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文化史_第1页
中国茶叶文化史_第2页
中国茶叶文化史_第3页
中国茶叶文化史_第4页
中国茶叶文化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茶叶文化史先解决几个问题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吗?世界认可吗?何谓原产地?科学界看某种植物的原产地需满足三点:文献记载何地最早原生树的发现语间学的源流考证从这三点来看,其实还有许多人不认可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早在1824年英国军人勃鲁氏在印度东北的阿萨姆发现了大茶树,“我,英国公民勃鲁士,于1824年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茶树,其中最大者树高43英尺(13.1米),径围3英尺(0.91米)。1753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先生不是把茶的学名定为中国茶树吗?从我在印度发现最古老茶树这件事看来,茶树的原生地并不在中国,茶树的学名应该另定,茶叶的历史当改写,愿林奈先生在天之灵安息!”英国植物学家勃来克、勃朗、叶卜生和日本加藤繁等人都执此观点。(原产地印度一元论)(1835年,印度茶业委员会就组织了科学调查团,去研究这些野生大茶树,参与考察的植学家瓦里茨博士和格里弗博士都断言:勃鲁士的“最古老的野生茶树”与中国传入的茶树国属中国茶树变种,不过未受人工栽培已久,在品质上稍差而已,树龄不超过150年。)中国有文献记载饮茶史,已成体系的是唐朝的《茶经》(公元760年),而印度的饮茶记录,最早是18世纪80年代(即1780年左右),自中国传入。(原产地二元论大叶茶原种在印度,小叶茶原种在中国)荷半的科恩司徒如此认为。还有一种“多元论”认为,“凡是自然条件有得于茶树生长的地区都是原产地”,代表是美国的威廉·乌克斯。事实是:从英国人宣布印度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后,1950年代至1990年代,在云南西双版纳境内发现的八达大茶树(2012年枯死)和南糯山古茶树(1994年枯死),在红河金平发现的金平大茶树和在普洱发现邦崴大茶树,都被证实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大茶树。1957年开始,我国组织了多次卓有成效的茶树资源考察。第一年就在云南勐海南糯山发现树龄8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巴达山的原始森林中发现1800年的野生茶树王。1992年,在云南普洱市澜沧县的云南邦威古茶山发现1000年左右的过渡型茶树王。茶树原产地(云南境内的茶树王)现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菁境内有树龄长达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又叫锦秀茶祖)(根部周长5.8米,树高10.6米,树干直径1.84米)1982年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以同位素方法,推断其树龄超过三千二百年后,2005年,美国茶叶学会会长奥斯丁对其考察认为,锦绣茶祖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古茶树,如果考虑到它是栽培型的,对人类茶文化的历史将具有无以伦比的意义。勐库大雪山位于双江县城的西北部,1997年发现被专家一致认为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在发现的古茶树中,树龄为2700年的1号大茶树无疑最为抢眼,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1米。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的茫茫原始森林中,生长着的两株野生“茶树王”。一高一矮,一公一母分别有2700年(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基部干径1.12米,胸径0.89米)、2600年(树高19.5米,树幅16.5米×18米;最低分枝10米,基部干径1.02米。)历史,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王。1991年3月在澜沧县富东乡邦崴发现1700多年“世界过渡形茶树王”。此与巴达野生型茶树王、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并称“三王”,被业界视为世界茶叶起源于中国云南的铁证。1961年,巴达发现茶树王,经科技人员现场测量,当时测得这株野生大茶树树高34米,经考证,树龄超过1800年。形状奇特,比一般栽培型茶树含量高,直至现在茶树仍四季郁郁葱葱。“茶树王”的发现改写了英国茶叶专家认定的世界大叶种茶起源于印度的论断。1951年12月,省茶叶研究所周鹏举在僾尼猎人的带领下,深入山箐之中,发现了一株高5.5米、基部干径达1.38米的古茶树。这株古茶树虽然老态龙钟,但依然枝繁叶茂,被尊称为“茶树王"。1954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到南糯山考察,由周鹏举的带路跋山涉水到了“茶树王”所在地考察。