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1页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2页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3页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4页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综合性学科。将生活化教学实践于初中物理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提高知识渗透和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明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根据物理课程目标和教学需求科学地开发生活资源,在教学的各个流程加强实施生活化教学手段,设计趣味化的探究活动,从而借助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下面笔者就对此目标展开教学浅析。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初中物理教学领域的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分析物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二者之间的联系深入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在物理教学的新课导入、知识新授、实验探究、随堂练习、作业布置等环节合理地渗透生活元素,从生活角度学习,助推学生获取更完整的物理知识经验。经过学情分析和理论实践研究,笔者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主性。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导向。物理是一门研究客观世界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科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若学生跟不上进度,会影响后续学习。此外,学生的物理素养正处在形成初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而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同时这些资源也高度契合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化教学最突出的意义就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包含物理知识的生活案例、生活现象,带给学生熟悉、真实的认知感受,使学生发现生活元素,从而迅速地调动自主探索物理的积极性[1]。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知识。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难关。物理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其中还包含一些公式推导和定理总结的内容,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吃力。生活化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物理现象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对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知识发挥显著效用。如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工具、材料,为学生演示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原理、公式等概念知识,从而消除学生的认知障碍,加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消化吸收。第三,有利于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物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输出,相应的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开设比例不足,制约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持续发展。实施生活化物理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开采生活化素材,用于补充匮乏的物理实验资源和条件,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可靠路径。如教师可以根据物理实验课的目标,广泛地应用生活材料,组织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手动操作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拥有充足的实践探索机会,实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日臻完善。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创设生活化导入情境,激活学生的物理探索动力导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开端,同时也是应用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阶段。基于生活背景的课堂导入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专注力,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该聚焦导入环节,开发多种形式的生活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导入情境,以生活为媒介引出新课的主题,激活学生的探索动力。在创设生活化导入情境时,教师应该根据新课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兴趣点,选择生活中包含物理知识的现象、资料、事物、案例等,并将其作为情境创设的素材,同时采用话题交流、多媒体工具展示等方式将生活化情境素材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参与生活情境的讨论,然后再择机揭示新课的主题。如在关于运动快慢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现象,包括行驶的汽车、飞行的飞机、跑步的运动员等。在学生观看了视频课件的内容后,教师提出生活化导学问题:同学们,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运动现象来看,大家发现了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学生讨论后反馈:共同点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这些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区别是他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教师抓住时机点出物理新课主题:大家分析得非常正确,运动是有快慢之分的,本课我们就来探究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样在生活化导入情境的带动下,学生能够明确新课学习目标,课堂氛围也变得充满活力[2]。(二)实施生活化演示教学,深化学生的物理概念理解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难点内容。学生在学习概念时,经常产生认知障碍,陷入理解困难的窘境。利用生活材料实施物理演示教学,能够将生涩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象的场景或动作,减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难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概念学习难点着重实施生活化演示教学,将生活材料作为演示工具,通过操作、示范等过程向学生传达物理现象。在实施生活化演示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涉及的概念知识,在备课阶段选择适宜的生活工具和材料,制定演示教学方案,在方案中确定演示操作的手法,设计演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预设学生可能会产生的质疑以及应答对策。