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大坝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大坝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大坝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大坝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大坝溢洪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 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枢纽工程主体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大坝、溢洪道、引水发电建筑物等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主要和次要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均为Ⅱ级。C水电站工程场址区坝址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值为263.3gal(0.26g),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469.5m,最大坝高95.5m;工程泄洪采用岸边溢洪道方式,设计洪水洪峰流量20700m³/s,校核洪水洪峰流量29600m³/s,溢洪道控制段布置6个表孔和2个泄洪排沙孔;引水发电建筑物布置在A右岸河湾地块内,采用引水式地面厂房,共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180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20MW;施工导流采用河床一次截流、隧洞导流的方式,右岸布置3条导流洞。1.1.1本合同工程建筑物概况本合同工程建筑物有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溢洪道,包括土建、金结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1)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469.5m,心墙底部混凝土基座建基面最低高程374.0m,最大坝高95.5m,上游围堰与坝体结合。坝顶宽度12.0m,坝顶长460.0m。大坝上游坝坡1∶2.25,下游坝坡采用上缓下陡型式,在高程410m以上坝坡为1∶2.25,高程410.0m以下坝坡为1∶2.0,并在下游坝面高程429.5m、449.5m设置宽3m的马道,下游排水体顶部高程410.0m平台宽6m。沥青混凝土心墙顶高程468.0m,为梯形结构,顶宽0.6m,向下逐渐加厚,心墙上(下)游坡度均为1∶0.004,底部最大厚度为1.30m;心墙底部为4m高的大放脚,大放脚上、下游坡度均为1∶0.3,底部最大厚度3.7m,混凝土基座宽4.0m,高3.0m。(2)溢洪道溢洪道位于河湾地块最上游,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挑坎及下游消能区组成。溢洪道混凝土方量约44万m³。进水渠表孔侧渠底高程431.0m,泄洪排沙孔侧渠底高程423.0m,渠底总宽143.9m,渠长约250.54m。控制段为混凝土重力坝型式,坝顶高程469.5m,最大坝高55.5m,坝顶长218.0m。控制段坝身布置6个泄洪表孔和2个泄洪排沙孔。表孔堰顶高程439.0m,孔口尺寸为14m×22m(宽×高);泄洪排沙孔进口底板高程423.0m,出口尺寸为9m×10m(宽×高)。泄槽轴线采用直线,与控制段坝轴线垂直,泄槽底板纵坡i=4.5%。泄槽由中隔墙分为4个区,两个泄洪排沙孔为一区,1号表孔和2号表孔为表孔左区,3号表孔和4号表孔为表孔中区,5号表孔和6号表孔为表孔右区,从左至右各分区宽度依次为25m、34.0m、35.0m和34.0m,总泄洪宽度128m。泄槽横断面为矩形,左边墙高9.5m,厚1.2m;中隔墙和右边墙高13.1m~14.4m,厚3m。底板厚度1m~1.5m,泄槽总宽度140.7m。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和泄槽分区相对应,分为4个挑流鼻坎,表孔右区挑流鼻坎采用连续式,反弧半径60m,挑角30°角;泄洪排沙孔区、表孔左区及表孔中区挑流鼻坎采用扭鼻坎型式。下游消能区为预挖消力池,采用混凝土护岸结合防淘墙的防护形式。消能防冲区范围内左、右岸高程420m马道以下,为厚度2.0m的混凝土护岸,护岸底部下接3m厚混凝土防淘墙。溢洪道边坡开挖方案为:每10m~15.5m设一级马道,马道宽3m,单级开挖坡比1∶0.7,考虑交通要求,其中高程469.5m马道宽度为8m。为防止开挖边坡表层块体失稳和掉块,对边坡主要采用系统锚杆及挂网喷混凝土支护措施,每级坡坡顶采用长9m、Φ32锚杆进行锁口;系统锚杆采用Φ25长6m、间排距1.5m×1.5m布置;挂网喷混凝土厚12cm;坡面按梅花形布置排水孔,间排距3.0m×3.0m,深6m,孔径Φ56mm。开挖边坡底部泄槽直立边墙采用1000kN级、L=20m的预应力锚索锚固。边坡开挖后对软岩坡面采取及时封闭与防护措施。(3)基础固结灌浆及渗控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岩进行全面积固结灌浆处理,沿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混凝土轴线布置双排固结灌浆孔,孔排距暂定为2.5m×2.5m,入岩深度一般为6m。大坝坝基防渗采用“防渗灌浆帷幕”方案,防渗帷幕沿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混凝土轴线向两岸展布,左岸帷幕出坝端后向山体内直线延伸70m,右岸帷幕出坝端后向下游转折30°并延伸150m,大坝坝基防渗帷幕线路全长约680m。溢洪道控制段及其左岸混凝土挡墙、溢洪道出口挑坎基岩进行全面积固结灌浆处理。固结灌浆孔孔排距暂定为2.5m×2.5m,入岩深度一般为6m。溢洪道控制段渗控采用“防渗灌浆帷幕+幕后排水”方案,防渗帷幕沿坝基基础廊道轴线向两岸展布,左岸帷幕出控制段坝肩后沿混凝土挡墙轴线布置,出混凝土挡墙后继续延伸约80m;右岸帷幕出控制段坝肩后向山体内直线延伸40m,防渗帷幕线路全长约406m。溢洪道泄槽周圈设置封闭排水,排水孔按单排布置,俯孔,孔距2.5m。(4)金结安装溢洪道布置有6个泄洪表孔和2个泄洪排沙孔。泄洪表孔孔口尺寸为14.0m×22.0m,顺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检修叠梁门和弧形工作门,分别由2×1600/500kN坝顶双向门机和2×4500kN液压启闭机操作。泄洪排沙孔孔口尺寸为9.0m×12.0m(9.0m×10.0m),顺水流依次布置有事故检修门和弧形工作门,分别由坝顶门机和2×2000/2×500kN液压启闭机操作,坝顶门机与表孔检修门共用。溢洪道金结一期埋件制作安装工程量为190t,金结设备(闸门、启闭机等)及二期埋件安装工程量为6100t。(5)机电埋件及设备安装溢洪道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中供电、照明、防雷接地、闸门控制设备、图像监控系统、大坝交直流控制电源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大坝LCU、通信、消防、消防报警系统、暖通和生活给排水以及溢洪道排水系统等各项机电设备、材料的现场到货卸车、到货验收、工地运输、保管、安装、管路涂漆,电缆连接,以及上述设备的埋件、安装、调试、现场试验、启动试运行直至移交给经理部的全部工作。(6)截流及围堰工程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435.0m。顶宽10m,最大堰高约55m。围堰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复合土工膜,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398.5m,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厚0.8m,防渗墙嵌入弱风化岩层深度要求不小于0.5m。上游土石围堰与大坝结合,无需拆除。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407.5m。顶宽10m,最大堰高约27.5m。围堰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复合土工膜,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396.0m,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厚0.8m,防渗墙嵌入弱风化岩层深度要求不小于0.5m。