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牵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_第1页
针刺牵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_第2页
针刺牵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刺牵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和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电视、空调的普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工作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颈椎病临床上常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和混合型6种。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它主要是因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小关节错位等引起椎间孔变窄,或椎间盘退化引起椎间隙变窄,压迫或刺激颈脊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从2005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针刺、牵引、龙氏正骨手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随访复发率较低,现报道如下。1临床数据1.1年龄和各年龄、各高岁以下的年龄分布共观察94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8岁,平均48.7岁;病程最长者25年,最短者3天,平均11个月。对照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9岁,平均47.4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5天,平均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疼痛、麻黄、腰椎改变参照《临床疼痛治疗学》中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制定:①以颈部脊神经根性痛和根性肌力障碍为特点;②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疼痛、麻木,仰头、咳嗽时加重,常因劳累、寒冷诱发;③手指麻木,活动欠灵活,有时可见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④患椎棘间及椎旁有压痛,并向上肢放射;⑤X线示颈椎生理弯曲消失,椎间孔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⑥牵拉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常为阳性。1.3排除标准经X线、CT、MRI等检查排除颅内肿瘤、结核、外伤及先天畸形等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采用针刺、牵引、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顺序为先针刺或牵引,具体视床位而定,最后使用龙氏正骨手法。2.1.1穴位常规刺法取穴:患侧或双侧颈部阿是穴,靠近相应椎间孔处为进针点。肝肾不足型加肝俞肾俞或命门;气滞血瘀型加合谷、委中;风寒痹阻型加风池、外关。患者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阿是穴用直径0.30mm或0.35mm、长度为50mm的一次性毫针,常规进针,最好能刺进椎间孔,有触电感向对侧上肢放射为佳。其余穴位常规刺法,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45min。2.1.2患者头向的不同时点,选择合适的牵引、下一种生长的身体患者坐在OL-1100型电脑牵引椅上,套上牵引颈托并固定好,头向前倾15°。牵引重量:身体瘦小、颈肌较弱者用6~10kg;身体结实、颈肌强壮者用10~20kg。持续时间20min,间隔5s,牵引15s。大椎处放置加热护圈。2.1.3根据正位诊断先用滚法、揉法、按法、点法、拿法等常规手法松弛患椎上下椎体附近的软组织,以利手法复位。然后按三步定位诊断法确定病变部位,按X线片分清椎体移位之形式选相应手法纠正。如在X线侧位片上显示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反张时,可诊断为该椎体前后滑脱式错位,可用仰头推正法治疗;在X线片正位显示椎体、棘突、颈椎钩椎关节排列侧弯侧摆时,可诊断为侧弯侧摆式错位,可选用侧向扳按法治疗;在X线片正位上显示椎体棘突左或右旋转,或侧位片显示椎体呈双边征、双突征时,可诊断为该椎体旋转或错位,可选用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卧摇肩法;若在X线片上出现2种以上形式错位者,诊断为混合式错位,应选相应的手法予以复位治疗。2.2对照组的针灸和牵引治疗与治疗组相同上述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治疗效果观察3.1臂丛牵引试验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肩臂放射性疼痛消失,臂丛牵拉试验阴性;好转:疼痛、麻木减轻,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3.2治疗效果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2.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牵引髓内情境,降低神经压力和压迫针刺治疗颈椎病因其疗效肯定,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本院采用针刺病变部位的相应椎间孔,达到减压和疏通经络的目的,缓解症状,解除肌肉紧张,为后面的手法治疗打好基础。颈椎牵引,可减轻肌肉痉挛,增宽椎间隙,使椎间孔相对变大,减少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牵引还可使后纵韧带和纤维环后部紧张,对髓核产生推力,同时增宽的椎间隙产生负压吸引,迫使髓核向椎间隙内回纳,从而进一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与针刺结合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渗出吸收和松解粘连等作用。“龙氏正骨手法”是由广州军区总医院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所长龙层花教授所创立的,其手法可根据诊断出的不同错位方式,先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松弛失衡椎体周围的软组织,再根据三步定位法确定的部位及椎体错位的类型,选用相应的正骨手法进行整复,恢复颈椎正常的解剖结构,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大大减少了此病的复发,有关复发率降低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