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乌拉根铅锌矿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乌拉根铅锌矿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茨自治州乌卡县康苏市以东约5公里处,矿区面积10公里2公里。1951—1968年,中苏稀有金属公司萨里塔什勘探队、喀什矿管处、新疆有色局第二矿务局702队相继在乌拉根铅锌矿进行过地勘工作,在北矿带Ⅰ号矿体探明金属量:铅1.1万t、锌1.7万t,品位:铅5.8%、锌7.43%;南矿带砂岩中探获金属量锌4.8万t,认为矿床为低温热液成因。1996—1998年,中南大学蔡宏渊等对乌拉根铅锌矿进行了调研,认为乌拉根矿床属于金顶式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2001—2007年,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乌拉根矿区进行了资源评价,认为乌拉根铅锌矿是热卤水成因的砂砾岩型铅锌矿床,主要为锌矿化,在南、北矿带探获铅锌资源量333+3341级资源量448万t,预测矿床远景资源量在1000万t以上1。前人对乌拉根铅锌矿的成矿作用及成因方面进行过较多的研究工作,普遍认为是热卤水喷流沉积—改造成因[7,8,9,13,14,15,16]。此次对乌拉根铅锌矿成矿特征以及成因的重新认识是建立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乌拉根成矿带层控型铅锌大型矿床预测及找矿靶区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专题研究的基础之上,乌拉根铅锌矿属层控砂砾岩型铅锌矿,其赋矿层位及岩性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砂砾岩和古近系阿尔塔什组(E1a)底部坍塌角砾岩,具有强烈的层控特性,其成矿具有独特性。1中侏罗统—区域地质背景乌拉根铅锌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段塔西南坳陷西部的喀什凹陷的北缘,属乌拉根铅锌铜成矿带,该成矿带位于乌拉根隆起及苏鲁铁热克隆起的周缘和边部,以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顶部灰白色含砾砂岩及砂砾岩为赋矿岩层,所产出的矿床、矿点有乌拉根铅锌矿、吉勒格铅锌矿、康西铅锌矿、加斯铅锌矿、江格结尔铅锌矿等(图1)。乌拉根隆起及苏鲁铁热克隆起由长城系阿克苏群变质岩组成,没有证据表明长城系变质岩之上存在有其他元古宇及古生界地层,侏罗系地层直接不整合盖压于长城系阿克苏群之上。中—新生界地层由侏罗系、白垩系及古近系与新近系组成。其中侏罗系地层为一完整的赋煤发展演化盆地,研究表明该盆地是在长城系变质岩基底上裂陷形成的,在早侏罗世初期拉张背景下,于断陷盆地内形成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J1s)一套快速堆积的冲积扇相的褐红色块状砾岩;随着盆地的进一步拉张,湖水入侵,形成一套滨湖—沼泽相的煤系地层——下侏罗统康苏组(J1k);进入中侏罗世,盆地进一步拉张,湖水加深,形成一套滨湖—浅湖相的灰绿色碎屑岩——中侏罗统扬叶组(J2y);而中侏罗世后期随着盆地的持续拉张,形成一套半深湖—深湖相的杂色碎屑岩夹灰岩沉积——中侏罗统塔尔尕组(J2t);进入晚侏罗世,盆地回返,进而沉积一套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J3k)河流—冲积扇相灰绿—褐红色厚层—块状砂岩、砾岩;至此,侏罗纪赋煤盆地演化结束。进入白垩纪,在前期夷平的基础上,早白垩世所沉积的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辫状河相—辫状河三角洲相褐红—灰黄—灰白色砾岩、砂岩夹泥岩厚度为468~1106m,沉积面积远大于侏罗系,表现为克孜勒苏群超覆不整合盖压于长城系变质岩之上,诸多证据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有自西而东的海水入侵,从而形成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顶部灰白色砂砾岩这一铅锌矿原始矿源层。但早白垩世晚期有一次不均匀的抬升,造成晚白垩世海相沉积未能达到盐场以东的乌拉根地区,上白垩统库克拜组(K2k)海湾相灰绿色钙质泥岩夹介壳灰岩和乌依塔克组(K2w)浑水潮坪相褐红色膏质泥岩与下伏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之间整合接触,而依格孜牙组(K2y)和吐依洛克组(K2t)浑水潮坪相褐红色膏质泥岩夹介壳灰岩及石膏沉积则仅分布于加斯以西地区。