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_第1页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_第2页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_第3页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_第4页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与经典重构从白之到刘绍铭

1.中国文学的英译选择“中国古典文学翻译选集”是指通过翻译、编纂或重排,将中国传统上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编入一个新的文学集。在跨文化交流领域,通过编排和重构等方式所创造的意义与价值要远远大于其组成要素单个的总和,而翻译选集恰恰是以这种方式系统而有规模地向世界各国的读者们传播着中国的经典文学,展示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选集为例,它不仅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类型,还体现并投射着编译者心目中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理想图景,将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形象介绍给英语读者。然而,翻译选集却长期以来被视为“影子文化”(Baker,2004:13),被学者们所忽视,有关中国古典文学英译选集的研究更是少见,因此值得关注。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汉学界先后出版了多个中国文学的英译选集,力图以文选的形式展现中国古典文学的面貌,为英语读者了解中国古典文学提供直接的门径。到目前为止,在笔者看来,以历史跨度、取材范围、文学类型等方面严格而论,称得上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的中国古典文学英译选集共有四部,即:1965年和1972年先后由白之(CyrilBirch)编选的两卷本《中国文学选集》;1994年梅维恒(VictorMair)编辑的《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以下简称《哥伦比亚选集》);1996年宇文所安(StephenOwen)编译的《诺顿中国文学选集:从初始阶段至1911年》(以下简称《诺顿中国文学选集》);以及2000年闵福德(JohnMinford)和刘绍铭(JosephS.M.Lau)合编的《含英咀华集》。这些英译选集不仅将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译介到西方世界,还承担着将翻译文学“再度经典化”的使命。由于翻译文学需要在异质文化中传播,进而成为他国乃至世界读者眼中的经典文本,因此,翻译文学就必然面临一种“二度确认”(童庆炳陶东风,2007:148)的历史过程。那么,如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具体作品进行选取和编排,如何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具体文本进行翻译和诠释,实质上是一种“重构经典”的工作。本文也正是着眼于此,以四大英译选集的编选技术为视角展开探讨,力图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在英语世界的重构历程。2.“经典重构”的确立—白之的选择:意识形态操控下的经典重构在20世纪60年代,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学系主任的白之教授于1965年主编了《中国文学选集:从早期至14世纪》。这部英译文选涵盖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作品,受到亚洲协会的亚洲文学项目赞助,后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文学系列译丛”之中,最终确立了该文选作为译介范本在西方汉学界的权威地位。紧随其后,白之又于1972年出版了第二卷之《中国文学选集:从14世纪至今》,涵盖了从明代到现代的文学作品。这部两卷本的文选成为了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大学东亚文学和中国文学课程中最常用的教材,体现着西方汉学家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经典重构的初期尝试,同时也流露出较强的西方中心主义之意识形态色彩。第一,在具体编选策略方面,白之的文选是在西方文学观的原则下编选而成的,正如白之在序言中所提及的,“首先,我们对文学的定义是现代西方式的,而非传统中国式的,是狭义的,而非广义的”(Birch,1965:xxiv)。白之这样的编选方式旨在符合西方对文学的理解与界定,符合西方读者的文学观念。例如,文选的先秦散文部分仅仅选入了《庄子》,而儒家经典等却被弃之不顾。对此,白之做出的解释是:“如果要欣赏这些作品(指先秦各家散文——笔者注),首先要为读者提供大量关于早期中国世界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理论的阐释”(Birch,1965:xxv)。可见,白之倾向于选择那些在主题上和内容上不需要进行太多解释的作品,而英语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也不需要改变他们已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化认知。在此,被选取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仅仅起着印证或映衬西方文艺观念和文学概念的作用。第二,在总体编排理念上,白之的文选秉持的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传统上的“实用主义理念”,体现着美国传统中“经世致用”的哲学认知习惯。例如,白之“尊道弃儒”的文学作品选择策略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越战背景不无关联。道家倡导“无为而治”,比较契合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儒家提倡的入世精神则与当时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更为典型的是,在白之的选集中,中国不入流的边缘诗人寒山一跃成为了主流诗人。对此,刘绍铭(1999:8)一语中的地指出,“嬉皮诗人译嬉皮和尚给嬉皮学生看,三位一体,确是难得一时之选”。