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旅游业作为一个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朝阳产业,目前应该说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今,在旅游产业的逐步壮大以及旅游市场总体保持着健康发展的环境下,旅游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人假期出行的必备选择,而这其中,大学生旅游群体是假期旅游出行重要组成部分。高智力、高主动性、精力充沛的大学生群体在假期旅游中也暴露出很多的安全问题,逐渐引起有关部门和相关旅游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例如:2014年,一名男大学生独自一人进入热带雨林探险,曾脚踩眼镜蛇,被蚂蚁咬伤,幸亏及时被当地人发现,才得以脱险;2015年,湖南女大学生独游泰国失联,尸体出现在红灯沙区;2018年,“十一”期间,广东省某高校7名大学生登山爱好者进入秦岭腹地探险,期间一名同学攀登失误,坠崖身亡。这些近在身边的安全事故为爱好旅游的大学敲响了警钟。以往学者对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旅游行为、旅游市场、旅游动机及心理规律等方面。例如,皮尔斯基于事故因果连锁论,对旅游目的地的景点和大学生之间的住客交互关系进行研究;席晨晨、张文鹏在《对于保障我国大学生旅游安全的研究》中构建了“高校+旅游机构+保险公司”三方联合支持下的大学生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席晨晨、张文鹏.《对于保障我国大学生旅游安全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6);翟向坤、韩玉灵构在《大学生旅游安全风险防控》一文中,从系统安全理论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政府-高校-家庭-大学生-旅游企业”互动模式,希望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旅游安全风险问题翟向坤、韩玉灵构.《大学生旅游安全风险防控》.[J].社会治理(65页);殷海萍、董劭璇在《河北省大学生旅游安全意识调查研究》中,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理论,从大学生自身、旅游企业、旅游业与新闻媒体业态融合的角度,提出提高大学生旅游安全的建议殷海萍、董劭璇.《河北省大学生旅游安全意识调查研究》[J].文化视野.2019席晨晨、张文鹏.《对于保障我国大学生旅游安全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6)翟向坤、韩玉灵构.《大学生旅游安全风险防控》.[J].社会治理(65页)殷海萍、董劭璇.《河北省大学生旅游安全意识调查研究》[J].文化视野.2019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假旅游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成因。运用优势理论分析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优势,并介绍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具体介入大学生旅游安全问题的过程,以提升大学生在假期旅游安全方面潜在的能力,最后整合个人、高校、政府、旅游企业等各方资源,提出大学生旅游安全素质(指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总和搜狗百度文库搜狗百度文库1.研究设计1.1研究缘起及意义根据国外的一份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世界各旅游目的地,青年旅游者在全体旅游者中的比例为美洲42.9%,欧洲49.0%,非洲34.0%,亚洲38.7%,大洋洲34.0%,据调查,青年旅游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青年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旅游问题的调查及研究.中国免费论文网.2015(3)中国大学生旅游问题的调查及研究.中国免费论文网.2015(3)本文选择社会工作视角切入大学生群体旅游安全问题,一方面原因在于,笔者自身作为一个热爱自由旅游的大学生,在旅游信息资源的获取、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从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视角理论出发,利用大学生群体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可塑性高的群体优势和特点,在旅游安全教育上,更容易转变大学生的安全思维模式,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解决大学生的旅游安全问题。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在于从优势视角出发,利用大学生的主动性及大学生旅游的动机性,挖掘大学生自身提高安全意识的潜力。研究意义是将旅游学与社会工作研究结合起来,拓宽了社会工作的实务介入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弥补高校对于大学生校外安全教育不足的体制盲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1.2研究理论视角本文运用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作为文章的视角切入和理论基础。首先,优势视角的定义是:优势观点主张运用积极、科学的干预方式整合人与环境的优势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困境;同时聚焦人的优势和潜能,以案主的目标或希望为导向,制定工作计划与干预策略,通过与案主共同探索、运用自身与环境的内、外部优势资源来培养和提高案主的应对能力、主体性以及对内外部环境的掌控力,增加自我觉察,引导案主在实践行动中逐渐发现自我价值,肯定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不断激励案主为实现个人的目标而做出主动的改变和积极的行动,最终回归期待的理想生活,逐步走向复元孟洁.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内涵探究.[J].台湾政治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2016(5)。重要概念包括1.核心基础-关系;2.重要动力-希望;3.干预中心-目标;4.中介力量-增强权能;5.关键能力-复原力;6.最终目的-复原孟洁.