.非同源⑥.非等位⑦.个别⑧.染色体组【解析】(1)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交叉互换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染色体变异包括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10、(1)①.处于动态平衡②.下丘脑(2)①.升高②.肾上腺素③.增强④.大于⑤.神经-体液调节(3)基本等于【解析】1、体温恒定的维持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小问1详解】正常人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体温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小问2详解】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引起体温调定点上升,体温升高,此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增强,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该过程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又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故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小问3详解】bc段持续高热,体温相对稳定,则产热总量和散热总量处于动态平衡,即基本等于。【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温调节的过程的理解与运用,识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11、(1)①.二②.防卫(2)①.针对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②.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①.抗体和记忆细胞②.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短,体内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长,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解析】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分别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构成了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T细胞还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小问1详解】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属于第二道防线,体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小问2详解】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清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康复病人的血清中含有针对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属于免疫治疗的过程,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这种现象可能是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刺激时,机体产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小问3详解】第三针(加强针)疫苗注射入人体后,相当于是多次免疫,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核抗体,增强免疫力;接种冠状病毒疫苗的人仍然可能会感染冠状病毒的原因是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机体产生的抗体无法识别多变的病毒引起,也可能是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短,体内还未产生足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或者是接种疫苗后间隔的时间长,体内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数量大量减少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