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业发展四十年回顾_第1页
青海农业发展四十年回顾_第2页
青海农业发展四十年回顾_第3页
青海农业发展四十年回顾_第4页
青海农业发展四十年回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农业发展四十年回顾

青海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建国四十年来,我省一直靠调粮过日子,到1988年,累计从省外调进粮食约80亿斤。粮食短缺,严重制约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比较利益低的粮食生产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供求失衡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实践证明,发展农业,稳定增产粮食,努力提高粮食自给率,已成为青海经济建设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一、粮食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粮食生产是衡量农村综合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建国后,我省农业在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积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促进了粮食的发展。最近十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改革获得了成功,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88年粮食总产达到21.16亿斤,比1949年的5.9亿斤增长了2.6倍,年递增3.32%。粮食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129斤提高到1988年的366斤,增长1.8倍,年递增2.71%。农业发展四十年,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对指导当前和今后农业生产是大有裨益的。我省粮食生产的发展,首先是贯彻执行党的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的结果。除了解决政策问题,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还办了以下几件事:一是开垦荒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全省现有耕地852.5万亩,比1949年的681.7万亩增加25.0%,使过去能量转化率低的荒地变成了能量转化率高的农田,有些是从荒漠生态变成了绿洲农业生态。二是兴修水利,全省现有水库123座,有效蓄水量1.7亿立方米,涝池366个,容量842万立方米,电灌站837座,灌溉机井370眼,全部是建国后兴建的,同时兴修灌溉渠道1C42条。这些设施的建成,使水浇地面积从1949年的74.8万亩,扩大到244.76万亩。在干旱山区兴修水平梯田120万亩,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粮食保收系数。三是以工业装备农业。农业机械、农村用电、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用量不断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提高。四是推广了一批科研成果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选用良种、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防治病虫草鼠害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1988年全省推广旱作农业技,术114万亩,配方施肥216万亩,药剂灭草195万亩,防治病虫害285万亩,良种化程度达到70%。但是,也必须看到,我省粮食生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49年到1958年,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个期间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粮食总产从5.9亿斤增加到11.7亿斤,平均每年递增8.1%,除1953年大旱减产外,粮食产量直线上升,是我省粮食生产的“发展阶段”。从1959年到1961年,由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加之战略指导上的失误和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1961年粮食生产进入低谷,比1958年减产33%。粮食产量每年以13.4%的速度递减。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下降阶段”。从1962年到1965年,由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重视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相应减轻了农民负担,狠抓了各项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食总产达到13.4亿斤,比1961年增长72%。这个时期可称为我省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阶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践踏,粮食生产再次出现下降局面。1968年粮食总产降到10亿斤,比1954年的产量还低。直到粉碎“四人帮”后的一两年内,由于“左”的流毒尚未肃清,粮食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这个时期是我省粮食生产的“徘徊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多年来积累的物质潜能集中释放,粮食生产获得重大进展,1984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亿斤,登上了新的台阶。但1984年后的四年,由于缺少稳定发展的政策导向,粮食价格严重扭曲,又出现了“两年减产,两年缓慢增长”的非正常局面。自1949年至1988年的39年中,我省粮食生产增产的年份有24年,减产的15年。减产幅度大的年份主要不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是工作指导和政策上的失误。粮食产量上的起落被动,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要把粮食放在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一点,我们喊了几十年,但真正实行起来,困难很多,不论在资源配置,还是资金安排上,都未能很好地体现。1984年粮食产量登上20亿斤的新台阶之后,由于受全国粮食“相对过剩论”的影响,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有的主张“用钱买粮”;在调整种植结构中,不顾青海粮食短缺的实际,过急过猛地压缩了粮食播种面积。1988年全省播种粮食577万亩,比1984年减少33万亩,因面积下降年少产粮食1.1亿斤。而近几年全省粮食销售量却以每年四、五千万斤的速度增长,只能靠增加调入量来支撑供需平衡。因此,在粮食问题上必须要有“警钟长鸣”的观点,始终把粮食的稳定增产作为不可动摇的追求目标。等出了问题再被迫调整,那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二是防止粮食产量的波动,必须避免农业投入的波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农村对收入相对较低的粮食生产的投入下降。更为严峻的是,国家用于农业的投资减少,使嗷嗷待哺的农业更加饥饿。1985年和1986年,我省粮食连续两年减产,总产量分别比1984年下降3.21%和5·11%,这同当时农业投入的减少不无关系。1986年农业基本建设仅占全省基建投资总额的2·6%。1984至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58%,而同期农民人均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则下降6.33%。