古新纪—始新纪为喀什凹陷西部的最大海侵时期,浅海相间泻湖相阿尔塔什组(E1a)白色块状石膏夹白云岩,齐姆根组(E1-2q)灰绿色钙质泥岩、褐红色膏质泥岩夹介壳灰岩、砂岩及石膏,卡拉塔尔组(E2k)灰色牡蛎灰岩、介壳灰岩夹褐红色砂岩、泥岩和乌拉根组(E2w)灰绿色钙质泥页岩夹灰色介壳灰岩、泥灰岩沉积稳定,展布于喀什凹陷西部,在乌拉根地区可以明显观察到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与下伏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之间呈明显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始新纪晚期海退自东而西开始进行,巴什布拉克组(E2-3b)在东部乌拉根地区表现为泻湖相暗紫红色膏泥岩夹石膏,而在西部加斯—吉根地区表现为泻湖相暗紫红色膏泥岩夹浅海相介壳灰岩。于新近纪喀什凹陷进入陆相演化时期,所沉积的克孜洛依组((E3-N1)k)、安居安组(N1a)、帕卡布拉克组(N1p)和阿图什组(N2a)为一套以红色基调为主的氧化宽浅湖相砂泥岩沉积,晚期为辫状河—冲积扇相沉积。在乌拉根地区,盖压于铅锌矿原始矿源层——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之上的富含卤水的碎屑岩夹灰岩及石膏的厚度达2700m。乌拉根地区处于南天山构造挤压带与帕米尔前缘带之间的构造挤压部位,库什维克向斜的东段,乌拉根式砂砾岩型铅锌矿的赋矿层位——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稳定分布于库什维克向斜的南北两翼,而与铅锌成矿有着密切关系的吾合沙鲁断裂贯穿乌拉根铅锌矿矿区,地震资料显示该断裂为断面北倾的浅表层次断裂,但下部穿越煤系地层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有着明显的显示。2拉克尔斯塔什组铅锌矿区乌拉根矿区位于库什维克复式向斜的东段,乌拉根隆起的北侧,受控于乌拉根向斜,该向斜的轴向近东西向,向东翘起。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宇长城系(Chak);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古—新近系为阿尔塔什组(E1a)、齐姆根组(E1-2q)、卡拉塔尔组(E2k)、乌拉根组(E2w)、巴什布拉克组(E2-3b)和克孜洛依组(E3-N1)k、中新统安居安组(N1a)、帕卡布拉克组(N1p)等。其中,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砂砾岩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底部的角砾灰岩共同组成铅锌矿的赋矿层位(图2)。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与下伏元古宇长城系(Chak)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与上覆阿尔塔什组(E1a)之间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乌拉根铅锌矿区主要构造为乌拉根向斜,向斜核部为中新统帕卡布拉克组(N1p),南、北翼对应出现N1a、(E3-N1)k、E2-3b、E2w、E2k、E1-2q、E1a、K1kz地层;向斜南翼地层北倾、倾角50°~60°,北翼地层南倾、倾角65°~80°,局部倒转。矿区重要的断裂为吾合沙鲁断裂,其重要的影响是它穿越乌拉根铅锌矿的北矿带,导致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与上覆阿尔塔什组(E1a)或齐姆根组(E1-2q)之间呈断层接触,并在北矿带所形成的破碎带中形成较富的透镜状方铅矿体。同时在乌拉根向斜的南北两翼均存在小规模的正断层及不同规模的节理构造,这些小规模的正断层、南北向及北西向和北东向的张性节理发育区是地表乃至地下铅锌矿集中分布的区域。2.1南北矿带南、北矿带铅锌矿体在乌拉根向斜的南北两翼对称产出,以向斜轴线为界,将其划分为南、北两个矿带。矿化产出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第五岩性段(K1kz5)与上覆阿尔塔什组(E1a)底部的角砾灰岩中,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图3、4)。2.1.1号矿体的一般特征南矿带地表可分别圈出东段和西段两个矿化富集区段。南矿带西段矿化富集区段位于47线至24线间,长1800m;东段位于48线至76线间,长大于800m。南矿带西段矿化富集区自上而下赋存两个矿体,矿体相互平行,顺层产出;Ⅰ号矿体自47线至24线,沿走向连续延伸,长1800m,平均水平厚8.23m,铅平均品位0.70%,锌平均品位3.06%;Ⅱ号矿体自39线至0线,沿走向连续延伸,长1200m,平均水平厚6.54m,铅平均品位0.23%,锌平均品位3.24%。