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皮卡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1页
国内皮卡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2页
国内皮卡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3页
国内皮卡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4页
国内皮卡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皮卡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1相比较而言,造成汽车业高速增长,但表现为规量标准近年来,国内汽车业发展缓慢。据统计,1998年全国汽车产量与去年基本相同,产量仅为3.05%,同比增长2.44%。199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3万辆、183.2万辆,比1998年增长12.3%和14.2%,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微型货车情况不容乐观,产销量同比呈负增长。1999年,国内汽车业的一个亮点是皮卡车脱颖而出。皮卡市场的日渐兴旺,为沉闷的汽车业注入了一丝活力。本文就国内皮卡车的目前现状、未来走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供有关方面参考。2里皮卡皮卡当今世界皮卡流行,堪与轿车分庭抗礼。在美国,皮卡已成为美国汽车公司的支柱产品。1998年美国轻型汽车总销量为1559万辆,其中轿车818.3万辆,轻型货车740.9万辆,在轻型货车里皮卡就占304万辆,轿车与皮卡的销售比例是2.7:1,皮卡成为轻型货车中的主要车型。1998年全美十大畅销汽车排行榜上,在前5位中占据1、2、5位的是福特F系列(836629辆)、雪佛SilveradoC/K(555990辆)及道奇Ram(410130辆)皮卡。在日本,四轮驱动的皮卡同样是最重要卖点。在发展中国家,1996年泰国皮卡车占总体市场份额的71.6%,而同期各款轿车只占27.7%。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皮卡车的市场份额也分别达到33.6%、14.0%之多。皮卡车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有不同的用途,现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集团争夺的焦点。3皮卡车市场三大增长态势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开发和生产皮卡车以来,至今,全国皮卡车生产企业直接总投资大约50亿元人民币以上,间接投资无法估计。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从业人员大约在10万人左右。10年前全国皮卡车总销量还不到七八千辆,据资料显示,1998年全国皮卡车产量为3.2万辆,而全国十几家皮卡车生产企业的产能,据保守推测大约在35万辆以上,由此可见,产能极大放空,致使先行生产皮卡车的许多企业陷入转产、停产、减产的搁浅困境。现在国内皮卡市场已基本形成了三个车型、三个档次的竞争态势。从车型看,丰田、日产、五十铃三分天下;从档次上看,分别为售价10万元以上的高档皮卡(庆铃、江铃、日产);售价在8万元至5万元之间的中档皮卡(长城、北京、扬子、田野、哈轻等);售价在3.5万元左右的低档皮卡(绍宇皮卡、金蛙)。1998年皮卡车以近50%的幅度增长,皮卡车骨干生产企业的产量、销量、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也大都达到50%。而走势最强的是中档皮卡,长城、扬子、哈轻、田野等中档皮卡产销两旺,市场红火。1998年,仅保定长城汽车集团产销皮卡车8000辆,就相当于10年前全国的产销量,且比上年翻了一番;1999年保定长城皮卡生产17568辆,同比增长119.6%;国内主要皮卡车生产企业1999年销量达到5.22万辆;同比增长60.25%。2000年1月,各皮卡生产厂家相继传出喜讯,实现千禧年开门红,保定长城产销皮卡2612辆,皮卡在2000年产品订货会上与经销商签订了12000辆的购销合同,旦1月份产销800辆;这预矛着2000年全国皮卡车产销将有大的增长。4国内中皮卡广告销售分析4.1适应性强,应用广泛皮卡车有双排座位的驾乘空间(也有单排或一排半的变型),又有相对轿车较大的载货空间(0.75t~1.5t额定装载质量)。从底盘构造上讲,与轿车最大的区别在于,皮卡多采用车架结构,前独立悬架与轿车相同,后悬架则普遍采取满足载物运行要求的钢板弹簧,且多采用后轮或四轮驱动,相应离地间隙较大,二者相比,皮卡有更好的路面适应能力。皮卡车拥有多功能性:在城市,它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和个体经营者的工具车;在农村,它可以作为先富起来农民的家庭用车,既可代步又可开展农副业生产;它还可以被运输、石油、地质、水利、电力、邮电、银行、公安等部门改装成专用车;也可以用作旅游和出租用车。所有这些说明皮卡车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中档皮卡的走俏与近年来其自身的技术性能发生质的变化有关。特别是汽车的心脏,当初的皮卡动力系统是传统的492Q发动机配四挡变速器,现今是采用四川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和沈阳新光动力机械公司90代初引进的日本丰田4Y发动机配唐山爱信齿轮有限公司消化吸收丰田爱信技术生产的五挡全同步变速器,国产化率超过了90%。原配动力的完美结合,使中档皮卡具有强劲的动力性能。目前,各生产厂家仍在不断加大技术含量,例如采用中央门锁、电动门窗、机械式ABS等等,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4.2对于汽车的价格有明显优势中档皮卡的价格与同类型轿车相比极具吸引力,目前,排量一般在2.0升以上与同排量的轿车相比价格仅为其1/2,因此,在价格上其拥有明显优势。