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志》三十年
《广西地方志》由广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和广西地方志协会联合发布。1982年创刊,名为《广地方志通讯》,1986年8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登记为内部刊物;1987年1月更名为《广西地方志》,并由不定期出刊改为双月刊;1987年10月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获国内统一刊号;1991年获国际标准刊号。1990年代初期,《广西地方志》期刊曾经为扩大期刊受众面和认知度,而设想拓展期刊内容,在“地方志”的界定外寻找增强期刊可读性的路径。但随着广西首轮修志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方志学科建设、地方志编纂指导和学术探讨、理论研究和修志人才的培养,以及首轮志书逐渐出版,倡导“修用并举”,加大对志书开发利用工作等等都要依托方志期刊这一平台的有力支撑。方志期刊应充分为方志事业服务。况且广西方志类期刊极少,更缺少权威的学术性、指导性的地方志期刊,《广西地方志》期刊更应该为广西地方志工作发挥作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西地方志》期刊走过的三十年,就是围绕中心工作,适时不断调整、充实和加强刊发内容,服务地方志工作的三十年。三十年的实践历程形成了如今《广西地方志》期刊较强的学术性、指导性、资料性的办刊特色。一、《广西县志》期刊是广西模式学术平台第一轮修志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修志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升华,探求志书编纂理论,并又用于指导实践操作。这一阶段的《广西地方志》期刊以方志论坛、志书编写、新志评论等为主打常设栏目,编发了一大批方志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总结论文。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展以后,广西高度重视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学术活动,这一阶段的《广西地方志》期刊除常设方志论坛和志书编纂等方志研究与探索栏目,为方志理论研究构建良好平台外,还为广西在地方志工作的各个发展时期,针对广西地方志编纂对方志理论和实践的现实需求,而举办方志学术研究和争鸣研讨会创建平台,将研讨会提交论文结集出版专刊或设置专辑,提高修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研究能力,为地方志编纂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1982年至2012年10月共出版176期,刊发学术论文2296篇;1983年至2011年,广西地方志系统在《中国地方志》、《广西地方志》期刊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在《中国地方志》期刊发表有80多篇。这批论文有申报广西地方志优秀成果的,获第一次至第七次广西地方志优秀成果奖的情况: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4篇。(第六、七次评选未设论文奖项)受到全国方志界的关注。多年的实践使《广西地方志》期刊成为全国方志界提升学术品位、打造方志理论研究为数不多的一块学术园地。《广西地方志》期刊为方志理论研究搭建学术平台,突出有以下三方面:1.组织第一轮志书评论,出版专刊。广西第一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始于1980年,1980年代后期市、县志和广西通志陆续出版,到90年代中后期以后达到出版高峰。有选择的组织区内外专家学者对已经出版的市县志、《广西通志》专志开展学术评论和实践总结,对于总结修志经验、分析编纂得失、探讨续修问题,都将大有裨益。这也是理论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广西地方志》期刊为此提供了很好平台,多年来组织较大规模开展专题新编志书评论有5部新志,并出版专刊。1998年第4期《桂林市志》评论专辑,评论文章19篇、编纂体会文章9篇。1999年第4期《广西通志·政府志》评论专辑,评论文章29篇、编纂体会文章2篇。1999年第6期《广西通志·出版志》评论专辑,评论文章23篇、编纂体会文章1篇。2000年《南宁市志》评论专辑,评论文章18篇、编纂体会文章6篇。2002年第3期设《梧州市志》评论专栏,评论文章16篇。2.精编理论研讨会论文,出版专刊或设专栏。2000年广西启动第二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以来,广西开展多次方志专题理论研讨会,《广西地方志》期刊精心编排每次理论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都设专栏或出版理论专刊予以发表。2000年至2011年举办了7次广西地方志系统地方志理论研讨会,共出版方志理论研讨会论文专刊6期,设专栏1期,共226篇。这一批批论文真实地记载了广西地方志系统开展第二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以来各个阶段,对方志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以及编纂实践经验积累的学术历程;反映出广西地方志编纂当时的发展水平。这不仅是广西方志理论探索与研究的一笔财富,也是广西方志界对全国方志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份贡献。3.策划广西首轮志书总评。2009年10月,广西第一轮新方志编纂全面完成,《广西地方志》期刊设置广西首轮志书综评专栏,用2至3年时间,开展广西第一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学术总评理论研究,从地方志理论研究的视角,对广西第一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进行全面的学术研究,为第二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有价值的经验借鉴。将适时出版文集。此外,广西地方志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以后,地方志队伍中理论研究的氛围有所淡化,探讨方志学术问题的积极性弱化,给《广西地方志》期刊的来稿少了,学术性强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依托《广西地方志》期刊平台,广西地方志办公室从2009年起鼓励、支持业务人员进行方志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并将研究和总结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给予奖励。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的做法,营造理论研究氛围,影响、带动各级地方志机构理论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从而树立广西方志理论研究品牌,促进《广西地方志》期刊学术品位的提升。如2011年南宁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本市撰写方志论文,并开展评选活动。2012年5月,桂林市地方志办公室以第二轮《桂林市志》的出版为契机,与广西地方志协会联合在桂林举办全区性的地方志理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4篇,《广西地方志》期刊在第4期设专栏,选登其中8篇。