溢洪道进出口围堰采用预留岩埂型式,围堰采用帷幕灌浆防渗。进口围堰顶高程434.5m,顶宽5m。出口围堰顶高程402.0m,顶宽10m。(7)弃渣场我施工单位承接的一工区需要规划设计、建设的主要有2#弃渣场、3#存弃渣场、4#存弃渣场。①2#弃渣场位于大坝上游河床,堆渣范围从导流洞进口下游60m至大坝,规划弃渣至高程455m,占地面积14.53万m2,弃渣容量约320万m³。②3#存弃渣场位于大坝上游左岸缓坡地带,占地面积15万m2,规划弃渣至高程565m,弃渣容量约240万m³。③4#存弃渣场位于大坝上游左岸冲沟内,占地面积29.3万m2,弃渣高程615~630m,弃渣容量560万m³。(8)垃圾填埋场施工期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4#存弃渣场中间,该填埋场总容量为12500m³,有效库容约为9500m³,总占地面积1.39hm2,填埋区占地约为4350m2,垃圾堆体高程为600.0~590.0m,主要处理施工期生活垃圾。(9)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采用生产能力达100t/h以上的专用设备,配置与生产能力配套的沥青、骨料仓储系统。骨料采用外购招标文件指定地点的成品合格料。(10)场内道路①2#公路:分三段修筑,第一段先在K1+352处向上游大坝方向开挖,施工至K1+646的终点。该段长294m,其挖方土体运输至10#路或10#-16#公路回填路基;第二段为2#路溢流坝段K0+354至K0+705.8。该段随溢洪道施工边挖边修筑,主要开挖溢洪道Ⅰ、Ⅱ区。第三段为K0+000.0至K0+354m段,2#路从K0+354作业面向起始点修筑。至2016年6月16日2#路路基完成通车。连接复建公路EL.479m。等级为水电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7.5m,外侧0.5m防撞墩,路基宽度为8.0m。②4#-1公路:起点在右岸坝址上游接8#公路,起点高程458m,终点在右岸坝址上游接4#公路,终点高程414m,公路总长约0.48km。4#-1公路为场内非主要道路,路面宽为7.5m,路基宽均为8.5m,碾压混凝土路面。③5#公路:起点在左岸坝顶接1#公路,经3#存弃渣场,终点至4#存弃渣场,终点高程615m,公路总长约2.56km。5#公路为水电二级场内道路,路面宽均为8m,路基宽均为9.5m,碾压混凝土路面。④16#公路:16#路EL.443.0m向J河下游接点。采用挖填法筑路,沿16#路向下游起始点修筑,最终与2#路在EL.469.5相接,与复建公路连接。待6#路形成后,修筑终点段在EL.443m处与6#路相接,再次形成过J河交通。拟建的10-1#临时公路修筑,在EL.495处与10#路相接,2016年4月30日形成通车。此时车辆经过10#和10#-16#路接现有道路桥梁通行。原B路占压溢洪道Ⅰ,Ⅱ区可以开挖。1.2本合同项目范围、主要工作内容及主要工程量1.2.1分标界线(1)主厂房进水口主厂房进水口开挖(不含预留保护层1.2m)及边坡支护。(2)水流控制工程截流、河床上下游围堰填筑、围堰防渗系统施工、下游围堰及溢洪道进出口预留岩埂围堰拆除。(3)弃渣场2#弃渣场、3#存弃渣场、4#存弃渣场(含垃圾填埋场和腐植土堆存场)的挡护和排水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及渣场管理。(4)场内交通及维护场内4-1#、5#(含征地)和16#公路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场内2#公路(溢洪道结合段)建设;场内1#、2#、3#和10#公路道路维护和管理。1.2.2主要工作内容主要项目工作内容有: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灌浆平洞、帷幕灌浆、场内部分交通建设与维护;溢洪道的全部土建、金结和机电设备工程项目;电站进水口的开挖、支护;大坝上下游围堰和溢洪道进出口预留岩埂围堰的全部工程项目;弃渣场、垃圾填埋场的防护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1.2.3主要工程量表1-1:C=1\*ROMANI标段项目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1土石方明挖万m³1011.52石方槽挖万m³2.513石方洞挖挖万m³1.174土石方填筑万m³428.755锚杆(桩)万根9.106锚索根(10kN.m)4237混凝土万m³50.228钢筋万t1.659帷幕灌浆万m2.3810固结灌浆万m2.3411金结安装t59151.3与本合同有关的其他承包人承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场内外交通道路、炸药库、油库及加油站、施工供水系统、重油发电厂及10kV供电网络、砂石加工系统和施工营地设施等。(1)对外交通和场内交通1)对外交通2)场内交通条件工程区现有一条公路(拉瓦尔品第至AJK的KOTLI的道路)穿过坝区,其路基宽9.6m,路面宽6.6m,沥青路面,可供前期设备进场和前期施工之用;该道路在厂房下游130m处通过跨LC大桥连接左右岸。①左、右岸主要交通公路:右岸规划有:2#、4#、4-1#、6#、8#、10#、14#、16#和炸药库专用公路共9条公路;左岸规划有:1#、3#、1-1#和5#共4条公路。②左、右岸主要交通联系:除现有位于厂房下游130m的原有C大桥以及C复建公路修建一座C复建大桥外,考虑到溢洪道和厂房低高程施工以及导流洞施工设置2座索道桥沟通左、右岸交通。C大桥,连接6#公路与1#公路;拉瓦尔品第至AJK的KOTLI的改线公路修建一座跨L大桥,规划桥位于溢洪道下游侧。桥梁全长330.0m,采用(85+150+8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行车速度30km/h,桥面路幅总宽10.0m,桥面路幅组成:1.25m(人行道、栏杆)+7.5m(行车道)+1.25m(人行道、栏杆),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荷载:HL-93、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6kN/m2,设计洪水位(1%)412.400m。(2)砂石加工系统及混凝土生产系统在右岸建有砂石加工及混凝土生产系统,可供应除灰岩以外的混凝土骨料、大坝填筑料(小于80mm级配料)、豆石和普通混凝土,喷混凝土生产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砂石加工系统计划2016年9月15日投入使用,混凝土拌和系统调试计划2016年11月30日投入使用,在此之前施工所需砂石料和混凝土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3)存、弃渣场在左、右岸共规划四个存、弃渣场和1个围堰备料场供各施工单位使用,其中:Ⅰ标段开挖存、弃渣料规划堆存(弃)于2#弃渣场、3#存弃渣场、4#存弃渣场和围堰备料场;Ⅱ标段开挖存、弃渣料规划全部堆存(弃)于1#存弃渣场。1.4工程总工期=1\*ROMANI标段主体工程拟于2016年3月1日开工,至2021年2月20日工程竣工。其关键性重要节点有:表1-2:关键性重要节点工期表序号工程项目目标节点备注1开工2016年3月1日以工程师发出开工通知日期为准2电站进水口边坡开挖支护施工完成2017年2月20日移交KLT/二工区段3河床截流2017年10月15日2016年4月1日前开工,河床截流时间均不变。4冲砂孔闸门及启闭机安装、调试;冲砂孔孔后相应泄槽段开挖、支护完成2019年2月28日具备度汛紧急过流条件5下闸蓄水2019年11月21日6工程竣工时间2021年2月20日1.5水文气象条件1.5.1气象工程流域内的气候可分为四季:东北季风季节(12~2月)、热季(3~5月)、西南季风季节(6~9月)和10~11月的过渡期。受地形和季节影响,降水分配不均,1~3月降水量逐渐增加,3月出现年内第一个峰值,月降水占全年的10%左右,4~5月降水量有所回落,自6月起受季风影响,降水量迅速增加,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35%,9月之后降水量减少,月降水一般占全年的5%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极值比一般在1.7~2.3之间。根据多个气象站降水资料统计,坝址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430mm,最大年降水量1793mm(1977年),最小年降水量1046mm(2001年);降水量年内分配以7月最大,为289mm,11月降水量最小,为34mm。工程流域多年平均气温约20℃,随高程变化有所不同。多年平均年气温22.2℃,6月的33.2℃最高,1月的9.9℃最低。1.5.2径流J河径流以融雪水和季节性降雨补给为主,源头没有永久冰川覆盖。依据站与坝址集水面积相差较小,采用面积比拟法推求坝址径流。采用的坝址径流系列为1969~2010年,多年平均流量819m³/s,径流量258.3亿m³。C坝址多年平均年月径流见表1-2。