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_第1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_第2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_第3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_第4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作文主题训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应有之义。然而,现实生活中,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某校即将举行新学年第一次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确定的主题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讲话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③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这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有人认为,是否艰苦朴素是个人生活的小事,只要不偷不抢不贪就无碍大局;还有人认为,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人们吃穿讲档次,慷慨花钱,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对此,你怎么看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参加校刊的征文活动。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又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校园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人丢弃食物,馒头只吃一半就扔掉,菜刚吃一点就倒掉,面包只吃一半就抛给流浪猫……问之,有的说“家里富有,吃穿不愁,何须在乎这一点”;有的说“大家都浪费,我何必装节俭”;如果有人节俭,反而被人认为是穷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请以思俭中学学生会的名义面向全校(统称“思俭中学”)同学写一篇倡仪书,倡行节俭,反对浪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媒体报道,“某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花花的馒头和大量饭菜,这方面例子不在少数,一些学校食堂成了浪费食物的‘天堂’,触目惊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小米粒”关系到“大民生”。请以“掀起节约‘新食尚’”为主题,写一个议论片段,谈谈自己的思考。要求:观点鲜明,题目自拟,分析清楚,不超过400字。答案1.例文:惜粮食,杜绝浪费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在新学年第一次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的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今天,就让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古人曾云:“勤俭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勤俭永无穷,坐食山也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语意在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传家宝。这些金玉良言指引着数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并代代相传。珍惜粮食是一种可贵的情怀。诸葛亮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他淡泊的心志和高尚的情怀用这样寥寥的几笔就勾勒出来。而珍惜粮食,其实也是这样。看似轻而易举的四个字背后,承载的是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种过土地的人,不知道种地的辛苦,更不知道每一粒米饭在端上餐桌前被灌注的心血。珍惜粮食,是知晓人间千难万险后历练的一种可贵的情怀,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兼济天下。而反观现在随处可见的“舌尖上的浪费”,它让每一个字都那样沉重地烙印于心间。我们被奢靡之风吹昏了的不仅是行为,还有心灵。请不要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价值追求,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倘若没有他的丰功伟绩,如今我们也就没有这么多人能吃上米饭。而此时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做的,便是振臂呐喊: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我们可以做的,便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唤醒社会,示以警钟。民以食为天,且行且珍惜。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审材料: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解读题目,有一个要点不容忽视:“珍惜粮食,杜绝浪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题目规定的写作内容,可以说切中时弊。从形式上看,命题设定了一个国旗下讲话的特定情景,要求完成一篇讲话稿。既然是讲话稿,它就要求文章具有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等基本特点。如果讲话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构思过程中,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主题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什么?——为什么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怎么做?——我们应该怎样做到“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显然,行文的重点不能停留于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现象的列举,而应该放在分析“为什么”或者提出“怎么做”上面。动笔之前,想清楚:强调“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你能够说出哪些理由;怎样做到“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你能够想出哪些切实可行的举措。审任务:将举行新学年第一次升旗仪式,为主题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国旗下讲话写一篇演讲稿。【立意】1.珍惜粮食,杜绝浪费;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发扬勤俭节约,拒绝餐饮浪费。【素材】1.粮食对于人类来说,是维持生活和生命的重要资源,我们人类在生产粮食的道路上飞速发展。直至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非常多元的饮食生活。只要一走到街上,各种样式的面食小吃,各种花样的果汁饮品,还有变着法子的餐饮文化。这些都是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里非常常见的一部分了。时代的发展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与此同时也会面临一些问题的产生。随着大家生活品质的提高,我们对粮食的追求越来越大,我们对饮食文化也有更高的期待。而在这个中间,浪费成为了最大的问题。餐桌上的光盘行动愈来愈少,我们每个人对粮食的重视也减轻了不少。即使这是在一个新的时代,但是我们对粮食,依旧是需要去尊重和认真对待的。因为每一颗粮食,必然都是一份汗水铸造的。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办校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节约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校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旨在能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存在许多浪费的现象:如食堂的泔水桶总能浮出混杂的剩菜剩饭,饮水机旁的垃圾桶塞满了没吃完的外卖……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国家现在虽然已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但是还有一些贫困山区的人们,他们还在为衣食无着而忧虑着。可惜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损失浪费粮食的现象也十分惊人,有数字显示中国一年内在餐桌上浪费的饭菜,能养活2-3亿贫困人口,这样惊人的浪费何时才能停止,我们又怎能浪费粮食呢?