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教学手段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三、讲读课文。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讲读第二、三自然段。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四、作业朗读课文。抄写课后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二、三自然段。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二、讲读四、五自然段。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三、出示练习: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四、讲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背诵课文。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做一课一练。预习《燕子》。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悉心整理助您一臂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的】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认识偏旁“人、刂、灬、冫”。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识10个字,指导“不、开”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打开书,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些字你都会认了吗?一边读一边牢牢地记在心里。2、按自然段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3、导语:你们看这棵小树长得多好呀!那你们知道吗?树叶下面可藏着许多秘密呢!谁愿意揭开秘密?二、新课:1、师将深色叶子翻开(书上词)小伞、爷爷、撑开、穿上、暖和、一棵树、冷热、给我、来到⑴两人互读:谁有不正确的及时帮他纠正。⑵请学生当小老师,会读哪个就带着大家读哪个。2、这些词里有咱们这节课要认的10个字,他们也在树叶下面藏着呢,快看看都是谁?伞、爷、棵、到、冷、热、给、开、穿、暖⑴你都认识他们吗?自己快认一认。⑵指名当小老师,带读这些字。⑶重点字挑出来,再读,“爷、到、冷、热、伞”认识“父、人、刂、灬、冫”偏旁。⑷通过图,用基因识字的方法讲解“父”:古时候,儿子犯错了,爸爸教训儿子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一根棍子,就是父。“爷”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弯曲的样子。还学了哪个字有“父”?(爸)扩字:爹、斧、釜3、游戏:试试谁的反应快!将本课要认的字发给学生(两人一组,一组一个字)学生说字,拿这个字的学生站起来,带读。4、两人一组用字组词,再说一句话。5、朗读课文,把这些字记住。6、我会写。“不”:⑴观察:有几笔写成?⑵每一笔是什么?⑶观察每笔的位置。⑷师范写。⑸生描红笔顺,再独立写一个字。“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三、练习听老师说词或句子,有今天学的哪个字,请你把它挑出来。暖风、暖气、暖洋洋冬天到了,天气冷了。我有一把漂亮的雨伞。热水、热气、热毛巾小红送给我一支铅笔。开车、开门、开灯、打开教室门口有一棵树。我扶爷爷过马路。穿衣、穿戴、穿鞋、穿着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通用参考你我共享教学设计方案篇3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3.情感与态度:(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一、动手游戏,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三根小棒。)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先猜。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不能围成三角形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具袋)[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1.动手操作。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说明操作要求:(1)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两根小棒、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2)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3)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能围成的用√表示,不能围成的用×表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如下图:第一边长度(cm)第二边长度(cm)第三边长度(cm)能否围成算式631×2×3×4√5√6√7√8√9×10×[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3.集体探究。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1)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得出:1+3<6,所以围不成。(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引导学生得出:2+3<6,所以围不成。(3)教师:3厘米也不能围成,是什么原因呢?课件演示。提问:它为什么也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引导学生说出:3+3=6,所以不能围。(4)提出: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围不成。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阿?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初步验证猜想: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教师指着4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4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4+3>6。课件演示。教师指着5厘米,问:那5厘米?得出:5+3>6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6+3>67+3>68+3>69+3>6[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9厘米不能围,可是9+3>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课件演示。教师:9和3这组的两边之和是大于6,可是它能围成吗?(不能)(课件演示确实不能围成。)教师:我们再换一组看看,3和6这组的两边之和第三边9比,什么关系?(相等)教师:那还要看哪一组?(6和9的和与3比)引导学生明确:只通过一组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全面吗?那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得出“任意”两字。[设计意图:9+3>6却围不成三角形,这一下就给学生制造出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立刻思索这三边到底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发现只通过一组两边的和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须要看三组,这样“任意”在这里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第四个层次:再次验证,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这个结论再来验证一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关系?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集体汇报。第一边长度(cm)第二边长度(cm)第三边长度(cm)能否围成算式631×1+3<62×2+3<63×3+3=64√4+3>63+6>44+6>35√5+3>63+6>55+6>36√6+3>63+6>66+6>37√7+3>63+6>77+6>38√8+3>63+6>88+6>39×9+3>63+6=99+6>310×……教师:在同学们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两字,通过再次验证后,发现它就是一条正确的结论。(教师擦掉“?”)咱们来一起读一遍。[设计意图:加上“任意”两字以后,结论是不是就正确了呢?这时,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验证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也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五个层次:找出判断不能围成的简捷方法。教师:在这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中,它们也应该有几组算式?(3组)那我们在判断它能不能围成的时候,是不是要把三组算式都找出来啊?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找到一组不符合能围成的条件就可以了。教师:谁能快速地说出‘10’不能围成的原因?