通过待选文本来佐证本国语境的社会意识流不仅有其经世致用的意义,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再经典化,这是一种具有异国色彩的“经典重构”,同时也是一种佐哈尔意义上的“动态经典”。埃文·佐哈尔(ItamarEven-Zohar)曾指出,“静态经典”的意义只停留在文本层面,而“动态经典”的意义是在模式层面,即能为译入语文化、文学系统提供一个“能产的原则”(佐哈尔,2001:28),起创作典范作用。白之的选集中最典型的“动态经典”即是对寒山诗歌的英译与选录。如学者区鉷、胡安江所指出的,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入选白之选集“标志着寒山诗的经典化在文学史意义上的正式确立”(区鉷胡安江,2008:20),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动态经典”在西方语境中的基本形成。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虽然寒山诗等具有动态经典的语境意义,但对边缘作品的过重渲染,对核心作品的过度忽视,不能不说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一种阉割式解读或诠释。正如余光中(2002:67)感叹道:“一部中国古典选集,有寒山而无曹植,是说不过去的。”可见,囿于主导思想上的西方中心主义,白之英译文选所重构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英语读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误读与误解。在白之的选集中,中国文学史被改写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被重构了,这使得西方读者不仅难以接近中国文学的真面目,而且带有一种“东方主义”的色彩。3.梅维恒与宇文氏:“中国文学”是其后一种“内容分析”的新发现在白之两卷本英译选集独霸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大学东亚文学系之后,北美自八九十年代以降接连出现了一系列颇有份量的中国文学英译选集。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勃兴,不仅是因为当时北美洲各大学急于推出“东亚文化要览”类的跨国界课程,而且,若干大学出版社也希望借此时机来占据个别学科的课本市场。“凡此种种发展,都是造成在这段时间内忽然出现为数不少的中国文学英译集的原因。”(孔慧怡,1999:110)而在诸多选集中,梅维恒的《哥伦比亚选集》与宇文所安的《诺顿中国文学选集》堪称20世纪90年代英译中国文选的代表作。《哥伦比亚选集》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被列入“亚洲经典译丛”之中,其编者梅维恒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也是西方学术界最主要的敦煌变文研究者之一。这部长达1300余页的巨著涵盖了100多位译者的400多篇译作,对中国古典文学做了全面的勾勒。《诺顿中国文学选集》出版于梅维恒选集两年之后,由宇文所安独自译编,由一向以出版世界文学经典著称的诺顿公司出版,系统全面地收录并翻译了中国从先秦直至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而其编译者宇文所安更是以中国诗歌和文论研究蜚声国际汉学界,是海外唐诗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编译者主体性的视野之下,中国文学经典通过这两部文选实现了再一次的重构。第一,梅维恒与宇文氏的英译选集均致力于淡化或祛除西方中心式的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操控,力图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本土式理解。与白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维恒摈弃了英语世界传统上的那种西方中心式的意识形态,其编选原则“并不局限于最狭隘意义上的纯文学(belles-letters)……只要具有美学的特质或真正的情感上的吸引力,就可以称之为文学”(Mair,1994:xxiii)。因而,梅维恒在选集中赋予“中国文学”尽可能广义的色彩,并试图利用该选集颠覆所谓的经典,“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打破经典的选集”(Mair,1994:xxiii)。在作品内容上,选集收入了众多在此之前的英译选集从未收录的中国式文学作品,例如前言和后记、文学批评、契约、笑话、敦煌变文、八股文、佛教故事、食谱等,带有明显的“跨学科”色彩。同样地,《诺顿中国文学选集》也体现着对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甚至与《哥伦比亚选集》相比,它在选材上更类似于一本以中国本土标准编撰的文学选集。第二,宇文氏的选集还致力于摈弃或改变传统单线式的文学观念和文化思维,力图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创造性阐释。与其他翻译选集不同的是,《诺顿中国文学选集》几乎是集宇文氏一人之力编选与翻译而成(整部选集中只有三篇作品不是由宇文所安翻译),因此,宇文氏给自己设定的任务并非是简单地汇集个别作品,而是试图通过宏观的范畴建构与微观的译介评析,投射出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特殊视野。一方面,宇文氏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着复调式的解读,建构了一系列全新的“文本家族”(Owen,1996:xi)。宇文氏虽然以历史年代为主线将选集分为六个板块,但是在每个板块之下又根据文类、作家、主题等进行灵活划分。在某些相同主题的部分,宇文氏还插入了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选集中15个“传统中的其他声音”(Owen,1996:vi-xxii)。例如,在题为“相遇神女”的小节下,宇文氏选入了《高唐赋》、《神女赋》和《洛神赋》,紧随这三篇译文的正是精心穿插进的“传统中的其他声音”,包括了裴铏的一则传奇、王维的两首诗、李贺、温庭筠、贯休和苏轼的各一首诗,主题均与“神女”相关。这种编排既显示出每个文本的特性,又揭示了文本之间的互文关联。另一方面,宇文氏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着创造性的阐释,彰显了隶属编译者的文学理念。宇文氏在译文之前或(和)译文之后附有他的评论话语,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事实、解释和阐发。这些评论话语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使得编译者的主体性“在场”非常明显,进而,宇文氏的视角和评论也充斥着整部选集。