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内涵探究.[J].台湾政治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2016(5)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台北红叶文化2009年版,第98页优势视角应用于本文的价值主要在于理性和自主。理性指优势视角相信所有人都拥有趋利避害的理性意愿,并且主张尊重服务对象的理性,相信他们可以运用理性的方式推动其进行思考和行动,选择和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Horne,M.:ValuesinSocialWork.ValuesinSocialWork.Aldershot,England:WildwoodHouseLtd,1987,P.12.。自主讲的是自主权的问题,自主权是人基本的权力,也是人们完成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每个人都有独立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所以优势视角主张工作者应该始终视案主为自主的个体,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在优势导向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帮助案主寻找和运用生活中的资源与自身的潜力优势,帮助服务对象减少或消除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同时以优势作为主要理论力量和行动策略,引导案主自主地选择目标和梦想并付诸以实际行动。Horne,M.:ValuesinSocialWork.ValuesinSocialWork.Aldershot,England:WildwoodHouseLtd,1987,P.12.1.3基本概念界定1.1.1社会工作依据不同角度、不同国情,各国学者对于“社会工作”的概念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王思斌给出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国际社会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个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同⑤。社会工作有很多实务领域,其中学校社会工作是其中之一。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原则与方法用于学校,目的在协助学校,使之成为‘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并使学生得以获得其适应今日与未来的生活能力的一种专业服务互动(徐震,林万亿,1990)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M],1990(第3页).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公司.[M],1990(第3页).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助人活动,在社会服务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专门针对学生的实务领域,可以迎合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个体化追求的需求,弥补高校安全教育体制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素养。1.1.2旅游安全旅游安全涉及的范围很广阔,学术界目前对旅游安全概念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目前国内认可度较高的是郑向敏(2003)在其著作《旅游安全学》中提出的关于旅游安全的概念。他认为旅游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狭义的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涉及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李四军.《大学生安全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中国旅游大辞典》中旅游安全的定义是旅游活动可以容忍的风险程度,是使旅游活动处于平衡稳定状态的一种统称。国外对旅游安全的认知主要从社会不安全因素为起点,例如,恐怖主义、政治危机、暴力事件等均会影响当地的旅游王思.社会支持视角下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宄[D].华中农业学.2016:25-30李四军.《大学生安全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王思.社会支持视角下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宄[D].华中农业学.2016:25-30综合来看,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以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微观介入视层面,通过社会工作概念的宣传和旅游资源的整合,满足大学生对旅游出行安全和行程路线的需求,以此来解决大学生的假期旅游安全问题。1.4研究方法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问调查法,辅助运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平台,搜索关于国内外旅游安全研究、社会工作理论、高校安全教育等相关文章,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文献支撑。问卷调查法是在毕业论文撰写之前,对服务对象进行前测分析,以获得定量数据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此项调查以吉林市四所高校的学生作为样本对象展开调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笔者遵循随机抽样的一般原则,进入高校自习室发放和回收问卷,抽取不同年级和专业层次的学生作为样本。问卷收集结束后,对问卷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分类。最后,为了获取更为深入的研究内容,笔者对部分假期旅游经验丰富的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问调查法,深入了解大学生假期旅游中遇到的问题。在深度访谈阶段,笔者在上述四所学校中选取了10名有过不同地区旅游经历的学生进行约谈,及时整理访谈内容,形成访谈记录,从大学生的的视角理解他们旅游行为的意向和对旅游的看法。