表1-3:C坝址多年平均年、月径流表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流量(m³/s)22534271312801710169014001030623337250223819径流量(亿m³)6.018.3543.737.627.616.19.016.485.98258.3百分比(%)2.323.227.3712.817.716.914.582.502.31100采用C坝址1969~2010年年径流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线型为P-Ⅲ型,适线法确定参数。C坝址年径流量设计成果见表1-3。表1-4:C水电站坝址年径流量设计成果均值(亿m³)CvCs/Cv不同频率年径流量(亿m³)10%25%50%75%90%258.30.2623473002532101771.5.3洪水(1)坝址设计洪水J河流域位于季风区,在夏季季风季节,易发生强暴雨,降雨多集中在流域的南部和西部。C坝址的设计洪水以Az和C站为依据站进行推算,坝址洪水系列样本由1969~2010年洪水系列组成。坝址设计洪水频率曲线线型采用P-Ⅲ型曲线,以矩法计算值为初估值,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C坝址的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5。表1-5:C坝址设计洪水成果单位:m³/s,亿m³频率曲线参数时段洪峰3d洪量7d洪量均值35506.6213.9Cv0.770.60.42Cs/Cv444频率0.01%3230042.757.70.02%2960039.554.10.05%2600035.349.50.1%23400%207002942.30.5%1730024.837.61%1470021.733.92%1220018.630.35%902014.625.410%674011.621.620%46608.7517.8(2)施工设计洪水根据L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施工要求,由于无各月瞬时洪峰流量资料,现分析计算1月、2月、10月、11月、12月各月及10~12月、10~1月、10~2月、10~3月、11~1月、11~2月等分期的最大日平均流量。施工设计采用时需适当考虑安全系数。采用C水电站坝址1969~2010年(1969年1~4月、1993年缺测)资料系列,按分期内最大值独立不跨期原则选样,频率曲线采用P-Ⅲ型曲线,以矩法计算值为初估值,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各分期的统计参数之间进行了协调,成果合理。C水电站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最大日均流量)成果见表1-5。施工导流在分析比较了多个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的基础上,选用了10~2月和10月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1-6:C水电站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最大日均流量)成果流量:m³/s分期频率5%10%20%1月7506385192月1610130097610月108087667111月61253144612月119082950410-12月1490117085810-1月1590121086510-2月19201540116010-3月30402500194011-1月1500111075211-2月1910152011301.5.4水位流量关系坝址和厂房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根据实测的水位、流量数据和河道断面资料推算,成果如下图1.5-1所示。图1.5-1C水电站坝、厂址水位流量关系1.5.5泥沙根据C站和AzadPattan站1970~2010年实测泥沙资料,推算C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315万t,最大年输沙量为1992年的8160万t,最小年输沙量为2001年的3.8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28kg/m³。C水电站坝址多年平均年月输沙量见表1-6。表1-6:C水电站坝址多年平均年月输沙量成果输沙量:万t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14.8533.20160.45406.15743.50732.81672.31363.10128.3531.2615.0113.733315参考工程河段上下游梯级相关泥沙设计和C库区河段泥沙取样成果,结合野外勘察分析,确定推移质输沙量取为悬移质输沙量的15%,推移质输沙量为497万t。C水库坝址总输沙量为3812万t。1.6地形地质条件1.6.1地形地貌C水电站坝址位于A中上游河段,坝址区属中低山地貌,两岸临江岸坡山顶地面高程一般510m~870m。L呈“几”字穿越坝址区,在右岸形成宽约700m的河湾地块。坝址河段河谷形态总体为不对称“V”型谷。河流回头湾以上左岸近岸斜坡总体为台阶状斜坡,平均坡度25°~30°,局部38°~42°,高程424m~462m间局部发育1~2层台状平缓斜坡,坡顶一般为宽缓的顺向基岩坡;右岸河湾地块岸坡上陡下缓,下部地形坡度25°~35°,上部台阶状陡崖地形,坡顶则为向SEE倾斜的平缓斜坡地形。回头湾以下地形相对开阔,左岸总体为发育多级平缓斜坡的近岸斜坡,坡顶以上为向SE倾斜的斜坡;右岸岸坡下部地形稍缓,地形坡度20°~35°,上部受岩性控制形成陡坎地形。坝址区地形封闭,左岸山体浑厚;右岸河湾地块高程461m处宽380m~700m,不存在地形垭口。L枯水期水面宽30m~60m,水面高程388m~391m,相应水深一般为6m~8m,河床中部水深一般为8m~12m。1.6.2地层岩性区内出露基岩地层主要为上第三系中新统纳格利(Nagri)组(N1na)以及多克帕坦(DhokPathan)组(N1dh)地层(表1-9),岩性主要为中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等,不同岩性所占大致比例分别为:泥岩、粉砂质泥岩23.8%,泥质粉砂岩、粉砂岩32.3%,中粗砂岩38.0%,细砂岩6.2%。表1-7:坝址区地层岩性简表界系统地层代号厚度(m)主要岩性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Q4col+dl5.0~10.0孤石、块石夹碎石土,孤石、块石主要为中砂岩、泥质粉砂岩,棱角状。Q4col+al10.0~21.5孤石、块石夹砾石土,孤石、块石主要为中砂岩,次棱角状,砾石主要为中砂岩。Q4pl+dl0.5~1.0砾石土,砾石为次圆状,局部夹中粗砂。Q4edl1.0~3.0碎石土,碎石主要为中砂岩、泥质粉砂岩,较松散。更新统Q2-3Q2-3al+pl2.0~12.0部分为二元结构,上部为壤土,灰褐色,下部为砂砾卵石,轻微胶结,较密实,厚度不均匀;部分以壤土为主,含少量卵砾石。上第三系中新统N1dh3N1dh3-1-225.0~30.0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暗紫红色N1dh3-1-120.0~27.2中砂岩,浅灰绿色,中~细粒结构,巨厚层状,夹灰绿色粉砂。N1dh2N1dh2-3-218.0~25.0泥质粉砂岩,灰黄色,夹灰绿色斑状,夹厚层状中砂岩,灰绿色,中~细粒结构N1dh2-3-114.9~15.0中砂岩,浅灰绿色,中厚层~厚层状,中~细粒结构N1dh2-2-215.0~21.1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暗紫红色~灰黄色,不等厚,以中厚层为主N1dh2N1dh2-2-14.1~5.0中砂岩,浅灰绿色,中厚层状~厚层状,见少量溶蚀孔洞,夹薄层泥质粉砂岩N1dh2-1-220.0~30.0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浅灰绿色细砂岩互层,薄层~中厚层状N1dh2-1-17.2~15.0浅灰绿色厚层、巨厚层状中砂岩N1dh1N1dh1-2-315.0~24.8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N1dh1-2-29.3~12.0浅灰绿色厚层、巨厚层状中砂岩N1dh1-2-12.7~5.0灰绿色中砂岩,厚层状,胶结差,厚度不稳定,局部上覆紫红色粉砂质泥岩N1dh1-1-210.0~20.0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粉砂岩呈青灰色,中厚层状N1dh1-1-17.5~12.0浅灰绿色-青灰色中砂岩,厚层状N1na4N1na4-3-26.5~15.0浅紫红色薄层~中厚层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N1na4-3-111.7~20.5灰色中厚~厚层状砂岩,局部夹透镜状弱胶结砂岩。