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城县西金丝龙山遗址
西桐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遗址位于西桐城村附近,西距县城7.5公里,北距太行山10公里。属于地势平坦的山区,海拔107108米。运粮河和勒马河在遗址的西南和北部流经该地区(图1)。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曾多次做过调查和试掘,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进行了复查并发表相关资料。因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干渠设计经过该遗址东部,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委托,山东大学考古系于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分四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勘探与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50个(分为Ⅰ~Ⅴ区),另开探沟3条,发掘面积共计5200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一座,出土了一批重要遗存。现将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一、浅灰色土浅法律部门发掘区位于龙山文化城址之外的东南侧,文化层厚2米左右,多数探方和3条探沟可分为五层堆积(第4、5层可再分亚层),且每层的时代和厚度基本一致。现以ⅢT0904西壁剖面为例予以介绍(图二)。第1层:现代耕土层。灰色土,结构较松软。厚13~24厘米。包含物有陶片、铁块、瓷片等。第2层:近代耕土层。浅黄褐色土,结构较疏松,硬度适中。厚12~35、深16~28厘米。包含物有陶瓷片等。此层下开口较多唐宋时期灰坑、灰沟和少量房址。第3层:唐宋时期堆积。浅灰褐色土,结构密实,较硬。厚14~16、深45~58厘米。包含物有陶瓷片、石块、砖瓦块等。瓷器主要有碗、碟,陶器有瓮、罐、盆等。此层下开口少量战国至汉代灰坑。第4层:战国至汉代堆积。为黄色或棕红色的河流沉积物,粘性较大。厚约50、最深近200厘米。一般填于更早时期的沟类遗迹中,可分为2~4亚层(本探方西部仅见4A层)。部分亚层下开口少量战国至汉代和龙山时期灰坑。第5层:龙山文化堆积,可分为3个亚层。以灰色细沙为主。厚23~80、深100~200厘米。部分亚层下开口少量龙山时期灰坑。第5A层:灰褐色土,结构细密较软。厚20~24、深102~105厘米。出有少量陶片和石器等,陶器有罐、瓮、器盖、盆、钵等,石器有刀、铲等,多残断。第5B层:深灰色土,结构细密较软。厚15~21、深124~140厘米。出土较多陶片、石器、兽骨、田螺壳和细沙砾等,陶器有罐、瓮、盆等,石器有刀、铲、镰等。第5C层:浅灰色土,较软,结构细密。厚20~46、深140~202厘米。出土较多陶片、石器、兽骨、田螺壳等。陶器有罐、瓮、盆、器盖等,石器有刀、铲、镰、斧等。另于该亚层中部或底部发现数层经流水作用形成的陶片薄层(本探方为一层),呈斜向或水平堆积,厚约5~15厘米。陶片较细碎,有的已被磨圆。第5C层下为生土。在本次发掘的第Ⅴ区T1111~T1115和T1211~T1215共10个探方中,缺失唐宋及战国至汉代和龙山时期的地层堆积,近现代层下即为龙山文化等时期遗迹打破生土(部分探方有次生土)。另在解剖沟TG01西端发现第6层堆积(详见下文)。二、土壤条件及状况经过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大规模钻探和3条探沟的重点解剖,获取了该遗址龙山时期堆积和龙山文化城址的基本信息(图三)。城址位于整个遗址(及西金城村)的中东部,绝大部分压在现代村舍之下。城墙位于地表1.5米以下,残高2~3米。