2.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的现状概述2.1大学生对假期旅游安全问题的态度及应对优势旅游态度,是人们对旅游作出行为反应的心理倾向,是行为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虽然不是行为反应本身,也不是行为反应的现实,但却包含和预示着人们作出行为反应的潜在可能性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五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0-125.。一个人对某项旅游娱乐项目具有良好的态度及期待,就包含和预示着他有参加此类旅游项目的可能性。旅游态度决定了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旅游活动水平和心理准备状态安排可能的出行计划,积极的旅游态度是开展本次研究的关键基础,大学生只有愿意出行、有旅游行为,研究者才可以对其行为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从表2-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假期旅游非常赞同的比例占8.57%,赞同旅游的占到88.43%,无法确定旅游的占到1.92%,不太赞同旅游的占到0.90%,不赞同的为零。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学生有非常强烈的出游意愿。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五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0-125.在这些将近97%赞同假期旅游的大学生中,针对大学身假期旅游安全态度问题,抽取10名同学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的问题设定为:“您是如何看待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问题?”,多数同学用“还好吧,挺安全的”、“没什么问题”、“会注意,但没有特别关心”、“没有遇到过比较危险的情况”等回答表明他们的态度,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同学因为没有经历过比较危险的情况,所以在面对旅游安全问题时,意识不到旅游安全的重要性,缺少旅游安全素养的培养,以下是部分访谈的者回答,如下:L1:受访者,郝同学,东北电力大学,大三,女,旅游多会跟家人及朋友出行,认为现在旅游出行路线及旅游景区都会安全,没有什么安全问题,但在不同地区和国家,夜晚的出租车要少做,在欧洲国家,晚上是不能出门的,小偷和劫匪会很多。L2:受访者,吕同学,东北电力大学,研一,男,认为“提前定好酒店和车票,规划好路线,就不会有大问题,前提是不去可能发生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地区,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L3:受访者,靳同学,东北电力大学,大四,女,认为“还是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因为在外出行,保不准哪时就发生什么意外,像我曾经去青海,半路上就遇到过一辆旅游车侧翻,幸好开的不快,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在对大学生进行旅游安全问题的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不是不想了解旅游安全知识,只是缺少相关旅游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大学生群体本身对旅游安全知识是渴望了解和掌握的,另从社会工作优势视角谈论大学生旅游安全问题,发现大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智力、较强的认知能力等潜在的优势资源,相比与其他群体,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可以更好更快的改变、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假期旅游安全意识。2.2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的现状分析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以及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吉林市部分高校被调查者的旅游出行状况、旅游出行前考虑因素、旅游经费支出情况和旅游意外事故发生情况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假期旅游的现状进行描述。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出行前在酒店预定、交通安排等方面,考虑相对周全;旅游经费中,交通费和住宿费占经费的绝大部分,住宿选择要求不高,多会选择青旅、连锁酒店、民俗等价位较低的酒店。同时,因旅游经费有限,在假期旅游中,常伴随“穷游”现象的发生。2.2.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本研究选取的是吉林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东北电力大学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为88.5%;吉林化工学院、铁路学院和北华大学分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回收率为99%。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情况如表2-2所示,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占比42,2%,大二占比23.8%,大三占比30.7%,大四最少为3.2%,从中得知,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三学生中间;在性别上,男性占比52.7%,女性占比47.3%,男女数量上保持均衡;大学生每年的旅行次数,0-1次的频数为125,占比45.1%,2-3次的频数为122,占比44.0,3-5次的频数为21,占比7.6%,1-5次出行的人数已经占到总人数的96.8%,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假期里倾向选择外出旅游。此外,2018年有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逐渐增强,大约54%的大学生选择在节假日出游,31%的选择在寒暑假出游,15%的大学生选择在周末出游百度资料.