N1na4-24.7~24.3浅紫红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局部夹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砂岩。N1na4-11.5~33.6灰色中厚~厚层状细砂岩夹中砂岩,局部弱胶结。新生界上第三系中新统N1na3N1na3-3-27.5~26.6浅紫红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顶部夹青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N1na3-3-17.4~29.7灰色中厚~厚层状细砂岩,中部夹浅紫红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局部夹透镜状分布的弱胶结砂岩。N1na3-2-25~29.6浅紫红色薄~中厚层粉砂质泥岩夹中厚层状中砂岩。N1na3-2-10~19.3灰色厚层、巨厚层状中砂岩,局部胶结较差。N1na3-1-29.6~23.2浅紫红色薄~中厚层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N1na3-1-17.1~22.4灰色中砂岩夹薄层粗砂岩,局部夹弱胶结砂岩及透镜状疏松砂岩,厚层~巨厚层状N1na2N1na2-413.6~34.2浅紫红色薄~中厚层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泥岩。N1na2-320.3~23.7青灰色粉砂岩、中砂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透镜体N1na2-218.8~19.3青灰色中砂岩夹细砂岩。N1na2-1-210.4~15.0浅紫红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细砂岩。N1na2-1-115.0~26.8灰色中厚~厚层状中砂岩,局部夹薄层杂色粉砂质泥岩或砾岩。N1na1N1na1-225.0~33.7浅紫红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细砂岩。N1na1-1-222.0~32.5浅紫红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细砂岩。N1na1-1-18.5~10.0灰色夹灰黄色厚层状中砂岩。1.6.3地质构造坝址区断层、层间剪切带不发育,主要构造形迹为裂隙。左岸回头湾上游近岸地带基岩出露地段发育两组裂隙,其中规模较大的一组与河流方向大致平行,走向一般50°~60°,倾向NW,倾角75°~85°,裂隙延伸长度一般10m~15m,间距0.5m~0.8m,地表呈缝状张开,张开缝可见深度1m~2m,裂面平直粗糙,多充填碎屑和岩粉;另一组走向与第1组基本垂直,长度受第1组控制,多短小,长度一般0.4m~0.6m,发育间距5m~6m,微张~闭合。左岸河湾以下沿河近岸岸坡出露的砂岩陡坎部位见有较多的卸荷裂隙发育,裂隙走向一般为NNW~近N,倾向SW(倾河流侧),多为陡倾角,部分近直立,延伸长度一般10m~20m,少数顺岸坡延伸长度可达30m~50m,沿裂隙多张开呈缝状,规模大者张开缝宽可达1m左右,可见切割深度大于3m。右岸河湾地块上、下游侧距陡崖25m~50m范围地表发育两组裂隙,第一组与陡崖近于平行,走向35°~65°,河湾上游倾NW、下游倾SE(倾河流一侧),倾角60°~80°,延伸长度一般为3m~20m,平均间距0.5m~0.8m,近地表呈张开缝状,张开缝深度一般小于2m,向下尖灭闭合。第二组裂隙与第一组裂隙近于正交,倾角一般70°~85°,延伸一般受第一组裂隙限制,较短小,长度在0.25m~1m间变化。1.6.4水文地质(1)地表及地下水场区内左岸发育6条冲沟,右岸发育3条冲沟,冲沟一般切割深度3~5m,为季节性流水冲沟。左6#冲沟切割较深,一般深15m~20m,旱季时流量约1m³/s,洪水时估测大于40m³/s。区内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划分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中,一般为中等~贫含水,由于存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相对不透水岩层呈夹层或互层分布,形成多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并通过裂隙通道运移。区内地层产状较平缓,砂岩中的裂隙水多具局部承压性。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冲沟地表水、覆盖层地下水及两岸山体同一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以泉水形式向地表排泄或经地下潜流向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L排泄。坝址区地表发现多处泉水出露点,均为季节性下降泉,以基岩裂隙水居多,多位于砂岩与泥岩接触部位出露,水量一般小于1L/min。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河床部位卵砾石夹碎块石层、阶地堆积物及近岸地带分布的崩塌堆积层中,阶地堆积物及崩塌堆积层中孔隙潜水含水程度受其分布地形及物质组成影响较大。第四系残坡积层一般厚度不大,含水较贫。坝址区左岸地下水埋深一般0~38.8m,近岸深厚覆盖层堆积部位埋深相对较大;右岸河湾地块地下水埋深变化较大,埋深0~77.6m不等,地下水位从SW靠山侧向河湾地块前缘逐渐降低,至河湾地块前缘一带受地形、岩体风化及卸荷等影响,岩体透水性增大,地下水位下降较快,近岸地下水线相对较平缓。河湾地块中部存在地下分水岭,河湾地块地下水分别向两侧L排泄。(2)岩体透水性区内各类岩石总体透水性较弱,不同岩类微新岩体吕荣值q<10Lu的试段均占试验总段数的90%以上,q<3Lu的试段所占比例为78%以上,微新岩体一般透水性微弱。岩体透水性受岩体风化程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弱风化粉砂岩、细砂岩,岩体透水性q≥10Lu的试段占同类弱风化岩体试段总数的12.5%~43%。从不同岩类之间差异来看,中砂岩、细砂岩相对于其他岩类透水性稍大。(3)地下水水质及侵蚀性评价坝址区域内地表及地下水pH值为7.05~7.78,为中性偏弱碱性,L河水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水,地表冲沟水及地下水水质类型为HCO3-Ca型水。依据《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8)附录I判定,L河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冲沟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碳酸型腐蚀性。1.6.5软弱夹层坝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磨拉石建造的陆源碎屑沉积岩地层,岩石总体具有时代新、成岩胶结程度较差、岩石较软弱,岩性较复杂,较软岩与软岩呈不等厚互层状分布,因此,具有发育软弱夹层的条件。1.6.6岩体风化及卸荷(1)岩体风化区内基岩全风化带厚度一般较薄且分布有限;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0~10.7m,强风化带底板埋深为0~23m,弱风带厚度为0~28.3m,弱风化带底板埋深为3.8m~37m,总体上看岩体风化带厚度不大。河床部位大部分钻孔未揭露到基岩强风化带分布,仅少量见有厚0.6m~1.3m的基岩强风化岩体,弱风化岩体厚度一般也相对较小(厚0~11.1m)。两岸近岸地带总体上岩体风化带厚度相对较薄,两岸岸坡上部、陡崖附近、山脊部位及右岸河湾地块前沿等部位,岩体受岸坡卸荷及多向风化等综合因素影响,风化局部加剧,风化带厚度一般相对较大。(2)岩体卸荷坝址区岸坡陡崖部位岩体卸荷强烈,可分为强、弱卸荷带两带:强卸荷带水平深度一般为8m~16m,带内岩体一般呈强~弱风化状态。弱卸荷带水平深度一般为6m~25m,带内岩体一般呈弱风化至微新状态。由于岸坡具有层状软硬相间的岩体结构特点,在垂向上,随着高程的降低,岩体的卸荷作用逐渐减弱,强、弱卸荷带宽度也相应减小。1.6.7不良地质现象坝址区岩层近水平,两岸岸坡岩体软“硬”相间分布,受岩体差异风化、侵蚀等影响,形成多层台阶状地形,砂岩部位常形成陡崖。陡崖部位岩体卸荷强烈,不同方向的卸荷裂隙常组合构成岸坡不稳定危岩体,极易产生崩塌、倾倒失稳破坏。岩体崩塌现象时有发生,暴雨期间尤为突出。河谷岸坡下部普遍分布有崩塌堆积产物,其厚度可达10余米,多处可见体积巨大(数十立方米)崩塌滚石。坝址区泥石流现象不发育,局部见有滑坡分布,多为浅表覆盖层滑坡。右岸陡崖下部发现有①、②小型滑坡,方量均小于100m³,稳定性差。右岸河湾地块前缘靠下游侧有③滑坡,为2013年雨季产生的新近滑坡,方量均为5万余方,目前滑坡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上述滑坡均为小型浅表覆盖层滑坡,方量不大,对坝址影响有限。