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迪光录》中的平亮寨史料_第1页
《龙氏迪光录》中的平亮寨史料_第2页
《龙氏迪光录》中的平亮寨史料_第3页
《龙氏迪光录》中的平亮寨史料_第4页
《龙氏迪光录》中的平亮寨史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氏迪光录》中的平亮寨史料

《龙氏迪光志》是清朝龙绍纳编撰的。龙氏为黎平大族,“忠臣、逸士、孝子、贤媛,代不乏人”(吴师贤《木斋先生墓志铭》),为了让先辈“风轨德音”不致湮没,绍讷“拾旧闻、网罗散佚”,“悉心编辑”,花几十年功夫,撰成《龙氏迪光录》八卷,取“迪惟前光”之意(《龙氏迪光录·龙氏家乘序》),也可理解为“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一、清初期人文景观组织龙绍讷(1792-1873),字廷飏,号木斋,晚号竹溪,清黎平府锦屏县亮寨司人。父亲龙超,太学生。绍讷五岁丧父,九岁失母,由长兄绍轲抚养长大。绍讷天资颖异,读书过目成诵,“长为文,矫矫不群”,十七岁“应童子试,冠一军”(吴师贤《木斋先生墓志铭》),入学为秀才,不久就获得奖学金,岁试均列优等,但乡试多次落第。道光十六年(1836年),贵州学正贾亮侪视学到黎平,读到绍讷的诗文,对黎平府学教授李云庵说:“讷文、赋并佳,经艺尤绝,可冠通省。”贾学使回省城向巡抚贺长龄谈及,贺中丞嘱粮道致书促赴贵山书院肄业。当时书院山长文舒曜,系湖北名宿,见绍讷文,叹赏不已,一时有“龙之为灵昭昭”之誉。十七年(1837年)乡试,龙绍讷中举,同科有遵义诗人郑珍。次年,龙绍讷赴京会试,失利。以后几经京试,均未能中的。绍讷年过五旬,遂绝意仕进,于乡间开馆授徒,琢育后辈,并致力于诗文创作和学术研究,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一日辞世,享年八十一岁。平生著述有《亮川前集》二卷、《续集》二卷、《试帖》二卷、《文集杂荐》四卷。光绪四年(1878年),绍讷遗著由其子世衔等刊刻行世。由于印数有限,地处边远,龙绍讷的著作流传并不广泛,省内各家图书馆已难寻其刻本。20世纪80年代,锦屏县方志办的同志去亮寨司寻访,在绍讷后裔龙源先生处寻得《亮川集》四卷,为龙氏诗文集,《龙氏迪光录》八卷仍存于世,另有二卷《试帖》刻板一百块。锦屏县方志办组织姚炽昌、欧阳克俭、龙连云将《亮川集》点校,于1993年铅印散发,由此引起学术界注目。二、首:“客”至“序”谱牒也称族谱、家谱、家乘、通谱,综述一姓之起源、繁衍、迁徙、分布状况,中国有着悠久的谱牒历史。《史记·太史公自序》云:“维三代尚存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谱牒”最早的文献出处。《龙氏迪光录》由《亮川集》作者、举人龙绍讷重新纂修,原本保存于锦屏县亮寨司龙家。1990年12月,由黔东南州锦屏县方志办借出,县档案馆复印,复印本缩小为原本的82%。《龙氏迪光录》共八卷,一千六百五十页,有部分已被虫蛀,此八卷家谱,内容分列如下:首卷除衔名外,由目录、凡例、序、年表、图五部分组成。其中旧序十九首,新序三首;图有服图五、袭替图、七家八家九家十家图四、衣冠图、司属全图、居宅图、宗祠图、东山太庙图、邱墓图共二十三,共38幅。卷一由君恩第一、祖德第二两部分组成。君恩中有制、诰命、谕、委牌、札付、功牌、疏,共12篇;祖德中有训、戒、杜篡篇、训言、家训、传家殷监、约,共7部分。卷二由地灵第三、人杰第四两部分组成。地灵由邱墓、祠庙、山川古迹形胜附、管辖废宅驻屯附、丁粮夫役吏目附、桥梁亭台坊表界至塘步市肆附、风俗、土产、衙署工廨附、公学组成;人杰由忠靖附录死事、孝友、方正、节烈、耆寿、文学、仕宦荐举附、科第、明经、俊秀流品附、术艺、术道流寓附、传共三十一组成。卷三由旧典第五独立成卷。包括仪注、陈设、祭榜、对联、乐章、祝文四首、家规、图册、号纸、印式、履历三道、字派、东山谱系、岩壁谱系、大龙谱系、东山谱例、东山创建、东山典礼、龙堂老藁、藕塘龙氏谱节录。卷四由遗文第六独自成卷。其为六册家谱之最厚者,内容最为丰富,有序五首、记九篇、碑记二篇、碑文三篇、上梁文、寿文二篇、帐文二篇、祭文三冢图附、启二篇、禀呈二篇、引四篇、书后、论二篇、考十四篇、书、墓志并铭共三篇、纪十篇、传二篇、跋二篇、寓言设论、诗五古二十一首、七古五首、五排一首、七律十四首、七绝十一首、五绝二首、赋六首、地课三冢图附、案卷三宗。一共有135篇(首)。