大学生旅游问题的调查及研究.百度资料.大学生旅游问题的调查及研究.表2-2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变量名称变量取值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性别男14652.752.7女13147.3100.0大一11742.242.2大二6623.866.1年级大三8530.796.8大四93.2100.0Total277100.00-112545.145.12-312244.089.2旅行次数/1年3-5217.696.85次以上93.2100.0Total277100.0除了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得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笔者还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部分同学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中补充问卷调查的内容,为本研究提供了更详细的大学生旅游安全的资料。访谈资料整理后显示,大学的地理位置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选取吉林市高校部分学生,大学位置处于东北地区,因此大学生很多会选择吉林周边的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稍远一点,会选择西北、山东等地区,以下是部分受访者的访谈信息如下:L1笔者在整理访谈材料过程中,为了便于分析,随机采用笔者在整理访谈材料过程中,为了便于分析,随机采用“L”字母对受访者进行编码L2:受访者,郝同学,东北电力大学,大三,女,每年旅游2-3次,大学期间与家人一起去过成都、上海、沈阳、延吉、欧洲、泰国、兰州、西安。L3:受访者,吕同学,东北电力大学,研一,男,每年会出去旅行2-5次,研究生期间去过沈阳、大连、满洲里、延吉、长白山、哈尔滨、北京、长春。2.2.2旅游出行具体情况大学生群体的时间相对自由,除了国家法定的节假日,寒假暑假以及周末没有课的情况,多数学生会选择假期出游。在旅行前部分学生会提前规划行程、购买车票;同时也有学生倾向“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任何前期规划和准备。表2-3是大学生在出行前是否会做出详细的规划,50.9%的大学生表示会做粗略的路线规划,30.0%的大学生表示总是会做出详细的旅游规划。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旅行出行前会提前把旅途安排好,保障自身的旅途安全。表2-3旅游出行规划情况频次百分比有效百分比不会偶尔有粗略的旅游路线规划总是总计1537141832765.413.450.930.099.65.413.451.130.1100.02.2.3旅游出行前准备情况表2-4假期旅游出行前的考虑因素:83.8%的大学生表示会考虑天气因素;64.6%的大学生会提前订好酒店;63.5%的大学生会考虑旅行途中的交通安排;59.6%的大学生会考虑钱财的携带方式,多半的大学生会选择网上支付;58.8%会考虑景区的路线规划;40.4%的大学生会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提前准好功课;13.4%的大学生会考虑其他的因素(该项选择题为多项选择题)。从样本调查的数据可以大致的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在假期出行前,会做一个大致的旅游规划,不会贸然出行,显示出大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安全素质。表2-4假期旅游出行前考虑因素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出行前考虑天气因素出行前考虑旅游路线规划出行前考虑交通安排出行前会提前订好酒店出行前会考虑财物的携带方式其他因素总共23216317617916537106421.815.316.510.515.53.5100.083.858.863.540.459.613.43旅游经费支出情况大学生作为刚步入社会的群体,没有完全独立的经济能力,绝大部分大学生需要依靠家里的经济支持来完成出行计划,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以此为基础了解旅游出行结构。从表2-5大学生月生活费的调查数据看出,只有4.69%的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低于800元,50.90%的大学生生活费在801-1500元之间,29.60%的大学生生活费是1500-2000左右,17.6%的大学生生活费是在2000以上。表2-5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水平频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800以下801-15001500-20002000以上Total1314182412774.6950.9029.6017.69100.04.6955.5985.19100.0总体来看,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偏低,月均在1500元左右。另外通过访谈得知,受限于经济能力,大学生外出旅游时的日均消费水平大都控制在200元以内,旅游总花费平均在2000元左右;其中交通住宿费用是旅游经费的主要开销,占到旅游经费的一半以上;旅游经费的来源主要四个方面:家庭、兼职、奖学金、小额贷款。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很容易出现“穷游”的现象,给自身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以下是部分同学旅游经费的支出结构,回答如下:L1:(女,大三,月生活费1500左右,有男朋友,偶尔兼职)每年旅游次数1-2次,跟男朋友出去旅行。去过哈尔滨,四天三晚,一共花费2500元,来回车费两个人800元左右,住宿900,交通住宿费用占总费用的68%,吃饭游玩门票800元,门票中冰雪大世界的门票偏贵,学生票半价,;天津,三天两晚,共花费3000左右,来回机票两个人1400(不是旺季,机票特价便宜),住宿400左右(一般会选择汉庭等连锁酒店),交通住宿费用占60%,门票+餐饮+购物1200左右,其中摩天轮的门票较贵.L2:(女,大四,月生活费2000左右)每年旅游次数为2-3次,多半是一个人出行。去过北京,四天三晚,一个人一共花费1190元左右,车费450元,住宿青旅一晚70-80之间,三晚共花费230元左右,交通住宿占总费用的57.1%;满洲里-漠河,一个人去了一周,总共花费1580元,交通花费800元,青旅一晚30-40,一共6晚,交通住宿占总费用的67.72%,餐饮+游玩花费500元左右。L3:(男,研一,月生活费2500左右,经常独自旅行)每年旅游次数5-6次。境外游中,去过俄罗斯海参崴,一共去了五天,办签证400左右,报团1000左右,包含交通费和住宿费,在游玩时没有跟着导游团,独自一人出行,餐饮+游玩+购物花费700元左右,一共花费2100元。