1957年,国内茶叶界许多专家、教授、学者不远万里,不辞劳苦纷纷赶赴南糯山,与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一起,对茶树王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保守地认为茶树王树龄达800多年,属栽培型“古茶树王”,茶叶使用原始社会时期——药用A、上古时有传说神农氏用茶《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茶的功用:解毒、清凉解热、消炎(日晒、虫虰、细菌性肠炎)、减肥(代谢过度)、降脂、防蛀(牙)、清肝明目、解烟毒、防辐射、抗衰老……B、周武王时期《尔雅》(周公旦作)记载“槚,苦茶”C、《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初巴蜀给武王的贡品中有“园有方蒻、香茗”食用两广等地的擂茶、基诺族的凉拌茶、日本的抹茶、杭州的龙井虾仁……饮用汉:《华阳国志》“自西汉至晋,二百年间,涪陵、什邡、南安(今剑阁)、武阳(今彭山)皆出名茶。”湖北江陵马山西汉墓群、马王堆汉墓(西汉)皆发现一箱茶叶西汉王褒《僮约》“武阳买茶、烹茶尽具”三国:以茶代酒《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吴主孙皓昏庸,每与大臣宴,竟日不息,韦曜自幼好学,能文,但不善酒,孙皓暗地赐以茶水代酒。晋:以茶待客·养廉·清谈A、《晋书》记载,东晋名士陆纳任吴兴太守,卫将军谢安常到府拜访,陆纳以果品茶水相待,侄子陆椒备酒馔待客,客走被责。B、清谈家王濛好饮茶,每以茶待客,有人不爱饮茶,以为苦,每欲去王濛家便曰“今日有水厄”南北朝:宗教·祭祀·玄学佛·道·儒皆饮茶,道练内丹,茶可升清降浊通经络,佛家参禅(静心,自悟),茶使人不眠陈务妻年轻守寡,好茶,房宅下多古墓,常以茶祭地下亡魂,一日鬼魂梦中相谢,次日得钱十万养活孩子。《南史·齐本纪》齐武帝遗诏说“我死之后,灵前不用牺牲祭,只要供些糕饼、果脯、茶酒清帝入关,为征服人心,勤政爱民,学习汉文化,重视汉臣,满汉一家。盖碗出现六大茶类完备,茶叶加工制作丰富。清饮基础从乌龙茶类来。茶馆大兴,起茶馆文化;俗饮被推广(如茶娘式)面向世界传播茶,17世纪初,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凭借航海优势,从澳门把中国茶转运欧洲。荷兰成为了推动欧洲饮中国茶的“火车头”。17世纪下半期,中国茶叶输出量骤然增大,欧洲的饮茶习俗开始普及于大众,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形成了一套礼节,暨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由此中国茶文化的文明开始走向欧洲。1662年,葡萄牙公主卡特里娜•德不拉干萨(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在出嫁时把中国红茶带到了英国,成为“英式午茶”文化的肇始,使英国饮茶文化成为养生的妙品和颇具绅士风雅的社交礼节。法国人开始接触中国茶,是把茶当成“长生妙药”看待。17世纪中期,法国神父Aiexander

De

Khodes所著《传教士旅行记》中,记述了“中国人之健康长寿应该归功于茶,此乃东方所常用的饮品。”17世纪末,中国茶叶随同欧洲移民一起来到美洲新大陆。1773年,为了抗争英国征收红茶税,愤怒的美国民众将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船上的茶叶全部掀翻港海中,这件事后来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而到了1784年,乔治•华盛顿还专门派出了一艘“中国皇后号”前往大清王朝运回茶叶等物质。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中国,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希望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还因此引发了鸦片战争。英王室与德国人喜欢正山小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爱喝普洱。玻璃与镜子的进入,茶具多了玻璃器具。民国:战争导致茶叶被极度破坏。建国时期:周恩来总理推广外交种茶周恩来总理就曾分别于1957年、1961、1971连续三次以“西湖龙井”赠送来访的外国政要。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把四两大红袍茶作为礼物送给尼克松。周恩来总理在一旁解释说:总统先生,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尼克松听了有些困惑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周恩来对尼克松总统说:“总统先生,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历代皇家贡品,一年只有八两,主席送您四两,正好是‘半壁江山’呀!被毛泽东当作国礼赠送的四两武夷大红袍茶,拉近了中美两国关系,成为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插曲。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总理在杭州邀其品尝“西湖龙井茶”,尼克松幽默地对周总理说:“总理阁下,在我们即将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前夕,我今天有幸品尝到如此珍稀的天堂茶和天堂菜,想必上帝也会为我们庆幸的罢!”尼克松说的是茶,重点则在外交。这一案例生动地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