而高档皮卡的价格与中档轿车比,价格相当甚至高一些,性能却不如轿车。低档皮卡价格低,但其动力性、可靠性、舒适性的方面也相应低,因此,高、低档皮卡市场情况不是很好。4.3农用车购置的车辆1999年国内汽车总产量为183万辆,其中私人购车91万辆,占49.7%。私人购车更优先考虑性能价格比和乘坐的舒适性,尤其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富裕起来的农村,2万元~3万元的农用车性能及舒适性已不能满足他们不断提高的的需求;5万元~8万元的皮卡车以其轿车流线型的外观和轿车的舒适性成了私人购车的主选对象。据长城汽车集团对皮卡车的销售调查报告中指出,在粤、闽、浙、琼、鲁五个沿海省区,1997年私营业主、个体农户购买长城皮卡的为26%,1998年上升为47%,而1999年1月~5月已达到69%。据了解,其它皮卡车生产厂家也将1999皮卡车的销售增长点放在了私人购车上。5皮卡车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5.1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5.1.1农用车的市场目前,我国农用车的社会保有量接近1500万辆,超过了汽车和拖拉机,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工具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农用车进入农村,有力地改变了农村交通运输的落后面貌,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广大农民最有效的致富工具。据统计,在农用车的社会保有量中,大约有2/3是用于专业货运、专业客运和专业出租。1998年农用车全年产量293万辆,产销率为98.7%,其中四轮农用车产销量为46.9万辆,价位在2万元~3万元。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户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的提高,农民对农用车的性能价格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开始向性能高、消耗低、可靠性好、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从1999年上半年农用车销售情况可以看出:1999年上半年四轮农用车的销量比1998年上半年的24.3万辆增长12.19%,而档次更低的三轮农用车增幅下降,同比仅增长7.7%。档次高一些的车在农村需求上升,汽车的技术性能和舒适程度已成为当今农民选农用车的重要标准之一。与皮卡车相比,农用车结构简单,零部件选用上档次低,可靠性差,寿命短,且安全性低,注定它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即会被淘汰。最近国家机械局表示,对农用三轮、四轮运输车进行适当的限制,在限制农用车的同时,提高其质量和技术水平。皮卡正逢其时,它即能载人,又能运货;而农用车在功能上简单,载人和货多在货厢,在农村逢集市或节日,路上露天货厢上人货不分的农用车比比皆是。皮卡则不然,乘用载货两相宜,“进城不土,下乡不娇”。特别是皮卡车的行驶速度远高于农用车,还可以上高速公路,运输效率大大提高,这更是经济观念不断增强的农民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所看中的;虽然在价格上比农用车高,但它的高效率、高质量、高品位、多功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周围及城乡结合部,皮卡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同时也是生活资料,已经开始走进农民家庭。5.1.2长城汽车市将进入乡村市场,将带动乡村用车市场的成熟中国有12亿多人口,而中、小城镇和农村人口占了10亿。农用车近几年市场火爆的主要原因是其定位准,把握了农村这一广阔天地的实际需求。当前,四轮农用车的市场开始由长江以南地区转移到华北及周边地区,三轮农用车的主市场由原来的浙、皖、豫一带转移到冀、鲁、东北地区。那么,空出来的市场容量将会由皮卡车来填补一部分,这一点,已由保定长城汽车集团皮卡车销售调查报告证实,且呈上升趋势。1994年~1997年是农用车产销高峰年份,产量合计是892万辆,约占目前在用的1500万辆的59.4%,这4年生产的车辆将先后在8年后,即2002年~2005年陆续报废。到时这些车主在购买力和观念上都将有明显的提高,以及全国每年近1000万辆摩托车用户下一步车型的升级换代也将给皮卡车市场提供广阔的空间。农村用车市场的成熟与功能的细分,推进皮卡快步进入乡村;特别是随着皮卡生产企业内部抓管理、降消耗,若其价格降至4万元,皮卡车将会长驱直入地进入农村市场,且势不可挡。5.2皮卡已成为城市客车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空前活跃,短途、轻量客货运输的需求不断膨胀,人们需要有一种方便出行,又便于从事小型货品运输的工具车。皮卡正是这样一种车型,但由于多年来未受到重视,也没形成批量,致使微型车插入客货两用车市场空档,并迅速扩张,成功占据城市客货两用车市场。1999年京城环保法规的出台,致使微型车全军覆没;天津市日前也作出有关规定,“面的”不久也要退出天津出租车市场;这两大城市的示范效应将迅速地扩延到其他大中城市,使微型车生存的空间急剧缩小。目前,微型汽车市场还存在恶性价格竞争现象,开发能力薄弱,不同用途与不同档次的车型少,底盘低不适应较差路面,装载质量小等进入农村市场受阻,严重地影响了微型汽车市场容量的扩张。而皮卡无论是从性能、速度、舒适性还是广泛的适用性等方面,都比微型车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据悉,各皮卡车生产厂家在不提价情况下不断提高皮卡车性能和质量,例如前不久,配置了三项功能的新型长城皮卡出厂,它进一步满足了环保、安全和舒适要求。