1988年全省支农资金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8·16%,比1980年下降18个百分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仅占总投资的3%,其中种植业大部分不足0·5%,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三是发展农业,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虽然几次调高了粮食价格,但由于宏观调控没有跟上,又造成新的比价复归,剪刀差的再度拉大,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刺激粮食生产,调价是一.个方面,但不是唯一手段。现在的关键是要严格控制农用物资的涨价,做好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主要生产资料的供应,使这些工作与价格政策配套,以取得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消耗,增加盈利的效果。坚持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同农民打交道,则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四是农业生产必须立足于抗灾夺丰收。我省粮食生产上出现的徘徊局面,集中暴露了种植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条件差和抗灾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是很难避免的,但生产条件和抗灾能力上的差异,又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因此,要在改善生产条件上下功夫、办实事。农业开发是增强粮食发展后劲的重要一着,必须坚持两手抓,把“广度开发稳面积,深度开发增单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扩大防灾抗灾的回旋余地和应变能力。二、粮食供需状况建国以来,青海粮食生产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当前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均耕地面积锐减。建国以来,全省通过开垦荒地净增耕地170·8万亩,增长25·1%,但同期人口却增长1.9倍。人均耕地由一九四九年的4.6亩下降到现在的1.96亩,年递减2.2%,人均粮田面积仅1.33亩,比全国人均水平低13%。1978——1987年,全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6·3万亩,而人口每年增加7万多。1988年耕地面积虽有回升,但耕地不足始终是今后粮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二是粮食产量增长缓慢,人均占有粮食大幅度下降。“六五”期间是我省粮食增长较快的时期,但增长率仅为5·1%,而近十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7.16%。致使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80年的507斤降至487斤,比全国水平低243斤。三是粮食自给水平下降,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农村人口增长,粮食的商品率不断下降。1988年全省收购粮食30368万斤,商品率为14.4%,比一九七八年下降3·4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吃商品粮的人数已达180余万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二。粮食的销售量由1978年的4.92亿斤增加到1988年的7.8亿斤,增长58.5%。其中从省外调入量由2.1亿斤增至5.38亿斤,增长1·56倍。粮食调入量增大,用于粮食补贴的费用不断上升,1988年达到1.5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强。可以预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四是农业基础脆弱,粮食生产后劲不足,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44·76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2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3个百分点。目前有五分之一的农用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影响灌溉面积107万亩,约占水地面积的43%。全省346万亩浅山旱地,大部分尚未改造。长期以来由于用养失调,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全省70%以上的耕地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相当一部分浅山耕地有机质含量不足1%。五是农用工业薄弱,农村科技水平低。长期以来,我省农用工业发展缓慢,近几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全省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基本依靠国家调拨供应。化肥生产仅有两个地办小厂,年生产能力仅4—5万吨,不及全省年化肥用量的六分之一。目前全省每亩耕地化肥平均施用折纯量仅10.4斤,比全国平均水平27.8斤低63%。农药生产全省仅有一个生产燕麦畏的车间,年产量100吨,并且生产很不稳定。1978年以来.全省农机动力每年增长8.2%,而农用柴油总量却减少38%。由于供油不足,致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动力呈递减趋势,造成机播、机翻面积、深翻面积下降。其中机耕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1978年的32.8%下降为24%左右。此外,青海农民的文化素质较内地差,加之地方财政紧张,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体系尚未成形网络,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机制很不健全,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省科学种田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三、为农业做贡献的目标是上大目根据青海省粮食供需状况及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加快解决粮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上,应当立足省内,发展生产,下决心提高本省粮食自给率,将粮食调入量稳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这是因为:第一,从全省农业现状看,青海发展粮食生产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无论深度开发或广度开发均有很大潜力。第二,青海属待开发的边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紧张,加之运输线长,靠大量调入粮食支撑供需平衡绝非长久之计。第三,青海矿产资源丰富,但近期大规模开发受能源、资金、技术、运力等条件的限制,因而用矿产品从内地兑换大量粮食,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同时,在人烟稀少的柴达木建立工矿区,必须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依托。第四,从全国情况看,到本世纪末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仅800斤,供求环境并不宽松,因而从内地调粮的难度不可能有较大改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设想到本世纪末,全省粮食发展要上两个台阶:在1987年总产20.83亿斤的基础上,1992年达到24亿斤,五年增长15.2%,年均增长2.87%;2000年达到30亿斤,八年增长25%,年均2.83%。按当时全省总人口520万测算,人均577斤。考虑我省牧业比重大,具有农牧结合的优势,如果以人均年耗粮700斤安排,将调入量稳定在6—7亿斤的水平上是完全可能的。这样,全省粮食自给率将从1987年的75.6%提高到80%以上。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非农占用土地外,必须从领导、政策和投入上适当向农业倾斜。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把土地开发和农业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发展我省有800多万亩宜农荒地,其中条件较好的一、二类宜农地有210万亩,并已进行了勘察和规划。