综合而言,梅维恒与宇文氏的英译选集在文选编排上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编译者在重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时所能发挥的主体性作用,这种努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宇文氏的英译选集,正如英国汉学家杜为廉(WilliamDolby)所指出,“通过加入诺顿选集的行列,中国英译文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以及所有非汉学专业的英语读者之中也声誉愈隆”(Dolby,1997:588)。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两部选集过分依赖编译者个人的艺术品味和美学诉求,从而导致了中国古典文学图景的部分缺失,因此选集并未能全面反映中国文学传统之真实面貌。梅维恒为了打破经典而特意制造“反经典”,因此抛弃了众多翻译文学的经典之作,并且选入了诸多即使是中国本土读者亦不熟知的生僻作品;宇文氏为了构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文学传统,从文选编排到文本翻译,完全控制了整部选集,限制了读者的解读视角。4.“中国文学客观”的现实化表达进入21世纪,英译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又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与中国国力的日趋强大、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以及典籍翻译研究的愈益升温等紧密相连。《含英咀华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时而出。该选集于2000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和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由英国著名汉学家闵福德和中国香港学者刘绍铭历十余年之功合作编辑而成。选集的第一卷长达一千三百多页,涵盖了自远古至唐代的一千多篇作品。选集出版之后获得多方好评,美国著名杂志《选择》(Choice)认为该选集乃是“目前为止最全面的英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集,是一份无价之宝”。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英译选集的集大成者,该选集体现了中西学者合作模式下重构中国文学经典的努力。与前述两个时期的英译选集相比,它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和贡献:第一,《含英咀华集》在打破“英美中心主义”与肯认“西方汉学成果”之间实现了有机的平衡。一方面,选集有力地打破了“英美中心主义”的荫蔽,力图客观展示中国古典文学全貌。其中,中国学者刘绍铭的参与编译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参与出版,本身就是对英美中心论的有力反击。可以预期的是,进入21世纪,中国学者以及中国本土的赞助力量在中国文学英译的过程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积极而主动地承担起传播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历史使命,也加深着西方人对中国文学的客观理解。而且,为了“记录传教士的特殊成就”,以及“证明富有创造性的法国汉学成果的影响力”(Minford,2000:liv),该选集有些条目采用了拉丁文、法文或德文,这对习惯了“英美中心主义”的英语读者来说,不啻是一大胆的举动。另一方面,编者并没有因为要打破“东方主义”而树立起一个“西方主义”;相反,两位编者对开山辟路的汉学前辈表示出相当的尊重和理解。这主要体现在,选集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学主要时期中那些“广为人知的主要文类的各种佳作”(Minford,2000:li),还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呈现着近四百年来西方汉学界在译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历史成果。编者选取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汉学家的不同译作,因此选集中常常可以看到同一作品的多种译文,其中最突出的例证即是,选集收录了作为《诗经·关雎》的20种译文,集中体现了西方汉学在“人文血统”上的“一脉相承”。(Minford,2000:lv)第二,《含英咀华集》在发挥“编译者主体性”与呈现“中国文学客观面相”之间实现了有机的平衡。一方面,通过使用不同类型方式的文本编排,在展示编者自身主体性的同时,避免了编者的视阈局限,从而使得读者可以开放性、情景性地理解中国文学的客观面相。选集的两位编者大量引用古今中外学者对原作和译作的评论精华,而这些评论性引文几乎构成了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小型学术史,这种独具匠心的编选方式为英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传统提供了开放性的门径。同时,该选集还使用了几乎所有能够想到的其他副文本(paratext)手段,例如有趣的黑白插图、名家书法、传统木雕、印章、碑文,等等,使得整部选集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韵味,具有极强的中国式情景,进而为读者切近地感知和深层地理解中国文学的客观面相提供了语境因素。另一方面,通过收录不同文化身份的译者译作,选集在展示不同译者主体性的同时,消解了译者的个性局限,从而使得读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中国文学的客观面相。具体地讲,该选集涵盖了80余位从17世纪至20世纪的译者的译作,展示出各方力量在中国文学英译中的共性与特性。这些译者既有汉学前辈,如德庇时(JohnFrancisDavid)、理雅各(JamesLegge)、翟理思(HerbertA.Giles)等;又有20世纪著名的翻译家,如韦利、洛威尔(AmyLowell)、雷克思洛斯(KennethRexroth)等;还有当代汉学家白之(CyrilBirch)、斯奈德(GarySnyder)、宇文所安等;更有华裔学者施友忠(VincentY.G.Shih)、王靖献(Ching-hsianWang)、叶维廉(Wai-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