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诗意的栖居_第1页
人的诗意的栖居_第2页
人的诗意的栖居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的诗意的栖居

如果你的生活是累的。人还能举目仰望说: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不无欢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吗?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我宁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的尺度。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要说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也难与人的纯洁相匹敌。人是神性的形象。大地上有没有尺度?绝对没有。这是海德格尔这篇文章所引诗的主体部分。海德格尔首先引用其中最富于启发性的诗句“人诗意的栖居”,作为自己思索的开端,指出如果按着通常地惯性理解,栖居与诗意是相互矛盾的。“说诗人偶尔诗意地栖居,似还勉强可听。但这里说的是‘人’,即每个人都总是诗意地栖居”,因为诗人常常在超现实的体验中,而我们平常人为生存忙忙碌碌,追名逐利,偶有诗意也会被冠以与现实格格不入,遭遇否定。看来,诗人所思大有深意,所以海德格尔对诗人所思进行探索。按我们通常的理解海德格尔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栖居的事态)与“诗意”的对峙发出疑问,“难道一切栖居不是与诗意格格不入的吗?”“我们的栖居为住房短缺所困扰。即便不是这样,我们今天的栖居也由于劳作而备受折磨,由于趋功逐利而不得安宁,由于娱乐和消遣活动而迷迷惑惑。而如果说在今天的栖居中,人们也还为诗意留下了空间的话,那么顶多也就是从事某种文艺性的活动,或是书面文艺,或是音视文艺。诗歌或者被当作玩物丧志的矫情和不着边际的空想而遭到否弃,被当作遁世的梦幻而遭到否定;或者,人们就把诗看作文学的一部分。”这里海德格尔对西方人的“栖居状况”进行定性描述:是非诗意的。并指出诗人所言之栖居并非指今人的现实之栖居状况,而是指“人之栖居”,是指“人类此在的基本特征。”即人的本真存在,也就是诗人所言“诗意的栖居”。他给出两个理由:一是“他首先并没有断言,栖居意味着占用住宅。”二是“他也没有说,诗意完全表现在诗人想象力的非现实游戏中”,言外之意栖居与诗意并非矛盾。至此,海德格尔开始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即对荷尔德林进行海德格尔式的思考:栖居与诗意并不矛盾,“栖居是以诗意为根基的”,否定了栖居与诗意关系的流俗之见。接着海德格尔进一步追问,既然两者不相矛盾,栖居不是对住所的占有,只是指一般所谓的人之生存,而诗人却冠以“诗意”,诗意又源于作诗,那么栖居与作诗的关系又如何?如何通达栖居,即让栖居成为栖居,海德格尔的结论是“筑造”,“让栖居”就是筑造。那么“作诗,作为让栖居,乃是一种筑造”,这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作诗。听起来令人费解,循海德格尔的思维,事实作诗不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吗?像荷尔德林,诗人不也如农民一样,在保护和持守自己筑造的东西。诗人也是一个筑造者。只是诗人的筑造不同于他人的筑造。海德格尔区分了筑造几种方式,一是培育和保护,“培育大地上的生长物,保护在他周围成长的东西。”另一种是建造,即“建立那种不能通过生长而形成和持存的东西”。这种意义上的筑造物包括建筑物和一切手工的和由人的劳作而得的。而作诗也是一种筑造,诗人便是一位建造者。前两种筑造呈现劳绩,而筑造被动的为此劳绩而受限,使栖居失去了本质。只有作诗这种“让栖居”才是本质的筑造,是栖居本质之所在。但是有意思的是,海德格尔肯定了这不是诗人的理解,“因为荷尔德林虽然道出了人的栖居和人的劳绩,但他并没有像我们前面所做的那样,把栖居与筑造联系起来。他并没有说筑造,既没有在保护、培育和建造意义上说到筑造,也没有完全把作诗看作一种特有的筑造方式。因此,荷尔德林并没有像我们的思想那样来道说诗意的栖居。”那么海德格尔是如何得出栖居和作诗的本质的,而又肯定地说,他和诗人思考的是同一个东西呢?是语言,是在诗人的道说之中。“语言首先并且最终地把我们唤向某个事情的本质”。“而人得以本真地倾听语言之允诺的那种应和,乃是在作诗之要素中说话的道说”。诗人之道说便是语言本质之所在。海德格尔这里关于语言的观点确实令人费解,甚至有些神秘主义的味道。但是联系现实社会对语言的使用,会让人佩服海德格尔对当代西方社会的透辟见解。那么诗意到底是什么?海德格尔从天、地、人、神所构成的四维世界来解读诗人之所思。人栖居于天地之间,作为终有一死者,神是唯一异于它的存在,因为大地之物已是人筑造之成果,是栖居之所需求,人已经征服了大地之物,攫取和掠夺已使无物逃遁,而人和物却又纠缠不清,人无法在大地中认清自己。只有神,这个代表着永恒存在的“者”,才使人警醒,人之为人,终有一死,并得不断去赴死。这种有限性使人在疯狂地在开掘大地中回归:人之为人的本质。所以“人之为人,总是已经以某种天空之物来度量自身。”“神性乃是人借以度量他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栖居的‘尺度’。唯当人以此方式测度他的栖居,他才能够按其本质而存在”。如此,诗意是什么,是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筑造,海德格尔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那么神性与诗人又是何关系?显示着神性的神并不可见,彰显神性的疏异之物即天空的景象是人所熟悉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就是天空间的一切,因而也就是在天空下、大地上的万物;这一切闪烁和开放、鸣响和喷香、上升和到来,但也消逝和没落、也哀鸣和沉默、也苍白和黯淡。”神隐匿其中,“作为不可知者而受到保护”,如果为人所知也就成为人的筑造对象了,所以唯此“人”才能在充满劳绩的大地上仰望天空,寻找“神”的踪迹,而诗人和海德格尔都希翼人在寻觅“神”时反省自己:人不是万能的,面对瞬间流变,宇宙沧桑,总有那不可知的神秘之处为人所不能掌控,总有那永恒之物使人类这个终于一死者无法匹敌。所以追求“神性”是人通达此在的途径。而诗人承当此任,通过诗人的召唤使平常人领会神的存在,可见神性的光辉。原来海德格尔希翼诗人去歌颂神性,启示已经沉溺于非人栖居的人类返回“此在”,“诗人召唤着天空景象的所有光辉及其运行轨道和气流的一切声响,把这一切召唤入歌唱词语之中,并使所召唤的东西在其中闪光和鸣响”。所以表现神及神性是诗人作诗所采取的尺度,而神归于那疏异者中,疏异者作为天空之现象,是以诗意的形象被诗人所道说,“诗意的形象乃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想象,不是单纯的幻想和幻觉,而是构成形象,即在熟悉者的面貌中的疏异之物的可见内涵。形象的诗意道说把天空现象的光辉和声响与疏异者的幽暗和沉默聚集于一体。通过这样一种景象,神令人惊异。在此惊异中,神昭示其不断邻近”。所以作诗作为一种特殊的筑造,才是“原初性的筑造”,因为“作诗首先让人之栖居进入其本质之中”。至此海德格尔总结作诗与栖居的关系,“作诗建造着栖居之本质”。他们“相互要求,共属一体”。而“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诗意地栖居又是如何发生的?通过作诗,对诗人而言,作诗就是作诗,而对栖居于大地的人类而言,作诗意味着什么?作诗就是对善良人性的保持,正如文章最后作者温和地道说:“只要这种善良之到达持续着,人就不无欢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