南矿带东段矿化富集区段自上而下亦赋存两个矿体,Ⅰ号矿体延走向断续延伸,Ⅰ-1号矿体长200m,平均水平厚3.50m,铅平均品位0.36%,锌平均品位2.41%;Ⅰ-2号矿体长400m,平均水平厚3.84m,铅平均品位0.20%,锌平均品位3.64%;Ⅱ号矿体自48线至76线,沿走向连续延伸,长800m,平均水平厚5.26m,铅平均品位0.89%,锌平均品位1.69%。2.1.2矿带东、西部乌拉根铅锌矿北矿带地表可分别圈出东段和西段两个矿化富集区段。北矿带西段可圈出4个矿体。其中Ⅰ号矿体自2线至15线,长600m,平均水平厚3.41m,铅平均品位0.25%,锌平均品位3.41%;Ⅱ号矿体自2线至23线,长800m,平均水平厚6.41m,铅平均品位0.47%,锌平均品位2.61%;Ⅲ号矿体自8线至7线,长600m,铅平均品位0.36%,锌平均品位2.84%;Ⅳ号矿体自8线至0线,长400m,铅平均品位0.27%,锌平均品位2.76%。北矿带东段可圈出3个矿体,其中Ⅰ号矿体自48线至24线,长800m,平均水平厚9.69m,铅平均品位0.16%,锌平均品位2.73%;Ⅱ号矿体自56线至40线断续延伸,其中42线至40线长200m,平均水平厚2.53m,铅平均品位0.12%,锌平均品位3.16%;Ⅲ号矿体自56线至42线,长600m,平均水平厚2.03m,铅平均品位0.03%,锌平均品位2.24%。初步估算乌拉根矿区南北矿带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铅锌资源量为448万t,其中333资源量铅50.73万t,锌301万t,平均品位铅0.63%、锌3.10%;3341资源量铅20.82万t,锌70.95万t,平均品位铅0.53%、锌2.42%。(333+3341)资源量铅(铅+锌)资源量448.36万t1。2.2成矿期蚀变作用蚀变包括区域性的褪色蚀变现象,也包括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蚀变。乌拉根矿床与矿化直接相关的围岩蚀变不明显,至少在肉眼所见的宏观尺度上见不到明显的成矿期热液蚀变作用。蚀变类型主要包括石膏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天青石化、黄铁矿化等,属低温蚀变,前三者蚀变范围大,在矿体处蚀变增强,黄铁矿化蚀变范围相对较小,与矿化基本一致,局限于矿体附近或矿石中。黄铁矿化见于矿石中,其中富矿体中含量相对多,呈细粒状分布于矿石内,在闪锌矿、方铅矿旁侧出现,不同于砂砾,是成矿流体作用的产物。2.3矿山类型、矿组合、结构和结构2.3.1-a,b、c、d乌拉根铅锌矿的矿石自然类型为砂砾岩型矿石和碳酸盐型矿石及脉状矿石3类(图5-A、B、C、D)。其中砂砾岩型矿石位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砂砾岩中,碳酸盐型矿石主要位于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底部的角砾灰岩中,而脉状矿石(透镜状矿石)位于接触界面或断裂破碎带中。2.3.2密度调节型成矿乌拉根铅锌矿床矿物组合均较简单,砂砾岩型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膏、方解石、白云石。矿床中缺乏明显的脉状穿插,成矿阶段或成矿期次不明显。不同硫化物常紧密共生,尤其是方铅矿与闪锌矿分别构成条带,均受斜层理制约(图5E)。脉状方铅矿矿石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呈块状,主要由中粗粒方铅矿构成(图5B)。闪锌矿紧密与方铅矿、方解石、白云石等共生,全部分布于砂粒间的胶结物中,具有胶状环带生长结构(图5F、G)。白铁矿为常见矿物,常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在乌拉根北矿带断裂破碎带中常见白铁矿呈球形生长,放射状结晶(图5H),核部包含有脉石或细粒砂粒,外侧还沉淀有胶状的闪锌矿。黄铁矿多为细粒状,一般多表现为草莓状结构。白云石不均匀分布于胶结物中,与方铅矿、闪锌矿紧密共生,白云石中常包含有有机质。2.3.3碳酸钙矿石结构原生矿石:砂砾岩型矿石以粒状结晶结构为主,少数为胶状结构(图5D)、结核状、圆球状结构;构造有浸染状、条带状、草莓状。碳酸盐矿石有结晶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嵌晶结构、粗晶结构等。构造有角砾状、块状、脉状。氧化矿石:常见结构有晶粒结构、纤维状结构。构造有皮壳状构造、多孔状构造、土状、粉末状构造等。原生矿石中的浸染状铅锌矿石主要产于砂砾岩、砂岩中,沿斜层理发育的条带比较明显(图5H)。而在南矿带及北矿带的断裂破碎带中多呈角砾状铅锌矿石(图5I),亦可见皮壳状构造(图5J)。