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北票市龙潭乡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北票市龙潭乡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北票市龙潭乡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北票市龙潭乡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北票市龙潭乡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北票市龙潭乡初级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水在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A.溶解物质 B.铁丝燃烧C.水的电解 D.保存白磷2.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正确的是A.碳、氢气、一氧化碳都能还原氧化铜,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C.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地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D.SO2、CO、NO2都是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都会形成酸雨3.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装置组装时,先用水湿润导管和橡胶管,后连接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4.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水分子--水分子的体积很小B.炒菜时闻到香味--受热时分子才不断运动C.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5.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6.实验室用装有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的试管a和b分别加热制取氧气过程中,某同学误把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b试管,下面是试管a、b中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7.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应标识有()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8.不属于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内容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9.家庭小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有益拓展。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完成的是()A.用蜡烛和冷碟子制取炭黑 B.用肥皂水鉴定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C.用食盐水除去暖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用水、小苏打、白糖、柠檬酸自制汽水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 B.熄灭酒精灯 C.移走蒸发皿 D.气体验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50505050反应后的质量/g2729477(1)甲中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2)在反应4K2Cr2O7==4K2CrO4+2R+3O2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推出该化学式依据的原理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固体次氯酸钠_____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2)若将上述配制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g?(写出计算步骤)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请回答:(1)集气瓶内注人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未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14.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5个变化:①100g液态水加热完全蒸发后得到100g水蒸气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盐酸④厨房里烧天然气做饭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_____。(3)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填序号)_____;消除有害物质的是_____,④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同学们在研究氧气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取一段打磨好的螺旋状铁丝,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且放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如下现象: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铁丝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查阅资料)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CuO+2NO2↑+O2↑②CuO是一种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③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之比。(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____________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反思与评价)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I:在图2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3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步骤II:取出图3的U型管,恢复至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NO2具有助燃性小红认为即使不进行小刚的实验,依据资料和小明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活动探究一)分子运动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仪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活动探究二)空气的组成小刚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的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在刻度5cm处,玻璃管内放置足量白磷。(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生石灰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①白磷足量,40℃就能燃烧,产物和现象与红磷相同,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活塞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③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停在约_____cm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题分析】

A.溶解物质,水起溶解溶质的作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丝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能防止瓶底炸裂,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水是反应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为防止白磷自燃,通常将白磷保存在水中,水用来隔绝空气,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C【解题分析】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都是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错误;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能改变,故错误;C、煤、天然气、石油都是化石燃料,过多地使用会导致温室效应,正确;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不能形成酸雨,故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置换反应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3、D【解题分析】

A、装置组装时,先用水湿润导管和橡胶管,后连接,故正确;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正确;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故正确;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故错误。故选D4、B【解题分析】

A、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A正确;B、炒菜时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故B错误;C、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氧气和液氧都是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D【解题分析】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故选D。6、C【解题分析】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b中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到完全,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b产生的氧气比a多,且生成的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反应时间短;且均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观察图象,C符合变化过程。

故选C。7、B【解题分析】

矿泉水瓶、旧报纸都属于可回收的物品,故应该投入标有“可回收物”的垃圾箱;故选B。8、A【解题分析】

解:根据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对比四个选项可知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悬浮颗粒是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不需要预报。故选A。9、C【解题分析】A、蜡烛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和黑色的炭黑,用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能获得炭黑,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完成;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完成;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食盐水反应,用食盐水不能除去暖水瓶内壁上的水垢,故选项家庭小实验不能完成;D、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小苏打和柠檬酸等可自制汽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完成;故选C。10、A【解题分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错误;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D、气体验满,应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错误。故选A。点睛: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有:1.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酒精量太少则灯壶中酒精蒸气过多,易引起爆燃;酒精量太多则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事故);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4.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gCr2O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或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解题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反应掉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50g-27g=23g,氧气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50g-2g=48g,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94g-50g=44g,水的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77g-50g=22g,即该反应是:甲+氧气→二氧化碳+水。【题目详解】(1)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种元素的质量不变,甲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g×=12g。(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有8K、8Cr、28O,反应后(R除外)有8K、4Cr、22O,所以2R中有4Cr、6O,R的化学式为:Cr2O3【题目点拨】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判断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解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44250g【解题分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中,需次氯酸钠的质量=50g×12%=6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6g=44g(合44mL);(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质量为x,则x×2%=6g,x=300g,需要加入水的质=300g-50g=250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防止落下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氧气不纯、铁丝没有除锈或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解题分析】

(1)在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或沙)理由是:防止落下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落下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用细铁丝做燃烧实验,结果没有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氧气不纯,铁丝没有除锈,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故填:氧气不纯、铁丝没有除锈或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14、Zn+H2SO4═ZnSO4+H2↑;Ca(OH)2+2HCl═CaCl2+2H2O;CH4+2O2CO2+2H2OH+、OH﹣②③化学热【解题分析】

(1)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Ca(OH)2+2HCl═CaCl2+2H2O,CH4+2O2CO2+2H2O;(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H+、OH﹣;(3)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②,消除有害物质的是③,④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火星四射3Fe+2O2Fe3O4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中有氧气生成,氧气有助燃性氧气根据“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之比”可知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在30%左右,NO2的含量较高,木条复燃,推测二氧化氮具有可燃性【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2Fe3O4;实验过程:若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实验过程中,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生成能使带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