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突蟾属4物种皮肤组织形态学结构研究_第1页
齿突蟾属4物种皮肤组织形态学结构研究_第2页
齿突蟾属4物种皮肤组织形态学结构研究_第3页
齿突蟾属4物种皮肤组织形态学结构研究_第4页
齿突蟾属4物种皮肤组织形态学结构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齿突蟾属4物种皮肤组织形态学结构研究

皮肤作为两栖动物和栖息地环境直接接触的器官,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身体和环境之间的第一个天然屏障,具有防御、呼吸、舒适度、繁殖、调节和其他功能。皮肤腺体包括颗粒腺和粘液腺,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调节渗透压、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两栖类皮肤在维持机体生存、适应栖息地及复杂的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oledo&Jared,1995;Zugetal.,2001)。对我国两栖动物皮肤的组织学观察已在部分有尾类(杜春华,1992;吴淑辉,吕九全,1994;陆宇燕,李丕鹏,1999;唐以杰等,1999;刘炯宇,2004;陆宇燕等,2004;陈贵英等,2005;徐剑,2007)和无尾类(耿欣莲,1959;张贤芳等,2002;梁刚,王琼霞,2004;刘满樱等,2007;林文达等,2008;林文达,朱静,2009)中展开,这些研究显现出皮肤形态结构与机体生态适应功能紧密联系,如以下2个方面:(1)水栖性强的物种,如大鲵Andriasdavidianus、山溪鲵Batrachuperuspinchonii等,皮肤光滑,表皮角化程度低,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在呼吸中占有重要地位;陆栖性较强的物种,如爪鲵Onychodactylusficsheri、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等,皮肤表皮角化程度高,能有效防止水分的散失。(2)皮肤在不同的季节略有变化,这些变化与能量吸收、繁殖相关联,如东北林蛙Ranadybowskii、隆肛蛙Feiranaquadrana疏松层内黑色素细胞在不同季节排列分布有改变,又如多疣狭口蛙Kaloulaverrucosa在繁殖期粘液腺会增多。齿突蟾属Scutiger隶属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可分为2个亚属:以陆栖为主的齿突蟾亚属S.(Scutiger)Theobald,1868和以水栖为主的猫眼蟾亚属S.(Aelurophryne)Boulenger,1919。本属物种皮肤较粗糙,头骨一般宽大于长,上颌无齿或有小齿突,或个别种齿较明显(费梁等,2009)。齿突蟾属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高原,低温、高海拔、强紫外辐射是其生境的重要特点,物种为适应这种极端环境,机体必然有相应的适应策略。皮肤作为机体与环境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在生态适应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研究这种生态适应的理想材料。本文以西藏齿突蟾S.(S.)boulengeri、刺胸猫眼蟾S.(A.)mammatus、木里猫眼蟾S.(A.)muliensis和胸腺猫眼蟾S.(A.)glandulatus为代表,从组织学水平初步观察了不同部位皮肤的形态结构特点,旨在丰富两栖类的形态学内容及比较组织学的基础资料,并探讨两栖动物皮肤结构与环境适应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动物材料实验用西藏齿突蟾、刺胸猫眼蟾、木里猫眼蟾和胸腺猫眼蟾各3只,标本详细信息见表1。1.2皮肤组织结构观察标本保存于10%福尔马林,每个标本体背和体腹各取皮肤样品约1cm×1cm,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法制作组织切片(王晓东,汤乐民,2007)。长期保存于10%福尔马林中的已经固定标本,皮肤取样后流水冲洗48h,转入70%酒精。逐级浓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厚度6~8μm,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LeicaDMRA2显微镜观察并摄像,目镜测微尺结合软件ImageJND2测量。