2.2.5意外事故发生情况通过调查得知,大学生在旅游途中,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形式多样。首先,大学生财产保管不善导致财产丢失,是遇到的主要意外情况;此外,在旅游就餐中,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大学生被商家欺骗消费的比重较大,其他如骚扰抢劫、信息泄露等意外情况分布零散,虽不集中,但是问题较多,如遇陌生人搭讪、酒店半夜遭遇特殊情况等。表2-6是大学生遇陌生人搭讪的处理方式的调查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对待陌生人搭讪时,会保持一定的戒备心,但心理上还是会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对陌生人的搭讪做出回应。表2-6遇陌生人搭讪的处理方式变量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Valid在对方需要帮忙时,都会做出回应如果不涉及个人金钱或个人重要信息会做出回应看对方说话内容,较少给予回应不管处于任何理由,都不理会TotalMissSystemTotal454514440274327714.498.91.1100.016.416.452.614.6100.016.432.885.4100.02.3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的突出问题2.3.1过于忽视食宿安全多数大学生选择旅游旺季出行,市场服务资源紧张,饮食卫生和住宿安全无法保障。在旅途就餐中,通过表2-8可以看出,44.1%的大学生在点菜后菜价虚高被宰,36.1%的大学生会遇到其他情况;20.9%的大学生因对当地食物不了解,致使身体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食用过后,出现拉肚子等肠胃疾病;6.8%的大学生因饭菜不干净,导致食物中毒。可见旅游业的餐饮店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旅游体验。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表2-8旅途中餐饮的突出问题变量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餐饮不卫生对当地食物不了解,导致过敏虚抬菜价强拉就餐其他情况Total185511638953225.617.136.011.829.5100.06.820.944.114.436.1122.4住宿方面,据表2-9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遇到食用房间内标价不明显商品、被索要高额费用的占到23.5%,遇到宾馆窃取顾客个人信息的占到6.2%,而遇到酒店住宿条件差的情况,占到43.0%,在总人数中占到了60.5%,旅店住宿条件差的问题成为住宿中的主要问题。而在个案访谈中,五一假期或十一假期旅游高峰时节,43.0%的大学生表示无力承担高档酒店的消费,或者很多时候订不到酒店(酒店的价格是平时的2倍,有时会坐地起价),被迫选择去网吧或者肯德基店过夜,即使订到酒店,入住时发现条件差、安全门没有安全锁,想要更换酒店,却发现已经找不到可以住宿的地方。这些情况中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表2-9住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变量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酒店卫生条件差宾馆服务人员盗取个人信息半夜陌生人敲门食用酒店标价不明商品其他情况Total1592318558734243.06.24.914.923.5100.020.933.1旅游经费支出有限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经济来源绝大部分依靠父母,每月生活费有限。为满足出游需要,节省开支,对吃、住、行的选择通常以便宜为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很容易在订购门票、预定酒店等方面贪图便宜,致使自己陷入危险之中。在访谈中,一些同学表示,很多时候出去旅游就是看看风景,徒步领略一下风景,钱都花在了交通上面,游玩并不尽兴。这些经历就是大学生“穷游”的集中体现,为了省钱而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以下是部分受访者的访谈记录如下:L1:受访者,大三学生,女,讲述她和朋友一起去甘肃和青海玩,自己设计的旅游路线,因为路程较远,钱财有限,所以他们在交通选择上,就选择了超载的大巴车。大巴车上人挤人,很多乘客为了可以坐下休息一下,就坐在了车内的油箱上面,非常危险;另外,途中几次大巴车因为路不好走,颠婆严重,很担心车会发生侧翻,乘坐大巴车一路提心吊胆。L2:受访者,大四学生,男,回忆他们曾经去广东玩,来回机票和酒店就将近四千多,景区游玩、餐饮都是以便宜或者免费为主,旅途中曾多次因为门票昂贵,放弃游玩。2.3.3主观维权意识缺乏在旅游途中遭遇意外时,大部分学生表示只了解一个大概的解决途径,却几乎没有真正的运用到现实中,对于旅游法律基本的常识性知识,例如全国各省市分别有不同的投诉电话、微博、网站,12301游客自助投诉举报系统等,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听过和了解,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维权途径知之甚少,在面对旅游安全问题时,大学生很少会运用正规的法律途径来进行维权,这使得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需要加以重视和引导。2.4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2.4.1个人因素首先,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安全意识不强。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大部分是随从家人一起旅行,旅游相关问题不需要他们进行考虑,但是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要独立的面对生活,但因为对社会的认识不清,缺少对商业手段以及各种骗局的辨识能力,加之大学生在大学生期间价值观、判断力、思维能力、性格等各方面都处在不断成长蜕变的过程,所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旅游市场时,大学生对安全因素敏感度不高,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其次,大学生因繁重的学业任务,游一般选择人流量过于集中的节假日,但由于客流量疏导不畅,旅游资源上未能满足全部出行游客的需求,加之旅游高峰期供给与平时供给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对大学生假期旅游群体关注不够也是导致安全问题的主要方面。