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科病证:鼻息肉的诊疗鼻息肉多因寒热湿浊之邪壅结鼻窍所致,以鼻塞日久,鼻窍内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柔软而不痛的赘生物,有碍气息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鼻病。又称鼻痔。中西医同名。本病多发于成年人。西医之鼻腔乳头状瘤亦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历史沿革]古代文献关于鼻息肉的资料较丰富。鼻息肉一名首见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肺脉微急为肺寒热若鼻息肉不通。”此即鼻息肉一名之由来。此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鼻息肉”作为病名。宋·朱佐《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七:载:“雄黄散,治鼻痔。”此后历代医家又将本病称为鼻痔。关于鼻息肉的局部症状,历代医家均认为有鼻息不通,或不闻香臭等。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载有“治鼻中息肉梁起方”,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有“治鼻生息肉鼻梁起方”,所谓“梁起”、“鼻梁起”,可能是指鼻息肉引起的外鼻变形,类似于“蛙鼻”。赵佶《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最早对息肉的形态进行了描述,指出:“风寒客于肺经,则鼻气不利,致津液壅遏,血气搏结,附著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明·李梴《医学入门》卷四说:“鼻痔,肺气热极,日久凝浊结成息肉,如枣滞塞鼻窍。”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又说:“鼻内息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鼻孔,使气不得宣通。”这些均是关于鼻息肉形态的描述。历代医家关于鼻息肉的病因病理论述颇多,按其时间先后,主要有六个方面。①肺经寒凝。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齆,冷搏于血气,停滞鼻内,故变生息肉。”这一观点在唐、宋时代论述尤多。②肺虚邪壅。唐·孙思邈《备急千要方》卷六上首先用羊肺散内服治疗鼻息肉,方由羊肺、白术、肉苁蓉补肺为主;其后,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指出:“羊肺散,治肺虚壅,鼻生息肉,不闻香臭。”明代马莳以及清代张志聪注解《灵枢》中“若鼻息肉不通”一语时,均认为“皆属肺气不足,风邪有余所致也。”③六淫、七情壅结。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指出:“鼻为清道。或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逸,致清浊不分,随气壅塞,遂为……息肉,久而为齆”,最早提出了本病与六淫、七情有关。明·窦梦麟《疮疡经验全书》赞同此种观点,指出:“鼻孔中息肉名曰鼻痔,皆由六气、七情所感而生……当戒酒节欲,除烦恼,戒忧愁,内服煎剂,外用点药,庶平复矣。”但有关此种病因病理的论述在明、清时代的医藉中不多见。④食积热痰或阳明胃经湿热。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卷四指出:“治鼻中息肉,胃中有食积,热痰流注,治本当消食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亦说:“鼻窒,是阳明湿热生息肉。”明、清时代对鼻息肉因于食积痰热的论述颇多。⑤肺热邪壅或肺经湿热。明·徐春甫《古今医统》认为:“至于生疮变生息肉,或窒塞,或流涕,皆是肺经之邪壅滞也。”又说:“肺脏热邪壅滞,上焦郁热,伏留不散,而成齆息之患矣。”此后,很多医家论息肉,常认为属“上焦郁热”或“肺脏热邪”所致。如《外科正宗》卷四说:“鼻痔者,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清·祁坤《外科大成》卷三说:“鼻痔……由肺经湿热内蒸,如朽木而生芝兰也”。邹岳《外科真诠》亦说:“鼻痔……由肺经风热湿邪凝滞而成。”⑥燥火内燔,风寒外束。明·孙一奎《医旨绪余》认为:“痔珠息肉之类,皆由积久,燥火内燔,风寒外束,隧道壅塞,气血升降被其妨碍,浇培弥厚,犹积土而成埠也。”但后世很少有此类认识的论述。关于鼻息肉的治疗,主要有五种方法。一是导引,见《诸病源候论》摘《养生方·导引法》,后世论述较少。二是灸法。如《备急千要方》卷六上载:“鼻中息肉,灸上星三百壮,穴在直鼻入发际一寸。又灸上星两旁相去各一百壮。”后世医著亦有所论,穴位多选头面部。三是外治,主要是鼻内点药、吹药、敷药。自唐代起,历代医藉均多有所载。四是内服。五是摘除,其法始载于《外科正宗》(文献见第一章发展史)。综上所述,祖国医学对鼻息肉认识很早,对其临床特征有比较形象的描述;对其病因病理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临床治疗方面,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病因病理】本病多继发于鼻鼽或慢性鼻渊。其病因病理主要有二个方面。