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似乎难逃降临在其他亚洲国家头上的第三世界地位的命运……它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只有日本人逃脱了被征服的命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日情况大不同为什么日本可以逃脱被征服的命运?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

1.了解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幕府统治与倒幕运动;2.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主要内容、意义;3.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对内:幕府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身份等级世代相继,不能逾越。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名义首脑,无实权掌握实权各地封建领主(藩主),占全国2/3的土地,在藩内是全权统治者。将军、大名的家臣,中下级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士农工商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商人都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在对外上采取什么政策?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国司令官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出现在扼守江户湾要冲的浦贺近海,由于其船体为黑色,又不断喷出浓烟,发出轰鸣,所以日本人称其为黑船。这是锁国以来,外国军人首次踏上日本国土。“驶来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手工工场倒闭黄金大量外流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人民处境恶化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忧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激化社会矛盾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矛盾导致导致加剧幕府统治危机倒幕运动爆发倒幕运动时间主力主要过程改号迁都结果影响1868.1中下级武士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迁都东京结束了幕府统治确立明治政府的统治,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1867年10月14日,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辞去将军职位和头衔,将权力还给天皇,持续267年的德川政权从此正式结束。

幕府被推翻以后,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天皇,名睦仁(第122位天皇)。倒幕运动后重新回到了国家的权力中心。倒幕运动相关史事: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人速现强大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岩仓使节团的出访始惊---次醉---终狂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东京京都大阪三府七十二县政治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改革

明治政府废除藩国,统一为府县,全国分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军事上

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1878年颁布的“军人训诫”中,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积极: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消极: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军事改革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改革土地制度,实行新地税法。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颁发土地执照。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经济上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政策: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引导、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大规模国营企业,带动、扶持民营资本主义,以多种形式扶持民间资本家。富冈缫丝制纱厂,明治政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官办制纱厂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初步实现近代化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社会生活上教育改革明治政府50%的国民教育经费用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半个世纪即完成了普及教育任务。1907年日本小学的入学率达到98%,创造了当时世界纪录。1910年,日本95%以上的男子,90%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天皇很得意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打败俄国的不是日本军队,而是日本的小学教师。积极影响:培养了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法、易服、剪发等,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生活方式社会生活上总括:明治维新的内容内容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3.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最能说明改革的性质对社会进步影响最深远明治维新影响

据统计,1881—1893年日本的工厂由1100个增至3340个……1874—1890年日本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2.1%,而英国为1.7%,美国5.2%。……这样,就使日本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封建国家,一变而为富强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陈利今

《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道精神并没有因武士阶级衰落随之消亡。掌握维新政府实权的是与资产阶级结盟的、具有好战性的中下层武士军阀势力,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这些都成为滋生日本军国主义好战性的温床,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给亚洲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消极影响:2.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进步性局限性消极影响:1.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天皇”是人们对日本君主的称呼。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天皇制度正式确立。12世纪后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天皇逐渐大权旁落。

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的政府只对天皇负责。日本的天皇制度后来变成军国主义天皇制度。

1946年日本颁布新宪法,规定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统治权。知识拓展日本的天皇制度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2.改革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奴隶社会大化改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社会脱亚入欧,摆脱民族危机扩大巩固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19世纪60年代17世纪18世纪工业革命各国进入资本主义的途径和时间文:文明开化经:殖产兴业军:新式军队政:废藩置县明治维新武装倒幕内忧外患影响消极积极本课小结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不同点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比中国充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力量对比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幕府成为众矢之的封建势力较强大,维新力量弱小,顽固派阻挠改革途径是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前提下进行维新派比较软弱,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国际环境改革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国际环境较为宽松改革处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结果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失败,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同点①背景:两国改革前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都存在着严重民族危机(内忧外患);资本主义在逐步形成和发展②内容:都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改革③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④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1.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司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先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A课堂检测2.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不包括()A.实现富国强兵

B.发展资本主义C.推翻幕府统治

D.促进文明开化C3.下列对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地税改革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④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D5.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成为餐桌上的高雅食品。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出现了西餐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幼等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