再次,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在对吉林省旅游情况的文献进行整理和阅读时发现,旅游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欠缺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获取旅游资源信息存在信息滞后性、不完整的弊端,需要有相关服务机构对其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为大学生出游提供便利。2.4.2高校因素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不到位,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方法单一是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现状。通过文献的查考可知,学校的安全教育系统中,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是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最为主要的两种形式。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具有覆盖面广、活动开展方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图片和文字为主,因枯燥无味已然无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使得高校的安全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再者,从小学到大学,我国学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不管是辅导员还是保安,都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的系统培训,很多安全教育的领域,如生命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旅游出行安全教育,辅导员和保安也不清楚,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较流于形式,安全宣传表面化。因此,在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的过程中,从大学生居住的外部环境着手,完善高校的安全教育体制,是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2.4.3社会因素蔡维英(2014)以吉林省为例,探讨了影响游客安全的因素和对策,认为游客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大方面:一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涉旅政府职能的多方领导、各自为政的情况非常普遍,从而导致旅游安全管理效率低下;二是景区建设不足,包括景区引导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景区安全设施不完善、过度接待引起的高聚集现象的发生等蔡维英.吉林省游客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北方经济,2014,(10):81-82.;其中,景区自身建设不足及过度接待,导致出现的高聚集群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是主要关注问题之一,在调查中,旅游景区人太多是大学生反映的主要景区问题,“挤爆景区”、“人山人海”蔡维英.吉林省游客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北方经济,2014,(10):81-82.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假期旅游的具体运用3.1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问题的可行性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科学性。社会工作解决问题是以社会科学理论基础为牵引,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公平的分享对物质和服务的拥有,每个人都应拥有完全和自由获得信息的权利,注重服务于人,促进公平、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社会工作专业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徐永祥教授在回答“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问题时,论述到:我们的优势不全在于我们的专业,专业只是我们的手段和方法,真正的优势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理念方法技巧都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就像是活动不是我们目的,活动只是我们达到服务目的所采用的方法。通过徐老师的讲述,笔者认为,社会工作真正的专业优势在于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解决有需求的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人亲切感和个人空间没有距离感和低人一等,不是同情,而是互帮互助。因此把社会工作嵌入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中,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3.2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教育的具体运用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工作者来讲,应该始终视案主为自主的个体,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在优势导向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帮助案主寻找和运用生活中的资源与自身的潜力优势,帮助服务对象减少或消除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坚持“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专业原则,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困惑。