城址的平面形状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只有西南角略向内斜收,城内面积25.8万平方米,含城墙面积达30.8万平方米。北墙长560、西墙长520(含斜收部分)、南墙长400、东墙长440米,周长近2公里。北、西墙宽约25、东墙宽约10米,南墙宽度介于二者之间。城墙为生土和细沙土、淤土拍筑而成,局部为堆筑或夯筑。西、南墙中部有中断迹象,可能为城门所在。北、东、南三面城墙外侧发现有小河或排水沟环绕形成的防御壕沟。现以3条探沟的解剖来说明城墙和壕沟的堆积情况。根据TG01的解剖可知,东墙开口于第5D层下,筑于生土之上,被5D层下开口的小灰坑H4、H5打破。墙体宽10余米,残存高度2米余,城墙至少可分为7~8个小层,基本水平分布,每小层厚多在0.2米左右,用较纯净的褐色生土拍打筑成,土质较硬,局部可见残碎夯土块,未见夯窝等。各小层基本未见陶片等包含物。此探沟西端发现第6层堆积,为黄褐色细沙土,含较多炭粒和少量草木灰、红烧土粒,叠压于城墙内侧墙根之上。因条件所限,此层仅清理约4平方米,厚0.23~0.48米,其东端被H4打破,向西伸出探沟。此层出土少量陶片,多残碎,可辨器形有罐等,属龙山文化时期。TG03的解剖显示,南墙开口于第5C层下,筑于生土之上。已揭露部分宽近20米,残存高度3米左右(最北端为晚期沟G2打破)。此墙可辨有六次构筑行为,依次编为Q1~Q6。其中Q1~Q4由外向内依次叠压,并分别为4~8小层褐色土、黄褐色细沙土及灰黑色淤土斜向堆筑而成,颜色斑驳,斜向角度略有不同,区分稍明显。Q5为一层黄褐色细沙土,堆筑于Q1~Q4之上。Q6位于最内侧,为11小层褐色土略向内倾斜构筑,每小层厚度多在0.15米左右。土质密实坚硬,可见较多夯土块,因地下水渗涌,未能发现夯窝迹象。但从此层位置和形状判断,很可能为夯筑而成。各层墙体堆积较纯净,出土物极少,仅在Q1底部出土2片龙山文化陶片(图四)。壕沟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一条由北向南流过的小河紧贴北墙和东墙外侧,河沟宽10米左右,在东侧北段为一条(G26),南段分为两条(里侧为G26、外侧为G27),两沟之间为一条长250、宽2~25米的沙洲(参见图三)。根据TG02的解剖清理,G26已揭露部分沟口宽8.8、深约1.6米。沟东西两侧均有护坡堆积,其中西侧可辨有两次清淤行为形成的护坡堆积(编为护坡1、2),呈斜条状叠压,分别由5~7小层灰黑色、深黄色和黄褐色淤土构成,颜色斑驳,出土少量龙山文化陶片和1件残石刀。东侧已清理部分为一次清淤行为形成的护坡堆积。于沟底和西侧护坡1下发现两层使用时期堆积,结构密实较硬,含丰富的粗砂粒、螺壳碎屑、幼体螺壳及较多陶片。陶片较细碎并磨圆,可辨器形有罐、杯、器盖等,均属龙山文化时期遗物(图五;图版拾壹,1)。这两层使用期堆积之上叠压着第4层各亚层,属废弃堆积,出土少量东周至汉代砖瓦块及陶片。另外,南墙外侧有一条更小的河沟,TG03的解剖显示,此沟宽度和深度仅2~3米,沟壁较直,很可能是人工修整的排水沟。这两条河沟在城址东南角外侧汇合形成较大的积水洼地,之后继续南流离开遗址范围(参见图四)。根据钻探结果,整个城址(及遗址大部)坐落于一个褐色或黄色粉沙土堆积的土丘之上,城内东南部为一处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高出现今地表4米左右的高土岗(上为粮库占压),从其东、南侧取土断崖上可见龙山文化时期堆积,厚达3米,有分布密集的大型白灰面房址,推测应是等级较高的居住区。城内其他地带地势相对略低,居住遗迹相对较少。整体来看,原始地势在城址范围内较高,为高出现今地表1米左右的高地(又以东南部断崖处最高),城外则明显降低,多在现今地表以下。城外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土岗,地势略高,在今地表以下0.5米左右。岗上有较为丰富的龙山文化时期堆积,本次发掘的第Ⅴ区即在东侧土岗上。东、南城墙与土岗之间原始地势更低,多在现今地表以下2米左右,本次发掘的第Ⅰ~Ⅳ区及3条探沟即在此处。经地质专家现场判断,城外与土岗之间的地貌类型基本以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堆积为主。