特别是柴达木盆地、海南台地和河湟谷地,日照长,幅射强,温差大,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产,具有发展绿洲农业和小块农业的良好条件。五十年代以来,海西的香日德、诺木洪、海南的沙珠玉等地的开发建设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省改变荒漠生态环境、建设绿洲农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以西部地区为重点,以水利建设为先导,积极、稳妥地开发土地资源,是缓解我省人口发展同耕地不足的矛盾,解决粮食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大有可为的。计划1992年前开发50万亩,本世纪末前再开发30万亩,合计80万亩。其中50万亩种植粮食,每亩产粮600斤计算,即可增产3亿斤粮食。根据我省财力、物力等情况,在开发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二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开发。三是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对群众开发的耕地,实行谁开发,谁经营,使用权长期不变,可以继承,允许有偿转让。在一定时期内可免征农业税,不下达粮食合同定购任务。四要坚持商品性开发的原则。对国家、集体开发的耕地,通过招标承包,实行合理适度和规模经营,不断提高粮食的商品率。五要坚持综合开发。要以规模经营为导向,搞好资源配置,坚持农林木结合,提高整体效益。总之,要千方百计汇流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开发合力。搞好科学论证,精心组织,协同动作,做到开发一块,见效一块,典型引路,逐步推进。二、应进一步加强土壤保水功能建国39年来,我省粮食亩产平均每年提高6.1斤,其中“六五”期间平均每年提高7.4斤,“七五”前三年平均每年提高6·9斤。今后十二年内,通过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每年每亩地平均提高10斤是有可能的。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第一,下大力气抓好低产田改造。坡耕地在我省耕地中占有很大比重,除已整治的一百三十余万亩外,尚有二百多万亩为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粮食亩产一直在250斤左右徘徊。如果将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以增强土壤蓄水保肥性能,产量至少可增加五成以上。计划2000年前全省修造梯田150万亩(每年约12万亩),可增产粮食1·5亿斤以上。同时在245万亩水地中约有一半属中低产田,通过改良培肥土壤,提高保灌程度,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第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今后十二年间,通过挖潜、配套、更新、改造和新建部分水利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70——80万亩,增加保灌面积100——120万亩。目前湟水流域水资源已日益紧缺,预测本世纪末,全流域缺水量将达到6亿立方米以上。因此,要加快“引大济湟”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争取早日实施,以缓解这一地区干旱缺水状况。第三,狠抓科技兴农。要继续组织实施好“丰收计划”,大力开展科技承包。要大力推广良种,在发挥各级种子部门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大力组织群众串换,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尽快在全省基本实现良种化。第四,最大限度地提高复种指数。目前全省每年有歇耕地80多万亩,东部农业区还有50多万亩水地可进行复种。如果将复种指数提高1%,即可增加播种面积十万亩以上。因此,要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增加投入等办法,尽量减少歇地,增加复种面积,使全省复种指数在现在90%的基础上提高到95%以上。三、加大农业、农田防护林力度,保证农业进入地、主导地位我省森林覆盖率较低,加之长期以来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增长。必须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条件来抓。要通过工程措施同生物措施相结合,加快治理步伐。根据全省情况,东部川水地区应以农田林网建设为主,实现农田林网化,促进农田实现稳产高产。浅山地区以营造防护林为主,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要继续抓好小流域治理,在维持每年一百多个小流域治理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滚动发展,并提高其辐射能力。脑山地区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前提下,封造并举,建设水源涵养及经济用材,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山地农田防护林。海西、海南等半荒漠区要在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的同时,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新垦地区农、林、牧用地要按六、二、二的配置比例,营造农田防护林建设绿洲农业。全省计划到2000年前造林873万亩,其中乡村和农垦系统造林713万亩,海东地区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6%提高到27.4%,从而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减少干旱、冰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保证粮食的稳定增长。农牧结合,是我省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农、牧区结合部的一些小块农业区,过去就有农牧结合的传统。前些年,一些地方种粮观念淡化,加之粮食购销政策上的问题,致使这些地区粮食生产每况愈下,增大了全省的粮食调入量。抓好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力求区域性的供求平衡,也是我省发展粮食的一大潜力。玉树州有20多万亩耕地,粮食产量曾经达到三、四千万斤,搞好了提高粮食、饲料的就地解决率是可能的。海南州已采取一系列恢复撩荒地和开发耕地的措施,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州粮食基本自给。海北、黄南州农业开发条件好,也可以力求粮食供需平衡。在此基础上,发展区域性的经济协作,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协调的区域性经济格局,有利于促进农牧业的协调、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区要进一步发展畜牧业,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多的役畜,有机肥料和资金。特别是通过发展畜牧业,有利于改变目前一些地方单纯使用化肥,有机肥料逐年减少的现象,以便提高地力,增加产出,并弥补化肥的不足,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促进粮油作物的稳产高产。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首先要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省财政除每年2000万元的农业开发基金外,要逐步将农业事业和支农资金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的份额增加到25%以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要尽快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各州、地、市、县也要根据财力可能,逐年增加农业投资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的份额。同时,引导乡、村、社和农民向农业生产投资投劳,并可考虑发行农业开发债券以及其他融资形式,以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向农业投资。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继续推行项目管理、经济承包责任制,效益跟踪反馈责任制、先借后补以及实行财政信用制度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