此外,雨季偶有公路边坡等人工边坡产生滑塌破坏。1.6.8地应力河床部位ZK66钻孔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在21.1m~98.6m测试深度范围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6MPa~14.7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2.4MPa~8.8MPa,铅直应力为0.6MPa~2.7MPa,为中应力水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稳定在N85°E~N87°E,与岩层倾向近于一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侧压力系数σH/z范围为3.1~6.6,远大于1,测孔应力场主要呈σH>σh>σz特征,说明该区域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导。右岸河湾地块中部ZK89钻孔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42.6m~138.1m测试深度范围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5MPa~7.9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1.6MPa~5.5MPa,铅直应力z为1.2MPa~3.7MPa,为中~低应力水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稳定在N7°E~N16°E,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侧压力系数σH/z范围为1.7~2.9,深部主要在2左右,测孔应力场主要呈σH>σh>σz特征,说明该区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导。1.7经理部提供的施工条件和主要设备材料1.7.1经理部提供的施工条件经理部完成和提供的包括场内外交通道路、炸药库、油库及加油站、施工供水系统、重油发电厂及10kV供电网络、砂石加工系统和施工营地设施等。(1)对外交通C复建公路:路基形成初步具备通车条件2016年6月底。C大桥具备通车条件2017年12月31日。(2)场内交通条件场内道路竣工时间2016年11月15日。该道路在厂房下游130m处通过跨LC大桥连接左右岸。场内道路路基形成初步具备通车条件2016年6月16日,1#、2#索道桥初步具备通车条件2016年6月16日。①左、右岸主要交通公路:本标段右岸规划有:2#、10#、16#共3条公路;左岸规划有:1#、3#、1-1#和5#共4条公路。②左、右岸主要交通联系:除现有位于厂房下游130m的原有C大桥以及C复建公路修建一座C复建大桥外,考虑到溢洪道和厂房低高程施工以及导流洞施工设置2座索道桥沟通左、右岸交通。C大桥,连接6#公路与1#公路;拉瓦尔品第至AJK的KOTLI的改线公路修建一座跨L大桥,规划桥位于溢洪道下游侧。桥梁全长330.0m,采用(85+150+8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行车速度30km/h,桥面路幅总宽10.0m,桥面路幅组成:1.25m(人行道、栏杆)+7.5m(行车道)+1.25m(人行道、栏杆),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荷载:HL-93、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6kN/m2,设计洪水位(1%)412.400m。提供其它的施工条件一览表:表1-8:经理部提供施工条件一览表序号施工条件项目提供时间规格位置备注1炸药库2016.7.15炸药50T右岸之前施工单位自行解决雷管2万发2油库(加油站)2016.7.151650m³柴油1500m³右岸之前施工单位自行解决汽油150m³3供水系统2016.7.15生产水1.7万m³/d右岸砂石拌和系统旁之前施工单位自行解决生活水1.7万m³/d4重油发电厂及10KV供电网络2016.7.152回10KV电源右岸之前施工单位自行解决5砂石加工系统2016.9.15成品混凝土骨料、豆石、<80mm上坝料右岸之前施工单位自行解决拌和系统2016.11.30普通混凝土6办公用房2016.11.151000m2右岸集中营地经理部提供不够部分住房和提供时间前施工单位自行解决住房生活用房6960m2WW食堂500m2W食堂180m271#渣场提供上坝有用料50万m³左岸下游除1#渣场外施工单位自行规划渣场2#渣场320万m³的容量围堰上游3#渣场240万m³的容量上游4#渣场560万m³的容量上游围堰备料场6万m³的容量左岸上游注:材料供应需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及经理部批准的试验结果,编制年度、季、月材料申请计划,并经经理部审核认定。1.7.2经理部提供其它材料设备(1)由经理部提供的永久机电设备、金属结构件,运抵工地机电仓库或安装现场。施工单位参加到货后的验收,收货验收后施工单位负责卸车、保管、二次转运、安装、调试,并负责工程移交前运行与维护管理。(2)经理部供应的永久设备及金属结构件名称、规格、数量见工程量清单。

第二章施工总体规划、重点难点及协调配合措施2.1工程施工总体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邀标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项目的施工总体目标如下:(1)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单元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其中一次验收合格率因不小于98%,杜绝质量事故,消除质量隐患。(2)工程施工进度目标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计划,于2016年3月1日开工,合理安排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期提前完工。(3)安全生产目标施工安全目标:杜绝施工中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交通、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负伤频率低于行业标准。(4)文明施工和环保水保目标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国家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创建文明工地。2.2施工总体规划2.2.1总体施工方案我单位承建的一工区主要包括溢洪道的开挖、衬砌、金属结构、防渗,大坝的开挖、填筑、衬砌、防渗等主要工作,根据工程量、招投标文件、设计要求,大坝填筑料为溢洪道开挖利用料,因此我们提出总体施工方案:施工条件:一、经理部提供水、电、房、商品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及<80mm的上坝特殊料;提供场内外主要交通要道(一工区以外的);存弃渣场等重要施工因素。二、上坝料为溢洪道开挖利用料。三、特殊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的砂石骨料筛分系统及混凝土拌和系统自行准备。四、机电设备由经理部提供。施工总平面布置(具体见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工程量和施工部位总体规划施工平面布置,设立四块施工临时营地和骨料、混凝土、金属结构加工场区,满足施工现场需求。经理部能提供的材料采用集中供应,由我施工单位根据进度计划向经理部提供材料供应计划,按计划提供我单位所需材料。自行建立灰岩骨料筛分场、普通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金结等加工厂。土石方挖填平衡与存弃料场规划:由于大坝填筑料为溢洪道开挖利用料,根据地质条件,协调溢洪道开挖与大坝填筑施工时段、施工强度、岩石性质的匹配性,作到挖填平衡,溢洪道开挖利用料直接上坝填筑,减少转存料的利用,加快施工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多余的开挖弃料有计划、有组织的堆放在2#、3#、4#料场,尽量就近料场堆放。(4)溢洪道施工:溢洪道开挖采用分区分段分施工时段开挖,形成流水作业面,满足土石方挖填平衡和工期要求。溢洪道边坡支护采用一边开挖一边支护,满足开挖完支护就完的要求。溢洪道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或自行拌和集中供料,6-8m³混凝土搅拌车水平运输,塔吊或泵车运输入仓的方式浇筑。混凝土施工形成流水作业面,不间段进行混凝土施工。