[设计意图:怎样最快的找到不能围成的原因,在这里也应该让学生明确。方法最优化应随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环节中。]第六个层次:再次验证“任意”,将结论从特殊扩大到一般;同时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1)教师:刚刚咱们是给3厘米和6厘米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第三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那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教师演示课件,随意拖拉两次,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出三边的关系。[设计意图:一开始的研究,是从给定的3厘米和6厘米的两边着手的。在这里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将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让学生明白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这样的性质。](2)提出:在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让学生先充分地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这要把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这一组进行判断,就可以代表三组了。还需要每组都判断吗?[设计意图:我以为,在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肯定会有少数学生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诀窍。教师的设计应当顾及到这样的学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及时地引导全体学生都掌握简单方法。]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1.轻松小游戏。教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你做个小游戏,想不想啊?出示: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请两个学生上来跨一步。先让学生充分的交流。教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课件演示:两腿和地面跨出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教师:可是有个人说,我可以。你们知道是谁吗?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并再次向学生渗透看问题要全面的原则。]2.判断:下面哪组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单位:厘米)(有图。)(1)3、4、5(2)3、3、3(3)3、3、5(4)2、6、2[设计意图:这道基础题的练习,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方法快速地进行判断。]3.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三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从美观和讲究实用的角度出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四、全课小结,从考虑问题要全面,引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设计意图: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范围的建立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再次呈现前面的研究表格,这些数据是具体的,教师提出:“3.5厘米行吗?3.2呢?3.1呢?3.01呢?不断地向3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3厘米长”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9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发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简单易用轻享办公教学设计方案篇4教学目标:一、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二、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三、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学生重回母校的情况,结合学生再次离开母校时的感受导入新课。(去年的这个季节,大家离开了伴随你六年的母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了附中,(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大家有没有从她的大门前经过或者利用假日重回母校去看看?)当你再次离开她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语来描述。生交流感受…...师引入:诗人徐志摩在告别自己的大学母校康桥时,他的感情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歌《再别康桥》,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他的感情。)(板题)二、解题,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含义?读注释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从注释中的哪句话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康桥的深情?)1、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理解;2、老师点拨,总结:再一次告别康桥或又一首告别康桥的诗。两次重返母校。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生自读诗歌,画出重点词语。2、联系注释、运用工具书,小组交流,掌握其读音和含义。3、个别质疑,老师点拨,强调:浮藻沉淀?长篙?漫溯斑斓笙箫4、再读诗歌:1)自由读;2)个别读,其他同学点评,强调;3)齐读。四、理解体会,朗诵诗歌。1、你从中读出了作者对康桥怎样的感情?2、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请任选一节,从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五个方面设计朗读脚本,并进行朗诵。1)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老师点拨:依恋(眷恋)之情。2)老师示范设计一节朗读脚本,并进行范读。3)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进行朗诵,其他同学点评补充,再读本节诗。4)老师示范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景物,感受诗人的感情。五、品味语言,赏析诗歌。1、老师任选词句进行赏析示范;2、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赏析;3、个别质疑,师生共同探究解惑。六、小组竞赛,协作背诵。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创造性的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对母校的深情。1、学生动笔写作;2、小组代表交流,师生共同点评。八、总结本课,学有收获。1、学生交流;2、老师补充,并以一首小诗结束本课。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整合汇编简单易用教学设计方案篇5[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教学重、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三、诗歌鉴赏品味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四、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先知三日,富贵十年。简单易用轻享办公教学设计方案篇6【教学目标】1、写一篇读后感2、在读懂__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想和体会。【教学重难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要联系实际,叙议结合。【教学过程】一、明确习作要求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然后找学生说:我们本次的习作内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二、解题指导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自己读完的一本书或一篇__的感想、体会和收获。要注意的是:1、认真读懂原文。2、为自己的读后感起好题目,例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学习要专心致志──读《学弈》有感。3、在读后感中要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内容。4、要抓住作品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写体会,要有真情实感。最好能有事例,这是读后感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写具体。