3.2.1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教育的运用需求评估与成员招募:在开展小组活动前,首先需要对大学生的旅游问题和需求进行评估,以大学生的需求为本,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员的招募、确定工作目标以及制定小组计划书,在此之前要同学校、旅游相关部门整合好旅游资源,以便在小组进行的过程中为组员提供旅游信息。关于旅游话题的小组归属于小组类型中的兴趣小组,带有娱乐、教育、咨询的性质;另外,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模式中的发展模式,小组的规模在8-12人之间,小组活动次数不能低于6次,活动的开展进程需要专业规范赵芳.小组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59-184)。赵芳.小组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59-184)小组活动目标:小组工作介入的总目标是利用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优势,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意识,端正旅游出行的不当行为。具体目标包括:第一,利用大学生较强的沟通能力(包括语言沟通、网络沟通等)建立信息沟通共享平台,获取需要的旅游讯息;第二,挖掘大学生的智力及思维敏捷的优势,了解旅游安全的相关规定和投诉渠道,建设属于自身的旅游安全知识网络;第三,以大学生自身为改变的主体,纠正旅游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安全出行。小组活动设计:可以激起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吸引性的小组活动设计是成功开展小组活动的关键,小组活动必须以小组成员的需求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围绕小组的总目标和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设计独特的小组活动计划书,本课题拟设计“旅游那些事儿——兴趣旅游,安全出行”小组活动计划书见表3-1。小组活动评估:第一,观察测量。根据社会工作者以及观察员在活动中对组员们表现的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从组员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出席率和情感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估。第二,组员自评。在活动结束之后,组员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自己的参与行为、学习收获、小组组织活动感受等方面,对自身和主持人进行评价。第三,支持人评估。主持人根据小组活动情况,自身运用技巧、调节组内气氛、组员反馈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进步。表3-1“旅游那些事儿——兴趣旅游,安全出行”小组活动计划书节数主题目标内容物资第一节认识你真好工作者首先澄清各自的身份和期待,协助组员相互认识,共同订立小组契约1.介绍小组内容、目标与规则;2.抢数字游戏,使组员相互认识;3.海盗船长,活跃小组气氛4.签订契约;5.分享与总结小卡片若干,纸若干第二节你我同分享加深组员相互了解,分享、推荐自己的旅游经历,行程讨论氛围,增强小组凝聚力1.工作者回顾上节的活动内容2.给组员一定的时间回想自己的旅游经历,把旅游中的趣事、经验、困扰分享给大家3.由主持人进行活动的总结笔和纸第三节难忘一瞬间调动组员积极性,深入开展旅游话题讨论1.回顾上节的活动内容;2.讨论自己出行中最坎坷难忘的事情3.最后主持人总结本节活动内容,介绍下次活动主题。第四节我知你不知组员之间分享旅游安全知识,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1.回顾前几次活动;2.主持人安排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解答和讨论,并及时做好小组记录;3.主持人总结本届活动,通知下节活动主题。纸条第五节安全应知道工作者协助组员分享旅游安全知识,纠正错误的旅游行为1.回顾上节的活动内容;2.组员之间相互描述一下上几节课的内容,找出旅游中应该注意的事项;3.总结本次活动,通知小组活动即将结束。第六节美好出行回顾在小组中的收获,巩固已经学习到的旅游安全小常识,分享成长彼此祝福1.回顾之前几节活动的内容2.成员分享收获体会,处理离别情绪;3.主持人评估,督导评估等3.2.2社区工作介入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教育的运用服务目标:采用宏观分析视角,通过高校、驻校社工、社区、政府旅游相关部门联动机制,为大学生的假期旅游出行整合各种资源及支持系统,主要目标是以大学生自身的优势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模式方法帮助大学生了解旅游安全知识、获取实时性旅游资讯。具体目标包括:第一,带动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提升大学生旅游安全意识;第二,整合旅游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旅游信息共享平台;第三,加强社会工作方法在学校社区更好的运用和实践,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具体策略:利用大学生对假期旅游的热情,共同建立旅游信息共享平台。社会工作者需要大学生实际的旅游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把握真实可靠的旅游现状,分析大学生在假期旅游中需要哪些支持和帮助。在基于需求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资料收集及咨询者、资源获取指导者的专业角色,积极整合链接旅游相关资源,寻求旅游企业、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支持,建立服务当地大学生旅游需求的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大学生旅游分享、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建立线上沟通交流平台,使信息共享平台处于一种不断更新、不断丰富的状态,真正抓住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提供个性化、富有吸引力和活力的共享平台。挖掘大学生潜在资源,开展大学生旅游安全宣传活动。大学生是精力充沛、想法新颖、行为大胆的一类人群,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别开生面的话剧演出、危险场景再现等活动形式。