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深化“光盘行动”,节约每一粒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勤俭节约!2.例文:叩问心灵,崇尚节俭“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唐太宗李世民,乘轻骑,住寒宫。减轻徭役,休养生息,才有贞观之治,天下为家的盛世局面。家境贫寒的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使盛唐趋衰。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在菜肴里点缀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令人咋舌。更有甚者,他们拿俸禄、吃皇粮,却不为人民办事。今天,我们综合国力日渐提升,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过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旧中国水深火热,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样动荡不堪的年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换来我们今天的这一片欣欣向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怎么敢忘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岂能抛弃?可是,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面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面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而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死亡线上挣扎啊。我们学习勤俭节约,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分两个部分:一是五句名言,它们或是从节俭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角度,或是从节俭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的角度,阐述“勤俭节约”的意义。意在突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实际上已有明确指向,所写文章的主旨有所限定,应传承这一优秀传统。二是联系现实,列举了三种较为偏激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这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这是典型的过时论,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特殊岁月中的特殊要求,现在社会已经不需要这种品质了;第二种观点:“是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个人生活的小事,不必大惊小怪。”这种观点认为这是个人小事,不能从全局出发,没有大局观、家国观;第三种观点:“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人们吃穿讲排场气派,慷慨花钱,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这种观点是典型的拉大旗,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国家拉动内需是必要的消费,而不是用铺张浪费来拉动内需,这种观点是在误解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为自己铺张浪费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所写文章要有破有立。审题上还要重视情境设置中的细节,“参加校刊的征文活动”实际上限定了“青年学生”的身份,所写文章不要与中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实际脱节。【立意】1.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代代相传;2.吃得了苦方能成人成才;3.充裕的物质固然重要,富足的精神更为珍贵;4.看轻物质享受,追求学业有成;5.以勤俭节约养德,以艰苦奋斗励志。【素材】1.我们刚上小学时学过李绅的唐诗《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2.虽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提高了很多,从总的量上看我们国家生产的物质是很丰富了。但应该认识到,我们国家有近14亿人口,再大的产量除以14亿,人均占有量就不高了。从粮食来说,我们国家粮食已经有连续多年获得了丰收,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但也只是基本解决了14亿人的主粮问题,我们国家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大豆、肉类等农副产品,应该说我们国家对的粮食自己自足还远没有实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浪费的粮食相当于3000-5000万人的口粮,这相当于加拿大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么惊人的数字。要知道,现在全世界每年还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今年的新冠疫情更加剧了这一问题。对其他资源的浪费会加剧地球资源的消耗,增加环境污染,当前由于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的温室效应已经越来越严重。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同学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智慧,是对千秋万代子孙负责的身体力行!让我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与节约文明同行!3.例文: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倡议书思俭中学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充裕,我们很多人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甚至出现一些同学不理解勤俭,不屑于勤俭的现象。有的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也有的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啊!”这些同学的理由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正是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个人得以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家庭得以充裕富足,我们的国家得以长远发展。很多同学把铺张浪费等同于正常的消费,混淆了概念,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呢?以先进人物身上的勤俭节约品质为指引,传承勤俭节约美德。被评为“时代楷模”的中科院院士陈俊武外出开会讲课一直坚持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能坐汽车就不坐火车,坐火车时连40几块的盒饭都不舍得吃,吃住都是最便宜的酒店,生怕花公家的钱、生怕麻烦其他同事。无独有偶,人们眼中的“树先生”——布衣院士李小文,追求节俭,每天一斤二锅头,穿布鞋上课,快意人生,但这阻挡不了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两位院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基本的消费、正常的生活是需要的,这也是社会能够满足我们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勤俭节约美德。2018感动中国人物马旭老人离休后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她和丈夫至今生活简朴,家中的沙发缝缝补补,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一双只有15块钱的鞋,是老人口中最好的鞋。马旭老人和丈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把勤俭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也应向他们学习,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此,我发出如下倡议:一、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俭,合理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做到身体力行,自觉杜绝浪费行为。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节约典型事迹,弘扬节约风气。学生们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人人争做节俭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努力营造厉行节约的校园氛围。三、落实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争当节约的模范。