1.肺胃湿热熏鼻:肺开窍于鼻,主宣发、肃降,输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升清降浊,与阳明互为表里,阳明经脉循行于鼻。若反复感受风寒、风热之邪,久蕴于肺,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湿热内生,循经上蒸鼻窍,结聚日久,变生息肉。如《医学准绳六要》说:“息肉必由上焦积热,郁塞已久而生”,又说:“至于酒客膏梁,辛辣炙煿太过,火邪炎上,孔窍壅塞,则为鼻渊,鼻中浊涕如涌泉,渐变鼻衊、衄血、息肉、鼻痔等证。”2.寒湿凝结鼻窍:肺脾肾阳气亏损,肺虚则宣降失司,卫外不固,风寒之邪屡袭,冷搏于血气,津液壅遏,停著于鼻;脾虚则运化失司,湿浊内生,上干清窍;肾虚则阴寒内盛,水湿不化,故肺脾肾阳气亏虚,则寒湿浊邪与津液互结于鼻窍,凝聚日久,变生息肉。如《仁斋直指》说:“肺为风寒所伤……冷气停聚,血脉阴凝,岁月庵久,转加壅结,于是变生息肉。”【临床表现】[病史]多有鼻鼽或慢性鼻渊病史,病程多经年累月。[症状]①渐进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②流涕、头痛,或有睡眠打鼾。③后鼻孔息肉尚小,有呼气时鼻阻塞感;息肉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咽鼓管阻塞症状。[检查]①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新生物,表面光滑,多为灰白色,如荔枝肉或剥皮葡萄,半透明,触之柔软不痛,可移动,一般不易出血(彩图6)。息肉大者,可突出于前鼻孔,或伸入鼻咽部(彩图5)。②巨大或多发性息肉,因塞满鼻腔,可使鼻背饱满,以致外鼻增宽,形成“蛙鼻”。③X线鼻窦照片检查,多见有慢性鼻窦炎改变。[鉴别诊断]1.外翻性乳头状瘤:多见于鼻前庭及鼻中隔,多为单发,质较硬,呈桑椹状。需病理切片确诊。2.内翻性乳头状瘤:多发生于一侧鼻腔,外形如多发性鼻息肉,表面粗糙不平,色淡白或淡红,质软,易出血。需病理切片确诊。3.鼻咽纤维血管瘤:多发于男青年,有鼻塞及反复鼻衄或鼻腔大出血病史,赘生物多在鼻腔后段或鼻咽部,基底广,偏于一侧,不能移动。表面可见血管,色红,触之硬,易出血。注意不可行活检,以免引起大出血。【辨证论治】1.湿热熏鼻证[主证]鼻腔息肉,并时有黄浊涕,头昏沉。检查见鼻黏膜肿胀色红,息肉色淡红或暗红,表面光滑或不太光滑,触之稍硬,可出血。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或有大便不爽,小便黄,舌质红胖,苔黄腻,脉滑。[证候分析]湿热邪浊结聚鼻窍,日久变生息肉,清窍不利,故见鼻腔息肉,并见流黄浊涕、头昏沉,鼻黏膜暗红肿胀等;病属湿热熏蒸,故见息肉淡红或暗红。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肺胃湿热之证。[治法]清肺胃热,利湿散结。[方药]辛夷清肺饮去麦冬、百合,加木通、车前子、僵蚕、苦参。方中黄芩、栀子、石膏、知母清解肺胃郁热之邪;木通、车前子利湿化浊;辛夷花、枇杷叶宣肺通窍;升麻引药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2.寒湿凝结鼻窍证[主证]鼻息肉,并时流黏白浊涕,头昏或胀痛。检查见鼻甲黏膜肿胀色苍白,或色微淡,鼻腔或有黏白浊涕。息肉呈荔枝肉状,表面光滑,色灰白,半透明,触之柔软不易出血。全身或见面色淡白,容易感冒,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虚弱。[证候分析]寒湿浊邪上干,结聚日久,变生息肉,鼻窍不利,故见鼻息肉、流白浊涕,头昏沉;病属寒湿,故鼻黏膜肿胀色淡或苍白,息肉灰白。全身及舌脉所见,为阳气亏虚之证。[治法]温肺升阳,散寒解凝。[方药]温肺汤加细辛。方中丁香、细辛、麻黄、葱白温肺散寒解凝;葛根、羌活、防风疏风祛湿;黄芪、甘草益气扶正;升麻引药直达病所。【外治】1.局部涂药法:可选用下列药物:①用硇砂散,以麻油或水调和,放于棉片上,敷于息肉根部或表面,每日1次,7~14天为1疗程。或于息肉摘除术后涂于创面,以减少复发。②丁香、甘遂各18g,青黛、草乌、枯矾各3g,共研末,麻油调和,点涂息肉,每日1次。③明矾散:明矾30g甘遂3g白降丹0.6g雄黄1.5g水或麻油调涂鼻息肉,每日1次,7天为1疗程。2.局部吹药法:①瓜蒂、细辛各等分,共研末,每用少许吹息肉处。②硼砂10g明矾6g雄黄3g冰片0.5g,共研末,吹于鼻息肉上,每日3~4次。3.手术摘除。【预防护理】1.积极治疗鼻腔疾病,特别是鼻鼽、鼻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2.节制饮食,少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以免滋生湿热。【自学指导】1.古代文献关于本病的论述颇多,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认识。一是关于鼻息肉形态的描述;二是关于本病的病因病理论述,三是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病因病理认识分为六个方面,即肺经寒凝、肺虚邪壅、六淫七情壅结、食积热痰或阳明经湿热、肺热邪壅或肺经湿热、燥火内燔。治疗分为五种方法,即导引、灸法、外治、内服、摘除。2.鼻息肉多继发于慢性鼻渊和鼻鼽,其病因病理主要是湿浊凝结,有寒、热之分。一是肺胃湿热熏蒸,二是阳气亏虚,寒湿浊邪凝结鼻窍。3.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特别是检查见到鼻腔息肉状赘生物这一体征,其诊断一般不难。