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大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救援人员在艇内发现了记录潜艇各种信息的“黑盒子”,其某一部件外壳上的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U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它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以下对各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U1=U2=U3 B.I1=I2+I3C.U1+U2=U3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A.丙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3.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利用机械能转化内能冲程的是()A. B. C. D.4.下列关于电流和电压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人体安全电压是36VB.教室里的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50mAC.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起亮,一起灭,所以它们是串联的D.家庭电路中开关与用电器是并联的5.小明用塑料尺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了几下,将塑料尺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塑料尺与橡胶棒相互排斥.关于塑料尺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A. B. C. D.7.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 B.电子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C.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 D.正电荷从玻璃棒移动至丝绸8.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鸭蛋腌制一段时间变咸了10.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用品属于导体的是A.绘画橡皮B.铅笔芯C.竹筷D.塑料刻度尺11.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2VC.教室日光灯管通电时的电流约为0.2A D.家用电饭煲工作时的电压为36V12.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不变C.比热是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3.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的性质;在利用水冷却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会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空气的内能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温度升高,硝化棉燃烧。上述现象与用热水袋焐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________A、________A。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如果V1的示数为2.5V,V2的示数为3.8V,则V的示数是________V。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需要闭合开关_______;若要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则需要闭合开关_______.三、实验题17.(8分)某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根据图甲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的大小,改变小灯泡的规格,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0.10.20.320.250.30.5530.30.520.85(1)分析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2)为确定电流表量程,试触时看到如图乙的实验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18.(8分)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19.(8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室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器材:“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各1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和导线若干。(1)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连接的电路有一处错误,请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________)(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表所示,分析数据,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0.51.01.52.02.5电流I/A0.10.20.30.40.5(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时,步骤如下:①将5Ω电阻接入电路,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②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读出对应的电流值并记录;③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此时如果他马上闭合开关,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2.5V(选填“>”、“<”或“=”)。接下来应该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______;④按正确操作完成余下实验后,得到电流与电阻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电压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⑤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⑥若电源电压是4.5V,为了完成该实验,同学们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________Ω。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力慢慢将石头撬起,请画出这个力及其力臂.21.(8分)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____)五、计算题22.(10分)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燃气灶烧水的效率.23.(12分)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乙所示。(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2)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题分析】
分析电路图,两电阻串联,三个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所以三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即I1=I2=I3;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U1,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U2,电压表V3测量R1和R1串联两端的总电压U3,所以U1+U2=U3,故选C.2、D【解题分析】
甲是将机械能转化内能;乙为做功冲程,则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丙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为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丁通过加热使活塞飞出,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能量转化相同的为乙与丁。故选D。3、B【解题分析】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一个气门打开,另一个气门关闭的是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而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故选B.4、B【解题分析】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A错误;B.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0.15A,故B正确;C.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起亮,一起灭,但其中一个断路不影响其他灯,所以它们是并联的,故C错误;D.家庭电路中开关与用电器是串联的,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5、C【解题分析】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靠近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二者相互排斥,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塑料尺带负电,故C正确.6、D【解题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A图中滑片左侧接入电路,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A错误;B图中滑片左侧接入电路,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B错误;C图中变阻器的全部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片,阻值不变,故C错误;D图中,滑片右侧接入电路,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D正确,故选D.7、A【解题分析】
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玻璃棒中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所以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而丝绸棒得到电子带等量的负电荷,即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故选A.【题目点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使物体的正负电荷数不相等;失去电子的带负电,得到电子的带正电.8、D【解题分析】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并不是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故B错误;C.尘土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C错误;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D9、C【解题分析】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都可以扩散.【题目详解】(1)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把糖放到杯中,整杯水变甜了、鸭蛋腌制一段时间变咸了都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BD正确;(2)烟雾是固态小颗粒,烟雾在空中弥漫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C错误。故选:C.10、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绘画橡皮、竹筷、塑料刻度尺是绝缘体,铅笔芯钢尺是导体.故选B.考点:绝缘体;导体11、C【解题分析】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A项不合题意;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B项不合题意;C.教室日光灯管的额定电功率约为44W,两端电压是220V,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可得选项C符合题意;D.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家用电饭煲工作时的电压应该为220V,D项不合题意。12、B【解题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不随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一桶煤油倒掉一半,剩下另一半时,比热容不会改变,故选B.二、填空题13、比热容;增大【解题分析】
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若不及时带走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与其它液体比较,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由公式Q=cm△t知道,水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最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汽车发动机开始工作一段时间后,水的内能会增加,这是由于散热器中的水从发动机上吸取热量导致的,所以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改变内能的.14、增大不相同【解题分析】
根据题中“把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空气的内能……,上述现象与用热水袋焐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可知,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需理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空气做功,活塞的内能就会增大,空气的温度就会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烧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用热水袋焐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与上述实验现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相同。15、0.30.26.3【解题分析】
(1)由图甲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即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为0.3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即干路电流为0.5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小灯泡L2的电流:I2=I−I1=0.5A−0.3A=0.2A;(2)由图乙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因为电源电压等于两灯泡两端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1+U2=2.5V+3.8V=6.3V;16、S2、S1S1【解题分析】
[1]要使灯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由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灯泡L1、开关S2、L2回负极,则应只闭合开关S2即可;[2]要使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由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分两支,一支经开关S1、灯泡L2,另一支经灯泡L1、经开关S2,然后汇合回到负极,故要使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S1、S1.三、实验题17、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或)正负接线柱接反。【解题分析】
(1)[1]分析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或);(2)[2]如图乙的实验现象,指针左向偏转,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了。18、断开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个用电器电压之和实验次数太少,会有偶然性【解题分析】解答:(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2)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3)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3.8V≈UA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4)不足之处是:实验次数太少,会有偶然性.点睛:(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要断开,断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以防止由于接错出现短路烧坏电源;(2)电压表要准确的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必须严格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所以判断李瑞同学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出L2两端的电压,就看电压表此时是否与L2并联,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是否正确;(3)将AB间电压与BC间电压相加,即可判断出是否与AC间电压相等.通过实验获得结论,一般都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做几次实验,就可以多获几组数据,从而可以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以此获得结论.19、在电阻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之比>右等于2.5V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20【解题分析】
(1)[1]原电路中,电流表与电阻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改正如下(2)[2]由表格中的数据知道,在电阻相同时,电压变为原来的几倍,电流就会变为原来的几倍,所以,得出的结论为: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3]根据题意知道,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此时如果他马上闭合开关,则由串联分压原理知道,电压表的示数会大于2.5V。[4][5]电压表示数增大,有可能损坏电压表,所以,正确的操作应是:在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变阻器最大阻值处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5V。[6]由图乙图象知道,电流、电阻的成反比例函数,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7]根据题意知道,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8]由于电阻的最大阻值为25Ω,根据串分压的知识知道,此时所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电流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四、作图题20、【解题分析】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D点时,支点D到杠杆的最左端A点作为动力臂最长,最省力,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垂直杠杆向上,如下图所示: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分析: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