(5)大坝施工:大坝在截流前完成河床以上部分的坝基、心墙基础开挖,心墙基座混凝土浇筑,完成河床以上部分的防渗和固结工作。截流闭气后,在围堰后采用集水坑集中抽排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河床部分坝基、心墙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防渗固结等工作。河床坝基、基坑完成开挖后,在心墙两边预留一定宽度,在上下游可分区进行适度的填筑。围堰与坝体填筑采用溢洪道开挖利用料直接上坝,不够部分由转存利用料场补充,坝体填筑与沥青混凝土心墙高差不能太大,施工上升速度保持一致。(6)施工导截流:采用一次性围堰截流。(7)金结机电安装:金结机电安装主要项目为溢洪道事故检修门和弧形工作闸门、坝顶双向门机,溢洪道金结设备用M1200型塔机吊装。2.2.2渣场规划概述溢洪道与大坝总开挖量约1011.5万m³,按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显示:土方129.8万m³,石方881.7万m³。其土石方松散折算系数见表2-1:表2-1:自然开采堆石填筑料的利用折算系数序号堆石料折算系数备注1自然石方与松散方的比值1.532自然石方与压实方的比值1.313自然土方与压实方的比值0.85大坝填筑总量(压实方换算成自然石方)405÷1.31=309.2万m³,881.7-309.2=572.5万m³。而把多余弃料堆放在渣场,简单压实,也不是松散方,故平均计算折算系数为(1.53+1.31)÷2=1.42,渣场需要容量计算:572.5×1.42+129.8×0.85=923.28万m³。经理部为一工区提供了2#、3#、4#渣场,堆弃容量计算:(2#容量)320万m³+(3#容量)240万m³+(4#容量)560万m³=1120万m³,大于渣场需要的容量923.28万m³,满足要求。渣场规划(1)1#、2#、3#、4#渣场和围堰备用料场特性见表2-2:表2-2:1#、2#、3#、4#渣场和围堰备用料场特性表渣场容量(万m³)位置运距(km)路线1#渣场420坝址下游550mEL.450以下约0.8km二工区用(50万m³备用料)2#渣场320导流洞进口下游60m至大坝EL.455以下约1.5km4#路或1#路至3#路1km导流洞进口至8#(或4#)路3#渣场240大坝上游左岸缓坡地带EL.555~565约3km1#至5#路6km柏油路至山区道路4#渣场560大坝上游左岸冲沟内EL.520~EL.620约4.5km1#至5#路7.8km柏油路至山区道路围堰备用料场6大坝左岸上游临江滩地约1.5km1#至3#路(2)渣场总体规划:根据经理部提供的条件1#渣为二工区用,只为一工区提供50万m³大坝填筑料;围堰备用料场6万m³只为围堰截流所用,所以一工区只能用2#、3#、4#渣场,但2#料场在大坝前水下,截流前不做为一工区弃料或存料,根据渣场特性和施工总体规划提出渣场规划:①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0日,溢洪道Ⅰ区和大坝河床以上的开挖,开挖总量约267.4万m³,可利用中细砂岩料86万m³,根据渣场特性,利用3#渣场(比4#渣场运距近1.5km)先堆弃90万m³弃料(占渣场容量127万m³),在上部堆放80万m³可利用料(占用弃料场113万m³),挑选6万m³砂岩可利用料堆放在围堰备用料场,剩余91.4万m³弃料在4#渣场弃料堆放(估算土方约70万m³×0.85+石方约21.4万m³×1.42=占用89.9万m³的渣场容量)。②2017年3月~2017年9月底,溢洪道Ⅱ、Ⅲ区开挖表层弃料堆弃在4#渣场。③2017年10月~2019年6月,溢洪道和大坝开挖料分为三步:第一步,有用料(需用上坝料405万m³换算成自然石方309.2万m³)直接上截流堤、围堰、大坝;第二步,在开挖过程中选弃的无用料向2#渣场堆放(截流后2#渣场可启用),可堆放230万m³弃渣(占用320万m³的渣场容量);第三步,剩余的弃料向4#渣场堆弃。规划现场作到溢洪道Ⅱ、Ⅲ区开挖有用料选用309.2万m³直接上到围堰和大坝,坝顶部分料采用1#料场备用50万m³,具体规划见表2-3:表2-3大坝及溢洪道的弃料流向一览表部位工程量(万m³)渣场(万m³)直接上坝(围堰)料(万m³)弃渣路线平均运距(km)2#渣场(320)3#渣场(240)4#渣场(560)围堰备用料场(6)大坝基坑及边坡34.417.4柏油路至山区道路→3#渣场617.0柏油路至山区道路→4#渣场7.8溢洪道Ⅰ区964.0152.691.46.0柏油路至山区道路→3#渣场6柏油路至山区道路→4#渣场7.8Ⅱ、Ⅲ区230174.8309.24#路或1#路至3#路→2#渣场1.5溢洪道预留岩埂13.013.0柏油路至山区道路→4#渣场7.8合计1011.4230170296.26309.2(3)渣场规划与建设:首先需要道路的畅通和完好,满足工程车辆和机械能行使到渣场,满足车辆运载要求;其次是对渣场的清理,满足渣料的堆放要求;最后是利用工程开挖料进行渣场的建设,弃渣(存料)与建设同时施工。根据几个渣场的要求,在弃渣过程中,就近利用渣料(合格料),按渣场的拦洪、挡渣、排水、导流、护坡等要求对渣场进行建设。1)2#弃渣场紧贴大坝上游坡脚,为库区型弃渣场。渣体每堆高10m布置一条2m宽马道,弃渣坡比1:2。利用弃渣料选用大石块在渣场上游平坡脚布置抛石拦渣坝,临渣侧边坡1:1.5,背坡1:2。为防止施工期河道水流冲刷,在迎水面采用干砌石护坡,干砌石厚度0.5m。由于2#渣场在库区,迎水面在弃渣过程中用大块石进行防护,防止水浪掏刷。2)3#弃渣场位于大坝上游左岸缓坡地带。堆渣坡脚布置长596m的挡渣墙,挡渣墙采用重力式,在施工挡渣坝时,弃渣或存渣同时填筑上升。渣体每堆高10m布置一条2m宽马道,其中在高程515m和545m布置10m宽马道内排水沟。弃渣坡比1:2,采用菱形浆砌石网格植草护坡。对堆渣区域的渣底天然沟道进行处理,渣底设置盲沟。在渣场建设和堆弃过程中,作好表层导排水,在渣场左右岸设置导排水沟。第一层(10m)高度渣场堆弃和建设时,右岸施工一道干砌石护坡拦渣坝作为导排水沟挡墙,把上游来水绕过渣堆向右下泄;第二层(10m—20m)高度渣场堆弃和建设时,左岸施工一道干砌石护坡拦渣坝作为导排水沟挡墙,把上游来水绕过渣堆下泄,回填右岸排水沟,以此类推完成弃渣过程中的排水。在渣场堆弃完后,设置一条永久性排水沟过流,并对弃渣表面按要求进行防护和环保。3)4#弃渣场位于左岸上游距坝址3km的冲沟内,建设与管理较复杂。堆渣坡脚设置挡水坝和拦渣堤,拦渣坝坡脚与原沟道交汇处采用抛石充填,为防止坝前水流渗入渣体影响渣场稳定,拟在挡水坝迎水面坡面采用0.5m厚M7.5浆砌石护坡。渣体每堆高10m布置一条2m宽马道,在高程580m布置10m宽马道。为防止洪水对其冲刷,拟在临河侧坡面采用干砌石护坡。渣底设置盲沟。在存(弃)渣场堆渣区域布置周边截水沟。堆渣期间,在存(弃)渣场内临时道路和堆渣区域布置临时截水沟。垃圾填埋场设有垃圾坝及拦水坝。垃圾坝为碾压土石坝,拦水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①挡水坝:挡水坝轴线长247m,顺水流方向长约82m,坝顶高程616m,坝顶宽10m,由弃土(石)渣分层碾压形成填形成,临渣侧边坡1:1.5,迎水面1:2。在挡水坝迎水面坡面,采用0.5m厚M7.5浆砌石护坡。回填土石料采用20t自卸汽车运输,专人指挥卸料,铺料层厚拟50cm,推土机平料,洒水车洒水,采用20t振动碾碾压,分层填筑,具体施工工艺参照大坝回填有关章节,满足压实度0.95要求。M7.5浆砌石护坡由人工砌筑。②导排水沟(代替排水箱涵方案):根据流量计算,设置临时导排水沟代替排水箱涵的作用,如3#渣场一样,在渣场建设和堆弃过程中,作好表层导排水,在渣场左右岸设置导排水沟。第一层(10m)高度渣场堆弃和建设时,右岸施工一道干砌石护坡拦渣坝作为导排水沟挡墙,把上游来水绕过渣堆向右下泄;第二层(10m~20m)高度渣场堆弃和建设时,左岸施工一道干砌石护坡拦渣坝作为导排水沟挡墙,把上游来水绕过渣堆下泄,回填右岸排水沟,以此类推完成弃渣过程中的排水。在渣场堆弃完后,设置一条永久性排水沟过流,并对弃渣表面按要求进行防护和环保。③渣底沟道处理:4#渣场要求对堆渣区域的渣底天然沟道进行处理。先对沟道范围覆盖层剥离,再采用块石抛填,块石2.0m厚,块石粒径为0.5~1.2m,孔隙率不小于25%,块石顶面铺设一层60cm厚弃石渣整平,整平后铺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铺设一层30cm弃石渣保护层。采用20t自卸汽车运输,1.0m³反铲及人工配合对抛石及石渣整平,人工铺设土工布。④垃圾填埋场及拦水坝:垃圾填埋场拦渣坝为碾压土石坝,坝顶高程600.0m,两侧坡面坡比均为1:2,其临渣面布设防渗系统。土石料拟采用20t自卸车运输,分层回填,层厚暂定80cm,拟采用20t振动碾碾压。拦水坝坝顶高程594.0m,中间为粘土心墙,两侧土石料对称布置,坡比为1:2。粘土心墙料拟采用20t自卸车运输,分层回填,层厚暂定30cm,拟采用凸块碾;土石料拟采用20t自卸车运输,分层回填,层厚暂定80cm,拟采用20t振动碾碾压8遍。