本次发掘表明,这种沼泽堆积形成于龙山文化时期,在发掘区内即为第5层各亚层的灰色细沙堆积,出土大量残石器、田螺壳及少量龙山文化陶片与兽骨。以此为线索再结合钻探资料,可判定该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堆积的分布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尤以城址范围内遗存较为丰富,城外遗存相对较贫乏。由此推测,城内应是龙山文化时期居民的主要生活居住区,城址周围的沼泽地带则是从事农业和狩猎、采捞的经济生产区,两处土岗可能是不同季节从事经济生产的临时住地。三、其他遗迹本次发掘清理龙山文化遗迹不多,只有灰坑和井等,主要分布于第Ⅴ区,相互之间打破关系较少。(一)微观织物结构共30座。根据坑口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A型:圆形。19座。H126开口于第2层下。弧壁,平底。口径3.15、底径1.9、深1.92米。填土基本一致,无分层现象,均为浅灰褐色花土,质较粘硬,结构较紧密,颗粒细密,内含黄褐色硬土块、灰土块和淤沙土等,也夹杂有少量红烧土粒及草木灰颗粒等。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陶片、兽骨、蚌器等。陶器有罐、瓮、豆、、鼎、圈足盘、袋足、器盖等(图六)。H133开口于第5B层下。弧壁,圜底。直径1.3、深0.3米。填土灰褐色,硬度适中。坑底发现一层田螺壳,最厚处约15厘米,内夹少量红烧土颗粒和草木灰等。出土陶片较少,有罐和盆等(图七;图版拾壹,2)。H118开口于第2层下。斜壁,平底。直径2.18、深0.48米。填土为灰褐色花土,结构较疏松,颗粒粗细不均,夹有黄色沙土块、红烧土、草木灰及少量田螺壳、蚌壳等。出土陶片较多,可辨器形有缸、盆、豆、杯、袋足、器盖等(图八)。B型:椭圆形。3座。H109开口于第2层下。直壁,平底。口径2~2.6、深0.8米。填土灰黑色,结构较疏松,颗粒粗大,包含大量草木灰、红烧土块、黄土块和田螺壳等。出土陶片较多,可辨器形有盆、罐、袋足、器盖和杯。另有1件鹿角(图九)。H110开口于第5A层下。斜壁,略呈圜底。口径2.4~4.12、深0.6米。填土灰黑色,结构疏松,发现有两条厚约0.07~0.08米的陶片层。出土陶片数量较多,有罐、把手、器底等,另有2件石铲和兽骨若干件(图一○)。H134开口于第5A层下。直壁,圜底近平。口径1.48~1.9、深0.36米。填土灰黑色,质地适中,结构较为疏松。出土少量陶片、石料、兽骨等。陶器有罐、圈足盘等(图一一)。C型:不规则形。5座。H139开口于第5B层下,少部分压于隔梁下。斜壁,平底。口部最大径4.16、底径3.61米,坑深0.86米。填土为浅灰色沙土,土质偏硬,结构稍密实,颗粒均匀,包含部分褐土块、粗砂粒及田螺壳。出土有陶片、石器、兽骨等。陶器有盆、袋足、豆、杯等(图一二)。D型:方形或长方形。3座。H117开口于第2层下。直壁,平底。长1.24、宽0.91、深1.21米。填土为深灰褐色花土,结构比较疏松,颗粒粗细不均,内含黄色沙土块、浅灰色硬土块、红烧土、草木灰等,另夹杂有少量田螺壳、蚌壳、白色料礓石颗粒等。出土遗物有陶片、兽骨、蚌壳等。陶片可辨器形有缸、盆、豆、袋足、器盖等(图一三;图版拾壹,3)。(二)填土土石山灰土有3座。均为圆形,直壁,平底。J6开口于第2层下。直径1.58、深2.13米,西侧深0.58米处向中心突出一宽约0.34米的生土台阶。填土分为两层,第1层为深灰褐色土,较粘较疏松,颗粒粗大,内含黄褐色硬土块、红烧土、草木灰颗粒及部分蚌壳、田螺壳等。厚0.45~0.55米。第2层为浅灰色沙土,结构较疏松,颗粒均匀,包含少量褐土块、灰土块等。厚1.5~1.58米。出土较多陶片和田螺壳等。陶器有罐、器盖等(图一四)。四、出土遗物此次发掘范围主要位于龙山文化城址以外东南侧,出土龙山文化遗物不丰富,且多已残。包括陶器、石器等,按用途可分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两大类。(一)b型,设其为出口,在壁面上附冠腹或腹壁固定形;主要为生活用具,典型标本有500余件。其中完整或可复原者数十件,质地有夹蚌、夹砂和泥质三种,以灰陶或灰黑陶为主,褐陶次之,红陶较少。