教师应该一边演示一边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生活化演示情景,合作总结其中隐含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促使学生深度地理解物理概念。如在关于二力平衡的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拿起一个易拉罐再松手,同时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学生:看到易拉罐下落,因为易拉罐受到重力作用。接下来,教师再演示把易拉罐挂在固定的铁架台的弹簧上,并提问:现在易拉罐还受到重力作用吗?为什么没有像刚才一样下落?学生结合生活化演示情景合作分析易拉罐的受力情况,得出结论:易拉罐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所以保持静止状态。教师认同学生的结论后,再引导学生对照物理教材,概括二力平衡的基本概念,这样在生活化演示教学的启发下,学生能够顺利地突破物理概念的学习难关[3]。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领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教具,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怀。如在开展“焦耳定律”实验的过程中,实验采用的是通电电阻丝加热等量的煤油,为得到通电电阻丝的热量,可记录煤油温度计数值变化情况。还可以根据焦耳定律的原理对电热切割器进行制作,观察并记录切割泡沫的过程,发现释放热量越多,切割能力就越强,这就表示电阻丝的电阻更大。而在学习“浮力”知识内容后,可鼓励学生自主利用生活物品观察不同的沉浮现象,对浮沉条件形成认知,判断液体与物品的密度关系。通过生活实验,学生提高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三)开展生活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技能实验是物理研究的根基,科学探究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维度之一。以往由于实验条件无法满足标准操作要求,很多物理实验活动都被图文材料阅读所代替,学生无法获得最直接的操作和探究感受。生活材料易于获取,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也非常强,能补足物理实验条件方面的缺陷。利用生活中的各类实用器材,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合作等形式的实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探究技能。教师应该立足实验课题,提前为学生备齐实验所需的生活材料,在生活背景下引出实验课题,启发学生探讨、提出相应的实验猜想;教师再将生活材料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实验猜想合作研制实验方案,最后使用生活材料进行手动实操,通过现象观察和结果分析,验证实验猜想成立与否。如在关于物体沉浮条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揭示实验课题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铁块下沉水底的现象视频,同时提问:同学们,生活中类似的物体沉浮现象还有很多,大家认为物体的沉浮受哪些因素影响?学生讨论后反馈猜想: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二力平衡等知识,物体的沉浮应该是由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实验猜想写在黑板上,同时将木块、铁块、弹簧秤、天平、量筒等生活器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五人一组,根据实验猜想和手中现有的器材设计物理实验方案,在方案中严谨地规划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学生设计完实验方案后,教师让学生组际之间复核和改进方案,并确认实验方案无误。教师再组织各组学生分工协作,依照计划好的实验流程正式使用生活器材开展实验探究。在学生手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做好木块和铁块的沉浮现象记录以及重力和浮力的数据记录,并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进行实验物品的受力分析。在各组学生经过实验讨论,归纳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先前的实验猜想,证实猜想是成立的。这样通过开展生活化实验探究活动,学生的物理探究技能就得到强效的历练[4]。(四)设计生活化随堂练习,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迁移随堂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步骤,但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习题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的练习兴趣比较低迷,很难有效地内化吸收物理知识技能。在生活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在随堂练习环节渗透生活元素,加强设计生活化随堂练习,在生活现象中挖掘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合作研究、解答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在设计生活化随堂练习时,教师应该根据物理课程的训练和巩固需求采用信息化素材呈现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在课堂上掌握的物理公式、概念等对问题展开探讨和解决,从而创新物理随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如在关于密度教学的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就可以在白板上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同时引出随堂练习题:同学们,假如这个矿泉水瓶能装下500克的水,那么它能否装下同等质量的水银?学生探讨后反馈:能装下。教师追问:依据是什么?大家能否阐述思考和计算过程?学生分析后回答:根据矿泉水瓶装水的克数,运用容积公式先计算出瓶子的容积,然后运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瓶子能装下的水银质量,水银的密度要远远高于水的密度,瓶子能装下的水银克数也大于水的克数,所以瓶子能装下500克的水,也能装下同等质量的水银。这样通过设计生活化随堂练习,学生能够自主运用基础的物理公式去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运用意识[5]。(五)布置生活化拓展作业,强化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教师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能够延伸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升华课堂教学的效果。物理是一门强调拓展和实践的学科,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阶段,应该依托于生活平台和资源,布置生活化拓展作业,使学生通过生活作业的探究感受物理和日常生活的贴近性,强化实践能力。在布置生活化拓展作业时,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科学视野和实践精神的拓展,整合生活资源,布置生活现象观察、资料收集、手抄报设计、家庭小实验等类型的生活化作业,向学生出示作业内容和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灵活地、创造性地完成课后作业。如在关于噪声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认识噪声的危害、了解控制噪声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应用生活中的信息工具、纸、笔等材料,以噪声防治为主题,设计一张个性化的科普手抄报,具体要求是合理设计手抄报的版面,发挥创造性思维给手抄报配图,在手抄报的文字部分介绍防治噪声的方法。从学生展示的科普手抄报设计成果来看,学生都在课后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手抄报的版面图文结合,介绍的噪声防治知识也非常全面。这样通过设计生活化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