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2框共筑生命家园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5、怎样建设美丽中国?(补)学习目标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同样是“画”,同学们的感受一样吗?0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捕食野生动物引发新冠气候变暖,物种濒临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以上图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类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过度放牧滥挖矿山毁林开荒捕食野生动物乱丢垃圾废气排放生活中破坏自然的现象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类避免伤害,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修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板块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土地荒漠化泥石流沙尘暴酸雨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P8
由于人类疯狂地掠夺自然,大规模地污染自然环境,以至于自然界不得不对贪婪的人类进行报复。尼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SARS、AIDS、禽流感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这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极端天气频繁史前病毒释放(新冠病毒)生态系统破坏以上图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恶果……极端天气频繁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暖,物种濒危病毒威胁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挖矿山导致农田重金属污染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新知讲解探究与思考P82伦敦“杀人霾事件”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1952年12月5日开始,一场大雾在英国伦敦持续了5天。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还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整个伦敦城笼罩在烟尘煤气中。据英国官方统计,在大雾持续的5天里死亡者多达4000人。在大雾过去的两个月内,陆续又有8000多人因毒雾死亡。英国媒体将这次污染事件称为“杀人雾事件”。这场灾难让英国走上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治理之路。1956年,英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控制家庭和工厂排放废气。该法明确规定: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采取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迁到郊区;等等。此后,英国又出台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律,加大控制空气污染力度,伦敦逐渐告别烟雾,摘掉了“雾都”的帽子。2.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①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952年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②伦敦烟雾事件属于煤烟型污染。伦敦居民当时都用烟煤取暖,导致伦敦上空烟尘蓄积,经久不散,造成了震惊一时的烟雾事件。③燃煤产生的粉尘表面会大量吸附水,成为形成烟雾的凝聚核,这样便形成了浓雾。(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制定完备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塞罕坝的前世今生思考:1.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从塞罕坝两次生态变迁中得到哪些启示?
生命的奇迹——塞罕坝今昔对比通过塞罕坝的今昔对比,给我们什么启示?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应该要和谐共生。(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
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奠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中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相关链接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过度开采矿物造成的地面损毁塌陷的呼伦贝尔草原(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84(1)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准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基础、准则、目标)(2)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基本国策)(3)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第二目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小组合作探究结合84-87页自然段内容,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思考: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塞罕坝建坝之前现在的塞罕坝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2)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3、为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走近余村的故事探究与思考P84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第一次富起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第二次富起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余村的变化,启示我们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浙江余村: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1)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4)必须严守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为什么?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注:不能说成“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指:金山银山是指: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两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7年过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从地方到中央工作的整个历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国内考察,看生态环境保护都是其中重要内容。“中国美丽,但是要更美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5.美丽中国的内涵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6.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愿景是什么?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色发展道路依法治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基本国策:2.理念:3.发展道路:4.方略:5.战略:6.“两型”社会:
归纳: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发展道路、方略、战略、社会形态?国家: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③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节能环保意识。企业: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②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③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青少年:①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②自觉践行环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绿色出行,节约用水;③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就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拓展:守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怎么做?青少年怎样做?(万能答案)公式一:宏伟目标(中国梦、全面小康、改革开放等)答题思路(理想、学习、责任、精神四个角度思考)①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立志报效祖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公式二:具体目标(保护环境、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弘扬宪法精神等)答题思路(树立宣传、具体做法、作斗争、献计献策四个角度思考)①树立……意识,宣传……国策(政策)②具体做法③与……作斗争④为……献计献策本课小结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我们要()A.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B.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C.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D.实行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A课堂练习2.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全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练习题(一)及答案
- 2025长期租赁房屋合同
- 推动绿色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计划
- 2025弱电工程合同交底记录合同交底记录表
- 2025房屋租赁合同书正对承租方
- 代签融资合同标准文本
- 内江商场保安合同样本
- 代理进口贸易合同标准文本
- 云梯酒店合同标准文本
- 码头栏杆维护方案范本
- 劳务联合施工协议书
- 2025年广东能源集团云浮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考生面对挑战时的心理调整试题及答案
-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及上报流程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4,4-二氟二苯甲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地理知识科普
- 【初中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4年信息安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完整版)详细化学物质及其CAS注册号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