表2-4渣场回填项目主要工程量工程名称工程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挡水坝弃土石渣填筑m³90529M7.5浆砌石m³2443碎石垫层m³1466排洪沟弃渣填筑m³16177渣底沟道处理抛石m³25663石渣填筑m³14298垃圾填埋场填筑料m³23300合计m³1931622.3工程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分析(1)协调性:本工程地处BJ国境内,其国情与中国内不一样,而参与KAROT项目的协作方多(如道路、工作面、渣场,各单位、地方间相互交错);需要加强与地方、协作单位相互间的协调,这是本工程的特点,也是难点。(2)安全性:本工程处于高边坡施工多,爆破作业多,施工人员多,施工设备多,不安全稳定因素多,水情不稳定,造成人员、设备、工程安全不稳定性;需要我们各单位高度重视安全,分析安全环境,加强施工营地保卫工作,清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3)工程质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高95.5m,如何控制大坝填筑,将大坝沉降量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要求施工中严格控制坝体填筑质量(控制填筑程序、铺料厚度、洒水量和碾压质量);高边坡岩石差,严格按设计及规范保证支护质量;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要求严格,严格按沥青混凝土施工程序施工,要做好防护冬保温、夏降温的工作。各开挖面结构较复杂,建基面开挖成型质量要求高,严格控制建基面开挖施工工艺,精细施工。(4)石方挖填平衡:溢洪道开挖量约1000万m³(可利用料约500万m³,其中砂岩约300万m³),施工强度高;坝体填筑约430万m³;如何确保有用料利用率,尽量保证开挖料直接上坝,作到挖填平衡,是本工程的重点,亦是难点。作好挖填平衡规划:①做好无用料剥离工作,减少无用料对有用料的污染;②除溢洪道Ⅰ区开挖有用料转存外,合理规划Ⅱ、Ⅲ区有用料开挖时段、开挖速度与大坝填筑需求一致,有用料直接上坝(围堰)。(5)制约性:开挖与填筑相互制约,坝体填筑与沥青混凝土上升速度相互制约,施工强度被道路桥梁限载(45t)制约;需作好各工作间匹配性规划,作好车辆规划。(6)道路复杂:场内道路间与地方交通相互交错,场内道路与作业面间的施工便道变化复杂;需予实地考察,提前作好施工便道的规划,灵活运用到实地便道布置中。2.4与其它协作单位协调配合措施2.4.1与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1)与二工区段的关系为二工区段引水发电建筑物进水口及引水隧洞施工提供必要的运输道路条件,道路路基宽度不小于7m。在与二工区段同时施工,开挖过程中,渣土车辆较多,因此,在工程施工高峰期时,两个标段要对工区的车辆进行统一协调,确保工区运输安全,保持道路通畅。及时完成主厂房进水口开挖(不含1.2m保护层)及边坡支护,为二工区段进水口预留保护层的开挖及混凝土工程提供工作面。(2)与设备采购标的关系需为重大件运输提供必要的通道。(3)与安全监测标的关系与安全监测标在同一时段、同一空间内作业,施工干扰大。施工单位需为安全检测标施工单位提供配合(包括提供施工场地、道路、水电接口、照明等)。同时施工单位要采取措施保护监测设施,防止破坏,一旦受到破坏应及时报告工程师。(4)与物探检测标的关系与物探检测标在同一时段、同一空间内作业,施工干扰大。施工单位需为物探检测标施工单位提供配合(包括钻孔及封孔,提供施工场地、道路、水电及供风、照明等)。同时施工单位要采取措施保护检测设施,防止破坏,一旦受到破坏应及时报告工程师。(5)砂石加工及混凝土生产系统建安与运行标C水电站砂石料系统供应主体工程施工所需砂石料(小于80mm以下的级配料,不含灰岩料),C水电站混凝土生产系统承担主体工程除喷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以外的混凝土供应。(6)其他C复建大桥通车前,施工单位需保证原有交通道路畅通,不得因施工原因造成交通中断(固定爆破时段除外)。施工单位修建的保通道路标准需满足工程师的要求。2.4.2与其他协作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措施成立专门的机构、指定一名副经理负责对外协调,服从委托人和工程师的协调、指挥,与其他合同承包人加强沟通,妥善解决与二工区、场内公路标等同期施工的承包人间的施工干扰问题,并密切配合。与其它承包人的主要协调配合措施有:(1)合理安排进度,按照工程总体目标,统筹安排好各项目施工,互相通报生产计划安排。(2)加强爆破管理,严格遵守工区爆破的统一规定和爆破时间,提前以书面形式将放炮部位通知相关标段承包人;电站进水口、溢洪道边坡开挖施工时注意控制爆破飞石方向,必要时设置拦渣坎,避免爆破和装渣时石渣落入下部,影响河道及溢洪道底板开挖。(3)合理组织本标段施工程序,主厂房进水口边坡开挖及支护在2017年2月20日之前完成,为二工区段提供作业面。(4)安排专人和专有设备进行存弃渣场维护管理,做好渣场及转存料场规划,各交叉路口标识齐全,安排专人和专有设备指挥卸渣车辆和平整渣场。(5)对其它标段在风、水、电、施工道路和施工机具方面给予必要的配合,避免钻孔、爆破及混凝土入仓浇筑对仪器的损坏,并加强对埋设仪器的保护。(6)编制祥实的工程进度计划,按照工程师要求及时提交混凝土、坝体填筑过渡料需求计划。(7)在布置和修建生产生活设施时服从工程师的协调和管理,与其他承包人在施工场地、标段交界面或其它设施的共同使用上发生矛盾时,主动与其它承包人沟通、协商,并服从委托人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施工场地总体规划3.1.1施工场地提供经理部提供的6个施工生产设施场地,1个生活和办公营地供规划使用。施工设施场地提供情况见表3-1。表3-1施工场地布置一览表序号场地名称占地面积(m2)高程(m)场地位置提供时间备注11#施工场地1.80×104EL.535右岸下游2016年03月01日22#施工场地1.67×104EL.505~510河湾地块2016年03月01日2017年9月迁出33#施工场地1.50×104EL.465右岸下游2016年03月01日44#施工场地1.15×104EL.410~420左岸下游2016年03月01日55#施工场地1.60×104EL.450左岸下游2016年03月01日66#施工场地2.48×104EL.505~524右岸下游2016年03月01日7生活和办公营地0.796×104EL.570~620经理部建设营地2016年11月15日7#场地已规划好施工总平面布置见图KLT-C1-03-013.1.2施工场地规划⑴办公、生活营地大坝和溢洪道施工高峰期共1715人(WW173人,W1542人)。经理部提供人员办公和生活营地,在2016年11月15日交付,其中办公1000m2,生活6960m2。计划在2#施工场地建设临时办公和生活营地,该场地2016年3月1日经理部交付,按要求在2017年9月迁出,将2#场地移交经理部。⑵生产设施和附企大坝和溢洪道主要生产设施为辅助混凝土拌和系统、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各类加工厂、设备停放厂、仓库及水电等。各类生产辅助设施及水电设施分别布置于经理部提供的各施工场地内,建筑面积共计33000m2,占地面积约102000m2。规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图KLT-001。各施工设施场地规划见表3-2。表3-2:大坝和溢洪道生活和生产设施场地规划一览表序号场地名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住房面积(m2)临时设施布置备注11#施工场地1.80×1040.30×1040.16×104试验室,混凝土预制场,钢筋加工场、W营地22#施工场地1.67×1040.60×1040.50×104作为部分WW现场管理人员临时办公、生活营地,一工区开挖队施工营地,7#集中办公营地建好就迁33#施工场地1.50×1040.30×1040.15×104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场,预制场等44#施工场地1.15×1040.80×1040.10×104W营地,大坝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沥青试验场地55#施工场地1.60×1040.70×1040.15×104机械设备修理、停放,仓库,W营地6拌和系统用地2.48×1041×1040.08×104沥青混凝土(2017年12月前移至4#)、机电设备停放、金结加工场、W营地3.2施工道路3.2.1总体施工道路布置经理部规划13条场内公路,2座索桥作为场内交通道路,场内道路总长12.75km,其中永久公路3.53km,临时公路8.62km。左岸4条,长4.73km,右岸9条7.15km。场内交通道路于2016年4月15日形成路基,具备通车条件。主要修筑左岸的1#、3#、5#公路,右岸的2#、10#、16#及4-1#公路共7条道路,含一座小桥,道路总长7.79km。拟根据现场征地等实际情况,增建一条10-1#公路,前期代替16#公路作为临时通过J河交通。场内公路特性见表3-3。