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刮抹纹、附加堆纹等。制法以轮制为主。器形以罐、瓮、器盖数量最多,豆、折腹盆、刻槽盆次之,另有少量缸、单耳杯、、鼎、等。罐根据形制差异分为四型。A型:圆唇侈口罐。夹蚌,多为褐陶。鼓腹,平底,多于上腹附一对鸡冠耳。器身均饰刮抹纹。依形制不同可分为五式。Ⅰ式:略呈卷沿,腹微鼓。H126∶9,下腹及底残。口径12、腹径14.8、残高11厘米(图一五,16)。Ⅱ式:卷沿,鼓腹。TG01(6)∶1,下腹及底残。口径6.2、残高3厘米(图一六,12)。Ⅲ式:折沿,鼓腹,下腹及底残,上腹附一对鸡冠耳。H91∶2,口径20、腹径24、残高18.4厘米(图一五,20)。T1506(5)B∶3,口径14、残高6.2厘米(图一六,10)。Ⅳ式:折沿,鼓腹较甚。H118∶18,为口部残片,沿下附一对鸡冠耳。口径20、残高5.8厘米(图一五,21)。T1102(5)A∶2,为口及上腹残片,上腹附一对鸡冠耳。口径19.8、残高6厘米(图一六,5)。Ⅴ式:折沿,深腹,鼓腹程度较小。H117∶1,口径17.6、腹径17.6、高24厘米(图一五,13)。H117∶7,为腹部残片。口径18.8、残高12厘米(图一五,17)。B型:方唇中口罐。多为夹砂或泥质灰陶或灰黑陶。有的于中腹部附一对竖耳。腹部多饰弦断绳纹或方格纹。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四式。Ⅰ式:折沿及鼓腹程度较小。T0503G26护坡(1)∶4,为口及上腹部残片。口径24、残高5.8厘米(图一六,1)。Ⅱ式:折沿,鼓腹。TG03(5)C∶3,为口及上腹部残片。口径22、残高6厘米(图一六,2)。Ⅲ式:折沿,鼓腹较明显。T1406(5)B∶2,为口及上腹部残片。口径20.8、残高4.3厘米(图一六,3)。Ⅳ式:折沿,鼓腹较甚。T0904(5)A∶2,为口及上腹部残片。口径12、残高4厘米(图一六,4)。H138∶2,为中腹以下残片,中腹部附一对竖耳。饰篮纹。腹径25.8、底径9.6、残高20.4厘米(图一五,22)。C型:方唇深腹罐。多为夹砂灰陶或灰黑陶。腹饰方格纹或绳纹。H116∶2,底残。口径20、腹径21、残高23.6厘米(图一五,18)。D型:形制与C型相似,个体较小且为小平底。多为泥质灰陶。腹部多饰弦断绳纹或方格纹。H116∶4,口径11.6、腹径13.6、高14厘米(图一五,15;图版拾壹,4)。瓮多为泥质灰陶或灰黑陶,腹部多饰弦断绳纹或篮纹、方格纹。根据形制差异分为三型。A型:小口深腹瓮。尖唇,折沿,小平底。H126∶5,夹砂灰褐陶。上腹部饰三组弦纹和刮抹痕。口径12.8、腹径31.2、高34.4厘米(图一五,1;图版拾壹,6)。B型:直口扁腹瓮。折沿,小平底。依形制不同分为三式。(二)原刀及角色上的单一量1.2以生产工具为主,共有170余件,绝大多数为残器。经鉴定以石灰岩为主,另有粉砂岩、大理岩、片麻岩等,硬度不高,石质多较脆。器形以铲、刀、镰数量最多,斧、钺、镞较少,另有环、芯料和细石器等。除细石器外,其他均为磨制,磨制精细,较为规整。铲器身扁平,刃部使用痕迹较明显。多有一两个圆孔。以器身形状的不同可分为两型。A型:长方形。T0704(5)B∶3,上部残,残留一个圆孔。宽8.6、厚1、残高11.2厘米(图一七,1)。T0904(5)B∶2,上部残,有二穿孔,刃部磨损严重。宽9、厚1.4、残高9.2厘米,接近刃部圆孔径1.6厘米(图一七,2)。T1103(5)A∶4,上部残。宽5.6、厚0.8、残高6.9厘米(图一七,3)。T0503(5)C∶11,上部残。宽6.6、厚1.5、残高5.2厘米(图一七,7)。T1101(5)A∶1,下部残,残留一个圆孔。宽4.8、厚1.3、残高7.8厘米(图一七,5)。B型:梯形。T0602(5)B∶5,下部残,近顶部残留一个圆孔。最宽5.3、厚0.8、残高8.7厘米(图一七,15)。镰弧背,刃较直,有短柄。刃部使用痕迹较明显。T0602(5)B∶4,头端已钝,柄部顶上有一凹槽。长21.3、最宽5.5、厚0.6厘米(图一七,6)。T0904(5)C∶17,前端残断,头已残失。残长8.2、残宽4.2、厚1厘米(图一七,14)。刀刃部使用痕迹较明显。多有一至两个圆孔。