3乌根铅锌矿的地质特征3.1该层的特征3.1.1充填热液铅锌矿床乌拉根铅锌矿赋存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砂砾岩和古近系阿尔塔什组(E1a)底部坍塌角砾岩中,前人或将其归入乌拉根组(E1w)及上白垩统,经本次研究及与《新疆地层表》对比,将其划归为K1kz、E1a。铅锌矿的顶板为古近系阿尔塔什组(E1a)不透水的白云质灰岩、石膏等密闭岩层,而底板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第四岩性段(K1kz4)顶部的泥岩。赋矿层位是透水性良好的砂岩或含砾砂岩、砾岩。这种透水岩石与上部相对不透水的含硫、钙、镁质岩石形成的岩石组合制约了该区铅锌矿的发育与产出。此容矿地层组合正是典型低温热液铅锌矿床的特点。虽然作为隔水层的白云质灰岩厚度很小,但仍作为较有效的顶板,对下伏碎屑岩中的大规模铅锌矿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1.2云质岩类角砾岩乌拉根铅锌矿中的坍塌角砾岩属铅锌矿的赋矿层位,位于矿化砂砾岩的上部、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的底部。坍塌角砾岩表现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石膏等角砾,角砾无分选、棱角明显,角砾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图6)。前人将这类角砾岩定义为同生角砾岩或构造角砾岩,并认为沿E1a底部、大体上沿角砾岩出露地段存在一条层间断裂。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类角砾岩属于坍塌角砾岩,其形成是含矿卤水与E1a石膏的大规模溶解作用的结果。坍塌角砾岩的分布与下盘含砾砂岩的铅锌矿化有直接关系,矿化好的地区,E1a角砾岩化强烈,厚度也明显变薄。3.1.3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灰白色块状砂砾岩属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上部属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图7)。该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灰白色含砾砂岩及砂砾岩段是乌拉根铅锌矿的矿源层和容矿层,为铅锌矿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其判断依据是:其一作为物源区的元古宇具有Pb、Zn元素的高背景并产有多处铅锌矿点;其二是作为富含Pb、Zn元素的辫状河来源的剥蚀物质在海陆交互环境下沉积,即陆相物源在海相环境下沉积,该环境本身即为一地球化学障环境,在海陆两大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奠定了乌拉根式层控砂砾岩型铅锌矿的原始矿源层的形成;其三是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灰白色含砾砂岩及砂砾岩在乌拉根、康西、吉勒格、加斯、江格结尔等地均产有同一类型的铅锌矿(图8)。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属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的判断依据有:第一,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的总体演化趋势为一明显的海进旋回的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由辫状河道以及洪水期间的越岸漫流组成;其中辫状河道由河床滞留沉积和心滩沉积两个微相,顶部褐红色泥岩层为越岸漫流组成的河漫滩沉积;总体组成向上变细的正向粒级序列。上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位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前方至浪基面之上的滨浅海地带;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沙坝沉积在该亚相沉积中占主导地位,从岩性组合看,主要为灰白色块状砂砾岩、灰褐色含砾长石岩屑砂岩夹砾岩透镜体;砂砾岩具槽状交错层理、高角度斜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及板状交错层理,砾石成分以石英、硅质岩为主,大小0.5~5cm,磨圆度较差,呈次棱角—次圆状;水流方向判断为双向及多向水流。