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分析技术-二甲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的绘制与比较_第1页
光学分析技术-二甲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的绘制与比较_第2页
光学分析技术-二甲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的绘制与比较_第3页
光学分析技术-二甲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的绘制与比较_第4页
光学分析技术-二甲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的绘制与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图的绘制

—1

—液体样品的测定一液体池法二基线校正三

目录页

—2

如何测定液体样品的红外光谱?液体池法液膜法溶液法若液体沸点低于100℃,采用液体池法;若液体沸点高于100℃,采用液膜法

—2

液体池法由后框架、垫片、后窗片、间隔片、前窗片和前框架7个部分组成。一般,后框架和前框架由金属材料制成;前窗片和后窗片为氯化钠、溴化钾、KRS-5和ZnSe等晶体薄片;间隔片常由铝箔和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起着固定液体样品的作用,厚度为0.01~2mm。

—2

液体池法图1液体池组成的分解示意图1-后框架;2-窗片框架;3-垫片;4-后窗片;5-聚四氟乙烯隔片;6-前窗片;7-前框架

—2

基线校正类型:水平校正斜度校正弯曲校正基线校正通常都采用A谱。它对光谱中每一个数据点作指定方式的算术运算。T基线水平方向上、下移动的数值。C与基线倾斜相关的数值。水平校正(纵向平移):C=0;T为常数(A值)斜度校正:T=0;C为常数(斜率)弯曲校正需逐点变更T、C数值给予校正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的绘制的电子图片

—4

根据2880cm-1和2960cm-1附近是否存在对称和非对称伸缩振动峰,判断甲基的存在。

—4

根据1650-1900cm-1区域苯环结构的吸收面貌,700-800cm-1范围的C-H面外弯曲振动形式对应的吸收频率,判断二甲苯属于邻位、间位还是对位。

—4

将样品的红外谱图与查阅的标准图谱,进行比对,也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4

二甲苯红外光谱的测定

—4

图1液体池组成的分解示意图1-后框架;2-窗片框架;3-垫片;4-后窗片;5-聚四氟乙烯隔片;6-前窗片;7-前框架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比较

—1

—结果解析一红外光谱信息区二测量步骤三

目录页二甲苯的红外光谱四

—2

解析结果1、设法获得纯样品,绘制其光谱图进行对照,但必须考虑到样品的处理技术与测量条件是否相同。2、若不能获得纯样品时,可与标准光谱图进行对照。当谱图上的特征吸收带位置、形状及强度相一致时,可以完全确证。当然,两图绝对吻合不可能,但各特征吸收带的相对强度的顺序是不变的。常见的标准红外光谱图集有Sadtler红外谱图集、Coblentz学会谱图集、API光谱图集、DMS光谱图集。

—2

红外光谱信息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4000670cm-1依据基团的振动形式,分为四个区:(1)4000cm-12500cm-1X—H伸缩振动区(X=O,N,C,S)(2)2500cm-12000cm-1三键,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3)20001500cm-1双键伸缩振动区(4)1500670cm-1X—Y伸缩,X—H变形振动区(1)将样品(≈2mg)置于玛瑙研钵中。再加入100~200mg干燥的KBr粉末,充分磨细混匀(向同一方向研磨)。(2)将磨好的粉末移置压片模具中,使其分布均匀,中心可以高一点,并轻轻转动几周。将模具置于压片机上,在20MPa压力下压制,保持3分钟,制成透明式样薄片。(3)拆除样膜,将试样薄片装在试样架上,放在红外光谱仪光路中,扫描图谱。注意:扫描前先粗测透光率是否大于40%。若大于或等于40%,按仪器操作方法扫描图谱。若未达到40%,则需重新压片。(4)打印所得图谱及吸收峰的数据(波数和透光率)。(5)退出FTIR软件系统;按仪器后侧电源开关,关闭主机。(6)实验结束后,取下试样架,取出薄片,按要求将模具、试样架等擦净收好。

—2

测量步骤

—2

二甲苯红外光谱图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比较电子图片

—4

红外光谱信息区

—4

官能团的吸收峰

—4

乙醇在四氯化碳中不同浓度的IR图3515cm-10.01M0.1M0.25M1.0M3640cm-13350cm-12950cm-12895cm-1

—4

饱和醛(酮)1740-1720cm-1;强、尖;不饱和向低波移动

—4

羧酸的红外光谱

—4

红外光谱分布特征区指纹区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C-H,N-H,O-HN-HCNC=NS-HP-HN-ON-NC-FC-XO-HO-H(氢键)C=OC-C,C-N,C-O=C-HC-HCCC=C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测定溶液的配制

—1

—溶液的配制流程一样品的准备二溶液的配制三

目录页

—2

溶液的配制流程

—2

样品的准备(1)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98%或符合商业规格,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多组份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2)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1.将所有的膜具用酒精擦拭干净,用电吹风先烘干,再在红外灯下烘烤;2.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量的KBr粉末(每份约200mg),在红外灯下研钵中加入KBr进行研磨,直至KBr粉末颗粒足够小(注意KBr粉末的干燥);3.将KBr装入膜具,在压片机上压片,压力上升至14Mpa左右,稳定30S;

—2

溶液的配制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溶液配制的电子图片

—4

实验材料二甲苯

—4

溶液的配制流程: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标准溶液

—4

电子天平

—4

溶液配制所需玻璃仪器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测定仪器的操作

—1

—仪器和设备一实验步骤二测量步骤三

目录页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四

—2

仪器和试剂溴化钾(光谱纯)二甲苯(分析纯)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玛瑙研钵压片机压片机模具红外灯

—2

实验步骤1、开机步骤(1)按主机后侧的电源开关,开启主机,加电后,开始有一个自检过程(约30秒),主机加电后至少要等待15分钟,等电子部分和光源稳定后,才能进行测量。(2)开启电脑,运行操作软件,检查电脑与主机通讯是否正常。(3)红外光谱仪仪器需在每天使用前进行较正,较正方法是:单击“采集”菜单下的“实验设置”选择“诊断”观察各项指标是否正常。选择“光学台”观察增益值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1)将样品(≈2mg)置于玛瑙研钵中。再加入100~200mg干燥的KBr粉末,充分磨细混匀(向同一方向研磨)。(2)将磨好的粉末移置压片模具中,使其分布均匀,中心可以高一点,并轻轻转动几周。将模具置于压片机上,在20MPa压力下压制,保持3分钟,制成透明式样薄片。(3)拆除样膜,将试样薄片装在试样架上,放在红外光谱仪光路中,扫描图谱。注意:扫描前先粗测透光率是否大于40%。若大于或等于40%,按仪器操作方法扫描图谱。若未达到40%,则需重新压片。(4)打印所得图谱及吸收峰的数据(波数和透光率)。(5)退出FTIR软件系统;按仪器后侧电源开关,关闭主机。(6)实验结束后,取下试样架,取出薄片,按要求将模具、试样架等擦净收好。

—2

测量步骤

—2

二甲苯红外光谱图技能点:二甲苯红外光谱测定仪器的操作电子图片

—4

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

—4

红外光谱仿真软件

—4

二甲苯红外光谱测定

—4

取0.2~0.4克KBr,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细,然后取2~4毫克Aspirin,即样品的量约为KBr的1%(此操作在红外灯下进行)

—4

在底座上先放一个样品底座(硅碳钢圆柱,光滑干净面向上),再将压片框架平稳的套在样品底座露出部分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