亲爱的同学们,传承勤俭节约美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牢记勤俭节约,节约一粒粮食,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思俭中学学生会2020年某年某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性作文,材料话题非常明确,“倡行节俭、反对浪费”;任务指令清晰,要求考生就此向“思俭中学”的同学写一封倡议书,具体要求是“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分析材料后我们可以看到,材料既着眼于勤俭思想和勤俭文化的传承,也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呈现,意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思想纠正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对勤俭节约认识的偏差和错位,引导同学们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发展节约资源,为国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首先,要通读所给材料,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倡行节俭,反对浪费”;试题两次引用名言,强调了节俭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节俭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两点在写作中应予以强调;试题列举的种种浪费食物的现象,以及种种错误的说法和做法,在写作中应从现象到本质深入分析,予以批判。其次,揣摩命题提示,明确写作要求:要求写的是一篇倡仪书,倡仪书的格式要正确,写作对象要明确,语气要合宜。【立意】1.浪费可耻,节约光荣;2.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4.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5.有勤又有俭,生活甜又甜;6.滴水成河,粒米成箩;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结构示例】文章开篇从勤俭节约的名言名句说起,引入现实生活中的错误认识,接着从两个方面论证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以先进人物身上的勤俭节约品质为指引,传承勤俭节约美德;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传承勤俭节约美德。最后发出倡议。结尾扣题,发出呼吁。【素材】1.节俭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可观而必要的储蓄。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我们国家,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32。5吨粮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节约一度电,就可以节约5亿多元人民币;每人节约一滴水,13亿人就可节约126吨。我们不仅是一个大国,有这样—组数据足以表明我们还是一个穷国:我们有着3000多万失学儿童,2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1100多万低保对象和上亿流动民工,尽管我国大部分人算得上丰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浪费点点滴滴,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救助。2.“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对于国家大有利弊,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诸葛孔明“以俭养德”传为佳话;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节俭使人安乐幸福,奢侈使人没有退路。贫穷需要节俭,富裕不忘节俭,“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才是适宜消费之道。节俭是兴家立业之本,不仅有其经济意义,更有其道德意义。3.【节约能源,日本人精打细算】在衣着方面,日本环境省从2005年起提倡夏天穿便装,男士不打领带,秋冬两季加穿毛衣,女性放弃裙子改穿裤子,等等。这样夏天可将空调的设定温度从原先的26摄氏度调到28摄氏度,秋冬可调到20摄氏度。据统计,仅夏天空调温度设定调高2摄氏度一项,办公室可节能17%,如果换算成石油,日本全国每年7月到9月可节约原油155万桶。在饮食方面,日本人总结了一整套从购买、保存到烹饪再到废弃各个环节详尽的节能窍门。在购买食物环节,提倡消费者购买应季蔬菜和水果,因为生产反季节的蔬果往往耗费更多能源。尽量选择产地较近的产品,这样可促使商家增加从邻近地区进货,从而节省运输中消耗的能源。保存食物时,不将冰箱塞得过满,以免影响冷气循环,冰箱温度应随季节调整。【素材点拨】为节约能源,日本人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地算计,为什么?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能源危机”。而在我国却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我们的“地大物博”还能撑多久?是该我们“醒醒”的时候了。4.【理论论据】①—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②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③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④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⑤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⑥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⑦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⑧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⑨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4.例文:勤俭节约引领文明“新食尚”身体力行,勇当“新食尚”的实践者(观点)。古往今来,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但曾几何时,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是惊人的,据媒体报道,“某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花花的馒头和大量饭菜,这方面例子不在少数,一些学校食堂成了浪费食物的‘天堂’,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其背后存在重虚荣、讲攀比的“面子文化”,也有着忽视环境和资源的不当认识,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等因素。我们应常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感恩之心,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从细微入手,从点滴做起,把勤俭节约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自觉杜绝餐桌上的浪费行为,节约每一颗粮食、争做勤俭节约“新食尚”的忠实实践者。时代浪花翻涌,节俭永立潮头“触目惊心、令人痛心!”面对某大学餐饮浪费现象,我深感痛心,我想说:“俭以养德,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节俭,是人立身之本。俭以蓄力,持之可以馈乡梓、强大国。或许有人觉得当下生活富足,节俭已无必要。其言大谬!节俭不只为个人,也可以回馈家乡和国家。马旭老人清贫一生,节俭到每餐只吃一点面条和青菜,却将科研经费积攒多年,以千万巨额在家乡捐助学校,灌溉一世的乡愁。叶嘉莹先生鲐背之年节俭过活,却将退休金捐出资助学术研究,促进古典诗歌的传播。节俭是为了将更多的资源运用到亟需之处。这样的思想境界与奉献情怀又岂是山珍海味可以比拟?正所谓“俭以养德,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详解】此题考查写作的能力。审题:此题是材料作文,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列举某大学浪费,关键词是习总书记面对浪费现象时说的其中的一句话“触目惊心”;第二段是针对第一段的现象发表的议论,故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议论性的小文段。“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小米粒”关系到“大民生”,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富裕,还是一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开源节流、勤俭持家。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在餐桌上铺张奢侈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我们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