表3-3:场内主干公路特性汇总表位置道路名称起点起点高程(m)终点终点高程(m)长度(km)路基形成通车时间路面/基宽(m)路面通车时间左岸1#公路C大桥428左岸坝顶469.51.192016.06.168.0/9.52016.11.151-1#公路2#索桥4101#公路4180.182016.06.168.0/9.52016.11.153#公路1#存弃渣场平台420上游围堰戗堤左岸4000.802016.06.168.0/9.52016.11.155#公路左岸坝顶469.54#存弃渣场6152.562016.08.168.0/9.52016.11.15小计四条4.73右岸2#公路结合段C复建公路482右岸坝顶469.50.772016.06.167.5/8.02016.11.15其它段0.882016.02.288.0/9.52016.11.154#公路溢洪道出口402导流洞进口404.51.532016.06.168.0/9.52016.11.154-1#公路8#公路坝址上游侧4584#公路坝址上游侧4140.482016.06.168.0/9.52016.11.156#公路Ⅰ段2#公路467主厂房4190.692016.06.167.5/9.02016.11.15Ⅱ段2016.06.168.0/9.52016.11.158#公路2#公路终点469.5导流洞进口4480.262016.06.168.0/9.52016.11.1510#公路2#公路480原有老路5150.692016.06.167.5/9.02016.11.1514#公路原有老路600经理部建设管理营地6250.332016.06.166.5/8.02016.11.1516#公路2#公路469.56#公路4430.422016.02.287.5/9.02016.11.15炸药库专用公路原有老路533炸药库6251.102016.06.164.0/5.02016.11.15小计九条7.151#索桥4#公路4102#公路4100.162#索桥4#公路4101-1#公路4100.11合计⑴永久3.53km,临时8.62km;总长12.15km。⑵拟增10-1#公路长420m,宽7m泥结石路面3.2.2场内临时道路根据大坝和溢洪道施工进展,计划总体修筑5条临时施工道路。其中溢洪道部位临时施工道路3条,大坝填筑部位2条。场内临时道路特性见表3-4表3-4:场内临时施工便道特性汇总表位置道路名称起点起点高程(m)终点终点高程(m)长度(m)道路等级路面/基宽(m)路面型式左岸YL1取水道路445溢洪道取水口425575临时7.0/8.0砾石YL2接4#路435溢洪道开挖面423395临时7.0/8.0砾石YL316#路469.5溢洪道泄槽431480临时7.0/8.0砾石BL1接4-1#道路435上坝道路450475临时7.0/8.0砾石BL2接4-1#道路450上坝道路469.5615临时7.0/8.0砾石3.2.3道路维护针对不同的路面结构形式及使用特性,安排道路维护队伍负责清扫路面、清理塌方、碎石、边沟及临时缺陷修补,确保道路畅通。施工期配备3台3.0m³装载机进行道路清障及维护工作。配备2台15t洒水车进行道路的日常洒水工作。3.3施工用风,水,电布置3.3.1施工用风生产供风主要用于坝基开挖、溢洪道开挖及支护、灌浆钻孔等。拟采取集中与分散供风相结合的方式,共设置3个集中供风站。另安排3台移动式空压机作为移动空压站和备用供风,就近临时布置在施工部位。供风站设备配置特性见表3-5和表3-6,施工供风见总平面布置图。表3-5:施工供风系统布置特性表空压站编号布置位置建筑面积(砖瓦结构m2)容量(m³/min)供风范围供风管径(mm)/长度(m)1#空压站溢洪道、电站进水口80100溢洪道控制段进水口、主厂房进水口开挖及支护施工DN150/1600DN100/22002#空压站溢洪道泄槽段80100溢洪道泄槽、尾水开挖及支护DN150/2000DN100/5003#空压站大坝基坑6040大坝基坑开挖及支护DN150/2200移动空压站施工部位附近40零星部位供风表3-6:空压站设备配置特性表空压站编号容量(m³/min)风机型号/功率排气量(m³/min)数量(台)备注1#空压站100GA250-10,GA11040×1+20×34固定式2#空压站100GA250-10,GA11040×1+20×34固定式3#空压站40GA250-1040×11固定式移动式80GA110,VHP75020×2+9—12×24移动式3.3.2施工供水经理部水厂于2016年7月15日启用供水,主供水管网铺设至主要施工部位并设有接口;一工区各用水管直接连接在主供水管接口上,布置水管引至各施工部位。2016年3月1日至经理部水厂启用的时间内,施工用水计划建设临时抽水泵站,从河沟水源里抽取。抽水至各生活和生产场地的蓄水池内。生活用水和混凝土拌和、灌浆等用水为蓄水经过净化,或经检测合格后,直接使用。拟建设4个临时抽取水泵站。1#站布置在名人墓上有约100m的河床处,主要向1#和6#场地供水。2#站布置为短时取水站,在大坝轴线上游,主要向2#临时办公和生活营地供水,兼顾向引水洞进水口开挖和溢洪道进口开挖支护供水。3#站布置在Karot大桥下游,主要向3#机电和金结场地供水,兼顾溢洪道泄槽段开挖支护。4#站布置在1#渣场的河沟溪流处,向4#和5#施工设备修理和停放场供水,兼顾向碾压试验场和灌浆试验场供水。临时取水站主要设备和供水区域见表3-7。表3-7:取水站主要设备和特性表泵站名称安装部位占地面积水泵型号与数量供水场地蓄水池(m³)覆盖区域备注1#名人墓上游30m28SH-9型×21#,6#场地220+300溢洪道进水口2#大坝轴线上游20m28SH-9型×12#场地100引水洞进水口3#Karot大桥下游20m28SH-9型×13#场地200溢洪道泄槽4#1#渣场河沟溪流20m28SH-9型×14#,5#场地100+100大坝开挖填筑供水系统主要构筑物见表3-8。表3-8:供水系统主要构筑物及供水区域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m×m×m)容量(m³)单位数量结构形式位置供水区域备注11#水池8.0m×8.0m×3.5m220座1砖砌或砌石1#场地机电和金结场地兼顾溢洪道进水渠22#水池5.6m×5.6m×3.5m100座1砌石混凝土2#场地临时生活兼顾引水洞进水口33#水池7.8m×7.8m×3.5m200座1砖砌或砌石3#场地钢筋及预制场兼顾溢洪道泄槽44#水池5.6m×5.6m×3.5m100座1砖砌或砌石4#场地55#水池5.6m×5.6m×3.5m100座1砖砌或砌石5#场地66#水池8.0m×8.0m×3.5m220座1钢筋混凝土6#场地混凝土拌合系统7移动水箱12个3钢制水箱随用随迁各个部位补充备用供水说明供水系统2016年4月启用至2016年7月15日经理部供水为止。3.3.3施工供电及照明⑴主供电系统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9月15日主要由柴油发电机临时供电。2016年9月15日,经理部重油发电厂和10KV供电网络形成,提供施工用电。一工区用电由经理部提供的终端引接。施工高峰时用电负荷总容量为4460KVA。设计划4个变电站。变电站主要特性见表3-9。1#变电站位于1#和6#场地。安装1台S11-1600/10/0.4变压器,额定容量为1600KVA,主要供电范围为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金结加工场、钢筋加工厂、模板加工厂。重油发电前,布置1台550KVA柴油发电机供电。2#变电站位于3#施工场地,设置1台S11-1600/10/0.4变压器,额定容量为1600KVA,主要混凝土拌和系统、溢洪道施工供电。重油发电前配1台550KVA柴油发电机供电。3#变电站位于2#施工场地,设置1台S11-630/10/0.4变压器,额定容量为630KVA,主要向大坝施工供电。重油发电前,配备1台240KVA柴油发电机以满足临时办公和生活营地供电,溢洪道及引水洞进水口开挖施工用电需求。4#变电站位于4#施工场地,设置1台S11-630/10/0.4变压器,额定容量为630KVA,主要4#和5#场地供电,主要是机械修理厂、停放场、工地仓库及W营地等设施供电。重油发电前配1台240KVA柴油发电机供电。表3-9:变电站主要特性表名称用电负荷(KVA)建筑面积(m2)占地面积(m2)备注1#变电站160030100位于1#和6#场地,主要供电范围为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金结加工场、钢筋加工厂、模板加工厂及此处W营地供电2#变电站160030100位于3#施工场地,主要混凝土拌和系统、溢洪道施工供电3#变电站63030100位于2#施工场地,主要向大坝施工供电4#变电站63030100位于4#施工场地,主要向机械修理厂、汽车保养厂供电,后期还有大坝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供电主要常规供电设备见表3-10。表3-10:主要常规供电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配电变压器S11-1600/10/0.4(1600KVA)台22配电变压器S11-630/10/0.4(630KVA)台23柴油发电机BF-DW550(550KVA)台24柴油发电机GF-200(240KVA)台25出线柜KYN28A-12台46低压开关柜(二进一出)GGD(GCS)台47避雷器LT-HY5W-12台48隔离刀闸GW9-15G/630A组49户外真空断路器(带隔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