每块皮肤均匀取5个位点分别测量表皮层数、表皮厚度、疏松层厚度、致密层厚度及皮肤总厚度数据。记录皮肤样品切面上1cm长的皮肤所含粘液腺和颗粒腺的数量及其长短径,具体方法为显微镜观察计数粘液腺和颗粒腺,长短径通过目镜测微尺测量。皮肤切面为直线的,直接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其长度;若皮肤切面为弯曲状,以相同放大倍数下台镜测微尺为标尺,结合软件ImageJND2测量照片上的皮肤长度。一般皮肤切片长度约为1cm,统计每条皮肤切片具体的长度,按比例将本条切片中粘液腺和颗粒腺的数量折合成1cm长度下的数量。Excel2003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T检验,以0.05作为差异显著性的判断标准,所有数据都以均值±标准误的形式表示,由于样品有限,未考虑性别差异。2结果2.1从淋巴中分离齿突蟾属皮肤与已报道两栖动物皮肤结构基本相同,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封3,图1)。皮肤腺体包括粘液腺和颗粒腺两种,皮下有大的淋巴间隙,易与其下的组织剥离。在齿突蟾属4个物种的体背、体腹皮肤真皮疏松层中,发现一种HE染色呈蓝色条带的特殊物质,如图1红色箭头所指为钙化层(laminacalcarea),是皮肤内骨骼(integumentaryskeletion)的一种。2.1.1层细胞的发育表皮为复层上皮,含多层细胞,从外向内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由角化的扁平细胞组成,细胞角化均匀,并与颗粒层细胞区分明显。西藏齿突蟾表皮角质层有1~2层细胞,刺胸猫眼蟾、木里齿突蟾和胸腺猫眼蟾表皮角质层只有1层细胞。颗粒层有1~2层细胞,腹部颗粒层较背部明显,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颗粒层向外推移,角化形成角质层。棘细胞层有2~3层细胞,背部细胞核多为椭圆形或梭形,腹部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棘细胞向外推移,细胞由大的多边形逐渐变小,细胞核由长椭圆形渐变为小椭圆形,形成颗粒层。生发层位于表皮最内层,有1层细胞。背部细胞呈椭圆形,核大,椭圆形;腹部生发层呈立方柱形,排列紧密整齐,核长椭圆形。生发层细胞为表皮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向外层推移,逐渐分化为各层细胞。2.1.2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真皮层位于表皮下,较表皮厚,含有丰富的细胞类型和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疏松层或海绵层,内层为致密层。疏松层紧贴在表皮生发层下面,分布有大量色素细胞、纤维、神经、血管及腺体。皮肤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与真皮的相接处,并与表皮平行排列成一排。西藏齿突蟾皮肤毛细血管数量相对较少,木里猫眼蟾较多,刺胸猫眼蟾和胸腺猫眼蟾毛细血管分布最多,并凸入表皮。色素细胞HE染色条件下棕黑色,细胞形状不规则,很多分支交织形成色素层,主要分布在疏松层最外层,也散布于致密层,此外4物种的体背表皮中也可见少量的黑色素细胞。齿突蟾属4物种背部色素层都非常发达,腹部的色素层也较发达。真皮致密层由排列紧密的胶原纤维呈平行波浪状交织而成,并有垂直排列的纤维束伸至表皮基底。在HE染色条件下,致密层呈淡粉色,整体颜色较疏松层要深。2.1.3皮质he染色皮肤腺体有两种,即粘液腺和颗粒腺,位于真皮疏松层。两种腺体均为多细胞腺体,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多个腺上皮组成分泌部,并向下凹陷于真皮疏松层内,呈球状结构;导管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与表皮细胞相连,开口于体表。粘液腺个体较小,周身体表都有分布,上皮细胞呈立方形,分泌部中空,HE染色呈淡蓝色。颗粒腺个体较大,上皮细胞间无明显的界限,HE染色有红色颗粒,主要分布于体背。皮下层位于真皮之下,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淋巴间隙及血管构成。此层与真皮交界处有发达的淋巴间隙,使皮肤易与其下的组织分离。2.2突浚体表皮厚度差异齿突蟾属背部和腹部表皮细胞层数、皮肤厚度均有差异(表2),4物种背部表皮层数比腹部少,胸腺猫眼蟾体腹表皮最厚。统计学分析表明,西藏齿突蟾的体背、体腹表皮厚度差异显著(P<0.05),木里猫眼蟾与胸腺猫眼蟾体背、体腹表皮厚度差异极显著(P<0.01)。西藏齿突蟾体背疏松层厚于致密层(P<0.05);猫眼蟾亚属3物种中,同一物种的真皮疏松层体背比体腹厚(P<0.01),体背疏松层比致密层厚(P<0.01)。