5、切忌写成检讨或过多地抄原文。三、出示提示,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1、学生默读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提前下发)。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2、围绕思考题在组内讨论:①你要写的读后感的题目是什么?②组内几位同学互相交流,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哪些内容令你激动,你的感受是什么?③指名发言,针对童话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体会,要说具体。④除《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外,我们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或课外的书籍都可以说一说令你感动的地方。四、师生互相交流范文1、老师读一篇范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边读边点评。天渐渐黑了,我打开台灯,靠在暖气旁,读起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自然导入式的开头比较新颖,打破了一般读后感的开头模式。)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一天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多可怜的小女孩呀,寒冷和饥饿威胁着她。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渐渐地模糊了。我是多以同情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那寒冷的大街头上奔波,没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而我却在温暖的小屋里看书。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啊!(能够把原文的内容同自己的内心感受十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揉了揉湿润的双眼,继续读下去……(照应上文,过渡自然)哧!一根火柴燃烧起来,冒出红色的火焰。女孩把手拢在火焰上,感到非常温暖,然而,她刚把脚伸过去,火柴却灭了。一根火柴的温暖太小了,可它在小女孩的心中却像一个大火炉。小女孩划燃了火柴,她看见烧鹅向她走来,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看见了慈爱的奶奶。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在大年夜的晚上没有礼物,没有吃的,缺少欢乐与疼爱,连家也不敢回。我真想飞到她的身边,送给她一件棉衣,让她不再受冻;送给她两块蛋糕,让她赶去饥饿。(这种感受符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小作者善良而又纯真的童心。读来真实而又让人感动。)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临死前,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原文内容与感受交替出现,巧妙融汇,引人入胜。)这时,妈妈叫我吃饭,我眼里含着泪珠,坐到饭桌前,望着满桌的饭菜,我思绪万千,(眼里含着泪珠这一神态描写,既照应了上交,又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我是在爱的氛围中长大的,我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给了我享不尽的快乐。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我有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有同学们热情的帮助。当我在明亮的教室,听着教师讲课时,卖火柴的小女孩却连生存的起码条件都没有。读书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同样是少年儿童,命运怎么会这样不公平!(用自己的幸福生活与小女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命运的不公平,这是发自小作者内心的疑问,同时也为__结尾作了铺垫。)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同样的年龄,不同的命运,只是因为我们生长在不同的国家。我会更加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珍惜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结尾点中心,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立意很深。)2、学生在小组里读一篇自己找的有关范文。五、学生习作附:板书设计读后感一、简介作品内容二、重写感受、体会1、要联系自己实际生活2、重点内容写具体3、切忌写检讨或抄原文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整合汇编简单易用教学设计方案篇7教学目标:1.读熟《一朵云》并成诵,感悟诗歌的音韵美。2.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识记生字8个。3.掌握新笔画撇折,学习书写“云”字。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对诗歌音韵美的感悟力和识字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声母卡片、生字卡片、云朵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当你见到他们时要用宏亮的声音读出来,发音要准确。(出示声母卡片)二、创设情境,观察板书,激发兴趣。导: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洁白的云朵,他们有的互相追逐着,有的正在听太阳公公讲故事。可是有一朵云,却躲在角落里发呆。画:一朵云彩的简笔画。问:你们猜猜它在想什么呢?(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诗歌中去看看这朵云在想什么。板书:一朵云三、初读诗歌,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一)指名优秀学生读题目,再指名反复读课题,巩固对“朵”字读音的记忆。你怎么认识“朵”字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利用拼音;向老师、同学请教。)(二)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三)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点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采取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记忆字形。)(四)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指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五)尝试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六)同桌合作,检查课文。1.同桌轮流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2.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3.同桌练习合作读课文。(接读、齐读、轮流读等形式。)(点评:从学习的起步阶段就注意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很好。)(七)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好。四、有针对性地识字。1.四人小组读生字表,选代表带读生字拼音。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遍,读一读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识字、记字)3.指名读生字,说说又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4.用生字组词。(出示字卡)(接龙游戏)5.游戏:摘云朵指名到黑板上摘取一片云朵,认一认背面的字,然后当小老师带读手中的生字。五、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劳务派遣补充协议模板2
- 2024楼宇消防设施更新施工协议
- 2024年度文化活动赞助商协议范本
- 2024年著作权保护诉讼代理合作协议
- 2024年综合性会议服务协议精简
- 2024年双方权益保障增补协议书
- 2024年建筑委托施工项目协议书
- 吊篮设备租赁化协议范本2024
- 2024专业协议封面模板全面升级
- 2024年企业员工车辆租赁协议条款
- Lindmark平衡评分标准(WHO认证)
- 脑淀粉样脑血管病ppt课件
-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南宁市茧丝绸产业发展方案
- 通道农药残留检测仪操作说明书
- 《无菌导尿术》PPT课件.ppt
- 接触网基础知识
-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电子天平检定装置
- 涡格法代码及解释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 高中数学 第二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2.3.3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课件2 北师大版选修2-1
- 中国南阳介绍PPTppt
- (高三化学试卷)--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