以危险场景再现为例,社会工作者联合社区,链接旅游相关资源,再现旅游景区设备坍塌现场,让大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意外情况发生瞬间的感受,并在活动结束后,对参与的学生进行采访,并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可以更好的达到安全教育的效果。最后,建立高校、驻校社工、社区、政府旅游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四个主体联合,开展旅游安全相关的主题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同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意识。例如,社会工作者联合社区可以开展“景区一日游”、“趣味主题讲座”;高校联合政府旅游相关部门、旅游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大学生特色旅游产品,或是提供旅游优惠活动等。4.提高大学生假期旅游安全素养的对策思考4.1利用社工专业优势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但由于自身缺乏实际应对的经验,以及系统的安全知识、防范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培养,导致其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未能形成定性的安全行为习惯,导致大学生在遇到特殊安全事件时,表现出防范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对危险的敏感性不强,并容易在面对意外事故时,担心无力承担后果,而推卸责任。因此,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成熟程度及周边环境,是影响大学生自身安全的主要因素,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成熟、引导大学生正视自身的不足,是安全教育的第一步。本文主要运用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方法,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充分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增加主体性以及内外部环境的掌控力,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最终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解决大学生旅游安全问题。4.2改进高校旅游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观念还不够,高校单一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安全需要。高校安全教育的宽泛性,不具有个性化的弊端,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可能。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方法单一是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而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追求个人化、人性化、创新性的教育模式,高校所提供的与学生所需要的呈现矛盾化的表征,而社会工作个性化的服务、灵活的专业方法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利用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发展高校旅游安全教育。首先,社会工作运用个性化的方式,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问题的需要,个性化服务是指小团体问题指导、朋辈支持(是指受过培训和督导的学生以言语或者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给或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也就是由受过培训和督导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上的学生,提供人际帮助的过程范明林.学校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2.(124-156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地产合作开发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座套定制与品牌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力设备质检员招聘与职责协议书3篇
- 个性化仓储解决方案服务外包协议范本版A版
- 2025年度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培训服务合同范本8篇
- 中美洲2024年原材料供应协议
- 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治服务合同(2025年度)3篇
- 2025版围栏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合同3篇
- 2025年度买卖合同担保条款修订版及风险防范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供暖设施安全检测与暖气安装合同样本
-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人员安排方案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代数式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一病一品成果护理汇报
- AQ-T 1009-2021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
- 盐酸埃克替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第2版 课件 第6、7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建筑公司资质常识培训课件
- GB/T 26316-2023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包括洞察与数据分析)术语和服务要求
- 春节值班安全教育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