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力资源治理前途安在_第1页
国企人力资源治理前途安在_第2页
国企人力资源治理前途安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企人力资源治理前途安在

进入知识经济时期,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但是,传统上稳居头把交椅的国营企业,在人材竞争中却愈来愈有大步掉队的趋势,问题安在?

"老板"缺位,企业产权名存实虚。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益不紧密相关,缺乏把企业办好的最大体的利益冲动。大多数经营者由行政录用,缺乏职业经营者的理性,对改善企业经营的理念、方法被动同意,行动迟缓。如大多数国营企业尚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部门。

企业行为政府化,潜意识中政治气氛浓厚,重"名"而不重"实"。如治理者的考核录用强调政治表现,但有些业务骨干却因为不善拉关系而受到冷遇,"又红又专"的标准最后往往变成"红而不专"。

领导改换频繁,致使企业行为明显短时间化,只重眼前利益。国企领导较少考虑到战略、文化层次,即便制定了战略目标,也不能保证它在下一任内的延续性,相应地企业更缺乏支持战略实现的长期人力资源计划。

领导者本身的素养和治理水准亟待提高。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尚处于理念传播时期,对人力资源治理的引进,又较普遍地仿照抄搬西方体会,只是简单地嫁接一些技术工具和工作程序,轻忽或没成心识到与民族文化、行业特点及企业具体情形的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范围狭小,内容陈腐,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明白得还很浅薄,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口号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气氛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材。

国有企业包袱繁重,矛盾重重,许多问题不是一时采取某个方法能解决的。因此许多企业领导也无可奈何,进行治理制度创新热情不足。那么,在目前的状况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是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呢?

不是。至少与民营企业相较,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失去优势,有时优势还比较明显。例如:人材基础较好,职工素养较高;有标准的制度运作传统;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较大扶持,给予经营者较大自主权,等等。

很多成功的国有企业已经证明,只要有改良工作的动机,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人力资源工作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变革同时取得较大进展。以下就如何挖掘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提供几个建议:

先激活。国有企业不是没有人材,而是用不行。海尔总裁张瑞敏提出闻名的"休克鱼"理论,确实是要施加庞大的外在压力,把"休克"的人材"打醒",促成大多数压迫极少数的组织气氛,实在不醒的,那么坚决淘汰。

再兴奋。必需大刀阔斧地改革过时的工资制度,真正成立与业绩紧密联系的薪酬体系,使激活了的员工既有压力,不进那么退;又有外部推动力,不断改良和提高绩效。

外鼓励。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入手,对员工形成牵引力。物质即合理的治理和报酬体系;精神即企业的文化建设,以远景目标吸引员工,以核心价值观培育员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