二、修志人员发展情况编纂地方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不断地对实践进行总结交流,借鉴和推广科学做法,避免和减少人为弯路。地方志书是“众手成志”、“百科全书”,需要得到全社会力量的认知和支持;地方志成果也需要向社会推介,利用和开发地方志成果,使编纂出版的地方志书真正成为经世致用的国情、地情书。《广西地方志》期刊立足为地方志工作开展与总结提供有力指导。重视刊载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法规,地方志工作政策措施,为上情下达、政令畅通提供保障,为各级政府加强和重视地方志工作营造舆论。刊载工作交流类文章,使各级地方志机构工作人员沟通交流信息、学习借鉴经验,探讨地方志工作创新机制,以文会友,增强队伍凝聚力。还报道地方志机构重大活动和重要事项、工作调研动态,向社会宣传地方志工作,构架方志界与社会各界的桥梁,推介地方志成果为经济社会服务,使社会更广泛的认知地方志工作,更多关注和支持地方志工作。以下主要从两方面分析:1.有选择的编发经验交流与工作研究类文章,推助地方志工作开展。第一轮修志是“摸石头过河”,尤其是在第一轮修志开展的前期,没有太多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因此,《广西地方志》期刊在1990年以前注重编发修志工作的经验体会和编史修志的基础知识类文章,使修志人员通过学习和交流编修经验体会,不断掌握编修知识和积累编写经验,使志书质量不断提高。1982年创刊号至1989年共刊发修志经验谈文章48篇。1990年至2012年第5期共刊发工作研究类文章164篇。特别是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地方志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在编发修志经验交流文章的同时,期刊将视野放大,重点编发以研究和探讨新的形势下地方志工作如何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文章,除常规工作研究栏目外,以突出鲜明主题而特别策划特辑(专栏)。如随着地方志成果迭出,地方志成果的开发利用值得研究和关注,期刊在2005年第5期设读志用志专辑,共8篇,也陆续在其他年份的刊期编发此类文章。又如2007年和2008年的第3期设纪念《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和两周年特辑,共30篇。2008年第4期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新闻发布会特辑。2009年第4期设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广西亮点展示广西社会主义方志事业五十年特辑和全区分管地方志工作负责人专题研讨班专辑,共10篇。2.有侧重的设置特色专题专辑,帮助修志人员提高编纂能力。第一轮修志初期,广西有些县份开展修志工作比较早,资料搜集工作和编写进度步伐比较大,《广西地方志》期刊选登一些篇目,特别是在1985年第2期设一专栏,登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中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和设想”中,列入“六五”期间必须保证完成的宁明、大新、扶绥、横县、宾阳等五部县编目及超计划提前完成的《上林县志》编目,对各县计划制订篇目和正在制订篇目有很大帮助。经济部类占志书分量比较大,编写难度也比较大,设专刊(1991年第1期)登载专家撰写的关于县志经济部类如何编写的文章,共分十三个专题。这十三个专题比较集中和全面地讲解了县志经济部类的撰写方法,可操作性强。2000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决定从2000年起,开展广西第二届三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11月20日即召开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期刊在2000年第6期设专栏,编发完成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先进市、县地方志办和广西通志专志编辑室在工作会议上交流的典型材料20篇。针对广西各市陆续开始编纂城区志,以及广西重视加大古籍整理研发工作,并举办相应研讨培训班这一情况,期刊在2004年第6期编发城区志编纂培训材料专辑,共8篇,指导开展城区志编修工作。2006年第6期设广西古籍旧志整理经验交流专辑,共9篇。三、“平台”:建立和完善《广西县志》期刊功能,提升学术综合地位《广西地方志》期刊长期开辟以地情综述与研究、史志资料考证与争鸣等为内容栏目,内容涵盖广西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民俗、名胜古迹、土特产品、地方重大变迁、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等等,以及典籍考证和研究,每期均刊登3-5篇。也开设相应专栏,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地情专题研究。如1984年第4期设纪念袁崇焕一栏。1985年第2期设纪念镇南关大捷一百周年一栏。2001年第5期设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特辑,共9篇。2005年第4期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辑,共8篇。2009年第5期设人民英模韦拔群研究专辑,共5篇;第6期设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专辑,共3篇。《广西地方志》期刊充分利用有限的版面,多角度多层次创设广阔地情研究空间,不但促进了地方志机构自身加强地情研究,聚拢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参与地情研究,并吸纳其研究成果,而且营造和培养了社会关注地情、研究地情的氛围和学术环境,为地方志编纂积累丰富资料,树立地方志机构是地情研究权威机构的形象,使期刊成为广西人了解广西的一个窗口。三十年办刊实践证明,《广西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大跨度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做账实操-代理记账行业的账务处理分录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幼儿舞蹈创编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6Unit1Youcanplaybasketballwell外研社课件
- 工程施工派工单
- 编纸条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
- 玩具公司职位说明书汇编
-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件
- 化学专业英语元素周期表
- 新湘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Q∕SY 06349-2019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实验心理学课件(周爱保博士版)
- 04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毒物动力学
-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中小学主题教育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