所取砂岩粒度概率曲线特征为明显的两段式,由跳跃总体和悬浮总体组成,跳跃总体是主要成分,它具有斜率低(标准偏差2.35~2.82),分选差,反映了快速堆积的水动力条件;偏度全为正值,0.33~0.66,具河道特征;峰值0.78~1.65,为尖锐型,悬浮段较长,斜率低;综合判断反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较发育的沉积特点。第二,在康苏河剖面第五岩性段所含化石采有Thalassinoidessuevicus、T.saxonicus和Ophiomorphasp.。其中Ophiomorphasp.一直被地质学家认为是近岸浅海到半咸水环境的指示者,而Thalassinoides常指示海岸线的位置。由此亦可证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K1kz5)上部已经进入到滨浅海环境。第三,郭宪璞(1991)在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上部第五岩性段砂砾岩中发现海绿石矿物。含量从几粒到占1%~5%不等,分析确认海绿石为典型的自生矿物。3.2铅锌金属物质与油气的运移载体乌拉根地区的铅锌成矿作用与油田卤水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含矿的卤水是沿着K1kz顶部砂砾岩与E1a石膏夹白云岩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运移,在运移的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与物质交换,不仅造成E1a底部石膏的溶解,整体形成坍塌角砾岩,而且在K1kz顶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岩中发生广泛的褪色蚀变任用,这种蚀变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砂砾岩中的泥岩砾石呈现的皮壳状灰绿色褪色蚀变,而内部为其原生的褐红色(图9A)。褪色蚀变的界线总体上与层位一致,但局部明显不一致,界线是穿层的,显示出褪色作用明显晚于沉积作用,是后生成因的。岩矿鉴定发现,K1kz褪色蚀变的灰白色砂岩中广泛发育有富含有机质的气泡,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褪色作用伴随有明显的Pb、Zn含量的增高,在K1kz与E1a界面处达到最高值。矿区范围内硫化物的分布与气泡的分布有一致性,富含有机质的气泡与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有相对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硫化物的边部或附近常常有气泡的出现,气泡中常见有微细粒的闪锌矿或其他硫化物(图9B、C),显示有机质气泡与成矿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油田卤水或含矿卤水具有低温、低盐度的特点,流体包裹体多呈纯液相或液相;闪锌矿几近透明,只在中心部位呈淡黄棕色,边部无色透明,这些特点均说明成矿流体温度很低;矿物组合与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的流体成分与岩浆热液有根本不同。乌拉根地区流体包裹体细小、气液比较低,因此,流体温度可能也更低一些。乌拉根铅锌矿区的北矿带存在一逆冲断裂——吾合沙鲁断裂,该断裂破碎带中存在较强烈的油气显示与铅锌矿化(图9E、F)。在该断裂破碎带的东延部分可见黑色液体原油产出(图9D)。前人对乌拉根、杨叶油气沥青等的油源对比表明,乌拉根、杨叶油气沥青主要是由中下侏罗统泥质烃源岩生成的湖相原油上侵形成的1。上述现象说明富含金属物质的成矿卤水即油田卤水活动可能是多期次的,卤水中还原性物质尤其是其中有机质(油气)的主要来源与侏罗系沉积物有关,只有靠近源区附近的相关地层才可能经历大规模卤水流经的历史,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只是在喀什凹陷北部乌拉根地区发生广泛蚀变作用的原因。乌拉根铅锌矿床中铅锌矿化与油气具有良好的空间分布关系,可能也具有重要的成因联系。油气与金属矿化位于同一层位中,具有一定的吻合性。铅锌矿控矿的地层组合(古含水层)往往也是油气有利的储盖组合。宏观与微观的研究都说明,铅锌金属物质与油气可能具有共同的运移载体——油田卤水。二者在卤水中共存,相互影响。3.3拉拔断裂带的地质特征乌拉根南北矿带的铅锌矿化富集区均与断裂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铅锌矿化富集地段不仅东西向断裂发育,而且与之交切的北西—南东向张性剪切断裂亦异常发育,在构造发育的地段不仅铅锌矿化强度较高,而且黄铁矿化、角砾岩化以及油气显示均发育。在乌拉根北矿带的铅锌富矿体地段分砂砾岩型和角砾岩型两类,其中角砾岩型铅锌矿位于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体产出,铅锌品位局部达70%左右;通过竖井及平洞观察,砂砾岩型铅锌矿基本由岩性控制(图9G),在富矿体产出的部位亦可见油迹沥青产出(图9E)。