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反杜林论》_第1页
专题四《反杜林论》_第2页
专题四《反杜林论》_第3页
专题四《反杜林论》_第4页
专题四《反杜林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和多方面开放第一节《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一、背景:《反杜林论》是1876年9月~1878年6月期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恩格斯。1、巴黎公社失败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垄断的加强,资本主义开头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江南大学贾淑品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处于积蓄力气的阶段,东方无产阶级革命条件还未成熟,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和平”进展时期.2、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和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以后,一方面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进展,但由于在原则上的让步造成了党的思想理论水平的降低。各种时机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乘机泛滥起来。

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就在1871年至1875年相继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兼论财政政策的根本问题》、《哲学教程——严格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著作,形成了一个浩大的思想体系。即所谓的“杜林主义”。杜林极其高傲,一方面自称自己是当代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的唯一真正的哲学家,是“社会主义的行家”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家”,自称自己创立的包罗万向的理论体系是人类科学进展上史上的终极真理。另一方面竭力贬低思想史上的前辈的思想。欧根.杜林生平欧根.杜林〔1833-1921〕是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出身于普鲁士官僚家庭,曾经开业当律师。1863年至1877年任柏林大学私人讲师,打着“革新科学”的幌子,对马克思主义进展全面攻击,并在德国党内纠集自己的追随者,进展分裂活动,妄图另外组建新党。1877年因与官方教授发生冲突,被解除柏林大学私人讲师职务。1889年创办《人格主义者和解放者》刊物,连续攻击马克思主义,鼓吹反犹太主义。十月革命后攻击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国家。主要著作

欧根.杜林的主要著作有《哲学教程》、《国民经济学及社会主义经济学教程》和《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等。思想主见

1、先验论欧根.杜林〔历史上常简称其“杜林”〕在哲学上鼓吹唯心主义论的先验论,认为先有模式、原则和范畴,然后把他们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现实世界。2、政治经济学主见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他攻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反对废除私有制,把暴力看作是产生剥削的根源,否认暴力革命在历史上的作用。

3、社会主义理论主见他站在自己本阶级的角度考虑,主见不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平均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二、《反杜林论》的地位1、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根本组成局部作了系统的连贯的阐述,特殊是对三个局部的关系阐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标志性著作。它本身是一部论战性著作。但由于杜林的系列著作涉及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恩格斯在反对论敌而说明自己和马克思的观点的时候,也必定形成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局部及其关系的完整的连贯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2、《反杜林论》对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战胜了敌对的意识形态,而且由于被恩格斯把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缩写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进展》的小册子,成为十九世纪发行最多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马克思为本书写了导言,赞扬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其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阐述成为今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蓝本,其中对于广义和狭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分也成为今日我国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而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又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攻击马克思、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分歧和对立的靶子。三、内容《反杜林论》由引论、哲学编、政治经济学编和社会主义编四个局部组成。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方面批判了杜林主义,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及其与旧哲学的区分。恩格斯着重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分。旧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把自己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企图为具体科学供给关于客观世界的总联系的设想。现代唯物主义是适应近代自然科学的进展要求而产生的,它以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为根底,只供给科学地生疏世界的一般观点和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是理论化的世界观。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杜林认为,哲学的动身点不是客观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的哲学体系就是由一般的“世界模式论”、关于自然的原则的学说和关于人的学说构成的。杜林先制定出一切存在的根本原则,然后把原则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动身的先验主义,指出,“原则不是争论的动身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状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选集3/374〕恩格斯深刻地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杜林从思维的统一性引申出存在的统一性,得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结论。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进展所证明的。”〔383〕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在运动、时间、空间等问题上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和时空观。3、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反杜林论》着重阐述了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而对唯物史观则主要是补充和丰富。这种补充和丰富主要表现在关于暴力的本质和自由与必定的关系的观点上。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暴力打算论,深刻地阐述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杜林暴力经济杜林从唯心史观动身,宣扬政治暴力是历史上根底性的东西,是本原,而经济是其次性的和附属的。恩格斯指出:对人类历史起打算作用的是经济关系,经济利益是政治暴力的根底