卷五、六、七分别为谱系上、中、下:谱系上“自始祖起至文字派止”;谱系中“自起字派起至绍字派止”;谱系下包括“自世字派至末”、“异姓承继支派”、“七房宗派图共十九”、“跋”、“识”。记载了自洪武四年龙政忠始祖从征白岩塘、铜关、铁寨等处有功世袭亮寨长官司正长官至同治三年安字派的所有谱系。并有系谱图19幅。1三、《龙氏迪光录》一般谱序的特点本着“载其事”的目的,《龙氏迪光录》有别于一般族谱“列其名”的特点,除了众多序言将修谱之“子姓昭穆咸载而不失其伦焉,虽百世可知也”(《龙氏迪光录·龙氏老谱蔡序》)的重大意义从各个角度表述充分外,《龙氏迪光录》还具有其他一般族谱所没有的独特价值。(一)《龙氏迪光录》简介家族史与国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谱牒是家族史的重要史源,其史料价值对家族史的研究是直接而重要的。可以说,没有谱牒学就没有家族史学。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虽然我国家族史研究起步比较早,但与国史和方志的研究一对比,则黯然失色了,作为家族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谱牒在家族史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重视,进而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因此,家族史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言“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两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梁启超先生也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并将谱牒的收集称之为“不朽之盛事”。《龙氏迪光录》由其内容可知,其内容涵盖十分丰富,涉及社会、历史、宗教、伦理、教育等诸多领域,在家族史研究方面的重要史料价值不容小觑。《龙氏迪光录》历时悠久,远涉至汉代。宋代先祖给其家族带来莫大荣誉,《龙氏迪光录·君恩第一》记述了其先祖龙禹官的事迹:“追封尔禹官为神威显应扫峒王,谥忠武,并追封尔子宣抚处置副使宗麻为天威得胜王,于戏死为厉鬼仍严讨贼之威。”(《龙氏迪光录·君恩》卷一,绍圣二年十月十八日诰命)“安抚招讨使龙禹官之妻罗氏佐型于化号娘子军,夫为良将既争日月之光,妻亦健儿复挟风雷之勇,除残凛凛,为国肫肫,兹追封尔罗氏为一王阴烈夫人……巾帼女流殁且破蛮夷之胆,用崇祀典以劝来茲。”(绍圣四年九月初一日诰命)至明代,龙氏又出现了为家族增光之后辈:“尔亮寨长官司龙政忠生自名家,不坠先人之绪,往平边徼,居然壮士之风,劳绩可嘉,褒荣宜及,茲以特恩封尔为承直郎,世袭亮寨蛮夷长官司之职,铜符永锡,国典攸昭。”(洪武四年二月初二日诰命)清代,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龙氏家族,继续给龙氏一脉增光添彩:“今查得正长官龙文炳矢志归正,殊可嘉尚,合行给札,为此札付本官,仍管亮寨蛮夷司正长官任事,俟有成绩,擢本官受茲札用,务宜殚心竭力……”(康熙十八年八月初六日给札付)由以上材料可知,研究黎平府亮寨司龙氏,是离不开《龙氏迪光录》的。(二)《龙氏迪光录》关于政权教育的论述我以为,《龙氏迪光录》与其他族谱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文献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政策制度方面:“臻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每年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徙,甚至取其马牛,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雍正二年严饬土官谕)此上谕充分表明了雍正年间少数民族地区土官治理下的社会现状,并可由此上谕了解政府对民族自治地区的态度。