以器身形状差异可分为两型。A型:平背,直刃。T0804(5)C∶6,残余一半,单孔位于中部。残长7.6、宽1.8~3.5、厚0.6厘米(图一七,4)。TG02(5)B∶1,稍完整,单孔位于中部。残长11、宽4.5、厚0.6厘米(图一七,13)。B型:平背,弧刃。T0503(5)C∶1,残余一半,单孔位于中部。残长11.2、宽4.6、厚0.8厘米(图一七,8)。斧器身厚重,刃部使用痕迹明显。TG02(5)A∶2,残存一半。残长5.5、宽4.6、厚2.1厘米(图一七,12)。钺T0602(5)B∶3,上半部残,整体扁平,制作精良。弧刃上残存两个乳状突起,刃部也有乳状突起形成齿刃。残高5.2、厚1.1厘米。镞长三角形,有铤。T0503(5)C∶3,铤残。剖面呈菱形,锋上有一周刻槽。残长4.3厘米(图一七,9)。T1407(5)B∶2,铤及锋均残。剖面呈三棱状,略出双翼。残长2.8厘米(图一七,10)。细石器T0703(5)∶3,燧石质。较完整。两面压剥痕迹明显。长4、宽1.7、厚0.5厘米(图一七,11)。(三)其他另有蚌器、骨器数10件,多较残破。其中蚌器有镰、刀等,骨器有锥等。五、基于龙门山段的遗迹依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的形制演变,本次发掘所获龙山时期遗存基本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以H126为代表,第二段以第5D层及其下开口之城墙、H4、H5及第6层等为代表,第三段以第5A、5B、5C层及H134、H137、H139等为代表。壕沟G26、G27从层位关系看,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使用期堆积中出土的陶片与第二段相似,推测其早期(即第二段)为浅小河沟,后经人工开挖和清淤逐渐变宽变深。受解剖面积的局限,目前暂将壕沟已发现的使用期堆积归为第二段。各段常见陶器主要有:第一段为AⅠ式罐、A型瓮、AⅠ式器盖等,第二段为AⅡ式罐、BⅠ式罐、BⅠ式瓮、A型豆、折腹盆、AⅠ式器盖等,第三段为AⅢ~AⅤ式罐,BⅡ~BⅣ式罐,C、D型罐,BⅡ、BⅢ式瓮,B型豆,A、B型圈足盘,AⅡ、AⅢ式器盖,B、C型器盖,等。在可比较的资料中,第一段的A型小口深腹瓮为郑州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第四期常见器物(如H24∶2),在龙山早期也有发现(如T42(3)∶70)。这种瓮亦见于黄河以北的孟县许村遗址第一、二期(如T3(4)∶26、H3∶7等,原称壶)以及武陟县东石寺遗址。AⅠ式略卷沿夹蚌罐在新乡李大召龙山文化第一期亦有发现(如H160∶10)。故可将第一段遗存断在龙山文化早期前后。第三段的陶罐、瓮、器盖、等均为新乡李大召第三、四、五期和辉县孟庄遗址龙山第二、三期常见器物,故可将其断在龙山文化晚期,尤以晚期偏晚为多。第二段的年代介于两者之间,出土陶器不多且较残碎,形制演变与第三段衔接较密切,与第一段则存在明显年代缺环。经比较,其与新乡李大召第二期和辉县孟庄第一期第二段比较相似,如折腹盆折腹较缓的特征即与李大召H212∶73、孟庄T45(7)∶4折腹盆基本相同,故可将第二段遗存断在龙山中期偏晚至晚期偏早阶段。这也是城址的建筑和使用年代。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豫西北沁河以北地区属于龙山文化孟庄类型,西金城的龙山文化面貌与之类似,具体情况尚需深入分析。关于城内堆积与城外发掘区龙山时期堆积的关系,根据现有探沟解剖和钻探资料,第5层沼泽堆积的各亚层覆盖了城址东墙和南墙大部及城内部分第6层,伸入城内约40米消失(未到达城内东南部的高土岗断崖处),这应是城址废弃的主要原因,但此层沼泽堆积进入城内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分析。TG01西端所见第6层堆积只发现于城内,向西延伸至东南高岗处,高岗断崖的龙山时期堆积下部与此层特征大致相同。从第6层与东墙的叠压情况看,前者应是后者使用时期形成的堆积。由此推测,高岗下部当有部分堆积与城址同时,上部堆积则应晚于城墙。至于上部堆积与发掘区第5层的具体对应关系,本次工作未能究明。