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与膜分离技术-微滤技术_第1页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微滤技术_第2页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微滤技术_第3页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微滤技术_第4页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微滤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滤与微滤膜分离技术一、超滤1.1超滤技术简介1.2超滤技术原理1.3超滤设备1.4超滤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1.1超滤技术简介什么是超滤?

超滤是在压差推动力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过程,它介于纳滤和微滤之间,膜孔范围在1nm-0.05um.1.1超滤技术简介超滤的特点?1.在常温和低压下进行分离。2.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3.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管理。4.超滤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均匀连续体,纯物理方法过滤,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发生质的变化,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杂质脱落,保证超滤液的纯净。1.1超滤技术简介超滤的发展过程:1.1861年Schmidt首次公布了牛心胞薄膜截留可溶性阿拉伯胶的实验结果;2.1867年,Traube制成第一次人工膜;3.1907年开始使用“超滤”这一术语;4.20世纪70年代,超滤从实验规模进入工业化应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随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2超滤技术原理超滤膜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1.2超滤技术原理传质模型种类:

筛子模型

细孔模型

超滤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1.2超滤技术原理影响超滤的因素:1、操作压力2、操作温度3、料液流速4、料液的预处理1.3超滤设备:1.3超滤构造与组成平板式膜组件1.3超滤构造与组成卷式膜组件1.3超滤构造与组成中空纤维式膜组件1.3超滤构造与组成超滤流程间歇错流截留液全循环截留液部分循环1.3超滤构造与组成超滤流程连续错流单段连续操作多段连续操作1.3超滤构造与组成超滤膜1.3超滤构造与组成超滤膜制备有机高分子超滤膜采用相转化法、拉伸法、复合膜法、烧结法、核径迹法等无机超滤膜采用固体粒子烧结法、溶胶凝胶法、阳极氧化法、动态膜法、薄膜沉积法、水热法等;1.3超滤构造与组成超滤膜污染控制膜污染的定义:

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2.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料液性质膜及膜组件性质操作条件1.3超滤构造与组成超滤膜污染控制1、膜的压差较低时,膜自身的机械阻力和膜污染阻力占主导地位,应尽量减少膜污染阻力来提高膜的运行水平膜材料:与溶质电荷相同的强亲水和强疏水性膜较耐污染;膜孔径:一般选孔径比被截留粒子尺寸小一个数量级的膜;溶液pH值:一般把它调至远离等电点,可减少污染;盐:自身沉积或改变蛋白质性质而产生膜污染;温度:适宜的料液温度会减少膜的污染。1.3超滤构造与组成超滤膜污染控制2、膜的压差较高时,浓差极化产生的阻力占主导地位,此时应着重减少浓差极化阻力,其措施主要是:增大料液流速;升高料液温度;选择合适的膜组件结构3、膜压差很高时,凝胶层阻力占主导地位,凝胶层是由浓差极化造成的,所以防止凝胶层的形成应尽量控制浓差极化。1.4超滤应用应用领域1、工业废水处理(1)还原性染料废水处理;(2)电泳涂漆废水处理;(3)含乳化油废水处理;(4)生活污水处理2、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高纯水制备中的应用4、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1.4超滤应用MBR处理污水工艺流程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1.4超滤应用超滤在除盐中作反渗透(RO)的预处理1.4超滤应用超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二、微滤2.1微滤技术简介2.2微滤技术原理2.3微滤设备2.4微滤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2.1微滤技术简介定义: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属于精密过滤。微滤能够过滤掉溶液中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2.1微滤技术简介1.1超滤技术简介发展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微滤膜技术;20世纪初开始对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飞跃发展阶段;我国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8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并得到快速发展。2.2微滤技术原理微滤的分离机理是筛分机理,膜的物理结构起决定性作用。此外,吸附和电性能对截留也有影响。微滤膜的截留分表面层截留和内部截留两种:表面层截留:机械截留作用、物理作用或吸附截留作用、架桥作用膜内部截留:膜的网络内部截留作用,是指将微粒截留在内部而不是在膜的表面2.2微滤技术原理超滤与微滤的区别1.微滤最适合液体介质的降浊、除菌处理,而超滤主要可用于对低分子溶解物与有机大分子的分离。2.微滤膜一般指孔径在0.02-1µm,高度均匀,具有筛网特征的多孔固体连续相,而超滤的孔径为0.002-0.2µm,在进行分离时的压力也分别为0.01-0.3Mpa和0.2-1.0Mpa。3.微滤膜透过物质主要是水、溶液和溶解物。被截留物质主要是悬浮物、细菌类、微粒子。超滤膜透过物质主要是水、溶剂、离子和小分子,被截留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各类酶、细菌、病毒、乳胶、微粒子、过滤精度为10-4cm~10-7cm;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进行分离,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为6000~50万,孔径为100nm。2.3微滤结构与组成无流动操作(静态过滤或死端过滤)错流操作(动态过滤)微滤操作模式2.3微滤结构与组成2.3微滤结构与组成2.3微滤结构与组成2.3微滤结构与组成微滤膜的分类:按形态结构可分两类对称膜和非对称膜按材料可分两类有机膜和无机膜微滤膜的结构:具有毛细管状孔结构的筛网型微孔滤膜具有曲孔的深度型微孔滤膜微滤膜分类2.3微滤结构与组成2.3微滤结构与组成微滤膜特点微滤主要以筛分机理截留粒子而分离,所有比膜孔径大的粒子全部截留,其他深层过滤介质达不到绝对截留的要求孔径分部均匀,过滤精度高,可靠性强孔隙率高,过滤速度快微滤膜整体性强,不脱落,不对物料产生二次污染,且膜层薄,对物料吸附少,减少损失与其它深层过滤方法结合使用,可延长微滤膜使用寿命。2.3微滤结构与组成微滤膜材料对于微滤膜,选择膜材料时材料的加工要求、耐污染能力和其化学及热稳定性等是主要的考虑因素2.3微滤结构与组成微滤膜制备微滤膜的制备包括烧结法、拉伸法、相转化法、径迹蚀刻法和溶胶凝胶法等2.3微滤结构与组成微滤膜污染控制微滤膜的污染与过滤阻力主要是来自于被截留的溶质或颗粒在膜的表面形成的浓差极化和滤饼层阻力及颗粒在膜微孔中的吸附和堵塞。减少膜污染的措施——料液的预处理:絮凝沉淀、多介质机械过滤、热处理、调pH值、加配位剂(EDTA等)、氯化、活性炭吸附、化学处理、精密过滤等。膜的运行方式:死端过滤膜通量减小快,一般应选用错流过滤的运行方式。膜组件和系统的设计:通过提高传质系数(如高流速等)和使用较低通量的膜可以减少浓差极化,采用端流强化器也可以减少膜的污染。电场作用:通过电场作用促进膜表面聚集的带电微粒向料流主体迁移,从而增加其传质系数,也可减少膜的污染。2.3微滤结构与组成微滤膜清洗物理清洗包括水力学反冲洗和气体反冲洗。化学清洗包括酸碱液、表面活性剂、氧化剂、酶、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