除了有关政策、体制方面的体现外,《龙氏迪光录》还涉及到文教方面:皇上创辟大一统之业,开亿万年文明之休,乘此遐荒开辟之初,首明教化以端本使其大者莫如作养世禄,今后土官应袭,年十三以上者,令入学习礼,由儒学起,送承袭其族属子弟愿入学者听补廪科贡,与汉民一体仕进,使明知礼义之为利,则儒教日兴而悍俗渐变矣。(广教化疏:顺治十六年由贵州巡抚陞云贵总督,赵廷臣,奉天人,贡士)由此可知,对于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统治集团也是很重视的。为安定计,政治上采取土官制度,教化方面则输入汉文化,使土民渐得王化,逐渐移风易俗:教化无不可施之地,风俗无不可移之乡,贵州苗民输粮贡赋,与汉民连井而居,彼此交易,原非不通声教之野苗可比,臣愚以为应将土司族属人等并选苗民之俊秀者使之入学肄业,一体科举,一体廪贡,以观上国威仪,俾其渐摩礼教,熏陶性情,变化其丑类,彰我朝一统车书之盛……”(苗民久入版图请开上进之途疏:康熙四十三年巡抚贵州于准永宁荫生)如此,使得苗汉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成为可能,也使得龙氏后人中不断涌现才学之辈创造条件。(三)《龙氏迪光录》:“清孔公,无载民,无机”国法教化之外,《龙氏迪光录》中也记录了龙氏一门立家之本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材料。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第一卷《龙氏迪光录·祖德》中。如“一戒纵闺门、二戒索饮食、三戒忘恩德、四戒恃富豪、五戒行刁唆、六戒欺孤弱、七戒好游戏、八戒侵田园、九戒重货财。”2此戒条清楚明白地从各方面指出龙氏子孙应遵守的条律。还有指出族中关于继嗣问题:近世宗法不明,往往无子而抚异姓为嗣,不思一宗之内无子者亦常有,使皆抚养异姓,不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而尾大不掉乎?迨至以黄篡辛以吕篡嬴,始欲捽而去之,将急之则变莫御缓之则祸益深,其害可胜言哉?自后有抚养异姓者,或事在未久,急急赔送归宗,倘已经久远而不能归,彼虽倜傥出群,而春秋之祀但许观光,不许主献,以招祖宗呵谴,至修谱之时必直书抚养某姓,以辨真伪,且附之谱末,不许入五服九族之图,或事犹未就,族长共以篡宗之义白之,设徇私不悟,鸣鼓而攻之,甚至禀官长以正之……3不得不说,这一规定是很英明的,纵观众多族谱,因过继而引发的问题很多,先作一明确规定,防患于未然,未尝不可。而《龙氏迪光录·长官华国公碑镌训言》中,则对于族中所行条令作出明确规定:一明伦理,官不得以位而废伦,族何得以繁而灭理?今后称谓行坐俱要明白,毋得混淆,敢有卑幼欺凌尊长,子弟抵抗父兄,许户官会集族长于祠堂公同责惩,如违送官。二崇厚道,官者族之官,无官何有族?族者官之族,无族不成官。历来休戚相关,岂可至今胡越?今后官有地方事族人力能办销者,毋得坐视,族有争讼事或军或民,户官用印申文不得索钱其族食各寨民田只纳正项编银,自祖宗来并无杂项,不得擅行加派,而食田之家亦务要如数完纳,不得遗累户官,且七房俱系始祖遗体,不可分别近房远房,名目有一,于此即薄恶之端也,戒之。三正体统,四尚直道,五戒用势,六戒生事……在《龙氏迪光录·宋宣义郎龙恩字无隐法祖约》中明确说明了族规明确的好处:此数语者以之律身则身修,以之居家则家盛,以之莅官临民则上下交而志孚大之可以饬纪敦伦,细之可以防微杜渐,无所往而不宜也。新息侯以此诫其兄子,马氏之家训也,伯高公以此贻厥孙谋,龙氏之祖训也,父勉其子,兄勉其弟,一族之人竞相劝勉,为敦厚不为刻薄,为周慎不为疏肆,为谦约不为骄纵,为节俭不为奢侈,为廉公不为贪邪,口无择则如簧如流者无有也,身有威则自玩自亵者无有也……这段描述,对于遵守族规的优点说得再明白不过了。《龙氏迪光录》的史料价值除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体现,比如《龙氏迪光录·地灵第三》中的邱墓葬地选择对黎平龙氏在选择墓地的风水研究的作用、祠庙建筑结构设计对研究黎平建筑风格的意义、户口丁粮夫役风俗对本地的赋役制度、风俗民情的了解等的研究意义等等,都足以体现出《龙氏迪光录》不同于一般族谱,其史料价值是十分丰富的。《龙氏迪光录·人杰第四》出于“今志其死事之概,以示后世子孙使知我先人匪躬之故有如斯者,异日登仕版履戎行,庶不狃于世俗之见云尔”之目的,记载了众多龙氏杰出人物,如卷二中之《人杰·忠靖》关于龙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