恩格斯暴力经济利益“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目的比用来到达目的的手段要具有大得多的‘根底性’”。〔选集3/503〕从历史上看,私有财产的消失和进展,决不是暴力和掠夺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的缘由产生的。暴力只是手段,只能转变财产的只有状况,不能制造私有财产本身。自由与必定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在自由与必定关系问题上的谬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和必定的关系的观点。杜林给自由下了两个相互冲突的定义:第一个定义;自由是人的理智的力量和本能的力量的合力。〔唯心主义的意志确定自由〕其次个定义:自由受自然规律的强制。恩格斯自由观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在梦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生疏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打算的使自然规律为肯定的目的效劳。”〔455〕自由不仅是生疏论范畴,而且是历史观范畴,是历史进展的产物。人类“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56〕真正自由只有在生产力高度进展,消灭了阶级差异的根底上,实现人与“已被生疏到的自然规律和谐全都的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456〕4、马克思主义生疏论提醒了辩证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分。恩格斯特地阐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思维方法的实质”〔同上,第359页。〕,认为形而上学者在“确定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同上,第360页。〕,在他们眼中,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要么确定对立,要么确定同一,这就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实质。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特征其特征是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一个一个事物,遗忘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只看到它们的存在,遗忘它们的生成和消逝;只看到它们的静止,遗忘它们的运动,由于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也有它的价值:在日常生活的狭小范围内,可以无视事物的变化的条件下“是极可敬重的东西”。但“一旦跨入宽阔的争论领域,就会遇到极为惊人的变故。”〔360〕辩证法的思维方法与此相反,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同上,第361页。〕。在恩格斯看来,把对立和同一联结起来,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就是辩证思维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终极真理论,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1〕批判杜林思维至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说明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观点。杜林提出,人的思维不包含任何冲突,作为思维产物的真理是确定的。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包含着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冲突:人的思维“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状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选集3/427〕并且,“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特别不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恩格斯强调,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冲突是“全部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它在人类的无限前进进展中一每天不断得到解决”〔376〕。〔2〕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的形而上学观点,说明白相对真理和确定真理的辩证关系。杜林认为,作为思维成果的真理是永恒真理。恩格斯指出:所谓真理,不是简洁事实的记录,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恩格斯通过对非生物界争论、有机体争论和社会历史争论三大生疏领域的考察证明,在全部科学生疏领域,都不存在所谓永恒真理、终极真理。〔3〕批判杜林关于真理和谬误确定对立的错误观点,说明白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观点。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确定对立起来,认为一个生疏,要么是真理,要么是谬误。恩格斯指出,杜林不懂得真理和谬误的辩证法。在肯定的界限内,真理不是谬误,但一旦超出这个界限,对立确实定性就转化为对立的相对性。恩格斯说:“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规律范畴一样,只是在特别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确定的意义”。“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431〕5、唯物辩证法的三大根本规律。《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三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6、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局部的关系恩格斯在“引论”局部的“概论”中,首先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进展及其条件,说明白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局部的内在联系:指出: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宏大的觉察”,“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选集3/366〕。(二)保卫和进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恩格斯的一个重要奉献是创立了广义政治经济学。他说:“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争论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3/489〕是“一门争论人类各种社会进展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展产品安排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3/492〕恩格斯认为,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还有待于制造。这就把广义政治经济学与由古典经济学家创立的特地争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展规律的狭义政治经济学区分开来。实际上。我们今日所要创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也应当是广义政治经济学。(三)全面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1、科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科学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1〕提醒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空想社会主义都探讨了将来的抱负社会,设计了种种社会改造方案,提出了很多天才的猜测。但具有时代局限性和理论错误。恩格斯进展了分析。2、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根本理论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展的必定产物,又是以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直接的理论来源。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供给了理论根底,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宏大觉察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冲突进展了深刻的阐述,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展,“社会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的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定越加鲜亮地表现出来。”〔621〕首先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622〕,还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623〕。恩格斯敏锐地洞察了资本主义进展过程中日益趋向垄断的最新趋势,认为生产的社会化的进展迫使资本家阶级实行股份公司的社会化的形式,而在一些大型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更是进展出更社会化的国有制形式。恩格斯对将来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退,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退。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打算的自觉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竞争停顿了。于是人在肯定意义上才最终地摆脱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四周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掌握,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仆人,由于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仆人了。(633-634〕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始终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娴熟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始终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始终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气,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掌握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制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缘由才大局部逼供切越来越多地到达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定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其次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开放一、《自然辩证法》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根底第一,概括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创立自然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其次,批判19世纪自然科学争论中所存在的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自然科学争论确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自然和历史的关系的辩证法

第一,从发生学方面提醒了从自然到社会过渡的辩证法,说明白劳动在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分别过程中的打算作用。发生学(希腊语φυλογένεση,φύλο,现代希腊语:fílo-种系,性别和γεννήση,现代希腊语:jénnissi-新生,诞生。也被称作系统发生。)是指在地球历史进展过程中生物种系的发生和进展其次,系统阐述了历史运动与自然运动、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本质区分。〔1〕自然界运动的自发性和社会运动的自觉性。〔2〕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原型”性和社会运动规律的非原型性。〔3〕自然运动规律的低级性和社会运动规律的高级性。第三,系统阐述了历史运动与自然运动的高度相关性。

〔1〕社会运动对自然运动的依靠性。〔2〕人的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影响。第四,阐述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和途径。首先,要生疏到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来对待自然,而是属于自然的一局部,要去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