皮肤整体厚度,刺胸猫眼蟾与胸腺猫眼蟾体背厚于体腹(P<0.05);西藏齿突蟾与木里猫眼蟾体背厚度均值也大于体腹,但差异不显著。2.3皮肤组织中的密度粘液腺的外形比颗粒腺小,数量则较颗粒腺多,周身体表都有分布,统计每块皮肤1cm长切片内所含粘液腺的数量及其长短径(表3)。颗粒腺多分布于背部,仅在木里猫眼蟾和胸腺猫眼蟾的体腹各发现一个颗粒腺,且个体较小。每块皮肤统计1cm长切片内所含颗粒腺的数量及其长短径(表4)。3讨论3.1齿突浚属植物的皮肤显微观察两栖类属于水陆间的过渡类型,为适应陆地生活防止体内水分大量散失,表皮开始角质化。西藏齿突蟾、刺胸猫眼蟾、木里猫眼蟾和胸腺猫眼蟾一般栖息于中小型山溪的石头间隙内,或在河边缓流处石下,所在环境一般植被稀少,大小卵石甚多。成体白天栖息在溪内或溪边的石头下,夜间外出捕食。齿突蟾亚属体型窄长,陆栖性较猫眼蟾亚属强,猫眼蟾亚属体型肥硕,一般不远离水源活动,行动迟缓(费梁等,2009)。比较齿突蟾属2亚属4个物种的皮肤显微结构发现,西藏齿突蟾表皮角质化程度稍高于其它3个物种,表皮角质层有1~2层细胞,其它3个猫眼蟾亚属物种只有1层。这可能与齿突蟾亚属物种陆栖性较猫眼蟾亚属强有关,陆栖性强则更需防止水分的散失,表皮层角质化程度稍高是其皮肤结构对生活环境的适应。但与皮肤表皮角化可达3层(耿欣莲,1959)的陆栖性更强的蟾蜍类相比,齿突蟾亚属的陆栖性也只是稍强,因此其生活环境只能局限在水体附近。一般认为表皮角化程度低,毛细血管丰富是水栖性较强的物种皮肤结构的重要特征,这说明皮肤在呼吸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特征在大鲵(吴翠蘅,高武,1983)、商城肥鲵(吴淑辉,吕九全,1994)、爪鲵(陆宇燕等,2004)以及隆肛蛙(梁刚,王琼霞,2004)的皮肤显微观察中均有报道。本研究发现毛细血管在齿突蟾属皮肤浅表层的排列分布,尤其在猫眼蟾亚属较明显,毛细血管数量多且凸入表皮,说明了该类群物种皮肤呼吸的重要性。皮肤厚度数据表明,齿突蟾属物种体腹表皮层数比体背多,厚度也比体背厚,这与其营陆栖生活爬行运动中腹面皮肤的抗磨损保护有关。皮肤整体厚度在4个物种中都是体背厚于体腹,这与已报道的东北林蛙和中华蟾蜍躯干背侧皮肤厚于腹侧相吻合(张贤芳等,2002;刘满樱等,2007)。体背疏松层里含有较多的颗粒腺与粘液腺,结缔组织在体背分布更发达,发达的结缔组织交织成网,增强了背侧皮肤的弹性和韧力,更加能适应环境。3.2皮肤屏障的作用齿突蟾属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高原,低温、高海拔、强辐射是其生活环境的显著特点。皮肤组织学观察发现,齿突蟾属物种体背的色素层非常发达,体腹也有较发达的色素层。一般认为,两栖动物皮肤中分布的色素细胞,在光线和温度的影响下,可通过扩展、聚拢的形态变化,引起体色改变,形成保护色或警戒色(Hunsaker&Johnson,1959)。色素层发达,皮肤颜色加深,有助于齿突蟾属物种从外界环境吸收较多热量,满足自身新陈代谢的需要。黑色素细胞与抵抗紫外辐射的关系,在人的皮肤上研究得较多,黑色素细胞能有效减少紫外线对机体的伤害(Kaidbeyetal.,1979)。针对两栖动物全球性衰退的现象,不少学者在研究紫外辐射与两栖动物的衰退的关系时,发现紫外辐射会导致两栖动物的胚胎畸形,降低幼体的成活率,同时也发现高海拔分布的两栖动物(如欧洲林蛙Ranatemporaria),幼体或成体皮肤里的色素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能有效防止紫外辐射的伤害(Hofer&Mokri,2000;Blaustein&Belden,2003)。由此推测,高海拔地区生活的齿突蟾属物种,皮肤内发达的色素层,尤其是在体腹的广泛分布,正是对其生活环境中强紫外辐射的适应。3.3皮肤内骨骼和皮肤教育的研究本实验在齿突蟾属4个物种的体背、体腹真皮疏松层里发现的特殊物质,HE染色呈蓝色条带,看不出细胞结构,位于色素层的下方,初步认为是钙化层(laminacalcarea)。皮肤钙化层属于皮肤内骨骼,其发育机制至今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有假说认为是由成纤维细胞矿化形成,没有细胞结构,为非胶原机质,含有多糖蛋白(包括糖聚胺糖)以及羟基磷灰石状晶体(Vickaryous&Sire,2009)。Vickaryous和Sire(2009)总结了四足类皮肤中的皮肤内骨骼(integumentaryskeletion),无尾两栖类中皮肤内骨骼包括皮肤骨化(osteoderm)和皮肤钙化层(laminacalcarea)两种。在双色叶泡蛙Phyllomedusabicolor有皮肤骨化的报道(Vickaryous&Sire,2009),在海蟾蜍Bufomarinus(T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