皮卡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微型车的货运功能,这将为皮卡车抢滩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5.3日本汽车分类法当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城市都对皮卡限行,大大地限制了皮卡车在城市市场的发展。由于交通拥挤,一些城市规定货车夜间通行;并把皮卡车划在货车行列予以限行。另外认为皮卡车带货斗,裸露在外容易掉,机动性差不安全。事实上,皮卡不同于专业中长途运营的大中型货运车辆,如象大中型货车一样限行有失公平。作为市区短途运输车辆,皮卡车性能优于目前流行的大多数厢式货车,而城市内部小型货品运输交流根本不在限制之列;且其载物已有明文规定,无需再加以限行。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不仅皮卡车型,其他车型也存在此问题,汽车以一个合理的结构比例进入家庭,于国于民都有利,因此汽车分类还需科学。国标中关于“轿车”的定义为“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四轮汽车”。皮卡“携带随身物品”的功能较为突出,货物的营运功能并不占主要地位,是否可以同样归于“轿车”一类?日本的最新汽车分类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从1996年始,《日本年度车型手册》(日本汽车工业振兴会编发)中,已应厂家要求从乘用车和商用车中专门细化出一类RV(休闲)汽车,囊括MPV(我国流行的微型客车也在其中)、SUV、皮卡以及传统意义的旅行轿车等。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类似日本RV的“多功能小型车”概念,只要达到国家制订的统一排放、安全等技术指标,就应给予统一的放行待遇。值得欣慰的是,太原、成都、重庆、合肥、长春、沈阳等许多城市近期已取消了对皮卡车的限行;这对城市皮卡市场的放开会有很大的示范作用,且说明已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1999年10月20日“99中国皮卡行业论坛”会议在沪召开,会上认为皮卡是国内市场发展的潜力车种;呼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皮卡车迫切需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发展环境。重新为皮卡车定义已提上日程,取消交通限行,必将进一步增强皮卡车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城市短途客货运输的重要作用,皮卡车的城市市场空间扩张不可限量。5.4等级公路向全国公路网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公路的迅速发展也为皮卡车提供了良好机遇。到1999年底我国公路建设将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提高”;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30万公里,高速公路将突破1万公里,等级公路在全国公路网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通乡通村公路比重进一步提高,随着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汽车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加大;例如,乡、村、镇从不通车到通车,邻近城市高速公路的接通,将大大便利农副业生产及短途小型营运活动,作为生产工具的皮卡车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交通的发达使作为消费用的皮卡车可在节假日载全家旅游,既方便又舒适。总之,面对国内公路建设的日新月异,皮卡车的卓越性能和高效率,将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5.5成立专门的皮卡车企业由于中档皮卡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已有许多厂家涉足皮卡市场。山东黑豹集团已斥资控股原沈阳双马汽车厂,组建成黑豹富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两种型号的黑豹皮卡,年生产能力为4万辆,由于其拥有自己的模具生产线和部分零配件生产厂,因此成本较其它皮卡生产厂家要低一些,售价仅5.98万元;保定长城汽车集团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分步实施,小步快跑”的策略,自1996年投产至今,成为皮卡车行业的巨人,目前又与华北汽车制造厂签订协议,利用长城品牌、车型技术和石家庄汽车制造厂现有资源优势,实行强强联合,投资5亿元,组建了长城控股的国内皮卡行业最大的企业集团。2000年,长城皮卡将以三个层次、4种底盘、5个品种,年产6万辆、销的规模优势进入新世纪;河北田野汽车集团与中国华晨集团公司亦签订了合资生产皮卡车协议,年产能力5万辆,安排2000年生产皮卡车3万辆,2001年达到5万辆;一汽金杯与美国通用的合资企业计划生产通用的雪佛兰S—10皮卡车,2000年第四季度下线,2001年开始正式投产,预计年产3万辆。各大实力强劲的企业纷纷加入,对丰富皮卡品种,拓宽皮卡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无疑将会把皮卡行业的竞争带入一个新层面,2000年皮卡车市场将掀起波澜。目前,我国有20多家公司生产皮卡,产能近40万辆,若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在技术、质量上竞争外,还要在价格上占优势。保定长城自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