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947-2020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_第1页
DB63∕T 947-2020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_第2页
DB63∕T 947-2020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_第3页
DB63∕T 947-2020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_第4页
DB63∕T 947-2020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9.060D

59DB63 DB63/T

947—2020代替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昆仑玉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63/T

947—2020 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14

术语和定义

........................................................................

15

分类

..............................................................................

16

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

................................................................

37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

58

鉴定特征

..........................................................................

59

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

610

标志、运输、贮存

.................................................................

6附录

昆仑玉保护范围..................................................

7DB63/T

947—2020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DB63/T

700制定。本标准代替DB63/T

昆仑玉》。本标准与DB63/T

947-2010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删除了颜色特征分类中的“墨玉”。(见

5.2

中表

1)——删除了鉴定特征中的“其他特征”。(见第

8

章)等项目;修改了鉴定项目的选择原则。(见第

7

章)——增加了红外光谱鉴定特征。(见

8.16)——参照

鉴定》的修订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增删修订。本标准由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昆仑玉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玉生琨商贸有限公司、格尔木玉玲珑珠宝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汪斌强。本标准由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实施。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DB63/T

947-2010。IIDB63/T

947—2020 1 范围法和项目选择、鉴定特征、定名规则及标志、运输、贮存。原料及其加工的成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3 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昆仑玉高原和丘陵地区,以及位于海北州的门源县和祁连县境内的祁连山脉等地,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质透闪石集合体为主的软玉。4.2糖色5分类5.1按地质产出特征分类:

颜色白色,可略泛灰、青、黄、褐等杂色,有时可带少量(小于30﹪)糖色、灰紫色或黑色。糖白玉是糖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颜色可以是介于糖玉与白玉之间的浅红褐色、浅黄褐色等,也可以是主要颜色由白色和糖色两种组成,其中糖色占30﹪~80﹪之间。颜色有青至深青、灰青、青黄等色,偶尔带有灰蓝色调,有时可带少量(小于30﹪)糖色、灰

糖青玉是糖玉与青玉之间的过渡品种,主要颜色由青色和糖色组成,其中糖色占30﹪~80﹪之糖青白玉是糖玉与青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颜色由浅青色和糖色组成,其中糖色占30﹪~80﹪颜色为浅翠绿色,常以白色、浅青色或浅青绿色为基础色形成俏色。以白色为基础色的玉种,烟青白玉是烟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品种,颜色可以是介于烟青玉与白玉之间的浅灰色或浅灰紫色等,也可以是主要颜色由白色和灰色或灰紫色组成,其中灰色或灰紫色占30﹪~80﹪之间。DB63/T

947—2020a)

原生矿料:从原生矿床开采所得的玉料,俗称:“山料”,多呈不规则块状,无磨圆及皮壳。昆仑玉以山料为主。b)

次生矿料: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的残坡积或冰川堆碛的玉料,俗称:“山流水”,一般距原生矿床较近,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通常有薄的皮壳,块度较大。

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经度较差,块度较小,表面有风蚀痕迹,无皮壳。5.2 按颜色特征分类见表

1。表1 昆仑玉颜色特征分类5.3 按玉料等级特征分类,见表表1 昆仑玉颜色特征分类

质地较致密,细腻,滋润感强,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颜色较柔和、纯正、均匀,玉质总体杂质或绺裂极少(少于5%),“水线”很少或很不明显(少于25%),几乎无“疵”、“浆”(少于5%)等性。

少或不明显(少于50%),略有“疵”、“浆”(少于25%)等性。DB63/T

947—2020表

2表

2玉料等级特征分类6.1工艺流程6.1.1 采矿工进行筛选。6.1.2选料用,得以“挖脏遮绺”、“量料施工”、“因材施艺”、“材尽其用”,从而避免或减少玉料的缺点。6.1.3 设计设计的内容应包括:a)

如下:1)

应根据玉料的质感特点设计造型,烘托玉石的天然美,发挥玉料的特点与造型美相结合,突出玉石的不同特点。如质地美,发挥玉的温润特性;颜色美,注意表现多彩题材等;2)

玉料,不可过于玲珑剔透;韧性好的玉料,可精工细雕。b)

画绘图形。设计要点完成后,在玉料上画绘图形,有粗绘、细绘两道工序。具体要求如下:1)

粗绘是制作以前,把造形和纹样绘在玉料上;2)