在乌拉根南矿带的东西部矿化富集区地表均可见明显的断裂密集发育,包括与地层产状近一致的正断层、南北向张性断裂和北西、北东向张剪性断裂,这与近南北向的宏观挤压力有关。这些断层不仅形成断裂破碎带及构造角砾岩,而且造成较为强烈的铅锌矿化,尤其在断裂交汇部位矿化尤为强烈;断裂在坑道中亦表现为断裂破碎带,且黄铁矿化、铅锌矿化较为强烈(图9H)。此类断裂应当断深至下伏“煤系衬垫”的侏罗系,断层效应导致下伏铅锌及铁质等硫化物沿断裂上侵,于破碎带中富集成矿。3.4矿物分布及特征乌拉根铅锌矿床氧化强烈,形成深度很大的氧化带。北矿带角砾岩型铅锌矿体200m以上全为氧化矿石,其上部的砂砾岩型铅锌矿在70m以上亦全为氧化矿石,在70~120m以氧化矿为主,有部分混合矿;南矿带同样以氧化矿为主,氧化深度可达180m,其中亦可见混合矿。由于氧化淋滤所造成的富集作用,造成Pb、Zn垂直分带现象明显,特别是锌的次生富集作用强烈;一般地表矿石中锌的品位不高,但向深部品位逐渐增高,主要富集部位在70~180m的混合矿带中。砂砾岩型铅矿的氧化矿品位变化不大,但原生硫化矿则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在70~180m之间,其下则含量减少。4拉克尔斯基拉夫地区的成矿模式乌拉根铅锌矿为层控砂砾岩型铅锌矿床。区域未见岩浆岩出露;铅锌矿主要产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顶部辫状河三角洲的灰白色含砾砂岩及砂砾岩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成分较为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为主;围岩蚀变较弱,且类型简单。综合分析研究后建立了乌拉根式层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图10)。(1)富含Cu、Pb、Zn、Cd等成矿元素的元古宇地层的剥蚀以及辫状河三角洲相环境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顶部灰白色含砾砂岩及砂砾岩型矿源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海水中所携带的大量的成矿物质及陆源碎屑所携带的成矿物质在海陆交互之间的滨岸地带(地球化学障)积淀,造就了铅锌矿含量较低的原始矿源层形成,受斜层理控制明显。(2)大规模盆地卤水(油田卤水)对铅锌矿的迁移与富集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活动的结果是形成铅锌矿的初步富集。K1kz5灰白色含砾砂岩及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畜收购合同范本
- 环保材料在超市商品包装中的应用汇报
- 货拉拉喷漆合同范本
- 棋牌定制开发合同范本
- 基于生物柴油合成的功能化蒙脱石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家用牵引治疗仪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美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雕塑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 快时尚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钯催化剂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中药草本护肤品OEM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英语-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春季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培训课件:律师客户沟通技巧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5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1第2课时Speedup
- 生物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 中医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临床患者体位管理
- 砂光机培训课件
- 米酒的制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