如需鉴别诊断,一般以手术摘除后行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为依据。4.本病的治疗在临床上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对于较大的息肉是如此。若并发于鼻渊、鼻鼽者,应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并加强对鼻渊、鼻鼽的治疗。因鼽、渊不愈,则息肉难除;而息肉不去,则鼽、渊难医。临床上亦多有单用内治法或局部涂药法治愈鼻息肉的报导。内治法方面,局部症状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是局部体征、鼻分泌物性状、舌象、脉象和全身某些症状。证属湿热熏蒸者,治宜清肺胃热,利湿散结,用辛夷清肺饮加减;证属寒湿凝结鼻窍者,治宜温肺升阳,散寒解凝,用温肺汤加细辛。【参考文献资料】1.西医认为鼻息肉属鼻腔赘生物,其致病因素复杂,学说甚多,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属多因素致病,其中以鼻的变态反应和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最为重要。其病理为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有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息肉组织中的血管和腺体无神经支配,因而其腺体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很容易促进息肉的发展。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摘除。对于巨大息肉,术前可先口服强的松,每日30~60mg,连服2周,以使息肉缩小。摘除息肉后,在窥鼻镜下行筛窦开放,彻底清除窦内病变黏膜,对防止息肉复发十分重要。术后以类固醇激素喷入鼻腔,每日2次,连续1~2个月,可防止或延缓息肉复发。对于鼻息肉初发或较小者,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如倍氯米松)鼻内喷雾,每日3~4次,每次50~100μg,以阻止息肉发展或使其缩小。(摘自《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P251~252)2.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齆息肉阻塞清道,虽鼻为肺窍,而其壅塞为患者,乃经络肌肉之病,此实阳明热滞留结而然。故内治之法,宜以清火清气为主,外治之法,宜以黄白散及千金息肉方,雄黄散或简易息肉方之类主之。3.清·祁坤《外科大成·鼻部·鼻痔》卷三:鼻痔生于鼻内,形如榴子,渐大而下垂,令人气不通畅。由肺气湿热内蒸,如朽木而生芝兰也。宜辛夷清肺饮,外兼消痔散等药点之,化水而消。乃节厚味,戒气怒,省房事,庶不再发。4.清·张璐《张氏医通》卷八:鼻息肉:上焦积热郁久而生,有诸中而形外,必内服清火利膈药,宜凉膈散加减,须断酒厚味。为面脂,绵裹塞鼻,数日自消。韩氏云:富贵人鼻中肉赘,臭不可近,痛不可摇,束手待毙者,但以白矾末加阿魏、脑、麝少许,吹其上,顷之,化水而消,内服胜湿泻肺之药。此厚味拥热,蒸于肺门,如雨霁之地,突生芝菌也。鼻痔与息肉大同小异,痛极而不下垂者为息肉,此血热胜也,阿魏为血积之向导,白矾为涤垢之专药,兼脑麝以开结利窍也。鼻痔则有物下垂而不痛,乃湿热胜也。胃中有食积,热痰流注,内服星、半、苍术、酒洗芩、连、神曲、辛夷、细辛、白芷、甘草,消痰积之药,外用胆矾、枯矾、辛夷仁、细辛、杏仁为散,入脑、麝少许,雄黑狗胆,或猪脂和研裹内中,频换自消。5.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又有鼻痔者,始而鼻内生痈,窒塞不能闻味,宜通草散。痈久不愈,结成息肉,如枣核塞于鼻中,气塞不通,由胃中有食积,热痰流注,故气凝结也,宜星夏汤,外用瓜矾散、蝴蝶散。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艺术品买卖合同(含真伪鉴定与交易方式)
- 2024版猪肉品牌营销与合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
- 2024版瓷砖艺术代理销售合同
- 熟菜销售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内蒙水利枢纽工程建筑承包合同
- 围栏运输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南京汽车租赁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汽车销售公司与汽车经销商合同
- 工厂物料合同范本
- DB63-T 241-2021草地毒害草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结直肠的锯齿状病变及其肿瘤课件
- HR三支柱-人力资源转型与创新
- 《国家安全法》 详解课件
- 最新钠冷快堆中的结构材料课件
- 气切套管(金属)的护理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 海康威视内部培训教材1
- DB22T 5016-2019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材料设备品牌及
- 大理大理英文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