从高岗上部堆积中采集的陶片属龙山文化晚期,也就是说,在城址废弃之后该遗址仍在使用,而且钻探资料显示,龙山晚期堆积基本覆盖了整个遗址范围,大于早先诸堆积的分布范围,是该遗址龙山期人类活动的鼎盛期。由于遗址大部分为村舍占压,给钻探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的判断只是初步的,城内、外龙山期堆积的详细布局及性质,还有待今后工作予以解决。龙山时期处于夏王朝建立的前夜,是中原地区社会剧烈转变的阶段,城址的出现就是显著标志。西金城城址是目前河南省发现的第10座龙山文化城址,也是豫西北地区发现的第3座该时期城址,尤其该城址与温县徐堡龙山城南北相距仅7.5公里,表明豫西北和中原腹心地带的郑洛地区一样龙山城址较为密集,充分显示了中原地区龙山时期社会急剧转变的历史信息,这对研究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发掘还及时确立了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以恢复该遗址的人地关系为中心,积极运用多学科手段对城址周围古环境和经济生产区进行采样分析。目前多数检测工作已完成,相关成果将陆续刊出。鉴于该城址的重要学术价值,建议相关部门加强保护措施。第4A层:为黄褐色粘土,土质较软,结构紧密,较纯净。厚15~101厘米。出有少量陶片和砖块等。Ⅰ式:尖唇,肩部下收。T0503G26护坡(1)∶5,为口部残片。口径12.8、残高3.6厘米(图一六,22)。Ⅱ式:圆唇,肩部下收。H139∶1,为口部残片。口径16.4、残高5.8厘米(图一六,17)。T0902(5)B∶1,为口部残片。口径14、残高4.4厘米(图一六,18)Ⅲ式:圆唇,肩部较平。J5∶1,为口及上腹部残片。口径20.6、残高10厘米(图一五,2)。J5∶14,为口部残片。口径30、残高4.4厘米(图一五,3)。T1102(5)B∶4,为口及上腹部残片。口径16、残高3.2厘米(图一六,19)。C型:折沿,侈口,鼓腹,平底。依形制不同分为二式。Ⅰ式:尖方唇。T0804(5)C∶3,口部残片。口径20、残高3.2厘米(图一六,23)。Ⅱ式:圆唇。J5∶16,口部残片。口径28.8、残高2.8厘米(图一五,6)。缸多为泥质陶。大口,鼓腹略直。腹部多饰弦断绳纹或篮纹、方格纹等。TG02G26(1)∶3,为口部残片。口径22、残高3.2厘米(图一六,20)。豆泥质陶。盘外多饰数道突棱。可分为二型A型:厚圆唇,口部略外折。TG01H4∶2,残高3.7厘米(图一六,11)。B型:平唇上有凹槽,口部较直。TG03(5)C∶2,为盘残片。口径20.4、残高4厘米(图一六,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几种排序算法
- 2024涉外劳务合同样本
- 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示范方案
- 房产交易代理服务协议2024年
- 2024室内装修正规合同书
- 2024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公开交易方式)
- 2024电路租赁合同模板
- 城市配送系统应对疫情的应急预案
- 2024不签劳动合同赔偿的法律依据
- 2024网络推广合同书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高中政治统编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牙用漂白凝胶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企业工商过户合同模板
- 雨污水管合同模板
- 《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四篇)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 职业技能大赛-鸿蒙移动应用开发赛初赛理论知识考试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