设计,设计者与制作者互相配合,使玉器精益求精。6.1.4 加工6.1.4.1 琢磨设计完成之后,制作者将按设计意图进行加工。步骤如下:a)

即切,与锯同义;“摽”是切除棱角;“扣”是挖取;“划”是密排切割;DB63/T

947—2020b)

当不能再用“琢”的方法出造型时,用“磨”的方法出造型。“磨”即研磨,也是去除余料,研磨的主要工序有冲和轧两种不同手法。“冲”是指大面积的冲磨;“轧”是指推进的碾轧。玉料经过以上工序后,基本造型已经完成,称为“出坯”;c)

为了清理细部,应进行勾、撤、掖、叠挖、顶撞、顺平等几个工序。 “勾”是勾线; “撤”是顺勾线去除小余料; “掖”是把勾撤后的底部清理清楚,达到角、线利落; “叠挖”是起浮雕纹饰; “顶撞”是把底纹撞平整; “顺平”是在造型完成之后,为使平面光滑,再磨细一遍。d)

程中,尽可能施以细工工艺,使其形准、规矩、利落、流畅。6.1.4.2 抛光要求如下:a)

磨细,又叫“去糙”,即用抛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细腻;b)

罩亮,用特制的抛光粉进行磨亮;c)

清洗,用溶液把产品上的污垢清洗掉。6.1.5 成品6.1.5.1 过蜡抛光完成后的玉雕产品通常都需过蜡,也称“上蜡”。过蜡方法有如下两种方式:a)

蒸蜡,即将玉器烤热后,用蜡屑融化在玉器表面上;b)

损坏玉器。6.1.5.2 擦拭和凝蜡不显著,剔蜡用竹、木签子。6.1.5.3 装潢镶金银等。完成装潢,整件玉器作品才算真正完结。6.2 工艺要求工艺要求如下:a)

用料干净,挖脏遮绺,使成品无严重的脏和绺;b)

用料合理,把玉料质感最美的部分呈现在最明显的位置,并占用最大体积;c)

量料施工,根据玉料的材质,施以最恰当的工艺;d)

玉面润美,表面光洁,无铡、摽、抠、划等初步加工痕迹,边棱及尖角处应光滑,线条清晰、流畅;DB63/T

947—2020e)

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美丽生动、富有情趣、主题突出、四衬平稳。7 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7.1 鉴定方法按照GB/T

16553中4.1执行。7.2 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7.2.1 鉴定项目鉴定项目主要包括:a)

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等至少三项);b)

质量或总质量;c)

放大检查;d)

密度;e)

光性特征;f)

多色性;g)

折射率;h)

荧光观察;i)

红外光谱;j)

紫外可见光谱;k)

摩氏硬度(必要时);l)

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性质(必要时)。7.2.2 选择原则选择原则应满足:a)

7.2.1

中的

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b)

7.2.1

中的

采用这些鉴定方法来确定。c)

因样品条件不符,无法检测时,某些鉴定项目可不测。但其他鉴定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证据,应足以证明所得鉴定结论的准确性。8 鉴定特征8.1 矿物名称2(Mg,Fe)5Si8O22(OH)2,其中镁

(Mg)-铁(Fe)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8.2 材料性质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密度:2.95(+0.15,-0.05)g/cm

。DB63/T

947密度:2.95(+0.15,-0.05)g/cm

。等,还有一些为中间过渡色。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解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透明度:不透明至半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摩氏硬度:6~6.5。不同品种硬度略有差异。3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多色性:集合体不可测。折射率:1.606~1.632(+0.009,-0.006),点测法常为1.60~1.61。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荧光观察:无。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可见特征的石花、絮状棉绺、细脉状的水线、翳状斑点和矿物包体等。红外光谱:中红外指纹区具Si-O等基团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官能团区具H-O振动所致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9 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9.1 根据昆仑玉的颜色和质地来划分,共分为

8

个大类(见表

1)。按传统的观点和行业的惯例,昆仑玉品种的划分是以颜色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命名,这一分类并不代表品质好坏和级别差异。9.2 昆仑玉的类别之间没有截然、明显的界限,相互间是逐渐过渡的。9.3 昆仑玉的命名推荐使用表

1

的方法,如“昆仑玉(白玉)”、“昆仑玉(青玉)”等。10 标志、运输、贮存10.1 标志10.1.1 地,以及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地理标志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